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时研究机构Imec和微影设备制造商ASML计划成立一座联合研究实验室,共同探索在后3奈米(post-3nm)逻辑节点的奈米级元件制造蓝图。
比利时研究机构Imec和微影设备制造商ASML计划成立一座联合研究实验室,共同探索在后3奈米(post-3nm)逻辑节点的奈米级元件制造蓝图。iy6esmc
imec和ASML之间已经建立将近30年的长期合作关系,此次双方这项合作是一项为期五年计划的一部份,将分为两个阶段。首先是开发并加速极紫外光(EUV)微影技术导入量产,包括最新的EUV设备准备就绪。iy6esmc
第二阶段将共同探索下一代高数值孔径(NA)的EUV微影技术潜力,以便能够制造出更小型的奈米级元件,从而推动3nm以后的半导体微缩。iy6esmc
在第一阶段,预计在今年年底前,新实验室将在Imec的无尘室中安装ASML的NXE:3400B量产专用EUV扫描仪,并将寻求发展和改善目前的0.33 NA EUV微影技术。利用Imec的基础设施和技术平台,imec和ASML的研究人员和合作伙伴公司将利用该实验室主动分析和解决诸如缺陷、可靠性和产量等技术挑战,并加速EUV技术的产业化。iy6esmc
NXE:3400B EUV系统具有250W光源,每小时可提供超过125片晶圆的吞吐量,这是大量产的重要要求。安装在Imec的系统还将配备最新的校准和位准感测器,能以高吞吐量实现最佳制程控制,以利于与最新浸润式扫描仪NXT:2000i进行叠对匹配。NXT:2000i扫描仪将于2019年安装在imec的无尘室中。iy6esmc
此外,ASML和Imec还将透过新的ASML YieldStar光学度量系统和ASML-HMI多电子束度量设备扩展度量能力,从而更准确、更快速地评估奈米级结构。iy6esmc
而在第二阶段,Imec和ASML将联手打造一座高NA旳EUV研究实验室,来自两个组织的研究人员将以更高NA实验下一代EUV微影技术。具有更高NA的系统能将EUV光源投射到较大角度的晶圆,从而提高解析度,并且实现更小的特征尺寸。更具体地说,计划安装在联合研究实验室的新型高NA EUV EXE:5000系统,将以0.55 NA取代目前NXE:3400 EUV系统所使用的0.33 NA。iy6esmc
TWINSCAN NXE:3400 EUV将支援7nm和5 nm节点的EUV量产(来源:ASML)iy6esmc
ASML预计,EXE:5000将于2021年上市,并成为其新一代的EUV微影平台。据该公司称,高NA的系统在未来十年后将实现几何晶片微缩,提供比ASML现有EUV系统更好70%的解析度和叠加能力。iy6esmc
Imec总裁兼执行长Luc Van den hove告诉《EE Times》,这些新机器中的第一台将安装在高NA EUV研究实验室进行早期测试。那么Imec在开发后3nm制程的系统时面临哪些挑战?Van den hove表示,imec重点投入的三个主要的研究领域包括光阻技术、光罩的防尘薄膜技术,以及制程最佳化。iy6esmc
Van den hove说:「光阻技术还需要进一步改进,才能减少缺陷率。」你希望光阻剂更加灵敏,但更高的灵敏度会增加缺陷率。iy6esmc
他说这是一个多次反覆的过程,能够逐步提高性能,但这么多年来的进展速度相当缓慢。然而,他强调,随着更多的EUV系统部署,生态系统中的光阻剂供应商越来越多,很快地就能够以更快的步伐带来更多的改善机会。iy6esmc
EUV的光罩防尘薄膜也来得相当慢。Van den hove表示,最大的挑战仍然是透明度,Imec正计划解决这个问题。Van den hove补充说,Imec在当前EUV技术发展中扮演的角色,就在于组织协调所有参与者——从光阻剂、光罩供应商到检验和计量以及最终的客户——的能力。iy6esmc
编译:Susan Hongiy6esmc
(参考原文:Imec, ASML Team on Post-3nm Lithography,by Nitin Dahad)iy6esmc
微信扫一扫,一键转发
关注“国际电子商情” 微信公众号
国际电子商情12日讯 外媒引述两名消息人士的说法指出,拜登政府三位高级官员周三将向参议员介绍全球创新和技术竞赛,以及一项振兴美国半导体制造业的芯片法案。美国商务部长Gina Raimondo表示,芯片法案“必须现在通过”...
国际电子商情11日从外媒获悉,芯片制造商意法半导体(STMicroelectronics)和晶圆制造业者格芯证实,将在法国投资近40亿欧元设立新厂区,预计创造约1000个就业机会,这是欧洲努力提高芯片独立性的一步...
