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右滑动:上一篇 向左滑动:下一篇 我知道了
广告

全球半导体设备支出可望延续增长至2019年

半导体产业即将连续三年创下设备支出新高纪录,预料2018年与2019年将分别有14%和9%的年成长率,写下连续四年成长的历史纪录......

根据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近日公布 " 全球晶圆厂预测报告 " (World Fab Forecast) 最新内容指出,半导体产业即将连续三年创下设备支出新高纪录,预料2018年与2019年将分别有14%和9%的年成长率,写下连续四年成长的历史纪录。半导体产业创立71年以来,只有在1990年代中期曾出现设备支出连续四年成长的盛况。bFfesmc

如下图所示,三星(Samsung)称霸全球的支出金额,中国领先全球的增长幅度,韩国与中国将引领这波成长态势。bFfesmc

sbFfesmc

全球各地区设备支出(包括新增和翻新设备)bFfesmc

SEMI台湾区总裁曹世纶表示,台湾半导体设备支出金额因缺乏记忆体新厂的爆发式投资,成长幅度虽不及韩国及中国,但台湾晶圆代工厂商在先进制程及产能的持续投资下,未来整体支出仍将呈现稳健成长态势;加上台湾过去多年累积的投资,已成为全球半导体先进制程及量产的重镇,因此SEMI仍乐观看待台湾未来在半导体产业的领导地位。bFfesmc

2018年,三星的设备支出金额预期将减少,但该公司仍占韩国所有设备投资金额的70%。同时,SK海力士(SK Hynix)则是增加在韩国的设备投资。bFfesmc

2018年中国大陆设备支出预期将增加65%,2019年将再成长57%,但值得注意的是,2018和2019年年中国大陆投资金额当中分别有58%和56%都是来自外资公司,例如英特尔(Intel)、SK海力士、台积电、三星和Globalfoundries。在政府计画的支持下,中国大陆本土业者正在兴建数量可观的新晶圆厂,2018年陆续开始设备装机,估计这些公司2019年的设备投资将呈现倍数成长。bFfesmc

其他地区的投资金额也节节高升。2018年日本投资金额增加60%,增加幅度最高的包括东芝(Toshiba)、索尼(Sony)、瑞萨(Renesas)和美光(Micron)。2018年欧洲和地中海地区投资金额将增加12%,贡献最大的业者包括英特尔、Globalfoundries和意法半导体(STMicroelectronics)。bFfesmc

2018年东南亚地区投资金额将成长超过30%,不过受限于市场规模,整体支出也同比例地低于其他地区。贡献最大的业者包括美光、英飞凌(Infineon)和Globalfoundries,但欧司朗(OSRAM)和奥地利微电子(ams)等公司也持续增加投资金额。bFfesmc

二维码bFfesmc

Edit
本文为国际电子商情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请尊重知识产权,违者本司保留追究责任的权利。
  • 微信扫一扫,一键转发

  • 关注“国际电子商情” 微信公众号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扇出型板级封装FOPLP市场空间前景大

    在扇出型面板级封装的市场争夺中,半导体OSAT、IDM、晶圆代工厂等来自不同领域的制造商都加入了其中,且斥资巨大。但目前FOPLP的发展因受到良率产量、翘曲及设备投入研发、投资回报率等种种挑战,产业发展进程仍有待提高。

  • 3D打印为什么能代表未来?

    3D打印和增材制造的潜力如此巨大,以至于它可能会颠覆我们所知的制造业。最明显的变化将是本地化生产,这可能会接替或取代传统的分布式制造。另一个重大变化是个性化定制的能力。

  • 中企又遇“杀猪盘” 印度市场还值得期待吗?

    近几年,印度政府经常以不合理避税、“非法汇款”、“假冒支付”等各种“堂而皇之”的理由,对中国厂商进行无理打压,华为、小米、OPPO、vivo、荣耀等手机厂商毫无例外都遭受类似的待遇。

  • 第三季前十大晶圆代工企业产值环比增长6%

    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研究,受惠于iPhone新机备货需求带动苹果系供应链拉货动能,推升第三季前十大晶圆代工业者产值达到352.1亿美元,环比增长6%。

  • 需求放缓 韩国晶圆代工大厂稼动率大跌

    国际电子商情8日讯 据韩媒The Elec报道,韩国晶圆代工厂稼动率下降幅度超乎预期,除了专注先进制程的三星,其余大厂产能利用率第四季均大幅下跌,甚至有悲观预测,部分公司稼动率仅50%~60%。

  • 美企强烈反对见效,美国国会拟放宽芯片限制

    今年9月,美参议院多数党领袖查克·舒默和共和党参议员约翰·科宁试图在“2023财年国防授权法案”的最终版本中加入一项修正案,以限制美国政府使用包含中国芯片的产品和服务。不过,这一提案已经引起美国跨产业团体的强烈反对和抵制。这些组织在上个月的一封信中称,企业要确定大量电子产品中的芯片是否是中国企业制造的,成本将很高,难度也很大。

相关推荐

可能感兴趣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