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一整年的半导体、电子产业市场分析数据都很有趣。从年初对市场的绝对误判,到年中的部分修正,到年底的市场全面步入下行期收尾。
到这一时间,不少企业都出现了产品高库存、价格不断被压低,以及伴随而来的营收锐减等状况。yfDesmc
这个转变过程,实则从很多统计机构不同时间发布的数据就能看得出来。我们选择行业里相对有公信力的Gartner做参考。2022年4月,Gartner发布预测数据全球半导体市场营收全年预计增长13.6%。当时看好市场顺理成章,很多领域还在缺芯潮的影响下,上游供应商正加足马力试图缓解供不应求的压力。yfDesmc
针对半导体领域占据最大市场价值的器件类型:存储芯片,Gartner特别提到2022年预计DRAM增长22.8%,NAND增长38.1%。yfDesmc
而时间来到11月份之时,Gartner的数据修正为半导体市场价值全年预计6180亿美元,增幅下调至4%。这一时间点,消费电子市场疲软成定局,全球宏观经济环境恶化,好在上半年企业市场还算坚挺。yfDesmc
yfDesmc
对于存储市场,预期有了大幅调整:Gartner此时认为2022年DRAM全年营收将下滑2.6%,来到905亿美元;NAND市场情况相对好一点,从Q3才开始表现出明确的供过于求,全年营收增幅预期下调至4.4%。yfDesmc
最终的数据是在2023年1月发布的:似乎Q4的情况比预期还要再糟糕一些。全球半导体产业营收2022年最终相比2021年的增长率仅为1.1%,以6017亿美元收尾。Gartner的数据显示,三星电子作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供应商,2022年相关业务的营收下滑了10.4%,主因就是内存与闪存销量下滑。yfDesmc
这一年存储芯片成为2022年器件类别中市场表现最差的类型,市场价值在整个半导体行业的占比收缩至1/4左右,市场规模降幅实际达到了10%——和年初增长预测还是形成了非常鲜明的对比的。yfDesmc
来看更微观一些的数据。一般观察一个市场的实际情况如何,观察该行业内头部企业财务报表即可。只不过三星虽然是目前最大的NAND和DRAM供应商,但这家公司半导体业务比较杂,财报也没有把存储业务单独拿出来。yfDesmc
yfDesmc
yfDesmc
上面这两份数据均来自TrendForce,呈现的是2022Q3的主要NAND与DRAM供应商市场份额数据。抛开营收增减不谈,我们认为能够较大程度同时代表NAND和DRAM的企业是美光。虽然美光在这两个市场都不是老大,但这家公司的主营业务集中在存储上,包含有NAND、NOR、DRAM。yfDesmc
美光的财年收尾于每年8月,截至9月1日的FY2022财年营收相比上一财年增长约11%。不过实际上,美光的年度营收增长源于Q2(截至2022年3月2日)、Q3(截至2022年6月2日)的增长,也就是2022自然年的上半年。这两个季度的营收增幅分别有25%和16%。yfDesmc
这家公司Q4(截至2022年9月1日)季度营收同比下滑了多达20%。其中DRAM业务跌幅21%,NAND业务下滑14%。FY23Q1(截至2022年12月1日)营收下滑幅度更是达到了将近40%。其实去看SK海力士等公司的营收数据,这几个季度的情况也是基本类似的。和分析机构从年头到年尾预测数据的调转完全一致。yfDesmc
再来看一个市场新生力量:和美光相对的,同时有NAND、NOR、DRAM业务的公司,国内的东芯半导体。这家公司是2021年底在科创板上市的。东芯目前聚焦的是中小容量NAND、NOR、DRAM芯片——属于细分市场参与者了。yfDesmc
东芯半导体发展起来的基础,总结起来包括了(1)技术上的深挖,以实现1x nm工艺存储芯片为代表;(2)行业规模本身足够大,东芯是“以领先企业为目标进行技术赶超的同时,结合自身技术特点和市场需求,专注于成熟产品的细分市场并实现填补和替代效应,与行业领先企业形成差异化竞争”;(3)下游需求强劲,比如5G通讯、汽车电子、可穿戴设备等;(4)国产替代的机会,或者说行业大趋势的半导体“区域化”“自主化”转变。yfDesmc
