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个人隐私数据被泄露,谁来保护“人脸密码”?

每个人的“脸”只有一张,它不像数字密码那般随意更换,也不像指纹识别那样可以任意使用其中一根手指,每个人的“人脸密码”都是不可替代的。况且,现在的人脸识别数据往往是通过网络上传到云端。这其中就存在不少数据泄露或被违规应用的可能……

现如今,人脸识别技术和应用已逐步走进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让生活将更方便、更舒适。jfsesmc

手机人脸识别开锁、支付;智能门锁只要扫一下人脸,就能打开房门;超市里的无感支付,能直接找到你的支付账号直接扣费;火车站外的身份识别,一秒钟就能识别出真伪;街道上各种监控设备,让违法犯罪行为无所遁形……jfsesmc

但是,每个人的“脸”只有一张,它不像数字密码那般随意更换,也不像指纹识别那样可以任意使用其中一根手指,每个人的“人脸密码”都是不可替代的。况且,和应用于手机和考勤机中的终端计算不同,现在的人脸识别数据往往是通过网络上传到云端。这其中就存在不少数据泄露或被违规应用的可能。jfsesmc

深圳AI公司泄露人脸数据

2019年2月中旬据外媒报道,国内人脸识别公司发生大规模数据泄露事件。这家公司的数据库在网络上对外是全权开放,任何人都可以查看。这意味着外界根据即时的人脸识别功能跟踪每一个人的行踪,甚至可以修改或删除数据。jfsesmc

不可思议的是,发现该问题的荷兰安全研究员Victor Gevers称,其数据库开放是从2018年7月开始,随后他所在的GDI基金会曾试图联系该公司,警告数据库公开的问题。现在看来,直至数据泄露,该公司并没有采取什么有效行动。jfsesmc

所幸的是,目前经媒体曝光和警告后,该数据库已设置了防火墙规则的“保护”,相关数据不再允许外国IP地址访问。jfsesmc

时常“裸奔”的企业数据库

一石激起千层浪。数据泄露曝光之后,数据安全再次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jfsesmc

在刚刚过去的2018年,黑客、恶意软件和社交攻击(如网络钓鱼)等新闻层出不穷,让人们谈“隐私”色变。Facebook史上最大规模的数据泄露丑闻、3亿条快递物流数据被人在暗网兜售、以及华住集团5亿条公民个人信息被泄露等事件,都引发了人们对数据隐私和人工智能技术信任机制的讨论热潮。jfsesmc

结合近年发生的数据泄露事件,我们可以推测,企业不设置数据库密码的情况并不鲜见。jfsesmc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数据库,尤其是一些开源数据库的早期版本,本身就没有设置密码,这是非常常见的。比如,微信跟手机绑定之后,不需要密码,通过手机号就可以登陆,好多数据库都是这样。jfsesmc

而上述数据泄露事件,可能就是在这方面出了问题,既没有设置密码,也没有数据库管理员(DBA)去维护。这是企业单方面的问题,需要内部运维去加强管理。jfsesmc

谁来保障我们的人脸安全?

科技,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在享受科技生活带来的便捷时,往往也伴随着许多安全风险。街道上的霓虹灯五彩缤纷,却造成了城市光污染;计算机电脑改变了整个社会的工作形态,却滋生了网络成瘾的病态;人们发明了AI机器人,却担心未来机器人是否会取代所有工作岗位……jfsesmc

其实,人脸识别也一样。我们在享受它带来便捷的同时,自然也可能被极度脆弱的网络安全所侵犯。这是很正常的产业规律,但绝不能忽略。jfsesmc

除了企业要对用户数据引起重视,并加强数据库管理维护以外,数据安全的最终解决方案,还是要靠政策性法规的强制规定。jfsesmc

一方面,政府以及大型互联网企业应该加强防护措施,严格执行信息安全和数据保密的操作流程,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防范体系,进一步完善对用户隐私信息数据的安全防护。另一方面,从国家层面来说,还要加强网络安全监管能力和处罚力度,提高自身的可信程度。最后,个人隐私信息数据的保护,还需要政府倡导网民共同努力,加强网络安全的认知能力。jfsesmc

数据安全话题永远不会过时。相信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深度发展,还有很多数据安全问题将涌现出来。但长期来看,有问题就是有前进的方向,数据安全问题将促进国内数据采集和使用的规划化、制度化,从而利好中国大数据产业的长期发展。jfsesmc

