6月中国制造业PMI为50.2%,环比上升0.6pct;非制造业PMI为54.7%,环比上升6.9pct;制造业与非制造业景气度在连续三个月收缩后,均重返扩张区间,表明我国经济总体修复加快。
图1:6月采购经理人(PMI)指数iLjesmc
资料来源:WIND、招商银行研究院iLjesmc
图2:制造业和非制造业景气度重返扩张区间iLjesmc
资料来源:Macrobond、招商银行研究院iLjesmc
一、制造业:供需两端修复提速,供应链明显修复iLjesmc
制造业生产和需求在加速修复。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叠加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加快落地生效,企业复工复产加速推进,物流畅通程度明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修复加快,受疫情压制的产需得到释放。生产方面,制造业生产指数环比上升3.1pct至52.8%,是21年3月份以来的最高水平;需求方面,新订单指数环比上升2.2pct至50.4%,处于弱扩张区间,总体需求依然较弱,生产端的修复情况好于需求端。iLjesmc
图3:制造业生产需求修复加快iLjesmc
经济修复加速叠加助企纾困政策加强发力,企业预期持续好转,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环比上升1.3pct至55.2%,大中小型企业预期指数均有所上升。行业预期有所分化,医药制造、电气机械等行业位于60%以上的高景气区间,而黑色金属、纺织服装等行业对市场发展信心不足,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持续位于收缩区间。值得注意的是,企业景气度持续分化,大型企业扩张减缓,中型企业重返扩张区间,小型企业景气度有所回升但仍处于收缩区间。小型企业连续14个月处于收缩区间,收缩程度有所缓解,生产、新订单指数环比分别回升4.7pct和5.1pct至49.6%和47.8%。iLjesmc
价格指数持续回落。原材料购进价格和出厂价格指数环比分别回落3.8pct和3.2pct至52%和46.3%,一方面是由于我国保供稳价政策持续发力,另一方面国内供给受限有所缓解。iLjesmc
图4:PMI价格指数持续回落iLjesmc
企业原材料与产成品库存走势出现分化。企业补库存意愿有所回升,制造业企业原材料库存指数小幅上升0.2pct至48.1%;另一方面需求反弹,制造业企业产成品库存指数下降0.7pct至48.6%。iLjesmc
供应链明显修复,就业有所改善但形势依然严峻。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为51.3%,较上月大幅上升7.2pct。从业人员指数为48.7%,陷入收缩区间已达一年之久,环比小幅回升1.1pct,修复缓慢。iLjesmc
外需持续修复,但出口面临供需两重压力,新出口订单指数较上月上升3.3pct至49.5%。供给端,能源、金属和粮食等原材料的供应短缺和价格高企,持续影响产业链中下游行业的生产。需求端,全球经济“滞胀”加剧,外需加速回落。国内需求回暖,进口指数环比上升4.1pct至49.2%。iLjesmc
图5:进出口景气度有所回升iLjesmc
二、非制造业:建筑业景气度回升,服务业景气度明显反弹iLjesmc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环比大幅上升6.9pct至54.7%,主要是由于国内疫情形势整体平稳,稳增长保民生政策力度持续加码,经济修复加快,居民需求得以释放。iLjesmc
建筑业景气度升至较高区间,基建持续发力。本月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6.6%,环比回升4.4pct;土木工程商务活动指数为57.9%,环比回落4.8pct,但仍位于高景气区间,指向基建持续发力。基建投资“稳增长”政策持续加码,新增专项债发行进度超前,资金加速拨付使用。叠加物流运输得以畅通,工人返工返岗到位,有力保障了施工进度。房地产景气度有所回升,但仍处于下行周期,商务活动指数环比回升1.9pct至43.2%,对建筑业的拖累边际下降。iLjesmc
服务业景气度明显反弹。本月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环比大幅上升7.2pct至54.3%,生产性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大幅上升10.1pct 至57.1%,消费性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大幅上升6.3pct至54.4%,均是近一年来的最高水平。分行业看,道路运输、航空运输、住宿、餐饮等接触性聚集性行业商务活动指数显著上升,环比均上行10pct以上。服务业从业人员指数小幅回升1.3pct至46.6%,指向居民就业边际改善,但压力仍然巨大。iLjesmc
三、小结:PMI重返扩张区间iLjesmc
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叠加一系列“稳增长”政策落地发力,制造业与非制造业PMI均重返扩张区间,供需两端修复提速。前瞻地看,在高效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的要求下,支撑稳定宏观经济的政策力度或持续加码,经济修复有望进一步加速。iLjesmc
-END-iLjesmc
微信扫一扫,一键转发
关注“国际电子商情” 微信公众号
最新快讯
尽管当前全球半导体产业仍处于下行周期,但面对巨大的市场需求,各大半导体厂商依然希望通过扩产、建厂等抢占市
据新华社报道,中国电科旗下中电科电子装备集团有限公司(简称电科装备)已实现国产离子注入机28纳米工艺制程全覆
随着苹果Vision Pro发布,其搭载的Micro OLED显示技术也进入更多人的眼帘。事实上,全球Micro OLED显示厂商已经
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研究显示,2023年第一季液晶监视器(Monitor)出货量为2,880万台,季减7.4%,年减20.5%。
光计算在AI领域呈现高速的发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近期,此前宣布重回晶圆代工领导地位的半导体大厂英特尔宣布了多起投资计划,例如斥资250亿美元在以色列建设新
2023年7月上旬,电视各尺寸面板价格继续上涨。部分显示器、笔记本面板产品均价小幅上升。
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研究指出,2023年ChatBOT等生成式AI应用带动AI服务器成长热潮,又以大型云端业者最积极
国际电子商情15日讯 据韩联社报道,韩国科学技术信息通信部1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ICT产品出口额已连续11个月下降
近年来,印度政府逐渐重视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并吸引了众多国际半导体厂商的投资。最新消息是,近日,美光科技和应用
【招银研究|宏观点评】动能延续放缓,期待政策托举——2023年5月经济数据点评
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调研数据,2023年6月下旬,电视各尺寸面板价格继续上涨,部分显示器面板价格小幅上调,笔记
随中国车企全球扩张,汽车芯片企业将面临哪些机遇?
【招银研究|宏观点评】稳增长政策仍有空间——2023年5月金融数据点评
【招银研究|宏观点评】美国新增就业转冷——2023年6月美国非农就业数据点评
“火热程度超乎想象”,这是多数厂商参加SEMICON China 2023上海及2023上海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的最直观感受
是什么让vivo V2的ISP变得有趣呢?
索尼从概念到现实的第一个商业化的双层晶体管像素CIS ——在2021年发布的一篇论文中介绍了CIS,现在它是索尼X
近日,国内一批半导体产业项目迎来新的进展,涉及存储、半导体设备、功率半导体、传感器等领域。
“AI热潮”中,以GPU为首的芯片把握着AI技术发展的“命脉”、推进着技术不断迭代。与此同时,AI的发展也已开始
近期热点
可能感兴趣的话题
热门标签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