这家公司暂时还没有发布2022年年报。从半年报来看,公司去年上半年营收7.1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幅56.96%;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15亿元,同比增幅168.69%——扣非后净利润2.10亿元,同比增幅184.20%。还是相当符合新生力量大幅迈进的势头。yfDesmc
随同存储市场大环境,东芯Q3的营收虽然也发生了下滑,但基于上半年的优秀表现,今年前9个月的营收依旧保持了超过20%的增长,净利润及扣非净利润增长61.27%和57.72%。yfDesmc
东芯也在财报中特别提到了当前“市场景气度下降”。不过从现金支出来看,东芯对于市场未来还是非常乐观。公司对晶圆代工厂支付了相当数额的产能保证金,以确保晶圆厂产能;显然是在为下一个增长周期做准备。yfDesmc
受到此前市场的过高预期,目前大量半导体器件处在库存高位,产品ASP走低。第三季度全球NAND Flash市场价值137.1亿美元,同比下滑大约24.3%。yfDesmc
一方面是众所周知的PC与智能手机市场需求还在低位,另一方面企业市场原本的稳定需求状态在这一季宣告结束——企业客户开始削减CapEx固定成本投入——SK海力士在市场分析中也提到了这一现状;三星Q3的企业SSD出货量出现负增长。yfDesmc
DRAM这边,当季市场价值181.9亿美元,环比下滑幅度达到28.9%。这可能是自2008年经济危机以来DRAM市场最大幅度的季度环比下滑。下滑原因也大致与NAND市场相似,消费电子市场当前的萎靡是主因。追根溯源和经济大环境不佳仍然强相关。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预计2023年,服务器DRAM的市场价值将超过移动DRAM,呈现出近些年从未见过的剪刀叉趋势。服务器DRAM整体市场价值有可能在明后年达到40%。yfDesmc
我们预计至少2023年上半年,NAND与DRAM仍将处在供过于求的大环境之下,当然两者的周期略有差异。yfDesmc
不过市场大潮并不意味着每个应用方向都在衰退。比如即便宏观经济如此不济、消费需求不足,从企业投资的角度来看,半导体行业仍然有一些亮点。比如说工业、通讯基础设施、数据中心短期内受到的影响相对更小。yfDesmc
恰巧东芯2021年报提到其“通讯、工业等领域”的营收增长尤为明显。以东芯为代表,尝试填补和替代细分市场领域、同时也在做技术追赶的参与者,当前有更高的灵活性来应对市场大潮;而且东芯半导体,作为相对新晋的个体,未来的营收增长潜力也会更大。yfDesmc
可惜2022半年报,东芯再未给出基于器件类别的营收。2021年报中的这部分数据还是相对清晰的:yfDesmc
yfDesmc
除了NOR这类市场已经相对成熟和稳定的器件,其他器件类型的营收增长幅度都比较大。且从这张表来看,NAND是东芯半导体的营收主要来源。不过东芯入市时间尚短,这方面的比例可能随时会发生变化。yfDesmc
另外东芯并未公开自家产品按照应用场景划分的营收情况——其实这方面的情况有利于我们了解,东芯作为存储器市场参与者的某一类个体,目前更看重哪些市场;也就能够搞清楚,相比于那些营运多年的市场巨擘,是如何寻求细分市场的价值最大化和差异化竞争的。尤其是在当前市场大环境下,相对还能赚钱的方向在哪些领域。那我们就只能比较泛地来看东芯的市场布局了。yfDesmc
NOR Flash方面,东芯已经有三星、LG等大客户,应用方向如功能手机用于存放通信数据交换时的启动程序;智能手机摄像头模组内用于存放校正图像分辨率的指令代码;蓝牙耳机内存放启动程序等。这部分应该会受到市场下行的影响,但这个市场本身已经相对稳定。yfDesmc
东芯的NAND Flash,现阶段聚焦在平面型SLC。其应用方向涵盖了通讯设备、安防监控、可穿戴设备、移动终端等——更具体地说,5G通讯、企业级网关、网络智能监控、数字录像机、机顶盒、智能手环等都有应用。yfDesmc
值得一提的是,其产品耐久性和数据保持特性表现稳定。东芯提到,其NAND Flash产品能够在工业温控标准下实现单芯片擦写超过10万次,并且在-40℃~105℃环境下保持数据有效性10年,“产品可靠性逐步从工业级标准向车规级标准迈进”。yfDesmc