受疫情影响,台积电2022年技术论坛依旧选择在线举行。《国际电子商情》第一时间整理了本次技术论坛的几大重点板块,涉及:7nm至2nm先进工艺、产能现状、包括射频/连网性、CMOS影像感测、MEMS和电源管理芯片在内的特色工艺规划等。
全球用于前端设施的晶圆厂设备支出将在 2022 年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2018~2022年的7nm及更先进制程产能年复合成长率(CAGR)高达70%
国际电子商情23日讯 据市调机构最新报告预测,2022年全球晶圆代工产能年增约14%,虽然8英寸产能因扩产较不符合成本效益,增幅远低于整体产业平均,年增约6%,但12英寸年增幅达到了双位数的18%。12英寸新增产能当中,约65%为成熟制程(28nm及以上),该制程产能年增率达20%...
国际电子商情22日讯 市调机构最新研报指出,受俄乌冲突、物流阻塞、半导体工控芯片制程产能不足影响,原物料及芯片短缺冲击半导体设备生产。而半导体设备递延事件对2022年扩产计划影响相对轻微,主要冲击将发生在2023年,预计将使该年度产能年增率降至8%...
国际电子商情22日讯 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发出警告,俄乌冲突激化引发惰性气体等关键材料短缺,预估未来两年芯片供给将持续吃紧...
国际电子商情21日从台媒获悉 全球第三大半导体硅晶圆厂环球晶董事长徐秀兰今(21)日在股东会上表示,最新签的长约价格比1-2个月前更高,长约价呈现持续上涨的趋势,预计2023年也会比以往更高,未来几年几乎没有现货量可供应...
国际电子商情20日讯 日前,美国的应用材料公司(Applied Materials)宣布已收购芬兰私营半导体设备公司Picosun Oy。
英特尔(Intel)不久前砸下30亿美元,扩充位于美国奥勒冈州(Oregon)科技重镇Hillsboro的DIX Mod3先进技术晶圆厂,目标是重新取得在半导体工艺技术上的领导地位。
国际电子商情20日讯 今日上午9时5分中国台湾海域发生芮氏规模5.9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晶圆代工大厂台积电、联电回应...
根据证监会发布的消息,江苏帝奥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帝奥微)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注册申请已获同意。
美光(Micron)位于Hiroshima的日本厂于7月8日发生跳电意外。据市调机构TrendForce调查,以第三季产能来看,该厂月
Nothing Phone 1正式发布。全球首款纯电动超级GT跑车Battista进入量产阶段。爱立信、高通和泰雷兹将5G带入
中国建筑、西门子和通用电气名列前三位。
最近,一则关于苹果将于2023年1月发布MR的报道再一次炒热了市场对于AR、VR等头戴式近眼显示产品的关注度。
7月11日,中国商务部编译韩国《金融新闻》报道称,韩国京畿道有望成为韩国半导体产业的圣地“麦加”。
近日,台湾地区媒体报道称,供应链近期陆续收到三星通知,原定暂停订货至7月底的时程延后到至少8月底,部分品项年底
近日,日本今年第4号台风“艾利”在日本长崎县佐世保市附近登陆,影响了多家日本半导体工厂的生产和运营。
个人电脑需求下滑创近10年最大降幅;爱立信、高通和泰雷兹计划在地球轨道卫星网络上部署5G
日前,中国证监会披露了关于南昌凯迅光电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凯迅光电)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辅导备案报告。
近日,云南省科学技术厅印发《重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行动方案(2022-2025年)》,明确了重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需
近期,全球开放硬件标准组织RISC-V International首席执行官Calista Redmond对外透露,RISC-V架构芯片出货量已
据工信部数据显示,中国5G网络覆盖范围持续扩展,截至2022年3月底,全国已经累计开通了近156万个5G基站。5G网络的
艾睿电子于数年前开始为施密特研发半自主移动(Semi-Autonomous Mobility - SAM)技术,希望通过科技赋予身体残障
野蛮生长后的消沉和迷茫,华强北面临的挑战与危机,可能在背后隐藏着机会。
该解决方案支持高效功率放大器 (PA),减小了无线电的功率、重量和体积,使大规模 MIMO 无线电更加实用。
创新的VE Trac Direct SiC和VE-TracTM B2 SiC方案采用稳定可靠的平面SiC技术,结合烧结技术和压铸模封装
6月29日消息,国产工业软件服务商“赛美特”宣布,已于近期完成总额高达5.4亿元的A++轮和B轮融资,投资方包括中国
天玑9000+承袭了天玑9000的技术优势,助力旗舰终端拥有更优异的性能和能效表现。
2022年6月25日,深圳蛇口希尔顿南海酒店-海上世界厅,成都向您发来“英雄帖”,30家成都集成电路领先企业集结深圳
2022年6月18日相聚一起,九年风雨兼程,九年传承跨越。关注您所需,传播正能量,相信客户的力量,相信坚持的力量。【
2021年,安森美专注于其推动创新的使命,创建智能电源和智能感知技术,解决最具挑战的客户问题,同时强调致力于为明
Qorvo、汇顶科技和深圳通公司已经成功联合演示了“无感过闸+多物理路线通行识别”集成系统。得益于UWB本身
从汽车到灯泡,所有产品对电子元器件的需求都在上升,而且一眼望不到尽头。虽然元器件供应商正在扩大产能,但是整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
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