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特斯拉减少75% SiC用量续集:乐观的前景压倒了最初的恐慌

在过去五年中,碳化硅 (SiC) 市场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特斯拉,特斯拉是第一家在电动汽车中使用该材料的原始设备制造商,也是当今最大的采购商。

当特斯拉最近宣布已找到一种方法,可以在其未来的功率模块中减少 75% 的 SiC 使用量时,整个行业都陷入了恐慌,主要厂商的库存受到了影响。(详见国际电子商情报道《碳化硅太贵用不起?特斯拉宣布“减少75%SiC用量”背后》)jxlesmc

75% 的减产听起来令人担忧,尤其是在没有什么背景的情况下,但这一公告背后有许多潜在的情况——没有任何一种情况表明对材料或整个市场的需求会急剧减少。jxlesmc

《国际电子商情》翻译了Yole Group及Yole Intelligence 和 Yole SystemPlus 帮助解读特斯拉的声明,并讨论其与 SiC 汽车市场主要趋势的关系,例如从材料到设备的过渡以及降低成本的需求。原文请参考Yole Intelligence 分析师 Yu Yang、Poshun Chiu 和 Ezgi Dogmus的分析。《Tesla and silicon carbide: optimistic outlook overrides initial panicjxlesmc

jxlesmc

场景一:更少的设备数量

特斯拉 Model 3 中的 48 die的逆变器基于开发时(2017 年)可用的最具创新性的技术。然而,随着 SiC 生态系统的成熟,有机会通过具有更高集成度的更先进的系统设计来扩展 SiC 衬底的性能。jxlesmc

虽然单一技术不太可能将 SiC 减少 75%,但封装、冷却(即双面和液体冷却)和沟槽器件结构方面的各种进步可以实现更紧凑、性能更好的器件。特斯拉无疑会探索这样的机会,而 75% 的数字可能指的是高度集成的逆变器设计,将其使用的 die 从 48 个减少到 12 个。但是,如果是这样的话,就不等同于这样一个正如所建议的那样,积极减少 SiC 材料。jxlesmc

同时,在 2023-24 年发布 800V 汽车的其他 OEM 仍将依赖 SiC,这是该领域高功率和高额定电压设备的最佳候选者。因此,OEM 的 SiC 渗透率可能不会受到短期影响。jxlesmc

jxlesmc

这种情况突出了 SiC 汽车市场的重点从原材料到设备和系统集成的转变。功率模块现在在改善整体成本和性能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SiC 领域的所有主要参与者都拥有功率模块业务,并拥有自己的内部封装能力——包括 onsemi、STMicroelectronics 和 Infineon。Wolfspeed 现在正从原材料扩展到Fab市场。jxlesmc

场景二:功率要求较低的小型车辆

特斯拉一直致力于开发一款新的入门级汽车,以使其车辆更易于使用。Model 2 或 Model Q 将比其现有车辆更便宜、更紧凑,而功能较少的小型汽车将不需要那么多的 SiC 内容来为其提供动力。然而,其现有模型很可能会保持相同的设计,并且总体上仍需要大量 SiC。jxlesmc

尽管 SiC 具有所有优点,但它是一种昂贵的材料,许多原始设备制造商都表示希望降低成本。既然该领域最大的 OEM 厂商特斯拉已经对价格发表评论,这可能会给 IDM 施加压力以降低成本。特斯拉的公告是否可以成为推动更具成本竞争力的解决方案的战略?看看该行业在未来几周/几个月内的反应将很有趣……jxlesmc

IDM 正在使用不同的策略来降低成本,例如通过从不同供应商处采购基板、通过增加产能以扩大产量以及转向更大直径的晶圆(6 英寸和 8 英寸)。压力的增加很可能会加速该领域整个供应链参与者的学习曲线。此外,成本的上升可能使 SiC 不仅对其他汽车制造商而且对其他应用来说更实惠,这可能会进一步推动其采用。jxlesmc

jxlesmc

场景三:用其他材料替代 SiC

Yole Intelligence 的分析师正密切关注可在电动汽车领域与 SiC 竞争的其他技术。例如,沟槽 SiC 提供更高的功率密度——我们会在未来看到它取代平面 SiC 吗?jxlesmc

到 2023 年,Si IGBT 将用于 EV 逆变器,并且在容量和成本方面在行业内处于有利地位。制造商仍在提高性能,这种基板可能会显示出情景二中提到的低功耗模型的潜力,它可以更容易地进行大批量放大。或许 SiC 会留给特斯拉更先进、功率更大的汽车。jxlesmc

GaN-on-Si 在汽车市场中显示出巨大的潜力,但分析师认为这是一个长期的考虑(在传统世界的逆变器中超过 5 年)。虽然业界围绕 GaN 进行了一些讨论,但特斯拉对降低成本和大批量放大的需求使其在未来不太可能转向比 SiC 更新得多且成熟度低得多的材料。但是,特斯拉能否采取大胆举措,率先采用这种创新材料?只有时间会给出答案。jxlesmc

晶圆出货量略有影响,但可能有新市场

虽然推动更高集成度对设备市场的影响微乎其微,但可能会对晶圆出货量产生影响。尽管不像许多人最初想象的那样戏剧性,但每种情况都预测 SiC 需求下降,这可能会影响半导体公司。jxlesmc

