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家碳化硅设计公司,我们知道碳化硅在高频、高压、高温上都具有明显的优势,它非常适合于在直流充电桩、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和开关电源领域来使用。今天我会从全球的碳排放问题和挑战,蓉矽半导体在其中的思考、创新技术,为电力、交通产业助力。”
2023年3月29日,在AspenCore主办的2023 IIC SH展会同期的第二届碳中和暨绿色能源电子产业可持续发展高峰论坛上,蓉矽半导体副总裁、研发中心总经理高巍先生,围绕“功率半导体技术助力节碳减排”的主题做了精彩分享。PLtesmc
蓉矽半导体是一个初创公司,2019年成立于四川成都,是专注碳化硅功率器件设计开发的高新技术企业。从2019年到今天,我们用了3年的时间,完成了1,200V的碳化硅二极管和MOS管的设计、量产,建立了以碳化硅高性价比的高可靠系列产品,同时在供应链体系保障和质量体系都建立了完善了体系。PLtesmc
由于碳排放带来的空气污染、冰川熔化等问题,已经成为人类必须要面对的严峻问题。根据中国的双碳目标:到2030年实现碳达峰,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从双碳目标可以看出,中国与欧美国家相比,无论从总量上还是时间上,都面临极大的挑战性。PLtesmc
用辩证的方法来看,挑战往往会与机遇并存。中国市场将面临怎样的机遇?在未来30年内,中国新能源领域将迎来高速发展期,而碳化硅(SiC)会在其中发挥出重要作用。具体来看,中国节能减碳的着力点是——电力、交通工业、可再生能源,而高效电力设备和新能源汽车是发展的重点。与硅相比,碳化硅具备明显的高频、高压、高温优势,所以它非常适合于直流充电桩、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和开关电源领域的应用。PLtesmc
整个新能源产业链包括了从光伏、风电储能,到输变电、充电桩等细分应用。新能源产业链的电力部分和交通领域都是蓉矽半导体重点发力的方向。PLtesmc
PLtesmc
电力部分涉及到风光储系统,传统硅基功率器件的电压一般为1,700V和3,300V,随着风光储系统新方案的推出,市面上有了最新的1,500V系统。蓉矽半导体在2021年立项了2,000V的碳化硅产品,这一新产品围绕1,500V系统,并针对新型的应用场景来开发。另外,在交通领域,围绕着800V的充电平台,蓉矽半导体提出了M-MOSTM技术。PLtesmc
PLtesmc
随着光伏逆变对功率器件要求的变化,一方面是1,500V光伏逆变系统需要2,000V碳化硅功率器件,另一方面是对碳化硅二极管有了超10倍抗浪涌能力的要求,同时也要求更高功率、更小体积、更轻重量。PLtesmc
高巍列举了两个方案来展示碳化硅功率器件在光伏中的优势。在基于1,100V光伏逆变系统中:其中一个是混合方案,另一个是纯碳化硅方案。开关频率相同的情况下,碳化硅功率器件方案的整体功耗可降低50%,在97.9W@10kW功率损耗的情况下,当把功率提高到40kHz,将能缩减大约60%的功率器件体积。PLtesmc
PLtesmc
在新的1,500V光伏逆变系统中,采用2,000V的碳化硅MOSFET&JBS,三电平简化为两电平,实现Boost PFC拓扑简化,其使用的器件数量可减少50%,能进一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进一步提升效率,这是一个新型的需求。PLtesmc
PLtesmc
