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SiC的全球制造格局:4英寸萎缩、6英寸主力、8英寸成长

到 2023 年,汽车行业将占 SiC 器件市场的 70% 至 80%。随着产能的提升,SiC 器件将更容易用于电动汽车充电器和电源等工业应用,以及绿色能源应用比如光伏和风能。

Yole Intelligence预测全球 SiC 器件产能到 2027 年将增长两倍,排名前五的公司是:STMicroelectronics(意法半导体)、Infineon Technologies(英飞凌)、Wolfspeed、onsemi (安森美)和 ROHM(罗姆)。2qOesmc

他们认为未来五年 SiC 器件市场价值将达到 60 亿美元,并可能在 2030 年代初达到 100 亿美元。2qOesmc

2022 年,器件和晶圆级领先的 SiC 厂商如下图所示:2qOesmc

2qOesmc

8英寸生产霸主地位

通过其位于美国纽约的现有晶圆厂,Wolfspeed 是世界上唯一一家可以量产 8 英寸 SiC 晶圆的公司。这种主导地位将在未来两到三年内持续,直到更多公司开始建设产能——最早的是意法半导体将于 2024-5 年在意大利开设的 8 英寸 SiC 工厂。 2qOesmc

美国在 SiC 晶圆领域处于领先地位,Wolfspeed 与 Coherent (II-VI)、onsemi 和 SK Siltron css 一起,后者目前正在扩建其在密歇根州的 SiC 晶圆生产设施。另一方面,欧洲在 SiC 器件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2qOesmc

2qOesmc

Poshun Chiu,2qOesmc

Yole Intelligence 专业从事化合物半导体和新兴基板的技术与市场高级分析师2qOesmc

“英飞凌科技和意法半导体等欧洲企业通过从美国、欧洲和中国采购 6 英寸晶圆来保持这一领先地位。但随着 Wolfspeed 通过内部独家供应 8 英寸晶圆扩展到欧洲,欧洲公司能够采购更大直径的晶圆变得越来越重要。STMicroelectronics 的意大利工厂将有助于创造一些供应,但 Wolfspeed 的直接主导地位使其在获得更多 SiC 设备业务方面具有竞争优势。”Poshun Chiu表示。

更大的晶圆尺寸是好处显而易见,更大的表面积上会增加单个晶圆可以生产的器件数量,从而降低器件级别的成本。2qOesmc

截至 2023 年,我们已经看到多家 SiC 厂商展示了用于未来生产的 8 英寸晶圆。 2qOesmc

2qOesmc

6英寸晶圆依然重要

“其他主要 SiC 厂商决定不再只专注于 8 英寸,而是将战略重点放在 6 英寸晶圆上。虽然转向 8 英寸是许多 SiC 器件公司的议程,但更成熟的 6 英寸衬底的预期产量增加——以及随后成本竞争的增加,可能会抵消 8 英寸的成本优势——导致 SiC未来专注于两种尺寸的球员。例如,Infineon Technologies 等公司并没有立即采取行动来提高 8 英寸产能,这与 Wolfspeed 的战略形成鲜明对比”。Ezgi Dogmus 博士表示。

2qOesmc

Ezgi Dogmus 博士2qOesmc

Yole Intelligence 电源和无线部门化合物半导体和新兴基板活动的团队首席分析师2qOesmc

然而,Wolfspeed 与涉及 SiC 的其他公司不同,因为它只专注于该材料。例如,英飞凌科技、安森美和意法半导体——它们是电力电子行业的领导者——在硅和氮化镓市场也有成功的业务。2qOesmc

这个因素也影响了 Wolfspeed 和其他主要 SiC 厂商的对比战略。 2qOesmc

开放更多应用

Yole Intelligence 认为,到 2023 年,汽车行业将占 SiC 器件市场的 70% 至 80%。随着产能的提升,SiC 器件将更容易用于电动汽车充电器和电源等工业应用,以及绿色能源应用比如光伏和风能。2qOesmc

然而,Yole Intelligence 的分析师预测,汽车仍将是主要驱动力,其市场份额预计在未来 10 年内不会发生变化。当各地区引入电动汽车目标以实现当前和不久的将来的气候目标时,情况尤其如此。2qOesmc

硅 IGBT 和硅基 GaN 等其他材料也可能成为汽车市场 OEM 的一种选择。Infineon Technologies 和 STMicroelectonics 等公司正在探索这些基板,特别是因为它们具有高成本竞争力并且不需要专门的晶圆厂。Yole Intelligence 在过去几年一直密切关注这些材料,并将它们视为未来 SiC 的潜在竞争者。2qOesmc