然而,这可能会增加对过去五年与汽车市场一起增长的其他市场的材料供应。汽预计所有行业在未来几年都将显着增长——这几乎得益于成本降低和材料供应渠道的增加。jxlesmc

jxlesmc

特斯拉的声明在整个行业引起了轰动,但进一步反思,SiC 的前景仍然非常乐观。特斯拉接下来会朝哪个方向发展——行业将如何反应和适应?jxlesmc

jxlesmc

关于作者

jxlesmc

Yu Yang博士是 Yole Intelligence 的电力电子高级技术和市场分析师,Yole Intelligence 隶属于 Yole Group,属于电力和无线部门。Yu 常驻比利时,从事应用于移动电气化的电力电子技术和市场研究,重点关注汽车行业。Yu 还参与了 Yole Intelligence 的其他电力和汽车电子研究。jxlesmc

jxlesmc

Poshun Chiu是 Yole Group 旗下 Yole Intelligence 的技术和市场高级分析师,专门研究化合物半导体和新兴基板。作为 Yole Intelligence 电力电子与无线事业部的成员,Poshun 专注于电力、RF 和光电子领域。他从事技术和市场报告的开发工作,还参与定制项目。jxlesmc

jxlesmc

Ezgi Dogmus博士。是 Yole Group 旗下 Yole Intelligence 电源和无线部门化合物半导体和新兴基板活动的团队首席分析师。她拥有一支由技术和市场分析师组成的国际团队,负责管理公司技术专长和市场知识的扩展。此外,Ezgi 积极协助和支持专门收集市场和技术报告、监控以及定制咨询项目的开发。jxlesmc

责编:Echo
  • 微信扫一扫,一键转发

  • 关注“国际电子商情” 微信公众号

  • 5月零产销!传广汽三菱停产裁员

    国际电子商情13日讯 近日,一张《致广汽三菱全体员工的一封信》的截图在网络迅速流传并引发关注。

  • 未上市,但这家中企CMOS图像传感器指标直逼索尼

    该公司自2012 年成立以来,其主营业务为高性能 CMOS 图像传感器的研发、设计、测试与销售以及 相关的定制服务。

  • 奇点汽车被申请破产审查,烧光170亿交付不出一辆电动车

    看似一手好牌,奇点汽车却始终无法实现电动车的量产。

  • SiFive:产品从5款拓展至四大系列,RISC-V处理器核出货量

    RISC-V架构在2022年就已实现100亿颗的出货量。根据RISC-V主要发明人、SiFive共同创办人兼首席架构师Krste Asanovi保守预估,截止2025年RISC-V处理器核的出货量将达到800亿颗。

  • 特斯拉下调Model 3 和Y日本售价

    国际电子商情6日讯 外媒消息称,特斯拉周二(5 日) 表示,从本月初开始,其Model 3 和Y 电动车在日本的降价,降幅为个位数。

  • 中国与东盟探索能源电子等新兴产业领域开展合作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金壮龙在出席论时表示,深入落实《中国-东盟关于建立数字经济合作伙伴关系的倡议》等合作计划,聚焦新能源汽车、数字经济、能源电子等新兴产业领域,挖掘一批科技含量高、投资体量大、产业带动性强的重大项目,激发产业合作新动力,建设创新发展新高地。

  • 独家对话:车企重塑供应链,谁最受益?

    从供应链角色的变化中可看出,车企一方面在尝试绕过中间环节,直接与元器件供应商进行合作,另一方面也在增加更多供货渠道,在供应链中纳入了分销商这一角色。其实,无论是哪一种合作模式,都是为打造更稳固的供应链。

  • 三星电子计划2025年量产2nm移动芯片

    国际电子商情29日 紧随台积电宣布2nm量产计划后,三星电子也宣布,将通过量产尖端2nm工艺,旨在超越全球领先的半导体代工公司台积电。

  • 为降低成本,福特汽车将开启新一轮裁员行动

    国际电子商情28日讯 外媒消息称,福特汽车公司在当地时间周一证实,将在本周将进行裁员,以适应公司未来的发展战略。

  • 一文读懂台积电上海技术论坛

    继美洲、欧洲、中国台湾等地的年度技术论坛之后,台积电日前再度回到上海召开年度技术论坛,分享了其最新的技术路线以及对产业未来趋势的看法,台积电总裁魏哲家、台积电中国总经理罗镇球等高层悉数到场。

  • 穿越周期 行稳致远|GD32 MCU持续领跑智能创新

    如果大家回顾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历程,一定会注意到GD32在MCU市场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从2013年兆易创新首次推出GD32微控制器,经过了十年的发展,现已量产41个32位通用MCU系列, 500余款型号,出货量累计超13亿颗,全面覆盖低、中、高端应用,分销网络遍布中国本土、亚太和欧美市场。而当前,GD32在全球AIoT生态中的地位又如何?

  • SiC和GaN“上车”的最新进展如何?

    虽然SiC已经在汽车上批量应用,但是受限于由于良率和性价比问题,对大部分汽车而言,SiC器件的成本依旧过高;GaN的商用集中在消费电子的快充领域,近几年也拓展到了数据中心领域,只是其上车进程却迟迟未见明显收效……

近期热点

广告
广告

EE直播间

更多>>

在线研讨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