围绕着以上方案,蓉矽半导体规划了其碳化硅功率MOS管的发展路径。PLtesmc
2021年,蓉矽半导体在台湾汉磊科技的4英寸工艺平台,上完成了对NovuSiC® MOSFET G1的研发,2022年转入汉磊科技6英寸工艺平台量产。2022年第二代产品在汉磊6英寸平台完成工程验证,计划将于2023年开始量产。PLtesmc
蓉矽半导体的第一代产品有1,200V/75mΩ、1,200V/40 mΩ、1,200V/12mΩ三个系列。围绕1,500V的储能应用场景,公司还推出了第二代(NovuSiC® MOSFET G2)也有三个系列,分别为2,000V/75mΩ、2,000V/40mΩ和2,000V/15mΩ。PLtesmc
在产品性能方面,与国内其他厂商的产品做比较,第一代的G1在比导通电阻和FOM方面与达到国内领先的水平。PLtesmc
另外,在碳化硅的二极管方面,蓉矽半导体利用自有技术,其碳化硅JBS采用了PIN和SBD的复合结构,由于PIN结构在器件反向阻断状态中用于屏蔽肖特基区电场从而降低反向漏电;SBD结构可降低导通压降并且能获得单极导通模式。通过优化的工艺设计,能在不增加工艺复杂度的同时,获得高抗浪涌电流能力等同MPS的碳化硅JBS,实现了抗浪涌电流能力11倍的目标。PLtesmc
PLtesmc
在交通节碳领域,功率器件在800V高压快充有很好的应用。保时捷、吉利、比亚迪都推出了800V充电平台,围绕800V的充电平台就有充电桩需求。传统充电桩模块的功率自20kW开始,它应用在400V的充电平台,该平台使用的碳化硅MOS管电压为600V。随着800充电平台的发展,它需要使用1,200V的碳化硅MOS管,模块功率也从20kW变成了40kW-50kW,在采用碳化硅器件之后,其效能目标也从95%增长到了98%。PLtesmc
PLtesmc
以40kW的直流充电模块方案为例,其系统拓扑是三相全桥PFC+CLLC,功率达到了40kW,在这样的结构下,采用1,200V的碳化硅MOS管,它的系统拓扑会更加简单,与硅基相比其器件数量将减少50%,损耗下降50%以上,效率约提升2%,峰值可以达到97%,这是碳化硅带来的优势。PLtesmc
PLtesmc
当然,碳化硅MOS管在交通领域最大的问题在于体二极管,主要可以总结为四个痛点:PLtesmc
其中,第一个痛点是碳化硅MOS的寄生体二极管导通压降大,这带来了损耗大和双极退化的缺点。如上图左边部分展示的内容,业界称之为SiC体二极管双极退化,它带来的是功耗的进一步放大;第二个痛点是负温度系数,并联存在均流问题;第三个痛点是它的双极特性,反向恢复损耗不为零,这导致SiC体二极管在某些应用场景中的功耗大;第四个痛点是SiC体二极管存在参数一致性差的问题,参数一致性不好导致电流不均,最后会在栅极上造成严重的谐振,带来可靠性问题。PLtesmc
PLtesmc
围绕SiC体二极管的痛点,蓉矽半导体提出了一个创新——M-MOSTM技术,这是一个集成化的产品,上图右下图的位置①部分有一个MCR的结构,这是一个栅控的二极管结构,是将G/S短接的MOSFET,当器件工作在第三象限时,MCR表现为转移特性,输出单极型电流,完全消除反向恢复电流,降低开关损耗。除了集成化的结构以外,在M-MOSTM中还采用了一种新型的分离栅MOSFET结构,具体可见上图右下图的位置②部分,它可有效降低器件的密勒电容,降低开关损耗。PLtesmc
PLtesmc
M-MOSTM结构不同于传统的VDMOS,后者采用寄生体二极管进行续流的工作,M-MOSTM结构是通过MCR进行第三象限的电流输出,MCR的导通压降主要取决于其阈值电压,尤其是通过对MCR P-Base进行一个剂量的注入,从而使得MCR的导通压降远低于传统体二极管。PLtesmc
