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上海临港新片区:将用5年时间走其它汽车城20年的路

前几年临港汽车产业聚焦以电动化为核心的“上半场”,而“下半场”将以智能化为核心,全力打造世界级智能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上海临港新片区作为国家的重大战略布局,交出2022年度亮眼成绩单。临港新片区全年完成规上工业总值3482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21.3%;全年完成制造业投资360亿元,同比增长25.7%。其中,汽车目前是临港主要产业,占到新片区60%的规模。2022年全年临港汽车产业突破2400亿产值,并已集结200多家汽车企业,最具代表性的有5大主机厂——特斯拉、上汽智己、上汽飞凡、上汽荣威、陕汽德创。gt4esmc

由全球电子技术领域知名媒体集团AspenCore主办的“中国国际汽车电子高峰论坛”于2023年2月23日正式拉开帷幕。会上,中国(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管理委员会高科处副处长李向聪分享题为《临港新片区汽车电子产业发展思考与展望》的主题演讲,并透露:“2022年全中国每八辆新能源汽车就有一辆是‘临港造’”“上海临港将用5年时间完成其它汽车城20年不曾实现的梦想”。gt4esmc

gt4esmc

中国(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管理委员会高科处副处长李向聪gt4esmc

上海临港的区位优势:临空港,临海港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位于上海大治河以南、金汇港以东,总面积873平方公里, 于2019年8月20挂牌成立。“临空港,临海港”是临港新片区最显著的区位优势,因此临港近三年的发展可以总结为两个关键词,一个是开放,一个是自主创新。gt4esmc

首先是“开放”,产业要国际化,制度要国际化,人才要国际化。据李向聪介绍,去年临港发布了自动驾驶的立法,今年将启动氢能立法,进一步推进生物医药数据跨境等项目,并且继续深化人才国际化战略,吸引更多的优质人才驻留临港。gt4esmc

其次是“自主创新”,其核心是让更多有创业梦的企业在临港本土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临港目标到2025年打造一批千亿级产业集群,到2035年真正成为一个独立综合性节点滨海城市,届时不仅是一个宜居宜游的城市,还是一片创业创新的热土。gt4esmc

“过去三年,临港新片区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李向聪表示,2022年,临港新片区全年完成规上工业总值3482亿元,同比增长21.3%;全年完成制造业投资360亿元,同比增长25.7%;完成签约前沿产业项目104个,涉及总投资额1389.5亿元,切实发挥出了全市经济发展“发动机”“增长极”的作用。gt4esmc

“到2035年,临港将成为一个1万亿GDP、250万人口的独立综合性节点滨海城市,”李向聪展望道,“在这里,企业坐享国内最佳产业政策,坐拥国内最优产业生态;在这里,拥有全国最开放的法律法规环境,拥有公平、包容、高效的营商环境;在这里,政府官员不单单是‘店小二’,还很专业、懂企业所想;在这里,能重视研发、尊重人才、鼓励创新;在这里,能够与资本市场‘零距离’;在这里,半个小时车程可抵达高铁、机场、甚至是港口;在这里,邻居就是上下游客户,每周都能有‘产业沙龙’;在这里,能招聘到芯片、网联、电子、算法等人才;在这里,可以招聘到性价比极高、适配性极强的人才,并能解决户口、住房问题……”gt4esmc

临港新片区全力打造“6+2”产业生态

临港新片区聚焦的“6+2”产业生态包括: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民用航空、智能汽车、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并且每一领域都已取得显著进展。gt4esmc

人工智能:目前实现从底座到系统,再到终端到应用场景;未来的发展方向主要是自动驾驶、系统部件软件、制度创新。gt4esmc

集成电路:目前临港已有200多家芯片相关企业,规划到2025年每月的12寸晶圆厂做到50万片,“东方芯港”已经成为上海的一张名片,也是全中国的一张名片。gt4esmc

生物医药:成为国际创新药集聚地,特别是国家实验室推动的南北联动和东西联动。gt4esmc

民用航空:去年国产大飞机C919在上海虹桥国际机场起飞,这是我国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民航大飞机。今年目标是生产8架,交付6架。到2025年,临港民用航空将达到500亿的规模。gt4esmc

智能汽车:汽车目前是临港主要产业,占到新片区60%的规模。未来发展方向主要围绕芯片、SoC、IGBT、碳化硅、汽车软件操作系统;并且创新汽车电子硬件,推进自动驾驶的全域放开。gt4esmc

高端装备:可总结为“空天陆海能”五个字,包括航空动力、微小卫星与卫星互联网、汽车动力与工程机械、船舶动力与海洋装备、以及能源动力装备。gt4esmc

新能源:主要指氢能。氢能是解决可再生能源时间转化、空间转化的重要媒介,它不单单只用于车领域,目前临港已经实现了从产业链、场景链、创新链、服务链的四链融合,聚力打造“国际氢能谷”。gt4esmc

新材料:规划2025年产业规模突破100亿元,孵化大量的独角兽企业,成为国家级的新材料战略赋能引领区。gt4esmc

每8辆就有1辆 “临港造”,5年要走20年的路

“汽车目前是临港主要产业,占到新片区60%的规模。”李向聪强调道,“临港新片区拥有浓厚的汽车产业氛围,能够对标国际一流汽车城规划,允许法规条例的创新突破。”gt4esmc

