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汽车电子供应链的安全

对于汽车这样一个需要大量产业链协同,也需要在成本价格之外,考虑一定的博弈问题……

无论是2018年的中兴事件,还是近期热议的中美贸易摩擦,都在绝对说明一个事情——在汽车不断电子化的过程中,供应链的威胁是有迹可循,实实在在得。5fzesmc

1.jpg5fzesmc

对于汽车这样一个需要大量产业链协同,也需要在成本价格之外,考虑一定的博弈问题。我们在往下沉的过程中,一方是需要检讨到总成,也要细分到ECU,可能有时候也需要对核心器件的供应商策略进行检讨。5fzesmc

在汽车电子里面,由于不同部件对于要求并不相同,其实走得比较慢,但是对于产品的失效率啊,问题都是挺看重的。5fzesmc

1998年,汽车市场占全球半导体市场的 7%,直至2015年,市场份额仅缓慢增长至9-10%。5fzesmc

2.jpg5fzesmc

备注:老美第一干得是我们的通信网络企业,后面计算机、手机和汽车电子也给打一下,寝食难安啊!5fzesmc

预计到2020年,全球汽车电子半导体市场规模高达562亿美金。5fzesmc

3.jpg5fzesmc

汽车电子半导体市场长期处于稳定发展阶段,因此也没有那么多玩家杀进来,出点问题我们可以比一下整个汽车产业汽车的销售额的情况,有时候有点不成比例。5fzesmc

4.jpg5fzesmc

以MCU为例5fzesmc

从2015年开始,为争夺市场份额,MCU主要厂商之间发生了数起大规模并购。根据市场调研机构IC Insights的统计,从收购完成合并后的销售数据看,NXP、Microchip和Cypress MCU产品线销售额同比大幅增长,排名也相应上升。5fzesmc

5.jpg5fzesmc

未进行大规模收购的MCU厂商则表现平平,只有个位数的增长,比如ST和TI,有的出现了大幅下降,比如像Samsung。 8大MCU厂商全球市场份额合计达到了88%,MCU市场将于2020年达到高峰,销售额达到209亿美元5fzesmc

MCU的问题,一方面是MCU 的IP核扩展到MEMS里面,一方面是在各个级别的智能化里面扩展,分布越来越广了。5fzesmc

6.jpg5fzesmc

7.jpg5fzesmc

汽车电子产业链基本决定了以原有玩家为主的情况,在高通收购NXP以后,Texas、Osmi、Microchip,这不是好消息啊。5fzesmc

  • 单个汽车厂商对芯片的需求量偏低。单个汽车厂商对单个芯片厂商的需求量远低于智能手机等产品动辄上亿颗的市场需求。汽车芯片有定制化需求,半导体企业很少与汽车厂商产生直接业务联系,大多通过零部件供应商完成产品供应
  • 对产品可靠性和寿命要求极高:汽车的使用环境很严苛的,通常工作在极端温度、高湿的恶劣环境中,加之汽车对安全事故的零容忍要求,对半导体产品的抗干扰能力、可靠性和稳定性要求极高。汽车产品更新换代频率非常低,整车服役寿命接近20年,对半导体企业长周期供货能力提出了高要求。
  • 产品认证周期长、标准严格。汽车电子协会(AEC)的AEC-Q100标准和国际标准组织(ISO)的ISO-26262标准对汽车电子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有极高要求,半导体厂商获得相应的认证方能进入汽车产业链。

半导体企业、零部件供应商、整车厂商已形成强绑定的供应链关系,对新进企业构成坚实的行业壁垒。而且整个半导体行业从2016年到2018年就一直在买买买。5fzesmc

8.jpg5fzesmc

9.jpg5fzesmc

【详细报道:ESMC盘点:2018年半导体并购案,成交总额超7345亿(上)5fzesmc

ESMC盘点:2018年半导体并购案,成交总额超7345亿(下)5fzesmc

对于我们在板级来说,这事真的不大好掌控,这个事情也不是这么简单投钱就能做起来的,而且现在不少汽车企业是深入到Tier2 Semi甚至是半导体工具层面。5fzesmc

10.jpg5fzesmc

比上面这个图,我们可以往下看,汽车电子未来是汽车的血脉,从机械和材料层面的竞争,往部分芯片和IP方面的融合。5fzesmc

11.jpg5fzesmc

小结5fzesmc

我也没看明白我们未来怎么办,但是得想想办法,大家说呢?我们能做点什么呢?5fzesmc

本文为国际电子商情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请尊重知识产权,违者本司保留追究责任的权利。
  • 讨论这个问题的基础就是,我们要与掌握先进技术的文明世界去对抗,自己要讲他们当作敌人,如果庙堂上就要这样搞,产业和技术界能做多少?做的对不对?
  • 在片级需要有约定,也就层面上的统一接口。在现有整车厂家有这样的能力吗?
  • 微信扫一扫,一键转发

  • 关注“国际电子商情” 微信公众号

  • 独家对话:车企重塑供应链,谁最受益?

