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作为现代经济活动的中心,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与推进可持续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愈发受到重视。
上海作为中国超大城市代表之一,在现有气候治理框架下,如何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如何持续提升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未来如何创新循环低碳转型之路?fFkesmc
在3月29日由国际科技媒体集团AspenCore举办的2023国际集成电路展览会暨研讨会(IIC Shanghai)的同期峰会“第二届‘碳中和’暨绿色能源电子产业可持续发展高峰论坛”上,上海市节能减排中心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副总经理李亮先生发表题为《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的上海市可再生资源发展之路》的精彩演讲,为整个产业做了政策引导和解读。fFkesmc
近年来国家、地方省市政府高度关注综合能源发展,相关的政策利好层出不穷。在上海市,去年已部署且发布了碳达峰碳中和政策的“1+8+N”整体文件,具体来说“1”是指整体实施意见,“8”是指八个具体的领域方案,“N”是指多支线的保障措施。fFkesmc
李亮指出,双碳大背景下上海的能源发展面临三个“新”形势——能源转型的新形势、能源安全的新挑战、以及能源改革承担的新使命。fFkesmc
(1)能源转型面临新形势fFkesmc
一是电力供应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上海的能源资源相对稀缺,不像其他省份有煤有矿、有山有河,上海主要靠外来电的输入和海上风电。当下,上海存在一些大规模长距离输送的直流外来电带来较大的调峰压力,30万千瓦以下的老旧的煤机效率较低,有一些新的高效能的发电机组未来会面临淘汰更新,还有一部分传统的燃煤机都会面临改造升级。fFkesmc
二是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需要加快完善。目前,上海天然气储备能力有待提高,因为上海的天然气基本靠海运,存在单一的通道风险,所以上海需要有效布局天然气,天然气对外依存度比较高的能源安全短板会长期存在。fFkesmc
三是可再生资源面临资源不足等发展瓶颈。一方面,上海的能源资源相对稀缺;另一方面,产权之间共有的因素也是直接制约上海在可再生资源光伏的铺设。fFkesmc
四是成品油规划布局需要进一步优化调整。即需要调整航空煤油保障体系。上海是航空中心,航空煤油要进一步保障,机场的航油储备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此外,结合中心城区的功能转型,油库布局有待优化调整。fFkesmc
(2)能源安全面临新挑战fFkesmc
能源安全是国家所有经济发展的基石,能源安全会步入一个新的阶段。陈亮表示:“能源作为经济的底层基石,我们要先立后破,我们各行各业要高度关注能源转换的风险,以顺利推动能源安全转型。”fFkesmc
(3)能源改革承担的新使命。fFkesmc
随着能源改革的深入,经营型的发电计划要开放,上海全市的市场化电力改革将会提质增效,新能源也将在未来全面参与市场交易,原有的一些能源资源配置会有较大的调整。陈亮指出,全国的电力交易市场建立起来以后,上海的电力交易市场也在稳步布局。fFkesmc
“既然讲可再生资源,我也把数据跟大家分享一下,”陈亮表示,“在2020年底,上海市的海上风电装机容量为84.2万千瓦;到2022年底,这一数值已上升至107万千瓦。另外,2020年底上海市的光伏装机容量达136.6万千瓦;到2022年底已达194.8万千瓦——尽管数据均呈现大幅度的增长,但暂时解决不了上海缺电能耗方面的问题,能源发展之路仍然任重而道远。”fFkesmc
fFkesmc
安全为本、多元发展fFkesmc
清洁高效、低碳发展fFkesmc
深化改革、创新发展fFkesmc
服务民生、共享发展fFkesmc
以上是上海市能源发展的基本原则。在这一基本原则下,上海市能源发展的主要任务划分为以下5个板块:fFkesmc
(一) 着力构建安全可靠、坚强稳定的能源供给体系fFkesmc
一是优化市内煤电结构,煤电向清洁高效灵活兼顾转变。整体是要实施三改联动,节能改造、灵活性改造和具备条件的实施供热改造。fFkesmc
二是有序推进市内燃气电厂建设,气电向调峰和适度电量支撑转变。fFkesmc
三是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向集中与分布式并重转变。fFkesmc
四是积极争取新增市外来电供应,进一步提高清洁能源消纳水平。fFkesmc
(二) 着力构建绿色清洁、低碳高效的能源消费体系fFkesmc
一是进一步推动全社会节约利用能源。要坚持和完善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更加具有弹性和灵活适度的约束机制,同时要加强重点用能单位的节能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fFkesmc
二是促进重点用能领域绿色低碳转型。结合上海市重点区域和重大产业项目开发,实施可再生资源替代行动,新建项目原则上要一体化开发屋顶光伏,加强用户侧分布式功能、热泵等综合能源利用基础设施建设。fFkesmc
三是进一步提升能源行业服务民生水平。具体分两个方面,一是推动配电网和充电设施布局协调发展;二是全市居民住宅燃气的老旧立管改造。除此以外,一些类似于智慧燃气表具的创新应用也会持续挖掘。fFkesmc
(三) 着力构建技术领先、高端示范的能源创新体系fFkesmc
