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命运多舛的腾讯听听智能音箱

听听和叮当的关系,应该如Echo与Alexa、Google Home与Google Assistant、HomePod与Siri一般。但现实情况却并非如此,他们更像是同父异母的兄弟,独自成长、各自精彩……

近年来,智能音箱大战在国内外打得如火如荼,无论是硬件公司、创业新秀、还是科技巨头,都加入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各具特色的智能音箱应势而生,让消费者们眼花缭乱。uFYesmc

智能音箱市场依旧火热,但有些产品或企业却坚持不下去了。据了解,腾讯首款自研智能音箱项目“听听”已被暂停。uFYesmc

听听与叮当,本是同根生

腾讯“听听”智能音箱是2018年4月20日上线,该产品定位为“全家人都爱听的智能音箱”,主打家庭使用场景,其语音系统背靠腾讯AI Lab的技术支持,享有QQ音乐高清正版音源,并独创专利MAGIC SOUND自适应音效增强算法,可根据音乐类型自动切换音效。“听听”售价为699元,首日销量突破2万台。uFYesmc

腾讯“听听”属于腾讯移动互联网事业群(MIG)旗下的智能创新业务部,由时任总经理吴丹带领,这个落地AI前沿技术的硬件团队拥有超200人。听听作为该团队的第一个硬件产品,在设计、研发、生产、内测、用户反馈等各个环节都尤其谨慎。uFYesmc

听听.jpeguFYesmc

2018年12月,腾讯发布了新的智能音箱产品腾讯“叮当”智能屏。产品搭载8英寸高清屏,集成了腾讯“叮当”全栈AI解决方案,整合QQ音乐、腾讯视频等内容。uFYesmc

腾讯叮当最初同属于MIG,由智能平台产品部总经理莫沙负责,定位于人工智能语音助手,主要侧重家居、运动、车载、教育四大场景,类似于亚马逊的Alexa,于2017年4月25日推出;同年11月,进军人工智能商业领域,后续曾与长虹电视合作。uFYesmc

后来,腾讯叮当团队被调整到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SIG)旗下的智能平台产品部。CSIG是腾讯宣布组织架构调整后新设的事业群,成立不到两个月,叮当带屏音箱就宣告问世,可以算是CSIG的当头炮。uFYesmc

捕获.JPGuFYesmc

看起来,听听和叮当的关系,应该如Echo与Alexa、Google Home与Google Assistant、HomePod与Siri一般。但现实情况却并非如此,它们没有技术和市场的交集,更像是同父异母的兄弟,独自成长、各自精彩。uFYesmc

项目叫停,或与组织架构调整有关

作为腾讯的第一款自研智能音箱,腾讯“听听”算是腾讯内部团队在AI、智能家居领域探索的首个大众产品,公司对它的期望并不低。但是,“听听”业务搁浅的消息早有端倪。uFYesmc

在产品发布不到5个月,自9月14日起,腾讯听听微信公众号就再无更新,惹得业界议论纷纷。uFYesmc

直到2018年末,腾讯发布了新的智能音箱产品腾讯“叮当”智能屏,以及同样是智能音箱产品却被分化到两个事业群,业界认为,腾讯“听听”的停滞原因可能是核心团队转场“叮当”。尤其是云业务和产业互联网是腾讯下一阶段的重心,叮当音箱所占的资源优势显然超过了腾讯听听。uFYesmc

时至今日,“腾讯首款自研智能音箱项目听听已暂停”的消息遍布全网。据一位业内人士透露,腾讯“听听”音箱原本由国内音频设备生产方国光电器生产,但国光电器似乎已经停止了“听听”音箱的生产。该人士估计,“听听”音箱的累计出货量不到20万台。uFYesmc

第三方数据公司Canalys发布的《2018年第三季度中国智能音箱市场报告》数据显示,该季度国内智能音箱出货量达到580万台,环比增长1.0%。其中,天猫精灵出货220万台,小爱音箱季度出货190万台,百度出货量100万台。腾讯“听听”这不足20万的销量,确实有些失败。uFYesmc

