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以来,中国在逐渐开放汽车市场。降低汽车关税至15%,取消专用车和新能源汽车外资股比限制。同时,还计划2020年取消商用车外资股比限制,2022年取消乘用车外资股比限制以及合资企业不超过两家的限制。不过针对美国,我国却一连两次加征汽车关税,最大关税高达65%……
目前,我国对汽车市场持逐渐开放的态度。2018年5月22日,财政部宣布7月1日起将把汽车整车关税降低至15%,汽车零部件关税至6%;2018年7月28日,落实专用车、新能源汽车取消股比限制的政策。
作为响应,7月10日特斯拉与上海临港方面正式签署协议,特斯拉在华独资建厂的消息尘埃落定。外商股比放开政策的实施,标志着中国遵循了加入世贸组织时的承诺,着手放开中国的汽车市场。不过,这也将让中国的自主车企直面更加严酷的竞争。
众所周知,近几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主要由政策推动发展。其中,以补贴政策最为突出。2015年我国开始全面推广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到2016年,就爆出了骗补丑闻,可见一开始的政策补贴逻辑并不严密。受骗补事件影响,我国决定自2017年起加速补贴退坡,并提高补贴门槛。2018年最新的补贴规定对电池能量密度、续航里程等方面做出了更高的要求。v0besmc
v0besmc
表1 2018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主要信息汇总
中国针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政策将延续到2020年,许多外资车企将进入中国市场的节点瞄准在该年,离了补贴政策加持的自主车企将面临其他自主车企和外资车企的双重竞争。笔者认为,在未来几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将持续整合,只有真正掌握技术和实力的企业才能存活下去。
自2015年起,我国连续三年稳坐全球新能源汽车第一市场的宝座。中汽协公布的2017年新能源汽车产销数据显示,去年全年,我国新能源去车总产量79.4万辆,总销量77.7万辆。再结合乘联会数据,2017年中国累计出口新能源汽车10.6万辆,1321辆流向美国。而去年中国从美国进口的新能源汽车超过6万辆,美国的新能源汽车是贸易顺差。
针对美国的关税壁垒, 我国也对美实施了惩罚式关税政策。2018年6月16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示,将针对源自美国的659项进口商品加征25%的关税,7月6日起实施包括汽车在内的545项产品的新关税政策。2018年8月9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发布公告称,8月23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约160亿美元的进口商品加征25%关税,汽车产品又在其中。至此,中国针对美过汽车整车的关税最高达到65%,美国多个品牌的多种车型都被涉及,包括传统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的乘用车及商用车。v0besmc
v0besmc
表2 中美贸易争端受影响的部分品牌和车型
对有志开拓美国市场的自主车企而言,两国的经济争端将打乱其海外扩张计划。以比亚迪为例,此前比亚迪连续好几年向美出口纯电动客车,其在美独资的电动大巴工厂也于去年全面竣工并投产。在电动巴士成功入美的基础上,比亚迪有意将电动乘用车也推向美国市场。比亚迪发言人曾在2017年1月对媒体透露,在2-3年内将在美国销售其电动乘用车。激化的中美贸易争端或让比亚迪的计划产生变数。
如果中美贸易争端长期存在,或许在美建立电动乘用车工厂是最佳选择,但是两国在新能源汽车方面的标准和法规有差异,在陌生的经济环境中再构建一个新的配套产业链难度非常大。不止是比亚迪,对所有有意开拓美国市场的车企而言,都是个不小的挑战。
从长远来看,中美贸易争端势必将刺激一批中资企业在美投资建厂,可是朝令夕改的美国政府给不了中国投资者们安全感。与中国政府持开放的态度不同,此前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中国投资颇有微词,他认为中国投资威胁了美国的技术和知识产权。美国财政部本来准备在2018年6月29日公布对中国投资的额外限制条件,6月27日特朗普突然宣布决定不对中国投资采取最严厉的措施。即使暂时免除了美国政府方面的威胁,但是只要中美两国关系不稳定,在美的中国资本的未来仍不够明朗。对自主车企而言,在美的投资活动伴随着太多不确定因素。
当前,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的掌控力依然不足。实际上,在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并未全部国产化,某些关键材料和部件仍需进口。如果中美关系持续激化,一旦出现明确的站队行为,贸易争端对象的范围将会扩大,采购必要的进口材料和部件将要付出更高的成本。换一个角度来看,中美贸易争端也是我国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技术提升与创新的最大推力。
为了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存活,新能源汽车企业都将积极探索生存之道,未来将趋于产业整合和技术创新。
贸易争端并不是明智的决定,中国迫于美国施加的压力应战,但不代表双方的剑拔弩张是最正确的选择,实际上,经济全球化促使各国关系前所未有的紧密,一辆车的材料、工艺、技术不可能只源自一个国家。更何况,除了电动化之外,未来汽车的趋势还有智能化和网联化,这都需要各国政府和企业携手并进。v0besmc
微信扫一扫,一键转发
关注“国际电子商情” 微信公众号
继宝马、奔驰裁员之后,奥迪也开始宣布裁员。
国际电子商情讯,3月17日,宝马中国与华为终端宣布达成重磅合作协议,双方将基于HarmonyOS NEXT操作系统,围绕BMW数字钥匙、HUAWEI HiCar及MyBMW App等核心功能展开深度合作,共同打造“人-车-家全场景智慧互联”的智能生态。
日前,瑞典动力电池制造商Northvolt正式向斯德哥尔摩地方法院申请破产。这家曾被视为“欧洲电池之光”的企业,在累计融资超150亿美元后,终因债务危机与战略失误走向终结。
无风不起浪?
