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右滑动:上一篇 向左滑动:下一篇 我知道了
广告

光伏组件价格崩跌,德国太阳能产业最后一根独苗轰然倒下

Solarworld AG宣布资不抵债,向地方法院申请破产,也正评估子公司是否进入破产程序,德国最后的太阳能企业旗舰沉没。宣布破产后该公司股票跌至79欧分。那位个性张扬的公司创始人怪罪于中国竞争产品的倾销,但这显然并非事实的全貌。

德国太阳能产业最后的独苗宣布破产

Solarworld官网新闻稿非常简短,声明表示,“SolarWorld AG管理委员会,经过很多努力,但不幸没有拯救业绩持续下滑的公司,现在公司负债累累,不得不向法庭申请破产程序。”
20170510-SD-1
据德国《商报》报道称,SolarWorld曾是欧洲最大的光伏企业,鼓动欧盟和美国对中国光伏产品实施反倾销与反补贴,却于2016年再度陷入严重的经营困境,前9个月亏损6200万欧元,净负债3.15亿欧元,宣布破产后该公司股票跌至79欧分。
20170510-SD-2
不出所料,SolarWorld创始人和首席执行官Frank Asbeck指责,中国生产商的“非法低价倾销”是导致SolarWorld垮台的原因。但市场分析机构认为,全球平均生产成本是每瓦0.34欧元,而Solarworld的成本是0.46欧元,毫无竞争力可言。yYtesmc

由于该公司发起的对华光伏双反造成中国光伏产业经营困难,但中国企业通过降低成本和开发新兴市场,已全面走出泥潭。实际上,全球光伏行业的产能过剩、政府补贴减少以及成本居高不下是该企业亏损的主要原因。yYtesmc

光伏产业的全球龙头是德国,一直到2008年,其全球市场份额还是世界第一,在中国企业的竞争下,德国光伏产业几乎全行业破产,几乎已经死亡。2011年德国光伏龙头企业QCell宣告破产,被韩华收购,Solon、太阳能千年、Sovello、Conergy、Odersun等宣告破产。博世和西门子卖掉或停止了太阳能业务。唯一幸存的大公司现在只有SolarWorld,从2013年底开始,德国太阳能产业拥有不超过5000个工作岗位。yYtesmc

Solarworld:搬起“双反”砸自己的脚

Solarworld是发动美国对华光伏“双反”的始作俑者。随着中国进口产品市场份额的持续下滑,SolarWorld似乎已品尝到“甜头”。在成功推动美国对华光伏产品“双反”调查后,Solarworld也开始在欧洲市场兴风作浪,怂恿欧洲也做出和美国一样的立案裁决打压中国光伏业。当时由于欧洲战债务危机,Solarworld已经无法创造之前的辉煌,于是把一切罪责推到中国企业身上,推动美国、欧洲对中国产品进行双反。
20170510-SD-3
据媒体消息显示,SolarWorld的公司分别在2012年在美国、2013年在盟、2014年又通过美国商务部,多次对准中国太阳能光伏产品发起反倾销、反补贴的“双反”控诉,认为中国倾销补贴后的低价太阳能产品,损害美国与欧洲业者利益。yYtesmc

据相关报道整理,在美国多晶硅制造商Hemlock向法院控诉“德商SolarWorld违约,并求偿7.7亿美金”一案中,Hemlock称, 2013年3月,SolarWorld旗下的硅片子公司DeutscheSolar未履行四笔多晶硅的无条件支付契约(TakeorPay),影响2000万公斤以上的多晶硅供货。按原契约,DeutscheSolar不取货也应支付款项,但DeutscheSolar并未履约,Hemlock因而提出违约控诉,向SolarWorld求偿。美国法院在2016年7月初步判定SolarWorld须给付赔偿金7.7亿元,而此款项足以造成SolarWorld破产。yYtesmc