去年底东芯就对外表示其车规级存储芯片产品已经在“有序验证中”。这对东芯而言应该会成为下一个营收增长点。美光在FY22Q4季报中提到,这一季唯一实现了正向业务增长的应用方向就是汽车存储解决方案——美光还预期了该类别产品营收很快会达到新高。毕竟汽车电子是全产业下行期内为数不多的“行业发动机”,东芯自然是不会放过的。yfDesmc
DRAM应该仍是东芯的潜在发力点,其营收规模暂时不能与NAND相较。目前东芯的DDR3系列已经在通讯设备、移动终端等领域有了应用;而低功耗LPDDR系列,也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领域市场上有所斩获,智能终端、可穿戴设备都是个中关键。理论上当会在整个产业的下一个上行期内收获更多市场。yfDesmc
另外东芯还有个MCP类别产品。这是一种将Flash与DRAM封装在一起的产品,主要面向移动终端、通讯设备市场,囊括手机、MIFI、网络电话、POS机等。还有一块“技术服务”业务,属于针对存储芯片进行定制化设计、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服务。yfDesmc
yfDesmc
在没有细致数据的情况下,这些资讯大致上可以作为存储芯片可在哪些市场赚钱的参考,即便其中的某些部分短期内受制于大环境正处于低迷期。yfDesmc
说完东芯的布局,再来看一下美光的业务情况,了解在存储芯片市场上,相对更确切的赚钱和亏钱方向。美光的业务大致切分成了CNBU(计算与网络业务)、MBU(移动业务)、EBU(嵌入业务)、SBU(Storage Business Unit,存储业务)。yfDesmc
再切一下,CNBU业务下分客户端(如PC)、云服务器、企业、图形(如显卡的GDDR显存)、网络(如5G基础设施、数据中心networking设备等);MBU自然就是手机为主了;EBU包含工业、汽车与消费市场。SBU包括企业与云SSD、客户端SSD、消费类SSD等。yfDesmc
yfDesmc
从其近两个季度的季报来看,似乎几大业务的表现都不怎么样。CNBU和MBU业务不出意料地滑坡幅度较大,毕竟PC、手机存储都囊括在内;EBU——嵌入市场是下滑幅度相对小一点的,汽车与工业市场包含在内,相对也就比较好理解了。美光EBU业务下滑主因是DRAM内存ASP走低,出货量变少所致。yfDesmc
如果说美光的这一变化符合市场整体走向,那么东芯在这一市场的布局,尤其NAND Flash作为其主要营收来源,对市场下滑大潮当有更好的抵御能力。yfDesmc
yfDesmc
最后再看一下,美光的这一财季与去年同期,不同市场方向的营收占比变化情况,能明显看出移动产品方向的疲软,以及汽车、工业方向营收的抬头。东芯布局工业领域,以及未来在车规级存储芯片上的发力,与当前市场大潮走向一致。yfDesmc
不过这个数据也仅供参考,可能存在企业个体差异。毕竟美光这家公司的营收主体是DRAM,占到其总营收的约七成。SK海力士的Q4季报数据同样显示了PC、手机和消费业务走低明显,不过图形存储、服务器市场占比在增加(营收占比增加,并非营收金额在增加)。但一般行业认为,美光的业绩表现会更具行业参考价值。yfDesmc
绝大部分头部存储芯片供应商最新一季的财报都提到,市场下滑趋势延续到今年头两个季度,预计2023年下半年逐渐恢复。恢复因素包括相关企业两季持续拉低库存操作,以及中国从封控走向开放的动作,都将真正显现出威力。这会极大缓解目前移动与PC市场的不利局面。yfDesmc
美光在FY23Q1季报的行业展望中提到,2023自然年DRAM与NAND市场需求增长分别在10%和20%左右。“近期来看,未来几个月,预计存储产品市场需求趋势逐渐回升,因为客户库存水位持续降低,还会有新的CPU平台发布,中国市场需求会因为经济再度开放而增长。”yfDesmc
所以从供给侧来看,2023年存储单元比特数会低于大趋势的平均增长率。就企业利润率的角度,2023全年可能仍然面临比较大的挑战性。yfDesmc
基于半导体市场常规的周期性变化,更长期来看,DRAM比特数需求CAGR维系个位数增长率,NAND比特数需求最高可能会有20%+的CAGR增长率。这也是行业共识了。yfDesmc
yfDesmc
具体到个别企业,大方向都是积极的。几个主要巨擘下半年有机会看到营收逐渐恢复增长。而走细分市场及差异化的东芯,现在正处于丰富产品线、开拓市场与新客户、优化产品与客户结构、扩大销售规模的阶段,则在市场恢复后,两位数、营收和利润高速增长应当会持续。yfDesmc