2019年至2022年,临港汽车产业聚焦以电动化为核心的“上半场”,做大整车规模,引入核心三电,并取得拾级而上的成长。截至2022年底,临港汽车产业突破2400亿产值,并已集结200多家汽车企业,最具代表性的有5大主机厂——特斯拉、上汽智己、上汽飞凡、上汽荣威、陕汽德创。2022年全中国每八辆新能源汽车就有一辆是“临港造”!gt4esmc

而“下半场”,临港汽车产业将以智能化为核心,推进以芯片为核心的超算平台、以软件为核心的OTA升级、和以数据为核心的创新生态,发展“芯屏器核盘数云网”,全力打造世界级智能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gt4esmc

“我们充满信心,未来临港将用5年时间完成其它汽车城20年不曾实现的梦想!”李向聪最后表示,“这靠的是临港在战略、规模、成本、效率、创新、电动、芯片、车联网、软件等方面的深度积累和持续创新!同舟共济扬帆起,乘风破浪万里行。让我们期待临港的每一天,让我们期待上海汽车电子的每一天。”gt4esmc

责编:Momoz
本文为国际电子商情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请尊重知识产权,违者本司保留追究责任的权利。
Momo Zhong
国际电子商情(Electronics Supply and Manufacturing-China)助理产业分析师,专注于PCB、电子工程、移动终端、智能家居等上下游垂直领域。
  • 微信扫一扫,一键转发

  • 关注“国际电子商情” 微信公众号

  • 2022年美国巨额补贴激增:掷重金只为吸引芯片企业设厂

    国际电子商情22日讯 外媒消息称,为了带动“美国制造”,在过去的2022年,美国各州和地方通过提高补贴、税收减免等方式以吸引芯片和电动汽车工厂在本地设厂……

  • 或因侵权在美禁售 美政府称不否决ITC对Apple Watch进

    国际电子商情22日讯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于当地时间周二(21日)表示,拜登政府不会推翻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的一项决定,该决定可能会阻止进口苹果公司的Apple Watche,因为其侵犯了医疗设备制造商AliveCor公司与心脏监测相关的专利。

  • Chiplet小芯片时代中的国产EDA

    随着多芯粒(Die)封装从2D逐渐过渡到3D,高带宽高密度互连的异构集成和Chiplet成了最近很火的一个技术方向。因为Chiplet不仅可以帮助系统公司更容易地自定义创新芯片,也可以帮助中小型的芯片公司和团队降低创新门槛,把资源投入在核心创新点上。 

  • IDC:2023年全球半导体衰退5.3%,存储市场衰退最严重

    对于2023年半导体全球市场趋势,各大分析机构均下调了增长预期。近日,研究机构国际数据信息(IDC)预期,受库存调整及需求疲软影响,2023年全球半导体总营收将衰退5.3%。

  • 受智能手机低迷拖累,MLCC龙头关闭两家子公司

    国际电子商情22日讯 村田制作所日前在官网发布公告称,由于智能手机需求低迷,将关闭埼玉村田制作所的两家子公司。根据公告显示,村田已于今年1月31日关闭其在中国台湾的海外子公司华成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并且将于4月30日关于位于日本的子公司COILTEC。

  • 2023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将年增三成,40%成本来自电池

    燃油车是靠汽油燃烧产生的热能转化为动能来驱动引擎,电动车主要是靠电池来驱动马达,广义来说,只要能够利用“电”驱动的车子,皆可称为电动车 (EV),这对于电子零组件的依赖就会进一步提高,进而带动整个半导体产业。

  • Microchip计划投资扩大在美碳化硅产能,制造技术涉及8英

    新投资扩建的一个重要阶段是开发和升级其占地 50 英亩、580,000 平方英尺的科罗拉多斯普林斯园区,以增加用于汽车/电动汽车、电网基础设施、绿色能源以及航空航天和国防应用的 SiC 制造。

  • 格芯、安靠宣布战略合作,共建欧洲大型封装项目

    格芯官网日前发布公告,宣布与美国最大的半导体封装和测试服务提供商安靠科技(Amkor Technology)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格芯计划将其德累斯顿工厂的12英寸晶圆级封装产线转移到安靠位于葡萄牙波尔图的工厂,以在欧洲建立第一个大规模后道设施。

  • 中国车用操作系统开源计划发布,首个原创微内核开源版本

    此次中国车用操作系统开源计划的发布,标志着中国汽车产业在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模式上,走向更高水平开放。开源计划将通过行业共建模式,欢迎更多产业伙伴加入,以全球化视野和胸怀,共同构建开源生态,共创共享开源成果,为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 拜登政府要求充电桩“美国制造”,产业链影响几何?

    近年来异常火爆的A股充电桩板块,上周三突然大跌。消息面上,当地时间2月15日,拜登政府发布了全美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网络最终规定,要求联邦政府资助的电动汽车充电器必须在美国生产,并且从2024年7月开始,至少55%的充电站零部件成本必须来自美国。

  • 传中兴通讯启动人员优化,涉及多个部门...

    国际电子商情20讯 2022年的“裁员潮”已延续到2023年,多家科技大厂接连传出了裁员的消息。近日,有媒体报道,中兴通讯已启动一轮人员优化,涉及无线研究院、终端等多个部门,每个业务线比例不同,且未来该公司可能进一步精简人力…

  • 美科技企业裁员风暴继续…

    美国的裁员风暴还在继续。最新消息指出,Meta数以千计员工绩效评估不合格,或预示更多裁员行动。另外,美企要求全球各子公司配合开展裁员的动作,也引起了当地子公司员工的不满和争议。

近期热点

广告
广告

EE直播间

更多>>

在线研讨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