业界就此分析,Hemlock控告SolarWorld,背后真正的目的是令SolarWorld撤销对中国太阳能电池、组件产品的“双反”控诉,借此使美国解除对中国太阳能产品的“双反”限制,进而促使中国相对解除对欧美多晶硅的关税壁垒,使Hemlock、REC等欧美业者能销售多晶硅到中国市场。yYtesmc

此前中东太阳能公司,QsTec斥资3500万欧元收购solar world的30%股权,让solarworld度过2013年的难关,此次任由Solarworld破产,看来QsTec也已经无暇西顾了,由于油价的暴跌,QsTec也是艰难度日,大幅裁员。上个月QsTec旗下多晶硅工厂宣布产出多晶硅,不过只是验证性试验,生长了18个小时从8mm长到13mm就停止生产,并未大规模生产,QsTec多晶硅的命运也是扑朔迷离。yYtesmc

欧盟将SolarWorld的破产描述为对德国和欧洲太阳能行业的严重打击。欧盟总裁Milan Nitzschke,针对中国制造商的“双反”措施影响有限,而且产能过剩又再次破坏了欧洲制造商的前景。Milan Nitzschke说:“五年来,我们一直在抱怨中国太阳能生产商在欧洲的大规模倾销,自那时以来,我们已经有100多个工厂关闭和破产。”yYtesmc

Solarworld轰然倒塌,谁将弥补空缺?

2013年SolarWorld就曾因面临巨额负债而进行财务重组。但过去两年,SolarWorld积极导入PERC技术,德国、美国厂房合计拥有超过1GW的单晶PERC产能,也由于品牌优势、在地性、且不受税率限制,其产品在欧美屋顶型市场拥有不错的市场份额以及价格。yYtesmc

从SolarWorld的破产,我们可以认知到,纵使拥有先进技术、或提出各种贸易壁垒,仍很难让高成本的厂商在接下来积极的价格竞争中生存。yYtesmc

“对亚洲厂商而言,虽不少人关切产能会由谁接手、是否会让贸易战越演越烈、或比较平息。但短期内最重要的是:谁将弥补SolarWorld在欧美市场不能继续供货的空缺?”
20170510-SD-420170510-SD-6
位在当地的欧美厂商当然首先受惠,不受贸易战干扰的韩国、东南亚厂也可能进一步扩张占有率。对国内厂商而言,欧洲虽对中国提出高于市价许多的限价限量协议(MIP),但大多一线中国制造商大多选择退出MIP、以改由非中国本土产能出货。从国内海关组件出口数据也可以分析到,今年第一季度国内产能输往欧洲不到0.5GW,yYtesmc

仅占第一季本土产能出口7.2GW中的近5%。但光是晶科、天合、阿特斯、晶澳,一个季度的实际整体出货应就超过0.6GW,可见拥有东南亚产能或第三地合作伙伴的厂商,也能迅速抢占欧洲市占。yYtesmc

目前观察,260-265W等较低效的多晶组件在欧洲仍是主流产品之一,但随着欧洲屋顶型市场的稳定发展,各地高效组件制造商仍把欧洲列为必争之地。除了以单晶PERC组件为主力的SolarWorld以外,SunPower、LG电子、REC Solar、韩华Q-cells,也都有固定的营收比重来自欧洲市场。且高效产品在欧洲仍能有很好的价格,单晶perc 300W组件仍能有EUR0.45 / W左右的价格水平,利润极高,60片电池片300W组件确实也是欧洲目前的热门商品。yYtesmc

据了解,SolarWorld去年在美国也有超过500MW的出货,故近期先必须优先关注SolarWorld美国子公司是否一并进入破产程序。但SolarWorld沉痛地提出这“痛苦的一步”也是市场的一大警惕:在价格战越演越烈的光伏产业,没有成本竞争优势的制造商只能日渐衰败。yYtesmc