上图右图中的蓝色部分是传统体二极管导通压降的曲线,红色部分是MCR导通压降的曲线,通过对比两者的数据,可看出MCR结构的引入,会极大降低体二极管的损耗。PLtesmc
PLtesmc
针对双极退化问题,电流的控制非常重要,M-MOSTM的电流采用沟道控制型的MCR来替代PIN二极管,可避免双极退化并保证体二极管电流的一致性。PLtesmc
PLtesmc
另外,关于反向恢复电流问题。反向恢复电流主要由少数载流存储效应带来,这是双极型器件特有的现象,M-MOSTM结构是一个单极型器件,它的反向恢复电流造成的额外功耗非常低。PLtesmc
PLtesmc
通过降低密勒电容的手段,可进一步降低开关损耗降,上图左图红色虚线圈出的位置采用一种分离栅结构,可有效地降低整个密勒电容。同时,器件的开关损耗也会在该结构下大幅度降低,并且可以避免在高频应用下的串扰问题,这是降低密勒电容带来的好处。PLtesmc
PLtesmc
除了以上的几个优势之外,在一些场景中,集成MCR的SiC MOSFET与集成SBD的SiC MOSFET结构相比,MCR结构也有一些突出优势。比如,传统改善体二极管特性的方式是单片集成肖特基二极管,但肖特基势垒不具备温度稳定性,在高温高电场的作用下势垒高度迅速降低,这会造成器件漏电激增,在雪崩状态下,温度和雪崩电流之间会形成正反馈,从而导致器件失效。M-MOSTM单片集成MCR,用沟道势垒替代肖特基势垒,在雪崩状态下高温不会使得势垒过低,这保障了器件在雪崩状态下的鲁棒性。PLtesmc
高巍表示,针对SiC产品的可靠性,蓉矽半导体也有一些思考。“碳化硅功率半导体器件的应用场景,已经不再只局限于消费级应用,它正在往工业级和汽车级应用方向前进。传统的可靠性要求将不能满足需求。”PLtesmc
据悉,针对整个工业级和车规级的需求,蓉矽半导体对可靠性做了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了一些方案。比如,建立零缺陷的可靠性企业文化,从企业建设的角度来考虑。PLtesmc
此外,蓉矽半导体还在整个供应链和公司内部体系,建立汽车及电子器件可靠性管理体系,在供应链方面,保证所有合作伙伴都有IATF16949:2016质量管理标准体系认证,同时公司内部还建立了AEC-Q101+的可靠性验证体系等。PLtesmc
PLtesmc
针对大家特别关心的化硅MOS管栅氧化层的问题,为了解决高电场的隧穿效应带来的漏电,蓉矽半导体把电场集中的区域分为两个区域,上图左图紫色圈是栅氧化层的电场,红色圈是沟道位置的集中,这两个位置是对器件的栅氧最集中的地方。通过设计削弱电场的强度,从而可以保证器件在应用过程中,在开关的高频开关过程中的可靠性得到进一步保证。PLtesmc
PLtesmc
根据一些特殊场合的需要,在晶圆制造完到晶圆切割封测之前,蓉矽半导体还引入了一个WLTBI系统,以筛除栅氧化层于产品生命周期中的潜在退化和失效。高巍透露说,预计在今年5月份,大家就会看到全套系统是如何工作的信息,届时他将分享“WLTBI试验能否把潜在的栅氧化层缺陷挑出来”的信息。PLtesmc
微信扫一扫,一键转发
关注“国际电子商情” 微信公众号
从分销到原厂
国际电子商情《2024年度全球电子元器件分销商营收TOP50》(以下简称2024全球TOP50)发布,全球前十中大部分名次出现洗牌。2024全球TOP50中,大中华区分销商的业绩复苏明显,部分美洲、日本分销商的营收仍为负增长。此外,基于32家上市分销商近三年的营收、净利润,我们还进行了增长潜力指数排名……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得AI者得天下?