国际电子商情讯,3月10日晚,汇顶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近日收到总裁胡煜华女士的书面辞职报告。
国际电子商情讯,欧盟委员会3月5日宣布一项重大投资计划,将投入18亿欧元用于构建具有竞争力的动力电池原材料供应链,以推动欧洲汽车产业向电动化转型,并提升本土电池产业链的全球竞争力。
如何应对跌势不止?
其他财团对Allegro也有兴趣。
国际电子商情讯,意法半导体和三安光电今日(2月27日)宣布,双方在重庆设立的8英寸碳化硅晶圆合资制造厂,即“安意法半导体有限公司”现已正式通线。
安森美已准备好“应对长期波动”。
奔驰中国此次裁员以“N+9”的赔偿方案引发热议,被裁员工若未在两个月内入职新公司,还可额外获得3月、4月的工资补偿。
国际电子商情讯,特斯拉中国于2月25日宣布,开始为中国客户分批次推送2024.45.32.12软件更新,其中的城市道路Autopilot自动辅助驾驶属于完全自动驾驶(FSD)功能套件。不过,目前受限于监管等因素,特斯拉在中国的FSD与北美仍存在差异。
美通社消息,3月14日,“2025英飞凌消费、计算与通讯创新大会”(ICIC2025)在深圳举行。本届大会汇聚600多位业界精
近日,湖南省工信厅发布了《2025年湖南电子信息制造业重点项目名单》,涵盖先进计算、音视频、新一代半导体、人
3月15日,质鼎集团公众号消息,惠科东莞平板显示集群电子商务项目二期正式开工。
富士康、台积电、广达、华硕、联发科、友达光电等中国台湾20家电子企业2024年第四季度和全年财报汇总。
近年来,LED显示屏市场持续演进。回顾2024年,行业呈现出哪些发展态势?展望2025年及未来,市场又将面临哪些机遇与
近日,索尼正式发布新一代RGBLED背光技术系统,可实现4000尼特峰值亮度。索尼计划该系统将于2025年开始量产,并将
AI芯片是半导体最大的增长点,先进封装则是制造AI芯片的关键技术。此前英伟达H100成本约3000美元,而用先进封装
截止2024年底,17家欧美固态电池企业融资总额已突破42亿美元。
曾几何时,中国半导体几乎不断有大基金投资、大项目上马,以及美国制裁的新闻。长期处于聚光灯下,中国半导体成为
Dynabook在退出十年后宣布重返美国消费市场。
Canalys最新数据显示,受到消费需求激增8%的推动,2024年第四季度中国大陆的PC市场开始复苏,同比增长2%。
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最新调查,2024年第四季由于Apple(苹果)手机生产进入高峰,以及中国部分地方提供消费补贴
德州仪器近日推出了全球超小型 MCU,进一步扩展了品类齐全的 Arm® Cortex®-M0+ MSPM0 MCU 产品组合。
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最大的价值。
“闪迪(Sandisk)又回来了!”在3月12日的存储年度盛会CFMS MemoryS 2025上,闪迪公司全球产品副总裁Eric Spa
摩尔斯微电子推出合规的Wi-Fi HaLow片上系统(Soc),开启欧洲连接技术新纪元。超低功耗、远距离连接功能现已为
CFMS | MemoryS 2025已圆满落幕,期间包括三星电子、长江存储、铠侠、美光、闪迪、高通、Arm、慧荣科技、S
Hyperlux™ ID iToF 系列将深度测量距离提升至最远 30 米,提高工业环境中的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26TB大容量CMR HDD助力WD Red Pro与G-DRIVE/G-RAID系列专业级产品矩阵,赋能数据存储拓展与生产力跃升
全新一代MCU可以满足各种区域控制架构和电气化系统需求,助力汽车制造商向软件定义汽车(SDV)过渡。
将出色的高
聚洵半导体科技(上海)有限公司(Gainsil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于2016年成立于上海张江科学城,是一家全球
领域新成果领域新成果4月必逛电子展!AI、人形机器人、低空飞行、汽车、新能源、半导体六大热门新赛道,来NEPCO
后量子加密技术帮助保护数字基础设施免受量子计算机在将来带来的潜在威胁。
英飞凌坚信低碳化和数字化是未来十年的关键驱动力,半导体在应对能源挑战和推动数字化转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点击查看更多
北京科能广告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
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