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右滑动:上一篇 向左滑动:下一篇 我知道了

骁龙835详尽Spec发布,小米6国内首发已小批量试产

高通骁龙835处理器详尽Spec发布吹响CES大会前哨。中国安卓手机制造商扎堆向高端市场和全球市场冲击,亟需一颗强大芯片助力,联发科X30难以承担这一任务不为手机厂商认可,骁龙835以超越A10的姿态现身,前景受到供应链的普遍看好。再加上三星10纳米产能释放远不如14纳米,骁龙835将会是2017年最炙手可热的芯片。

高通骁龙835处理器发布吹响CES大会前哨。在拉斯维加斯当地时间2017年1月3日,高通正式推出其最新的顶级移动平台S835,集成X16 LTE基带芯片,并能够支持安卓和Win10双操作系统,为智能手机、VR/AR头显设备、联网摄像头、平板电脑、移动PC以及其他消费终端提供运算支持。
20170104-S835-8vedesmc

骁龙835详尽Spec发布:GPU表现再度逆天

由于三星10纳米FinFET工艺助力,解决单核性能超频的发热隐忧,骁龙835最大的看点是回归八核心设计,跑分达到181434,是目前性能最强大移动芯片。跑分排名显示:骁龙835>A10>骁龙821/820≈麒麟960。
20170104-S835-1
骁龙835和去年骁龙820、821定位相同均属于旗舰级芯片,其详尽Spec(说明书)发布会的主要看点如下:Kryo 280 CPU(包括峰值主频可达2.45GHz的4颗性能核心,以及峰值主频可达1.9GHz的4颗效率核心);Qualcomm Spectra 180 双ISP;Hexagon 682 DSP;集成的X16 LTE调制解调器,可实现最高达1Gbps的下载速率;全新的Adreno 540 GPU实现了25%的性能提升、40%的功耗下降;支持OpenGL ES 3.2、完整的OpenCL 2.0、Vulkan和DX12。
20170104-S835-2vedesmc

骁龙835内部解析,比一枚1元人民币还要小

性能

骁龙835引入了新一代的Kryo 280 CPU,它是“半定制”的ARM Cortex 内核,采用了四大核+四小核的架构,高通称为“两个CPU丛集”。利用其中一个CPU丛集解决高性能计算问题(比如APP的加载、手机启动及VR的应用等),高通称之为性能丛集,主频最高可以推到2.45GHz。同时,在Kryo 280CPU架构中配备了另外一个丛集,高通称为效率丛集,这个丛集更关注的是跟大家日常使用手机最相关的续航表现,日常80%的应用基于这个从集已足够。
20170104-S835-1
在效率丛集上引入了更大的L2缓存,这也就意味着可以减小CPU和系统内存之间的交互,把大量效率提升放在CPU内部解决,这也会进一步降低在CPU系统处理任务时候的功耗。vedesmc

续航

在制程工艺上也使用了目前业界里最小的10纳米FinFET,骁龙835比一枚1元人民币还要小。首先与上一代旗舰处理器相比,骁龙835的封装尺寸减小35%,并实现了25%的功耗降低,这也就意味着日后推出的旗舰手机可以使用更纤薄的设计,同时电池续航时间也会更长。
20170104-S835-2
高通介绍称835处理器比上代骁龙820处理器在重度使用下可延长2.5小时使用时间。并且有了Quick Charge 4.0的加入可实现更快的充电速度。和Quick Charge 3.0相比充电速度提升20%,效率提升30%。vedesmc

拍照

骁龙835提供更流畅的光学变焦功能以及快速自动对焦技术,提升了静态照片和视频拍摄体验。拍摄方面支持双14位ISP可支持高达3200万像素的单摄像头或双1600万像素的摄像头,以打造更优秀的拍照与视频拍摄体验。
20170104-S835-12
骁龙对拍照核心ISP,包括底层的算法,3A的同步与帧同步,都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这些又是算法厂商很难提供的。Qualcomm针对这方面的应用,在骁龙835上推出了统一的架构,这个架构可兼容包括平滑变焦和黑白+彩色这样的算法,也可以让OEM终端厂商有更灵活的选择,去选择第三方的算法,来支持这样的性能和应用。vedesmc

网络

骁龙835集成X16千兆级LTE调制解调器,是首款在家中和外出时都能提供千兆级连接的商用处理器。同时,还集成2x2 802.11ac Wave-2和支持多千兆比特Wi-Fi的802.11ad,可实现与家中或商用提供的千兆网络,与云端APP实现全新体验,无需缓冲即可食用。另外,骁龙835不仅支持安卓系统,对传统的Win32应用的Windows 10系统也一并支持。
20170104-S835-13
随着多个千兆级LTE网络预计于2017年在全球部署,以及802.11ad应用的不断增加,骁龙835旨在面向VR/AR、无限云存储、丰富的娱乐和即时App应用领域,支持新一代的联网体验。vedesmc