印度目前缺乏先进的芯片制造设施。
继大模型后,“具身智能”成为科技界的新热点,被认为是新一波人工智能(AI)浪潮中的重点方向。
圆桌嘉宾(从左到右):乌镇智库理事长 张晓东;乐聚(深圳)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算法总监 何治成;爱芯元智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副总裁 刘建伟;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IC设计分会副理事长,芯原股份创始人、董事长兼CEO 戴伟民;上海昱感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CEO 蒋宏;上海先楫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嵌入式专家及产品总监 费振东;鹏瞰集成电路(杭州)有限公司首席市场营销官 江晓峰。
BIS明确指出即使芯片在海外生产,若母公司或总部位于中国等“禁运国家”,仍受美国管控。这一规定是美国“长臂管辖”的体现,旨在从源头限制中国等国家获取先进算力芯片技术,阻碍相关国家半导体产业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发展。
因资不抵债进入破产清算程序
在今年3月,“具身智能”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尽管当前"具身智能"并没有一个严格的官方定义,但这个以电池、电机为筋骨,芯片为大脑,5G与物联网为神经网络的产业新旗舰,正在重构生产生活方式,既补位养老照护缺口,又创造新职业赛道,成为继新能源车之后的又一个战略级产业。
本着相互开放、持续沟通、合作和相互尊重的精神,中美双方承诺将于2025年5月14日前采取以下关税举措。
关税加加加,中国半导体企业还出海吗?用4个问答题告诉你。
迈入五月,上海、深圳、广州三地集成电路产业新基金相继成立,进一步完善了区域产业生态。与此同时,全国多地也在
2025年初,国内消费级AI/AR市场迎来增长。
Canalys(现并入Omdia)最新研究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东南亚智能手机市场同比下滑3%,为连续五个季度实现年增长后的
近日,闻泰科技剥离产品集成业务的消息引发业界高度关注。
上海发力半导体产业!
国产芯片行业传来重磅消息,传闻已久的#小米造芯 一事终于得到证实。
近日,#华为再次出手,目标瞄准机器人领域。
据外媒报道,印度电子暨资讯科技部长Ashwini Vaishnaw于5月14日宣布,印度内阁已批准印度HCL集团与鸿海集团合资
全球半导体产业格局加速重构背景之下,越南凭借地缘优势与政策红利,加速布局半导体封测产业。这一过程中,既有越
进入5月,手机面板价格延续分化趋势,a-Si面板因智能终端市场回暖呈现量价齐升态势;LTPS产线由于车载显示需求的
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最新半导体封测研究报告,2024年全球封测(OSAT)市场面临技术升级和产业重组的双重挑战
2025年第一季度,笔记本电脑出货量同比增长6.6%。由于OEM厂商为应对潜在关税的影响而提前补充库存,美国市场的
从扩展开放组合兼容性实验室功能,到推出全新的存储平台,以及更广泛的SSD认证,西部数据成为现代数据中心架构在
应用于智能家居、工业自动化和物联网市场
随着AI数据中心的快速发展、电动汽车的日益普及,以及全球数字化和再工业化趋势的持续,预计全球对电力的需求将
轮趣科技(WHEELTEC)是国内自动驾驶及相关技术教育领域的龙头企业,专注于智能控制、自动驾驶、机器人及其零配件
节省空间的设计为恶劣环境提供汽车级高浪涌电流保护
2025年5月20日19:00,iQOO在北京蓝盒子艺术中心正式推出年度旗舰Neo10 Pro+。
联想在“天禧AI生态春季新品超能之夜”发布会上,推出覆盖手机、平板的全场景AI终端矩阵,并展示天禧AI生态的全
2025年度电子产业两大标杆性展会相继举办,第105届中国电子展(CEF)于4月9-11日在深圳会展中心(福田)9号馆重磅登场
作为国产高性能RISC-V内核MCU芯片设计企业,先楫半导体的产品涵盖微控制器芯片及其解决方案,已贯通从感知、通
微雪电子(Waveshare)成立于2006年,是聚焦电子开发硬件与解决方案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秉持 “让开发更简单
纳芯微今日重磅推出基于全国产供应链、采用HSMT公有协议的车规级SerDes芯片组,包括单通道的加串器芯片NLS911
2025上海车展充满科技范儿,更加聚焦用户价值与安全性。智能化、电动化进一步深入融合,呈现辅助驾驶成熟量产化
点击查看更多
北京科能广告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
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