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右滑动:上一篇 向左滑动:下一篇 我知道了
广告

这款由智能织物做的衣服会自动调温

芬兰VTT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Pekka Tuomaala通过实验发现,未来的智能服装将会根据穿戴者的实际需要自动调节其温度

根据芬兰VTT技术研究中心(VTT Technical Research Centre of Finland)首席科学家Pekka Tuomaala表示,未来的智能服装将会根据穿戴者的实际需要自动调节其温度。FWfesmc

VTT技术研究中心曾经在去年11月为这种可自动控温的运动服发布一种建构模组:透过抽吸冷或热的液体,将微小通道网路热压印至大面积的软性塑料薄膜。整合于智能服装中的这种微流体通道就像是流经人体各部位的心血管系统一样。FWfesmc

20150315-ST-1 荷兰研究人员开发可自动调温的未来智能服装(来源:VTT)FWfesmc

根据以往的研究显示,人体经由皮肤耗散大约85%的身体热损耗,因此,这种可智能分布的织物不仅只作为一种舒适的里衬,同时还可升级成为调节体温的“皮肤”。FWfesmc

但在这种像“个人化空调”的智能织物可保持穿载者对热的舒适度以前,它们还需要能够自动适应外在情况,从而适度地调节其温度。FWfesmc

20150315-ST-2透过温控背包,可将微流体通道整合于智能服装中(来源:VTT)FWfesmc

在技术方面,这需要提供准确的人体热模型运算。因此,VTT研究中心最近开发出一种新工具,能够将个人的热感觉关联到外在环境温度以及所测得的身体的温度。FWfesmc

正如Riikka Holopainen在其博士论文“改善热舒适性的人体热模型”(A human thermal model for improved thermal comfort)中提到的,新开发的模型考虑了人的体温调节以及个体对于热感觉和舒适度等个别体参数的影响,计算出更真实的互动,以及在皮肤表面和周围空气以及建筑物结构之间的不均匀瞬时热传递。FWfesmc

无疑地,以此模型驱动的智能织物需要多个温度输入,分布在穿戴者的身体周围,同时还必须考虑到外部温度与穿戴者的活动程度(人体在睡眠期间连续产生75W的热,运动期间产生约100W的热)。该算法还可为不同个人的身体质量指标进一步优化。FWfesmc

该模型的计算目标在于确定必须加温或冷却功率,使得人们在不同的情况下穿戴智能服装都能保持优化的热感觉。将智能织物设计成兼具加热与冷却的功能,可让这种穿戴式技术在多个不同的消费群体中发现新应用,包括警察局、消防队员、军人、户外工作者、运动员、境内病人以及小婴儿等。FWfesmc

“医院的病人经常被问到他们最不舒服的体验,而最常见的答案就是觉得冷——其次才是疼痛”,VTT首席科学家Pekka Tuomaala解释。FWfesmc

“例如,病人在手术后经常觉得冷。体温是可以个别调整的,在提供智能毛毯给病人后,它会先确认病人的身份、测量环境温度以及调整毛毯的温度,以符合病人的实际需求。”FWfesmc

20150315-ST-3根据小型实验室的实验即时显示加热小型电热垫对于周围空气温度变化的影响(来源:VTT)FWfesmc

Tuomaala在小型实验室进行智能服装控制的实验,显示加热小型电热垫对于周围空气温度变化的即时影响。FWfesmc

不过,该实验室尚未建立能够操控这种智能服装的控制讯号,但研究人员们正致力于寻求业界公司的合作,以进一步开发该技术以及使其商用化上市。FWfesmc

Edit
本文为国际电子商情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请尊重知识产权,违者本司保留追究责任的权利。
Julien Happich
暂无简介...
  • 微信扫一扫,一键转发

  • 关注“国际电子商情” 微信公众号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十款国产创新IC玩转AR/VR/XR x 元宇宙,掘金沉浸式经济

    元宇宙、AR、VR、MR、XR是这一两年的大热关键词,沉浸式体验、沉浸式经济也随之兴起,应用层面从零售、餐饮、旅游、B2B产业、居家生活都应有尽有,光沉浸式内容就可以区分为使用者留在真实的环境中,故事情节会围绕使用者,即为俗称的AR应用,和使用者融入虚拟故事情节并与场景产生沉浸感,这就是VR应用。在不远的将来,相信无论是AR、VR还是MR、XR技术,一定会更快速发展,并且融入到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当中,从而开启庞大的沉浸式经济。

  • 科技巨头XR头显“难产”,元宇宙还没落地就熄火?

    VR/AR头显进一步在消费级市场渗透,还需进一步解决佩戴舒适度、设备功耗、设备成本等方面的问题。直到2023年第一季度,市场尚未出现一款现象级的头显产品,现在谈论元宇宙应用似乎为时尚早。

  • 2022台湾PCB制造营收再创新高,六成产自于中国大陆

    TPCA指出,虽然在2022年第四季度受到富士康郑州工厂停摆影响,造成台湾PCB销售出现一定下滑,但台商PCB制造营收仍连续六个季度单季突破2千亿新台币的规模。受惠于汇率下降及前三季业绩强力拉动下,2022年全年台商PCB制造营收仍达9,033亿新台币(约为302.86亿美元),较上年8,178亿新台币增长10.5%(美元计价成长率为3.3%)。

  • 七部门:推动百余个智能检测装备示范应用,深化在电子等8

    到2025年,智能检测技术基本满足用户领域制造工艺需求,核心零部件、专用软件和整机装备供给能力显著提升,重点领域智能检测装备示范带动和规模应用成效明显,产业生态初步形成,基本满足智能制造发展需求。 。推动百个以上智能检测装备示范应用

  • 中国家电产业四城:合肥迅速崛起,顺德产值大,青岛迈向智能

    过去,“南有顺德、北有青岛”。如今,合肥迅速崛起并完成超越。

  • 疫情放开后,这些硬件产品将跌落神坛?

    长达三年的“抗疫”,令餐饮、出行、娱乐等多个传统消费领域遭受严重打击。直至2022年底疫情全面放开后,这些消费领域才得以缓慢回暖。

相关推荐

可能感兴趣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