    从供应链角色的变化中可看出,车企一方面在尝试绕过中间环节,直接与元器件供应商进行合作,另一方面也在增加更多供货渠道,在供应链中纳入了分销商这一角色。其实,无论是哪一种合作模式,都是为打造更稳固的供应链。

  • 韩国2023年4月汽车出口近62亿美元同比增长25.3%,创历年

    今年前四个月,韩国的汽车出口达到创纪录的232亿美元,帮助抵消了该国因芯片出口不振而连续第七个月下降的海外出口。

  • 5G通信和新能源汽车发展为电源系统设计带来极大挑战

    5G通信和新能源汽车发展为电源系统设计带来极大挑5G通信和新能源汽车等新需求的涌现和 快速发展,正在推动电源需求不断增长。机遇来临之时,也存在挑战战。

  • 去库存近尾声?存储市场现状如何

    截至今年Q1,存储市场有了更多的动态,伴随存储技术、互连标准的发展,存储应用市场的发展出现新的趋势。本文通过整理分析最近的存储行情,总结了最新的行业发展现状。

  • 英飞凌科技:把握低碳化和数字化机遇,争做汽车生态圈的“

    智能化、低碳化与数字化是汽车产业发展重要趋势。英飞凌作为全球汽车电子、功率系统、IoT等多个领域的领导者,对未来汽车产业趋势做出研判。来自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也从不同角度出发对产业走向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主要观点包括:高速导航辅助驾驶及自助泊车功能体验将在2023年迎来全面升级;2023可以定义为智能座舱的软件年;末端物流自动配送在商超快递等场景将迎来爆发,形成可持续性商业化闭环。

  • 瑞萨公布MCU最新路线图

    近年来,很多厂商开始尝试在MCU中融入AI功能,瑞萨电子也是关注MCU+AI的厂商之一。

  • 宽禁带半导体的“左右互搏”

    “受俄乌冲突与疫情反复影响,消费电子等终端市场需求有所下滑,但应用于功率元件的第三代半导体在各领域的渗透率仍然呈现持续攀升之势,绿色能源、800V汽车电驱系统、高压快充桩、消费电子适配器、数据中心及通讯基站电源等领域的快速发展,推升了SiC/GaN功率半导体市场需求。”

  • 恩智浦半导体:“软件定义汽车”时代的挑战和机遇

    当前,汽车工业正在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电气化、数字化、云端连接已成为非常重要的三大趋势,推动了汽车的创新功能爆发式增长。对于消费者而言,现在的汽车不仅仅是代步工具,而是一个随着时间推移而不断升级的硬件产品。由此,汽车产业迈向“软件定义汽车”时代。

  •  华为600kW超级充电桩,疑似为问界M9打造的FusionCharg

    超充桩的铭牌来看,其制造厂商为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欧洲新能源汽车市场简析:德国成最大市场,中国品牌份额还

    ​​​​​​​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了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了96.9%和93.4%,连续8年保持全球第一;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欧洲电动汽车总销量超过270万辆,其中中国电动汽车品牌销量接近 58,000 辆,德国成为最大的欧洲市场,销量占比达到39%。预计到 2023 年欧洲的电动汽车总销量超过 400 万辆,增长48.1%。

  • LiDAR即将出局?IDTechEx称相机的市场规模在10年内从76%

    虽然 LiDAR 可能仍会在某些应用中占有一席之地,并且摄像头在短期内有自己的问题,但很明显,摄像头有望在未来几年成为室内移动机器人的主要传感器。 

  • 特斯拉减少75% SiC用量续集:乐观的前景压倒了最初的恐

    在过去五年中,碳化硅 (SiC) 市场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特斯拉,特斯拉是第一家在电动汽车中使用该材料的原始设备制造商,也是当今最大的采购商。

近期热点

广告
广告

EE直播间

更多>>

在线研讨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