一是提升能源技术研发和装备制造水平。加强首台套的重大技术装备和新型电力系统的应用示范,以示范促研发,以应用带产业,加快成为国际国内能源科技创新策源地和技术产业高地。fFkesmc
二是加快能源领域新基建建设。例如结合5G、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与能源产业深度融合。fFkesmc
三是推动能源新模式、新业态发展。要推动多站融合发展,在城市中心区域建设一批示范站,助力分布式光伏的发展,因地制宜发展储能设施。fFkesmc
四是布局四大能源创新示范区。包括:临港新片区布局风光气储示范区、一体化示范区布局综合智慧能源示范区、小洋山布局高水平冷能利用示范区、崇明布局低碳发展示范区。 fFkesmc
(四) 着力构建公平开放、竞争有序的能源市场体系fFkesmc
一是深入推进电力体制改革。二是稳步推进燃气行业改革。三是加快推进上海国际油气交易中心建设。四是持续推进能源营商环境改革。五是健全能源安全储备机制。fFkesmc
(五) 着力构建开放共赢、协同互补的能源合作体系fFkesmc
一方面是深化长三角能源一体化合作。另一方面是拓展能源国际国内合作新格局。fFkesmc
首先从政策支持上看,分为三个板块:一是政策引领,可参考《上海市能源电力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二是财政支持,可参考《上海市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发展专项资金扶持办法》;三是意见要求,可参考《关于推进本市新建建筑可再生能源应用的实施意见》。fFkesmc
其次是可再生能源发展的三个方向:光伏发电、海上风电、低碳创新示范。fFkesmc
fFkesmc
(1)光伏发电fFkesmc
上海市力争在2025、2030年全市光伏装机达到407、700万千瓦。具体部署:一是光伏开发集中与分布式并重;二是实施7大“光伏+”专项工程;三是集中式光伏重点动渔光互补、水光互补、农光互补和交通领域光伏发展;四是支持分布式光伏应建尽建,实施屋顶“光伏+”计划。fFkesmc
其中,7大“光伏+”专项工程是指:光伏+住宅、光伏+园区、光伏+农业、光伏+交通、光伏+校园、光伏+水厂、光伏+公共机构。fFkesmc
(2)海上风电fFkesmc
上海市预计到2025、2030年,全市风电装机力争分别超过262、500万千瓦。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上海市将实施以下工作:一是加快近海的海上风电开发,重点推进奉贤、南汇和金山的开发;二是启动实施百万千瓦的深远海海上风电示范;三是避开生态保护红线和自然保护区,科学建设陆上风电;四是因地制宜推动分散式风电开发。fFkesmc
(3)低碳创新示范。fFkesmc
1、长三角示范区能源互联网示范。适应示范区绿色发展和互联互通要求,建立一体化电力、燃气信息服务平台,促进示范区能源设施末端向互联互通节点转换,提升能源供应可靠性和服务水平。围绕能源互济互保、分布式能源高比例接入、配电网智能化升级、终端用能电气化提升等发展需求,结合水乡客厅等重点项目开发,通过能源电力与信息技术、创新经济深度融合,实现绿色城乡和清洁能源协调发展。fFkesmc
2、临港新片区风光气储一体化示范。围绕一核(500万千瓦级燃机发电基地)、一带(百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一区(50万千瓦级分布式发电示范区)、一厂(特斯拉)布局项目,发挥天然气灵活机动、相对易储优势,促进风光气储融合发展,打造智能车网互动示范,提升区域电源保障能力和绿色低碳发展水平。fFkesmc
3、崇明世界级生态岛碳达峰碳中和示范。高起点规划崇明绿色低碳能源供应体系,承接外电入沪清洁电力,加快崇明东侧深远海域海上风电开发建设,避开生态保护红线和自然保护区,科学建设陆上风电场,大力推动渔光、农光互补。fFkesmc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市还将推进生物质发电和地热利用、全布局市外清洁电源基地。fFkesmc
fFkesmc
fFkesmc
分享的最后,陈亮表示:“希望在未来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各界人士可以围绕上海的明天,出谋划策、畅所欲言,加快探索出一条与超大城市相适应的可再生能源发展道路!”fFkesmc
微信扫一扫,一键转发
关注“国际电子商情” 微信公众号
圆桌嘉宾(从左到右):芯原股份高级投资经理蒋丛逸,上海维享时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CEO范晓,深圳纳德光学有限公司创始人、CEO彭华军,芯原股份创始人、董事长兼总裁戴伟民,银牛微电子(无锡)有限责任公司CEO钱哲弘,深圳市亿境虚拟现实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石庆,万有引力(宁波)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王海青。
自2012年开启全球推广之路以来,伴随着全球物联网市场的发展,LoRa®走过了飞速增长的10年。如今,LoRa已经成为了低功耗物联网通信领域的领先技术,在各个垂直领域都形成了非常成熟的应用,被广泛地应用于各行各业。围绕着LoRa技术,一个庞大且充满生命力的生态(LoRa联盟)早已形成,并不断发展壮大。
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浪潮下,无论是“德国工业4.0”,还是“中国制造2025”,智能制造已经成为众多制造工厂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其中,芯片是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基础和关键,芯片的性能高低决定了成效,芯片的自主可控程度决定了安全可靠。
