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国内红外体温检测仪供应链梳理

针对近期红外测温仪的供应问题,有业内人士对《国际电子商情》表示,由于上游元器件相对分散,各家的物料标准并不统一,在紧急复工的情况下,市场缺乏临时替代品,任何一个供应环节出现短缺,都会影响到测温仪的产能。

随着2月10日开工日将近,全国各地对红外体温检测仪的需求突增。虽然2日工信部发言人表示,当前体温检测仪的产能满足基本的需求,但是有分析机构认为,核心材料供应不及时、人员召集难、政府复工许可批准难等问题或将影响产能的持续释放。EGiesmc

针对近期温检测仪的供应问题,有业内人士对《国际电子商情》表示,由于上游元器件相对分散,各家的物料标准并不统一,在紧急复工的情况下,市场缺乏临时替代品,任何一个供应环节出现短缺,都会影响到测温仪的产能。EGiesmc

各地开工将至,红外温测仪需求大增

工信部2月2日数据显示,受2月10日各地即将开始开工的影响,全自动红外体温检测仪需求将提升到6万台,手持式体温检测仪的需求将提升到55万台。对此,赛迪顾问发布报告称:2019年国内全自动红外体温检测仪的总产量为2.98万台,手持红外测温仪的总产量为30万台。受疫情影响,2020年国内全自动红外体温检测仪和手持红外测温仪的产量有望达到6万台和65万台。EGiesmc

该机构还预估,在相关产业链企业复工率100%的情况下,全自动红外体温检测仪日产能最高可达1500台,手持式红外体温检测仪日产能最高1.5万台,理论上仅需一个半月时间就能满足市场的需求。EGiesmc

对此,在疫情进入高发期以来,一些产业链企业积极复工,支持疫情高发区的抗“疫”工作。EGiesmc

高德红外1月30日宣布,新增15000套红外体温快速筛查仪的生产计划,将以每天1000套的速度生产,为一线人员的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更多支持;成都凡米科技在1月20日就已经紧急恢复了手持式测温仪的生产线,原本正在休假的生产线工人也返回工作岗位;旷视研发团队提出了“人体识别+人像识别+红外/可见光双传感”的解决方案,该方案通过前端红外相机鉴别人流中的高温人员,根据疑似发烧者的人体、人脸信息,借助AI 技术辅助公共场所的工作人员快速筛查体温异常者。EGiesmc

红外温测仪产业现状

在2003年“非典”期间,我国对红外体温检测仪的需求曾达到一个高峰。不过在当时,该产品的核心部件红外体温传感器全部依赖进口,到2016年11月,烨映电子掌握了智能热电堆红外传感器核心芯片技术,实现了热电红外传感器产品的国产化。到现在国内已经具备完整的产业链,国产红外体温检测仪的市场占比已也已经接近20%。EGiesmc

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危机突发,且爆发时间正值中国旧历春节期间,产业链厂商都处于放假阶段。此前,市场上流通的红外体温检测仪大部分是库存产品,一直到1月30日,国务院发出紧急通知,要求红外体温检测仪及配套零部件生产企业尽快复工复产。业内领头企业接到紧急订单,如何在尽可能短的时间迅速复工?不仅涉及到上游物料、运输、人员安全等诸多问题。EGiesmc

由于各地疫情程度不一,地级政府的复工政策不同,当前红外体温检测仪的复工率并未达到100%。工信部发言人2日透露,全国温测仪器企业的复工率达到50%,其中全自动红外体温检测仪日产能为800台。在需求突增和复工率不完全的背景下,对温测仪器的产能释放提出了较大的挑战。EGiesmc

在一般情况下,红外体温检测仪的需求非常稳定,厂商的元器件备货不多。而这意味着,此次突发疫情增加的需求,让相关设备厂面临物料不足的局面。就在国务院通知下发后不久,紧急开工的红外测体温检测仪厂商立即通过分销商、代理商、电商等销售渠道求购相关器件。由于行业缺乏统一的标准,产品所需要的红外窗口、红外镜头、PCB等零部件的定制化程度高,分销商手头的现货极少,这需要原厂的参与。而各家的元器件标准不同,所需的物料单一且量少,太小批量的生产会带来极大的资源浪费。如何尽量减少资源的浪费?这需要全产业链共同努力来实现。EGiesmc

由此,《国际电子商情》认为,随着各地陆续开工,红外体温检测仪厂商的复工率也将大大提升,产能问题会得到较好的解决。同时,《国际电子商情》预测,要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红外体温检测仪厂商最少需要两个月的持续赶工。EGiesmc