体验

骁龙835可提供更沉浸的虚拟现实体验,与谷歌Daydream平台合作,可实现高质量的移动VR。通过Adreno 540视觉处理子系统支持的、高达60倍的色彩提升,包括高达25%的3D图形渲染性能提升,实现视觉质量、声音质量和直观交互的性能提升。
20170104-S835-14
多个核心技术来提升沉浸式体验。支持4K Ultra HD premium(HDR10)视频、10位广色域显示、基于对象和基于场景的3D音频,以及出色的、包括基于自主研发的传感器融合技术的六自由度(6DoF)VR/AR 运动追踪。比如六自由度(6DOF)计算机视觉,真正感知到用户自己也在沉浸中走动。vedesmc

AI

骁龙835不止是在硬件方面做了提升,还加入了自我学习功能,引入骁龙神经处理引擎。高通在骁龙835中加入神经处理引擎框架,支持谷歌TensorFlow(AI技术),可让所搭该处理器的产品自我学习,比如实现智能摄影、了解用户习惯、或是提供更优秀地VR/AR体验等行为,充分了解用户实现便捷服务。vedesmc

比如,人脸识别的精准度便会有一个质的提升,达到90%以上的准确率。再比如,现在我们拿着智能手机,可能去控制它什么时候亮屏,什么时候息屏,打电话时如何省电,如何控制后台的软件启动,而未来,这一切都将由经过训练的、更智能的深度学习引擎来接管。vedesmc

手机供应链看好骁龙835,缺货或成常态

单从高通发布的骁龙835详细规格参数的PPT来看,供应链是一片的认可和赞扬,唯一遗憾的是挤牙膏式的性能提升,并不是一款跨时代的产品。而具体使用体验还要等手机上市,届时会有更全方位的解析。高通回归八核心,消费者最苛刻的还是功耗效应。vedesmc

截至2016年底,高通已与国产手机厂商签订超过100份3G、4G中国专利许可协议。魅族也于近日与高通就专利问题达成和解,双方同意终止或撤回诉讼,意味着“中国智能手机十强均获高通专利许可”。
20170104-S835-10
而从Google Pixel到Galaxy S7 edge,骁龙处理器在高端市场的根基至今无人可以撼动。以2016年的爆款骁龙820/821平台为例,已经有超过200款终端设计面市或正在开发中。vedesmc

可以预见,骁龙835一定会是2017年旗舰手机的标配,并且由于10纳米工艺节点的良率问题,上半年极有可能面临严重的供货紧张局面。vedesmc

在智能手机首发方面,有业内人士爆料称,小米6基于骁龙835这个月就要小批量试产,国内首发是肯定。由于骁龙835性能惊艳,三星S8确定将搭载并于4月发布。华硕ZenFone或将抢鲜在CES大会上全球首发搭载骁龙835的旗舰手机。vedesmc

骁龙835的前景看好,高通在高端芯片市场竞争对手几乎没有,联发科X30的再次冲击失败已经可以预见,中国安卓手机制造商集体向高端市场和全球市场冲击,亟需一颗强大芯片助力,加上10纳米产能释放不如14纳米,骁龙835将会是2017年最炙手可热的芯片。vedesmc

20160719-ESMC-1vedesmc

Edit
本文为国际电子商情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请尊重知识产权,违者本司保留追究责任的权利。
  • 微信扫一扫,一键转发

  • 关注“国际电子商情” 微信公众号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没有退路的研发:华为麒麟、昇腾传来大消息

    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遭遇技术封锁与地缘政治博弈的双重挑战下,华为麒麟和昇腾芯片接连传来好消息,不仅为华为PC业务战略转型提供了核心动力,更以国产算力底座重塑 AI产业格局。

  • 营收占比降到个位数,游戏业务对现在的英伟达还有价值吗

    早在2019年,笔者就在一篇文章中表示,即便当时游戏业务占到NVIDIA总营收的54%,数据中心业务的高速增长势头却也已经表现得非常明确。而根据NVIDIA Q4 FY2025(截止2025年1月26日)季报,与数据中心业务的大热相较,NVIDIA的游戏业务(Gaming)当季营收为25.4亿美元,不说连计算加速卡的零头都没到,还环比跌了22%,同比跌11%。

  • 从DeepSeek创新看RISC-V“新贵”崛起

    RISC-V架构所具备的灵活性优势若能得到充分发挥,极有希望成为AI推理算力的理想搭档。未来,“RISC-V+AI将有望成为新组合,如同x86+Windows、Arm+安卓的经典组合”。

  • 汽车OEM持续加大半导体投资,这三类芯片受青睐…

    半导体对于原始设备制造商(OEM)来说正变得至关重要,因为它们提供了现代汽车中已成为标准配置的电子功能。

  • ADI公司收购FPGA公司Flex Logix

    通过收购 Flex Logix,ADI 显著增强了数字产品组合

  • 这类IP,中国公司惦记很久了

    根据IPnest在今年4月最新发布的“设计IP报告”,2023年全球设计IP市场收入达到了70.4亿美元,其中许可(License)费用增长14%,版税(Royalty)费用下降6%,这也是继2021年增长20.4%、2022年增长20.9%之后,IP行业营收再次实现年度增长。

相关推荐

可能感兴趣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