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晶华微:国产工控芯片助力工业4.0

晶华微:国产工控芯片助力工业4.0

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浪潮下,无论是“德国工业4.0”,还是“中国制造2025”,智能制造已经成为众多制造工厂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其中,芯片是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基础和关键,芯片的性能高低决定了成效,芯片的自主可控程度决定了安全可靠。

3月30日,在AspenCore举办的2023国际集成电路展览会暨研讨会(IIC Shanghai)重要论坛活动——2023中国IC领袖峰会上,晶华微上海分公司总经理李建博士发表了题为“国产工控芯片助力工业4.0”的精彩演讲。nKResmc

中国争做工业4.0的深度参与者和领跑者

工业4.0的概念最早出现在2013年德国。概念上看,工业1.0是蒸汽机时代,工业2.0是电气化时代,工业3.0是信息化时代,工业4.0则是利用信息化技术促进产业变革的时代,也就是智能化时代。nKResmc

2015年5月,国务院正式印发《中国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吹响了国内制造工厂转型升级的号角。nKResmc

李建博士认为,工业4.0之前,中国在全球制造业领域一直是跟随者;工业4.0的到来为智能制造提供可能,而中国作为制造大国,拥有深厚的基础和经验,可以争做工业4.0的深度参与者和领跑者。nKResmc

紧接着,李建博士分析了目前我国的工业制造现况。nKResmc

首先是工业控制的分类,一般分为三类:过程控制(Process Control),离散控制(Discrete Control),混合控制。其中,使用过程控制的代表行业是石化、化工,属于物理化学过程,工厂需要连续生产;使用离散控制的代表行业是汽车制造,属于物理过程。目前,大多数工厂是混合控制。nKResmc

其次是工业控制系统,具体指的是使用电子系统对于工业流程或者生产进行控制的一种系统。它也可以分为三类: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主要面向离散控制;DCS(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主要面向过程控制;SCADA(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nKResmc

  • PLC的功能是独立过程控制,监控范围短,速度相对较快,通讯不需要很大的宽带,成本低;但缺点是误差机会大,所以用于专用的应用程序。
  • DCS的功能是对整个工厂进行控制,需要多种硬件、监控软件、网络设备共同工作,需要较大的宽带,误差机会更小,但架构复杂、不灵活,后期的工艺也不可变更,主要用于复杂应用。
  • SCADA主要提供不同设备、不同区域、不同厂房通讯、数据采集、监视控制,所有的单元都通过网络集成,所以速度比PLC快但比DCS慢,且需要较大的宽带通讯,主要用于大型工业(需要远程监控)。

“相信大家还听过其他的名词,像是FCS,它其实也是依托于PLC和DCS,但是为了更好地进行数据传输和互连而衍生出来的现场总线的技术。还有CNC数控机床,是由数控机系统再加上PLC组成的。”李建博士科普道。nKResmc

最后是工业芯片,2019年全球工业芯片的市场规模大概在500亿美金左右,美国几乎占到半壁江山,日本和欧洲加起来又占了3成,中国仅占7%,换句话说,中国工业芯片的市场空间还是非常巨大的。nKResmc

国产现场级芯片和控制级芯片助力工业4.0

晶华微于2005年成立,专注于高性能混合信号集成电路设计、应用开发及销售。在2022年7月29日上交所科创板挂牌上市。目前在杭州、上海、西安、深圳设有研发和销售中心,拥有多项核心技术与专利。nKResmc

李建博士介绍道:“百分百正向设计,晶华微为用户提供一站式集成电路及应用方案设计。产品应用场景主要分三大类:工业控制及仪表,医疗健康,智能感知。”nKResmc

nKResmc

在工业领域,李建博士介绍了晶华微的现场级芯片和PLC(DCS)系统和芯片。nKResmc

首先,在传感器信号输出方面,晶华微拥有HART调制解调器芯片、4~20mA DAC芯片、信号调理及变送芯片等多款竞品。nKResmc

方案优势是:①芯片集成度高,方案简洁,非常适合阻式或电压型传感器信号测量;②集成模拟输出,可实现4-20mA/0-2.5V/0-5V/0-10V输出;③集成MCU,可实现定制开发,节省外部控制单元;④可实现程控校准,提高生产效率;⑤集成温度传感器,可用于温补。nKResmc

其次,在PLC系统里的主控,目前国产主控大多采用ARM,例如川仪的PAS300。罗克韦尔和霍尼韦尔大多采用IBM的power PC RISC芯片。施耐德、昆腾Quantum 140系列采用Intel移动版的Pentium MMX.;西门子S7-300,S7-400系列采用TI的DSP。nKResmc

对于PLC未来趋势的展望,李建博士指出,“工业控制+互联网+智能化”是PLC升级技术的主要方向,而PLC的算法需要针对智能制造的要求做进一步的优化和升级,结合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基础上提供更符合实际应用的方案。此外,中国PLC企业需要凭借本土化优势、高性价比、售后服务反应迅速以及不断积累的技术经验,在持续强化小型PLC市场竞争优势的同时要逐步开始向大中型PLC市场渗透。nKResmc