本文为国际电子商情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请尊重知识产权,违者本司保留追究责任的权利。
  • 这种就应该国家前期立法来强制规定安全事项,不符合的公司就应该取缔或直接不允许运营。
  • 发有两杯完事
  • 微信扫一扫,一键转发

  • 关注“国际电子商情” 微信公众号

  • 韩国面板巨头推出多指纹识别OLED屏 未来掌纹识别也可

    全屏指纹解锁是能满足人类对未来的想象重要技术之一。未来,全面屏幕指纹解锁的手机一定会科技感十足,而像科幻大片中使用掌纹解锁飞船的应用场景也值得期待...

  • 2021年中国民营企业发明专利授权量排名出炉!

    国际电子商情6日讯 知识产权是创新的重要法治保障,专利是知识产权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最能代表一个经济体科技创新能力的战略竞争要素。12月5日,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发布《中国民营企业发明专利授权量报告(2021)》。前三依次是华为、腾讯和OPPO...

  • 瑞萨电子公布最新汽车方案整体布局思路

    近期,瑞萨电子分享了其汽车电子领域的整体布局、产业策略以及主要的发展方向。在该公司的分享中,我们看到了汽车架构的演变、自动驾驶汽车/新能源汽车赛道,以及瑞萨针对汽车的全套解决方案。最后,瑞萨也透露了其对SiC和GaN产品的态度。

  • 超43万辆!特斯拉一周内两次备案召回计划...

    国际电子商情2日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获悉,继上周五召回8万辆汽车之后,在不到一周时间里,特斯拉再次备案了召回计划,此次召回部分国产Model 3和Model Y电动汽车共计43万辆...

  • 2023年全球VR设备出货量达1035万台

    市调机构最新报告显示,受高通胀冲击终端市场消费力道、品牌厂商延迟或并未推出新品,以及Meta定价策略调整影响,2022年全球VR设备出货量年减5.3%,仅约858万台,但这一数值有望在2023年回升至1035万台,年增20.6%...

  • 2022年传感器ASP迎来20年最大增幅

    国际电子商情21日讯 市调机构最新数据显示,尽管市场普遍预期明年市场下滑,但得益于“智能”嵌入式控制的普及和市场供应紧张导致的更高销售价格的推动,半导体传感器销量预计将在2022年继续录得两位数的百分比增长...

  • 佳能光刻机现在是什么水平?探访进博会上的光学大厂

    进博会的装备技术展区,几家光学大厂成为一道格外靓丽的风景线,不仅是ASML这种光刻机制造商,还有在供应链层级上涉足更上游的佳能、尼康。

  • 安森美总裁兼CEO:年底完成4家晶圆厂撤资,明年超75%资本

    客户承诺的结果就是实现公司自身的成长,比如说通过长期的供应协议,安森美希望未来3年,预计可实现40亿美元的碳化硅收入。为此安森美近来一直加大在碳化硅领域的资本支出。Hassane El-Khoury表示,安森美2022-2023年资本支出占总收入将会达到15%—20%,而主要的资本支出会投入到碳化硅领域。

  • 从单反换成微单,电子科技对摄影行业做了什么?

    从微单刚诞生时,只能用来拍拍旅游风景照,到现如今应用于严肃生产,实则也体现了电子科技这些年来的神速发展……

  • 五部委联合印发VR发展五年规划,涉及MicroLED等技术

    国际电子商情讯,昨(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体育总局印发《虚拟现实与行业应用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6年)》。计划重点任务包括:推进关键技术融合创新、提升全产业链条供给能力、加速多行业多场景应用落地、加强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构建融合应用标准体系。

  • 攻克两大核心技术,清华大学成功研制元成像芯片

    国际电子商情25日讯,近日,清华大学成像与智能技术实验室提出了一种集成化的元成像芯片架构(Meta-imaging sensor)...

  • 群雄并起,分食200亿美元CIS市场

    根据IC Insights的数据,由于智能手机销量下滑、手机摄像头增长低迷以及全球经济疲软,CMOS图像传感器的销量预计将出现13年来的首次下滑——预计2022年销售额将下降7%至186亿美元,全球单位出货量将下降11%至61亿个...

近期热点

广告
广告

EE直播间

更多>>

在线研讨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