Chiplet技术被认为是在摩尔定律趋缓下的半导体工艺发展方向之一。简单来说,Chiplet实现原理如同搭乐高一样,把要实现复杂功能的大芯片分小块设计加工出来再连接封装在一起,从而形成一个系统级芯片组。可以预料,未来如果从IP销售转向Chiplet销售,芯片IP商业模式将发生根本变化。
当前,汽车工业正在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电气化、数字化、云端连接已成为非常重要的三大趋势,推动了汽车的创新功能爆发式增长。对于消费者而言,现在的汽车不仅仅是代步工具,而是一个随着时间推移而不断升级的硬件产品。由此,汽车产业迈向“软件定义汽车”时代。
回望全球科技30年,我们已经站在下一轮超级创新周期的起点。与上一轮主要靠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拉动不同,本轮的超级周期的主导因素是能源革命和计算革命。无论是上半场的光伏、储能、新能源汽车,还是下半场的人工智能、深度学习、虚拟现实,它们的共同基础都是半导体。
前几年临港汽车产业聚焦以电动化为核心的“上半场”,而“下半场”将以智能化为核心,全力打造世界级智能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受到中美科技竞争、地缘政治、疫情流行等多方面的影响,致使电子产业链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大规模重构,近一两年来供应链也出现巨大变化,报价不稳定且货源时常异动。
如何构建健康的元器件供应链?数字化转型可以解决供需失衡?如何实现安全库存?2月16日,ECAS 2022年会的圆桌论坛环节,供应链群贤毕至,定位现实问题,以智慧碰撞,迸溅无数火花。
铭冠国际总监倪莉分享道,得益于提前全球布局,2022年铭冠国际依旧保持稳健的增长步伐,尤其是中国区以外的市场。
作为上游原厂与下游电子产品制造商的桥梁,电子元器件分销商见证了国产半导体的发展。
针对下半年以来急速反转的“砍单潮”,芯片超人创始人&CEO姜蕾表示,她早已通过市场变化预测到了“砍单潮”的到来。
7月13日,兆驰股份发布2023上半年业绩预告。
7月13日消息,据sammobile报道,三星现已在韩国推出了98英寸8KNeoQLED电视,型号为QNC990,售价为4990万韩元(当前约2
近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实施先进制造业“2023突破提升年”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
受惠于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市场的成长,在各云端运算供应商与IC设计公司发展人工智能芯片的情况下,台积电相关订
7月12日,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在全国高校科技创新暨优秀科研成果奖表彰大会上表示,将针对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
7月13日,华为在其2023创新和知识产权论坛上公布了三项专利许可收费标准,分别为手机、Wi-Fi和物联网。
美国零售联合会(NRF,National Retail Federation)发布按2022财年零售量排序的2023年度“美国零售百强”榜(20
一年的结束通常是回顾和反思的时候。
近日半导体行业动态频频,一批半导体项目先后签约、竣工、投产,涵盖了半导体设计、材料、制造、设备等多个领域
【招银研究|宏观点评】企业贷款边际修复——2023年6月金融数据点评
根据外媒报导,英特尔(Intel)已经证实,将停止对NUC(Next Unit of Compute,下一代计算单元)业务的直接投资,并转变策略
当地时间7月11日,欧洲议会通过了一项通过促进生产和创新确保欧盟芯片供应的计划,并制定了应对芯片短缺的紧急
2023年7月11日,矽典微发布新一代智能毫米波传感器SoC ICL1112、ICL1122两款芯片。提升了超低功耗检测和极远
传感解决方案释放AIoT和数字化全部潜力,实现“万物互联和AI无处不在”。
新能源转型浪潮下,整个汽车行业的供应链体系正在发生着意义深远的变化。
本次在中国举办3地巡回论坛,就是为了向国内RISC-V产业圈布道自身在RISC-V领域的能力图谱,并重磅宣布SiFive亲
报告显示,消费者期望了解车辆材料和零部件的来源和可持续性水平,并获得汽车制造过程中端到端的可见性。
集成电路(IC)作为电子信息产业的基石,是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而IC设计是
2023年7月4日,业内知名的数字前端EDA供应商思尔芯(S2C),发布了最新一代原型验证解决方案——芯神瞳逻辑系统S8-4
贸泽电子 (Mouser Electronics)宣布将于7月11日-13日重磅亮相2023慕尼黑上海电子展。届时,贸泽电子将携手国
WhisperExtractor依靠一项颠覆性技术,解决了希望实现语音用户互动或声音分类的电池供电设备的主要挑战之一,即
人类在面对重大自然灾害、事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应急通信保障必不可少,有这么一家公司,通过将无人机与小型
近日, 2023中国独角兽企业大会在苏州举办,亿铸科技荣登 “2022中国潜在独角兽企业榜“。
Cirrus Logic 助专业音频产品制造商轻松集成和定制其产品,音频体验不受转换器影响
点击查看更多
北京科能广告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
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