从业绩来看,“听听”业务被放弃也不难理解。uFYesmc

腾讯官方回应

对此,腾讯方面回应称,“听听”因为架构调整已经到了互动娱乐事业群(IEG),互动互娱事业群目前主要业务为游戏、电竞,听听团队未来或将发力游戏语音方向。uFYesmc

对于已售出的“听听”智能音箱,则由“叮当”带屏音箱所在的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SIG)维持正常的销售与服务。uFYesmc

要知道,智能硬件并非腾讯的主营业务,也不如社交、文娱业务那么亮眼。但是拥抱产业互联网的时候,却是软硬件一体化,以及输出内容、AI技术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腾讯是在赌一个风口,尽管未来存在很大不确定性。uFYesmc

  • 微信扫一扫,一键转发

  • 关注“国际电子商情” 微信公众号

  • 瑞萨公布MCU最新路线图

    近年来,很多厂商开始尝试在MCU中融入AI功能,瑞萨电子也是关注MCU+AI的厂商之一。

  • ChatGPT的现象级爆红,可带来哪些半导体产业链机遇?

    AI领域的从业者认为,ChatGPT是AIGC(AI Generated Content,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生成内容)应用的新起点,随着深度学习模型不断完善、开源模式的推动、大模型探索商业化的可能,AIGC有望进入应用爆发期。ChatGPT技术的商用落地,对半导体行业有哪些推动作用?

  • Arm真能吃下30%的个人电脑市场?言之过早吧...

    11月份的一份报告提到,2023年的笔记本市场上,13.9%的份额将归属于Arm架构处理器。虽说相较于主流的x86还有距离,但比之2020年的数据已经是10倍成长了——当时Arm笔记本仅占到市场的1.4%。

  • 百度Apollo:高精地图构建自动化率达96%,将扩大全无人自

    汽车产业已经从电动化竞争转向智能化竞争,最终会走向共享出行的服务竞争。业内专家认为:“中国的科技企业要看到趋势,为接下来的变革进行布局。充分利用眼下中国在电动车领域的产业优势,在智能化和无人驾驶出行服务的‘战国争霸’中保持领先。”

  • 2023经济衰退或不可避免,十大战略技术指明方向

    根据Gartner的调研,全球绝大部分企业的CEO都认为,“明年全球经济衰退可能是不可避免的。”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该何去何从?该如何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 2026年全球VR头显所用CIS出货量可望突破2亿颗

    国际电子商情讯 据市调机构Omdia预测,应用于消费电子领域(除去手机、平板、笔记本)的CMOS图像传感器的市场规模将以年均25.2%的年复合增长率快速增长,2026年达到约15亿美元...

  • 机器视觉走过70年,到了哪个发展阶段?

    计算机视觉就是让计算机或机器理解并解释影像画面、视觉数据,某种程度替代人眼的工作,其早期实验可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有了初步的机器视觉商业应用。现在发展阶段如何?

  • 2022年及以后的5项供应链预测

    在未来三到五年内,我们将看到数字供应链技术以及改善人类决策的技术的采用率有所增加。

  • 数字孪生的供应链优势

    加入数字孪生的公司数量在持续稳定增长。

  • 【有奖调查】2022年Q1(1-3月)电子元器件采购调查开始

    缺货、制裁、停工停产、货运堵塞、俄乌冲突……Q1电子制造业经营压力逐月增大,该如何应对?《国际电子商情》2022年第一季度电子元器件采购调查(3.23-3.31)现已正式启动,诚邀海内外OEM、ODM、EMS等厂商参与本次调查活动...

  • 从冬奥场馆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大众市场机遇

    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中国逆势而上,2020年成为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2021年经济增长将超过预期目标,为世界经济复苏带来暖意的“中国之光”。步入2022年,北京冬奥会拉开帷幕,尽显人文与科技共融的大国风范,引来全世界更多的目光,聚焦中国风采的同时也解读中国机遇。

  • 畅想元宇宙应用的四大发展路径

    近日,AspenCore旗下面包板明星博主爱因迪生,针对元宇宙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在他看来,不管增加了多少花俏的概念,元宇宙的核心就是虚拟现实(VR)。他也认为元宇宙主要有四大层次的应用……

近期热点

广告
广告

EE直播间

更多>>

在线研讨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