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元器件管理和供应商管理中,有的人会把供应链中的一些概念或关系混淆。我也在相关文章上有所介绍,不过介绍得不是非常清晰。本文将结合图示来更清晰地作一个介绍。
首先是供应商关系图,举例如下:F0Iesmc
F0Iesmc
图 1、供应商关系图F0Iesmc
事实上,在市场中的供应商关系比图1要复杂得多,不过图1足以说明大部分的情况。本关系图中,图中的箭头表示元器件的流向。F0Iesmc
图中箭头起始端所在的公司的就是其终端所指的公司的直接供应商,一般情况下说供应商就是指直接供应商。比如说整机厂G公司,其供应商有C、E、F、D几家公司。而元器件生产厂A和B公司不是G公司的直接供应商,最多算是G公司的间接供应商。对于整机厂H公司来说,其供应商除了E、D公司,元器件生产厂A也是其(直接)供应商。值得注意的是,图中表示贸易商E公司和F公司之间会相互调货,所以他们互为对方的供应商。F0Iesmc
元器件生产厂,顾名思义,就是生产元器件的厂家,或者元器件的品牌拥有者(元器件生产可能请人代工)。整机厂则是元器件生产厂的终端客户。元器件生产厂的销售模式有多种多样。有的元器件厂既供货给终端客户,又供给代理商;有的只供给代理商而不直接供货给终端客户。同时,有的元器件厂会直接供货给贸易商,有的元器件厂不供货给贸易商(贸易商只能从其代理商处进货)。一般元器件厂有多个代理商时,要求其不同的代理商不能做同一家整机厂的供应商,以免恶性竞争,不过现实操作时并没有那么严格。值得注意的是,图1中有个冒牌货制造处I,那里可能冒牌A品牌或B品牌的元器件,通过贸易商销售给整机厂。冒牌货制造处I有可能是直接生产元器件的厂家,但是其元器件的标示不打自己的牌子,而是冒牌别的名牌;也有可能是小作坊之类的处理处,专门买一些三流的品牌的元器件,然后通过改丝印或改标签等,冒牌成名牌产品;也有拿旧货进行翻新处理之后冒充新出厂日期的。冒牌货制造处I之类地方出来的元器件可以统称假冒伪劣产品。F0Iesmc
代理商和(普通)贸易商都是贸易类公司,他们不生产元器件,只是从元器件厂家那里进货,然后卖给自己的下游客户,属于中间商。代理商与普通贸易商的主要差别在于代理商有元器件厂家的代理证,或授权销售证书。而且,一般代理商只允许从元器件厂家中进货。事实上,紧急情况时代理商会从其他代理商那里进货,甚至有时会冒险从普通贸易商那里进货。普通贸易商的货源一般比较复杂,有可能从元器件厂家中进货,也有可能从代理商那里进货,也有可能从其他普通贸易商那里进货(很多小型贸易商的主要货源都是从其他贸易商那里进货,没有元器件厂家或代理商的进货渠道保证)。所以贸易商的风险较大,不过他们有供货灵活的优势。不同贸易商的定位差别较大,有的对货源把关很严,有的对货源把关很随意。所以选择供应商时,对贸易商的评审是非常重要。可惜很多整机厂家仅仅考虑到了对直接厂家的供应商的严格评审,反而对风险最大的贸易商审核不严格。F0Iesmc
思考一下:整机厂H有没有可能买到I公司生产的冒牌货?(答案是可能。流向是I到F,F到E,E再到H。)F0Iesmc
对于元器件厂家本身,有的有比较复杂的形式。见下图:F0Iesmc
F0Iesmc
图 2、元器件厂家结构图F0Iesmc
元器件厂家,一般都有个总部,这个总部可能包括了生产总部和销售总部。F0Iesmc
而且比较大的元器件公司一般都会在全球设多个分厂。比如图2中,某美国公司A公司,其总部可能在美国硅谷。而A公司的分厂1可能是在中国东莞,分厂2可能在菲律宾。有的元器件厂家还会让别的厂家帮自己代工生产元器件,比如图2中的代工厂J公司就帮A公司代工。(关于代工厂:有的代工厂没有自己的品牌,专门为别的品牌代工;而有的代工厂有的既有自己的品牌,又同时给其他名牌代工)。F0Iesmc