全球光伏企业新一轮破产重组潮来袭

由于中国一线大厂海外大举扩产,连带使美、欧现货价格近期快速下杀,过去因贸易壁垒而成为高价市场的美、欧两地,目前价格扣除运费已几近与中国市场同价。yYtesmc

印度及新兴市场的成长幅度未能弥补中、美、日的需求衰退,一线组件厂为巩固出货,其2017年报价频破底,预估组件市场均价将由2017年初的US$ 0.38/W,跌至年底的US$0.33/W,不仅中上游厂商将面临极大亏损,一线组件厂也难维持过去15%以上的毛利区间。整体而言,2017年光伏供应链由上至下利润都将低于2016年水平。yYtesmc

根据机构预测,2017年将首见光伏需求几近零成长,严重供过于求恐使明年下半再现价格失序风暴,不仅组件价格2017年全年跌幅将超过10%,中上游多晶硅、硅片、电池片价格都可能再创新低。
20170510-SD-720170510-SD-8
整体而言,产业供需失衡及终端市场需求的剧烈波动,造成今明两年太阳能售价急遽崩跌,企业必须透过PERC与黑硅技术达成降本,甚至提升产品质量的目标。同时,因应价格将再度失序,产业链都将重新思考产品及营利模式的布局,未能提升竞争力的厂商将难以度过严苛市况。yYtesmc

2011年德国光伏龙头企业QCell宣告破产,后被韩华收购。在那一轮光伏企业破产潮中,德国光伏企业几乎被血洗,大厂仅剩Solarword AG公司。在2012年欧美国家出台光伏“双反”政策,致使盲目扩张中的中国光伏企业受到重挫,中国光伏龙头企业尚德也随后在2012年上半年破产,赛维也紧随其后。yYtesmc

Solarworld AG的破产,可能宣告光伏企业新一轮破产重组潮来袭。这一轮的破产潮或将比上一轮更残酷,日本、美国的光伏企业将遭到血洗,中国光伏企业中不具备竞争优势的企业也很难幸免于难。yYtesmc

2017-ESM-1yYtesmc

Edit
本文为国际电子商情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请尊重知识产权,违者本司保留追究责任的权利。
  • 微信扫一扫,一键转发

  • 关注“国际电子商情” 微信公众号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英飞凌科技:把握低碳化和数字化机遇,争做汽车生态圈的“

    智能化、低碳化与数字化是汽车产业发展重要趋势。英飞凌作为全球汽车电子、功率系统、IoT等多个领域的领导者,对未来汽车产业趋势做出研判。来自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也从不同角度出发对产业走向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主要观点包括:高速导航辅助驾驶及自助泊车功能体验将在2023年迎来全面升级;2023可以定义为智能座舱的软件年;末端物流自动配送在商超快递等场景将迎来爆发,形成可持续性商业化闭环。

  • 美最新指导意见:新型清洁汽车要获得信贷抵免,电池必须在

    要想获得7500美元的补贴,清洁汽车必须满足关键矿物质和电池组件的采购要求。符合这两项要求之一的车辆有资格获得3750美元的抵免。

  • 2023“碳中和”暨绿色能源电子产业可持续发展高峰论坛

    2021年“碳达峰、碳中和”首次被写入中国政府的工作报告,2023年是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相关工作全面铺开的第三年,对低碳减排的考量也将成为电子产业未来可持续发展规划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 “双碳”背景下的上海市可再生能源发展之路

    城市作为现代经济活动的中心,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与推进可持续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愈发受到重视。

  • 宽禁带半导体的“左右互搏”

    “受俄乌冲突与疫情反复影响,消费电子等终端市场需求有所下滑,但应用于功率元件的第三代半导体在各领域的渗透率仍然呈现持续攀升之势,绿色能源、800V汽车电驱系统、高压快充桩、消费电子适配器、数据中心及通讯基站电源等领域的快速发展,推升了SiC/GaN功率半导体市场需求。”

  • 大金收购意在提升HVACR数据能力,松下出售冷冻商用资产

    全球商用及工业用冷气系统的大制造商大金工业(DAIKIN)近日斥资在美收购Alliance Air Products和CM3 Building Solutions。继去年向中国冷藏设备制造商冰山集团出售松下冷机系统和松下压缩机外,松下控股正在考虑重组中国冷藏冷冻设备资产。

相关推荐

可能感兴趣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