对于“为什么工控芯片替代率比较低”的思考,李建博士最后给出他的解答。他认为,工业控制芯片不像消费类电子,消费类电子主要注重性价比,工业控制芯片则强调高可靠性、高稳定性。不能因为一片小小芯片导致工厂轻则停工停产、重则发生安全事故,所以整机厂商采购工业类芯片时怀着很大压力,采购行为也会相对谨慎。“但我有信心,国产芯片越来越多被整机厂商适用,”李建博士表示,“像晶华微这样的国产芯片厂商未来将大有可为。”nKResmc

责编:Momoz
本文为国际电子商情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请尊重知识产权,违者本司保留追究责任的权利。
Momo Zhong
国际电子商情(Electronics Supply and Manufacturing-China)助理产业分析师,专注于PCB、电子工程、移动终端、智能家居等上下游垂直领域。
  • 微信扫一扫,一键转发

  • 关注“国际电子商情” 微信公众号

  • 芯和半导体:Chiplet技术与设计挑战

    Chiplet对传统的EDA设计流程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从系统最初的Chiplet设计到最终的嵌合签核,都需要新的工具、新的思路和新的方法学。

  • 奎芯科技:M2Link Chiplet D2D赋能高性能计算

    基于自己的IP可以搭建一揽子的计算机互联体系方案,也是为AI应用助力,奎芯把这些方案统称为M2LINK。

  • Andes晶心科技:RISC-V架构软件解决方案涵盖底层工具链

    作为RISC-V处理器IP的领导厂商,Andes基于多年处理器IP设计经验的积累,除有充满竞争力的处理器IP外,还有能充分释放处理器性能的软件方案,软件方案包括底层的工具链,到操作系统适配,再到上层的集成开发环境等。

  • Cadence:“大数据+AI分析”, JedAI平台启动EDA发展新引

    以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为支撑的新一代AI平台JedAI,是Cadence为EDA向2.0时代迈进所打造的一个新引擎。

  • 聚焦IIC Shanghai 2023:高效电源管理引关注,厂商创新亮

    在IIC Shanghai 2023同期的高效电源管理及宽禁带半导体技术应用论坛,中国本土以及海外厂商展示了诸多优秀的产品和解决方案,而这就是他们通过技术创新获得的结晶,同时这也是其为行业和整个社会所作出的贡献。

  • 中国存储企业破局之道:打造国产化产业链,推动本土存储生

    “从2014年至今,我们打造了全国产化存储器供应链,在SLC NAND上做出了成绩,为客户提供全线列产品,进行了车规级存储应用的布局,助力实现存储产品的国产化。”从成立到现在不到十年,东芯股份已经在打磨产品,完善存储生态方面做出了新成绩。

  • 中国Chiplet的机遇与挑战及芯片接口IP市场展望

    “在中国发展Chiplet面临哪些挑战?从技术上面看来,中国现在产业链发展最大的挑战是技术封锁,由封锁所带来的自主需求也是一大机遇。”2023年3月30日,在AspenCore主办的2023 IIC SH展会同期的“2023中国IC领袖峰会”上,芯耀辉科技(Akrostar Technology)董事长曾克强先生围绕“Chiplet时代,中国芯片市场接口IP的未来展望”做了主题报告,他介绍了在摩尔定律失效的当下,Chiplet在中国的发展机遇与挑战,以及基于Chiplet的芯片接口IP的趋势。

  • 2023“碳中和”暨绿色能源电子产业可持续发展高峰论坛

    2021年“碳达峰、碳中和”首次被写入中国政府的工作报告,2023年是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相关工作全面铺开的第三年,对低碳减排的考量也将成为电子产业未来可持续发展规划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 芯查查:元器件供应链需要数智化转型

    “当一批批数字化应用走进现实,无需刻意感受,数字经济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我们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 3月30日,在AspenCore举办的2023国际集成电路展览会暨研讨会(IIC Shanghai)重要论坛活动——2023中国IC领袖峰会上,中电港芯查查负责人冼广升先生发表精彩演讲。

  • 从硬科技视角看半导体行业的三大投资机会

    “目前,我们在外部环境和内部发展方面,都面临着双重的机遇和双重的挑战。我们如果能迈过去,以后可能就是欧美,如果不能迈过去,就可能是拉美”“集成电路行业的发展正处于尾期,一方面是人类对芯片的使用量增多,另一方面是芯片集成度能力趋缓,想要获得更多算力或集成度,就需要投资更多的芯片,这带来更多成本投入。对行业而言,有痛点也就有机会。”

  • SiC功率半导体技术如何助力节碳减排?

    “作为一家碳化硅设计公司,我们知道碳化硅在高频、高压、高温上都具有明显的优势,它非常适合于在直流充电桩、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和开关电源领域来使用。今天我会从全球的碳排放问题和挑战,蓉矽半导体在其中的思考、创新技术,为电力、交通产业助力。”

  • 中国新能源车企忙出海:比亚迪、哪吒汽车泰国工厂同日奠

    国际电子商情14日讯 本月以来,中国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出海”加速,一方面源于我国新能源整车技术实力的提升,另一方面,外部环境也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力海外市场提供了机遇。

近期热点

广告
广告

EE直播间

更多>>

在线研讨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