前文提到公司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增长幅度达到三位数,其实就已经表明该公司尚处在高速发展阶段,所以产品毛利率受到规模效应的影响非常大。那么像这样的公司在半导体行业上行期内,一般会有更大的上升空间。当然前提是技术持续进步。yfDesmc
东芯2022半年报给出研发费用投入,同比增幅76.44%;即便是在Q3市场发生转向之后,研发费用比例还在提高;应该说自上市以后,东芯投入的研发费用就在不断攀升。这是技术进步,未来持续扩大市场的基础。yfDesmc
新品研发方面比较让人眼前一亮的成果在于和中芯国际合作,基于SMIC 19nm工艺平台,2021年下半年完成SLC NAND Flash首颗流片——也就是我们所说的1x nm级别。从半年报给出“在研项目情况”来看,这也是现阶段东芯总投资规模最大的一个项目:紧随其后的就是车规产品研发了,估计很快就能听到新品问世的消息。yfDesmc
从东芯的这些动作,多少也能窥见存储市场的未来。具体到长期市场增长驱动力来看,“汽车电子、人工智能、5G、物联网等新兴领域将是现阶段推动集成电路技术快速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东芯在财报中提到。yfDesmc
“预计未来几年在上述领域需求的刺激下,5G基站、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等新兴应用将持续涌现,对存储芯片的功耗、安全性、传输速率、体积和成本会有更高的要求,同时安全技术、运算能力、视觉影像的处理能力、大数据支撑平台以及显示技术、感知技术、无线连接技术等均是未来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产业发展和产品升级的关键,也会成为未来集成电路设计及相关应用研发的方向和重点。”这些都是存储市场的增长点。yfDesmc
微信扫一扫,一键转发
关注“国际电子商情” 微信公众号
人际关系在电子元器件分销界中尤为重要。
国际电子商情1日消息,国家统计局今日在官网发布了2022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2年,尽管受疫情散发频发、芯片结构性短缺、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高位运行等诸多不利因素冲击,但在购置税减半等一系列稳增长、促消费政策的有效拉动下,中国汽车市场在逆境下实现正增长。
日本电子与信息技术工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市场需求减少背景下,电子元器件的出货额持续缩减,2022年12月份日本电子零件厂全球出货更是遭遇两年来最大减幅……
到2023年Q1,半导体市场两极分化的现象更加突出,消费电子和汽车电子市场有了新的变化。一方面,消费电子产品需求疲软,消费级IC产能出现过剩,产业链企业业绩遇冷并出现大裁员、减产;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需求持续旺盛,车规级IC步入结构性缺货阶段,大缺货期间启动的晶圆扩厂项目开始陆续达产,新产线的运营需要更多的半导体专业人才。
国际电子商情28日讯 据外媒报道,在过去的2022年,美国批准了70%中国出口许可申请……
国际电子商情28日讯 昨(27)日晚间,中国自主新能源汽车品牌——理想汽车发布第四季度及全年业绩。这家造车新势力2022年全年实现营收452.9亿元,虽然同比增长67.7%,但其全年净亏损达到20.3亿元,净亏损额较2021年扩大5倍有余。
一个原本高度成熟的市场,由双寡头走向渐有百花齐放之势,在任何领域应该都相当少见。本期封面故事从一些GPU新晋企业的动态出发,讨论如今的数据中心GPU的市场现状和未来趋势。
国际电子商情23日讯 外媒消息称,为了即将在下半年推出的iPhone 15 Pro系列以及新款MacBook做准备,苹果已经拿下了台积电3纳米全部产能……
2023年2月23日,在由AspenCore和上海市交通电子行业协会联合主办的《2022中国国际汽车电子高峰论坛》上,罗兰贝格合伙人庄景乾分享了该机构对中国车载半导体产业链的最新研判。