分厂(和代工厂)只负责生产,不直接销售元件器,而是由销售处销售。这些生产总厂、分厂、代工厂所在的国家和地区有时又称为产地,元器件的包装上一般都有产地信息。比如说,如果是在中国生产的(如分厂1),包装上会注明“made in china”。F0Iesmc
一般来说,只要是同一个品牌下的元器件,在不同的产地生产出来的元器件是按同样的标准管理、生产和测试的,一般情况下质量没有很大的差别。但在极个别情况下,不同的产地的生产出来的元器件某些性能或质量可能有差异,严重时会引起不能与其他产地的互换使用。因此有个别整机厂对元器件的产地也会提出要求。不过最好是在设计时就充分考虑到产地差异的兼容问题。F0Iesmc
当然,同一个品牌生产出来的元器件,如果是按不同的标准生产,然后,针对不同的客户,供应不同质量水平的元器件,那么这是其销售策略的问题,而不是产地本身的问题。比较明显的例子是,市场上有种说法,日本元器件厂家生产出来的元器件,质量最好的销往欧美,其次的销往日本本国,最差的销往中国。F0Iesmc
值得注意的是,有时贸易商供的是冒牌货,冒牌货出了问题,然后查到冒牌货上标示的产地又恰好和以前没出问题的批次不同,供应商就有可能会谎称是产地不同导致的质量问题(不告诉你是冒牌货),从而误导整机厂封杀这个元器件在那个产地的元器件,但是供应商供冒牌货的事就蒙混过关了!F0Iesmc
比较大的元器件公司在全球多个国家设多个销售处(也称办事处)的情况更是常见,而且在同一个国家可能有多个销售处。比如A公司可能在中国深圳设有销售处1,在中国上海设有销售处2,在印度新德里设有销售处3。F0Iesmc
在供应链管理中,有时除了要考察元器件厂,还要考察元器件厂的原材料供货方,即上游供应商,甚至继续还要往上追溯。F0Iesmc
整个供应链关系举例如下图:F0Iesmc
F0Iesmc
图 3、供应链结构图F0Iesmc
为了分析方便,图3中省略了贸易商类供应商。假设以整机厂H公司为中心来看整个供应链。整机厂的下游是其客户,在此不作分析,重点分析H公司的供应商情况。F0Iesmc
举个例子,元器件厂K公司和B公司都是整机厂H公司的供应商。而其中元器件厂B公司的元器件的原材料又由原材料厂M公司和N公司等提供。而其中N公司的又要从O公司和P公司等采购原材料等。以上M、N、O、P公司都可以称为H公司的上游供应商。F0Iesmc
这样一直往上追溯上去的话,可以发现,元器件的最源头的材料是矿产资源。比如有机能源矿产资源(石油、煤、天然气等,是有机化工的基础资源)、金属矿产资源(比如铜、银、锡等)、其他无机矿产资源(比如陶瓷、硅等的原料等)。F0Iesmc
分析供应链关系,有两个最重要的作用。一个是作质量控制,另外一个是作成本分析。F0Iesmc
有时仅仅考察或控制元器件厂家还不能保证其生产出来的元器件的质量没问题,还须对元器件厂的关键原材料的供应商作评审或考察或控制。F0Iesmc
比如说,某金属化聚丙烯电容生产厂,其原材料分为:金属化聚丙烯薄膜、灌封环氧树脂、引脚材料等,这些材料都要向不同的供应商采购,而其中金属化聚丙烯薄膜是非常关键的原料,必要时整机厂会对生产金属化聚丙烯薄膜的厂家进行评审或考察。F0Iesmc
金属化聚丙烯电容的供应链结构图可能如下:F0Iesmc
F0Iesmc
图 4、金属化聚丙烯电容供应链结构图F0Iesmc
元器件的原材料成本是其成本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过分析其原材料构成和供应链,对成本分析很重要。F0Iesmc