Wolfspeed以8英寸产能进军欧洲,无疑将瞄准目前由欧洲主导的SiC器件市场。2qOesmc

2qOesmc

责编:Echo
  • 微信扫一扫,一键转发

  • 关注“国际电子商情” 微信公众号

  • 奇点汽车被申请破产审查,烧光170亿交付不出一辆电动车

    看似一手好牌,奇点汽车却始终无法实现电动车的量产。

  • 先华东,后华南!美的库卡二期项目产能目标:10万台机器人

    除库卡中国华东制造基地正式投用外,美的库卡智能制造科技园二期也于日前正式投产。

  • 聚焦电驱动车辆以及工业自动化领域,尼得科华南总部及研

    据悉,尼得科华南总部及研发中心将主要聚焦在电驱动车辆以及工业自动化领域的电驱动系统运动控制及电气传动相关板块的业务。计划将集聚超过100个研发领军人才,营收预计超百亿元。2021年,尼得科开始探讨以研发支撑集团的飞跃式发展目标,决定打造研发中心和区域总部项目,经过华北、华东、华南多地的全国严密筛选,最终在2022年决策落户三龙湾南海片区。

  • 华虹半导体科创板IPO获批,2022年其功率器件及嵌入式非

    票招股书(上会稿)文件显示,发行人本次发行拟募集资金 180 亿元,其中华虹制造(无锡)项目拟使用募集资金125亿元,占拟募集资金总额的比例为 69.44%。8 英寸厂优化升级项目、 特色工艺技术创新研发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拟使用募集资金分别为20亿元、25亿元和10亿元,占拟募集资金总额的比例分别为11.11%、13.89%和5.56%。

  • 外媒:中国电动汽车可能让欧洲损失数百亿美元

    国际电子商情15日讯 安联保险集团的一项研究显示,由于欧盟达成协议将从2035年禁止新增内燃机汽车,中国公司正在用他们的现代电动汽车从西方品牌手中夺取更大的国内市场。

  • “老头乐”一哥转战新能源汽车,结局竟是破产?!

    国际电子商情10日讯 近日,雷丁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新增一则“破产重整”信息的新闻,引发了整个汽车圈的关注。曾经的“老头乐”一哥、微型车大玩家,是如何走到这般田地的?

  • 从提升到赋能,半导体企业加速碳中和之路

    当前,“碳中和”正从全球共识向全球行动推进,美国和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已承诺在2050年左右实现碳中和,中国则承诺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并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由此预计,在未来30年内,全球能源需求将增长35%,新能源领域迎来高速发展期。

  • 官宣!苹果2025年起全面采用再生钴和再生稀土

    随着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全球企业的“必选项”之一,越来越多的企业形成共鸣,设立并发布碳中和目标、规划减碳实现路径。作为全球三大科技巨头之一的苹果,近日也官宣了一则重磅环保举措。

  • 韩国宣布启动“产业转型超级缺口项目”,聚焦半导体、显

    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第一副部长强调,由少数专家经营的分散的小规模项目既不能产生重大成果,也不能在技术竞赛中超越竞争对手。同时,他还表示其所在部门将“建立一套研发体系,让韩国顶尖专家提供指导,让创新领导机构组成‘梦之队’,去创造实质性成果。”

  • 艾默生正在探讨拟以每股60美元的价格收购NI

    今年1月,美国国家仪器公司宣布考虑包括出售在内的战略的可能性,随后艾默生提出以每股53美元收购该公司,后者正是看重了NI在数据采集、仪器控制和机器视觉的自动化测试设备和软件的实力。

  • 正规划多种车型,特斯拉低成本紧凑型汽车配备53kWh磷酸

    特斯拉将在现有Model3/Y、Model S/X、Cybertruck车型基础之上,未来会推出紧凑型、公共汽车、短程(Semi Light)重型卡车和远程重型卡车(Semi Heavy)等车型。

  • 英飞凌科技:把握低碳化和数字化机遇,争做汽车生态圈的“

    智能化、低碳化与数字化是汽车产业发展重要趋势。英飞凌作为全球汽车电子、功率系统、IoT等多个领域的领导者,对未来汽车产业趋势做出研判。来自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也从不同角度出发对产业走向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主要观点包括:高速导航辅助驾驶及自助泊车功能体验将在2023年迎来全面升级;2023可以定义为智能座舱的软件年;末端物流自动配送在商超快递等场景将迎来爆发,形成可持续性商业化闭环。

近期热点

广告
广告

EE直播间

更多>>

在线研讨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