国际电子商情22日讯 外媒消息称,为了带动“美国制造”,在过去的2022年,美国各州和地方通过提高补贴、税收减免等方式以吸引芯片和电动汽车工厂在本地设厂……
随着多芯粒(Die)封装从2D逐渐过渡到3D,高带宽高密度互连的异构集成和Chiplet成了最近很火的一个技术方向。因为Chiplet不仅可以帮助系统公司更容易地自定义创新芯片,也可以帮助中小型的芯片公司和团队降低创新门槛,把资源投入在核心创新点上。
日本软银集团旗下芯片设计公司Arm或将从英国伦敦转向美国纽约上市。据《彭博社》报道,Arm已决定暂时不在英国
近日,高华科技、派瑞特气、颀中科技、南芯科技、中科飞测等多家半导体公司科创板IPO申请迎来新的进展,证监会
2012年以前,我国的PLC光分路器芯片全部依赖进口,对方一个芯片卖五六百块钱。而近日,中国“20多位中科院专家把
按产品分类的机器人医学成像市场规模(超声设备、血管造影设备、X 射线设备、CT 扫描仪、MRI 扫描仪)
【招银研究|宏观点评】精准有力,平稳连续——《2022年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点评
近日,4家LED相关企业发布了2022业绩快报,艾比森、海目星净利润大增,德龙激光净利润下滑,深科达由盈转亏。
ChatGPT近期掀起云端与AI产业话题,Microsoft、Google、百度等相继推出基于生成式AI衍生的产品服务。在此热潮
2022年第四季度,全球个人智能音频设备出货量下降26%,跌至1.1亿部。
伴随着消费升级,LED显示行业经过多年的技术迭代,已经步入了“微间距、高对比度、高刷新率、高动态范围”的超
除了经济持续疲软及高通胀,促使北美四大云端服务供应商(CSP)下修今年服务器采购量之外,市场调查机构目前也观察
在2022年大环境不利的情况下,海内外大多数厂商业绩表现不佳,但设备厂商中逆势成长的例子却不少,比如国内MOCVD
TechInsights(前StrategyAnalytics)指出,联想-摩托罗拉在2022年Q4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了33%。
成都复锦功率半导体技术发展有限公司首批产品即将亮相,现面向全国发起代理商招募行动,诚邀各优质区域合作伙伴
2月28日,2023年GTI国际产业峰会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中国移动总经理董昕出席大会,并作题为“和合与共 四海一
近日,汇顶科技与北京亚华物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发布创新智能燃气表解决方案。该方案搭载汇顶科技领先的NB
安富利发布首个基于AWS服务打造的IoTConnect平台。该平台预置AWS物联网(IoT)和云服务,可助力OEM厂商实现简单、
“成电协·会员行”专题内容团队今天走进的正是在显示器领域深耕了14载,致力于赋能全球数字化设备发展的优秀
日前,Vicor公司宣布与电子元器件代理及服务全球分销商安富利签署分销协议。
天线测量解决方案领导者Microwave Vision Group(MVG)近日宣布,移动网络无线基础设施的领先供应商——安费诺
近期,亚太区领先的电子元器件分销商Excelpoint世健公司有多个喜报传来。世健系统(香港)有限公司获得了来自供应
近些年来,电子产业可谓热点不断,从云计算、5G、IoT/IIoT、大数据,到AR、VR,再到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真有些眼花
近日(2023年2月18日),全球领先的惯性MEMS传感器供应商美新半导体发布新款AMR地磁传感器MMC5616WA, 全新升级了美
飞英思特科技宣告研发出国内首款环境微能量采集与管理芯片FPM8100,实现国内该类芯片产品零的突破,填补了市场
二十一世纪初自动化迈向智能化,半导体逐渐普及,通讯、信息、电子产业快速繁荣。大众对半导体的认知,与互联网相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
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