当然,元器件的原材料成本占其总成本和利润(或价格)的比例还与元器件的技术高低及供求状况等关系很大。如果是技术含量很高的元器件,其原材料成本占其总价格的比例可能就很小,你即使通过原材料的成本分析得到了其原材料总成本比较低,但是谈价格时也未必有那么容易降下价来。基础原材料的价格波动会引起元器件的价格波动,不过这也与其原材料成本占总价格的比例有关,如果比例高,则相关的波动性比较大。F0Iesmc
比如铜价对对以漆包线为主要材料之一的电感器和变压器的价格影响就很大。如果某种原材料成本占元器件的总成本的比例很小,那么,即使这种原材料价格波动较大,但是元器件的价格可以不变。F0Iesmc
了解这些知识,对于元器件的价格谈判特别是价格波动分析和很有用。F0Iesmc
国产的元器件技术含量较低,一般是靠原材料的低成本优势和人工工资的低成本在竞争中获得相当优势。但是,不要以为这是什么天大的好事。F0Iesmc
中国的低材料成本,在供应链的终端是靠对矿产资源过度开发索取为代价的,中国现在的模式是以断绝子孙后代的饭碗为代价的发展,而且环境污染严重。而像美国就非常聪明,虽然美国的矿产资源非常丰富,但是他们极少开采,甚至不开采。说不定有朝一日,全世界的矿产资源都被消耗得差不多了,唯有美国还有丰富的矿产资源,那么,美国足以绑架全世界。因为没有矿产资源,现代工业就会瘫痪。F0Iesmc
还有,虽然中国的基础原材料类的国有企业巨头的高管人员依靠垄断地位个个养的油光满面的,但是,供应链源头的无数矿工是用自己的血、泪、甚至生命,换来低廉的人工成本。中国每年有大量的悲剧在发生矿工身上。更有甚者,地下的开采厂中,有的矿工是儿童。F0Iesmc
中国政府天天喊产业升级,但是如果依然是无度地开采资源,而对基础研究,对技术研发不重视,那么,产业升级就只能是放空炮。政府及民间资本对泡沫经济乐此不彼。现在金融危机中,本来正好是收购海外高技术实业公司的最佳机会。可是,无数的海外收购资本中(有新闻指出,中国累计对外直接投资总额超过1800亿美元),偏偏几乎全是搞泡沫经济收购的。你看世界范围内元器件的国际厂商,不断地整合重组,唯独没有看见中国的企业参与其中。中国的元器件行业只能是在产业链的低端徘徊。F0Iesmc
作为企业,在供应链管理这一块,我希望不是仅仅是对材料成本的压缩,这样有可能只是推动了中国矿产的过度开采,以及产业工人受到更大的压榨,而是要追求技术含金量,同时把提升质量和效率放在首位。这样才是真正可持续发展的模式。F0Iesmc
本文作者:爱因迪生(本名徐跃华),国际电子商情专家博主,元器件失效分析工程师,乐于与电子同行分享和交流元器件管理、供应链管理、元器件失效分析与改进等方面的经验。F0Iesmc
微信扫一扫,一键转发
关注“国际电子商情” 微信公众号
暂时没有任何迹象表明需求会上升,预计未来几个月还将出现萎缩。
越来越多企业决策者意识到:电子元器件制造商们在风险管理和推动供应链流程改革上能力不足,企业必须制定相应的灵活策略以应对各种白犀牛或黑天鹅事件,进而保障生产线的稳定运转和业务的持续发展。
国际电子商情12日讯 近日,2023年《财富》中国上市公司500强排行榜发布,排行标准是全球范围内最大的中国上市企业在过去一年的业绩和成就。
业界普遍存在一种误解,当某个元器件停产时,未经授权或灰色市场是该过时元器件的唯一采购来源。
虽然美国和欧盟都在加大投资力度,大力推行自己的芯片计划,但仅凭资本的注入并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
国际电子商情10日讯 进入7月份,A股市场迎来了中报季。目前在A股上市的14家电子元器件分销商中,中电港于7月7日率先披露半年报,带来业界首个2023年上半年业绩预告。
连续第八个月收缩,降至三年来的最低水平,下降幅度超过了新冠期间的幅度……
这一比例创历史新高,高于 2022 年的 19%
三季度即将开启,是否预示消费电子需求将触底反弹?
2023年上半年已经过去,过去几个月电子供应链的信号一直令人沮丧。ECIA 5月份零部件销售信心指数较4月份预期大幅下降70多个点。美国5月份PMI连续第七个月收缩,没有需求上升的迹象。电子产品订单反弹的希望已被推迟到第三季度。
日本电子与信息技术工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市场需求减少背景下,电子元器件的出货额持续缩减,拖累日厂电子零件出货额连6个月下滑。
国际电子商情29日讯 日本和欧盟将开始共享政府的半导体支援政策信息,以有效分配资源,避免供应过剩。
7月13日,兆驰股份发布2023上半年业绩预告。
7月13日消息,据sammobile报道,三星现已在韩国推出了98英寸8KNeoQLED电视,型号为QNC990,售价为4990万韩元(当前约2
近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实施先进制造业“2023突破提升年”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
受惠于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市场的成长,在各云端运算供应商与IC设计公司发展人工智能芯片的情况下,台积电相关订
7月12日,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在全国高校科技创新暨优秀科研成果奖表彰大会上表示,将针对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
7月13日,华为在其2023创新和知识产权论坛上公布了三项专利许可收费标准,分别为手机、Wi-Fi和物联网。
美国零售联合会(NRF,National Retail Federation)发布按2022财年零售量排序的2023年度“美国零售百强”榜(20
一年的结束通常是回顾和反思的时候。
近日半导体行业动态频频,一批半导体项目先后签约、竣工、投产,涵盖了半导体设计、材料、制造、设备等多个领域
【招银研究|宏观点评】企业贷款边际修复——2023年6月金融数据点评
根据外媒报导,英特尔(Intel)已经证实,将停止对NUC(Next Unit of Compute,下一代计算单元)业务的直接投资,并转变策略
当地时间7月11日,欧洲议会通过了一项通过促进生产和创新确保欧盟芯片供应的计划,并制定了应对芯片短缺的紧急
2023年7月11日,矽典微发布新一代智能毫米波传感器SoC ICL1112、ICL1122两款芯片。提升了超低功耗检测和极远
传感解决方案释放AIoT和数字化全部潜力,实现“万物互联和AI无处不在”。
新能源转型浪潮下,整个汽车行业的供应链体系正在发生着意义深远的变化。
本次在中国举办3地巡回论坛,就是为了向国内RISC-V产业圈布道自身在RISC-V领域的能力图谱,并重磅宣布SiFive亲
报告显示,消费者期望了解车辆材料和零部件的来源和可持续性水平,并获得汽车制造过程中端到端的可见性。
集成电路(IC)作为电子信息产业的基石,是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而IC设计是
2023年7月4日,业内知名的数字前端EDA供应商思尔芯(S2C),发布了最新一代原型验证解决方案——芯神瞳逻辑系统S8-4
贸泽电子 (Mouser Electronics)宣布将于7月11日-13日重磅亮相2023慕尼黑上海电子展。届时,贸泽电子将携手国
WhisperExtractor依靠一项颠覆性技术,解决了希望实现语音用户互动或声音分类的电池供电设备的主要挑战之一,即
人类在面对重大自然灾害、事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应急通信保障必不可少,有这么一家公司,通过将无人机与小型
近日, 2023中国独角兽企业大会在苏州举办,亿铸科技荣登 “2022中国潜在独角兽企业榜“。
Cirrus Logic 助专业音频产品制造商轻松集成和定制其产品,音频体验不受转换器影响
点击查看更多
北京科能广告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
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