相关产业链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据了解,红外体温检测仪由光学系统、光电探测器、信号放大器及信号处理、显示输出等部分组成。据不完全统计,当前我国至少有83家红外体温检测仪产业链企业。其中,上游有28家,中游30家,下游25家。这些企业分布在全国各地,其中以广东地区最为集中,大约有24家。[!--empirenews.page--]EGiesmc

EGiesmc

表1 红外体温检测仪产业链信息(*不完全汇总)EGiesmc

·上游:原材料环节,集中在东部EGiesmc

红外体温检测仪的上游涉及红外窗口、红外镜头、网络传输模组、齿轮等材料。其中红外窗口、红外镜头等器件的定制化程度高,各个厂家的标准不一样。EGiesmc

上游产业链企业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其中8家分布在广东,5家在江苏,4家在上海,4家在浙江,福建、广西、河南、黑龙江、湖北、山东、陕西各有1家。EGiesmc

·中游:设备制造环节,分散在全国EGiesmc

中游涉及红外体温检测仪器制造,全国共有30家相关企业。其中有9家在广东,5家在江苏,4家在湖北,3家在山东,3家在浙江,北京和上海各有2家,河南和天津各有1家。EGiesmc

值得注意的是,30家红外体温检测仪器制造企业中,有6家集中在广东省深圳市。EGiesmc

·下游:终端销售环节,分散在全国EGiesmc

下游是终端销售环节,主要由各个批发商、零售商、药店、医院等组成。涉及的企业在广东有7家,江苏有4家,河南有4家,北京有3家,上海有2家,重庆、浙江、陕西、山东、安徽各有1家。EGiesmc

小结:短期内红外温测设备需求不会减少

截止至2020年2月9日11时42分,全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数量为37251例,疑似病例数量为28942例。而关注疫情拐点是否已经到来的判断目前并未明确。终南山院士7日下午表示,看拐点最关键的是新增病例,新增病例是一个重要指标。现在看起来新增病例没有明显增高,但并不意味着拐点已经到来。现在看起来,早发现早隔离开始起效。EGiesmc

这些客观的因素表明,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对红外温测仪器的需求并不会明显减少。对供应商而言,如何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为市场提供足够的产品,是当前的重点。在《国际电子商情》看来,这并不是几家龙头企业就能解决的事情,它需要整个产业链共同努力。未来几个月内,我们将能看到更多厂商的积极参与,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疫情将尽快会被我们战胜。EGiesmc

本文为国际电子商情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请尊重知识产权,违者本司保留追究责任的权利。
李晋
国际电子商情助理产业分析师,专注汽车电子、人工智能、消费电子等领域的市场及供应链趋势。
  • 微信扫一扫,一键转发

  • 关注“国际电子商情” 微信公众号

  • 再对元器件分销商出手!美国将4家中企被列SDN清单:资产冻

    国际电子商情20日讯 继上周美国以威胁“国家安全”为借口,将12家中企列入实体清单之后,又有4家中企被列入SDN名单……

  • 力积电:部分市场需求已有回温迹象

    国际电子商情18日综合台媒报道,晶圆代工厂力积电总经理谢再居在今(18)日法说会上透露,第一、二季应是营运谷底,坦言近期客户下单虽然仍相对保守,但也积极议价,显示部分市场出现回温迹象。

  • 芯片、PC需求疲弱 台湾科技业3月营收跌幅创十年新低

    国际电子商情14日讯 据日经亚洲评论,中国台湾领先的科技公司3月的收入出现了至少十年来的最大跌幅,这表明对芯片和其他电子产品的需求即将下滑,并将对全球产生深远影响。

  • 美国制造业活动创近3年低点

    随着美国3月份制造业指数降至近3年来的最低水平,今年经济尽早复苏的希望正在消退。有工厂正在裁员和“调整规模”,为2023年大部分时间的需求低迷做准备。

  • ECIA:3月元器件销售情绪下滑,交期持续缩短

    根据ECIA最新的电子元器件销售趋势(ECST)调查,电子元器件销售趋势指数在2月飙升,但在3月有所降温。2月调查中,受访者曾预计3月份的销售情绪会有所改善。然而,3月份的实际结果却是整体情绪下降2个点至88.6。

  • IAIC 2023启动仪式精彩汇总:中国“芯”的市场创新应用

    2023年4月8日,第五届中国芯应用创新技术研讨会暨中国芯应用创新设计大赛IAIC 2023启动仪式在福田会展中心召开。在本届IAIC大赛上启动仪式上,华大北斗董事长兼总经理孙中亮、飞腾信息行业解决方案总监朱大勇、小华半导体高级产品经理张建文、灵动微市场总监王维、中电港萤火工场副总经理沈奕鹏博士围绕“中国芯”的市场应用和新机遇做了精彩分享。

  • 中电港在深交所上市,开盘股价为31.00元

    3月16日,证监会同意中电港等10家主板企业IPO注册,沪深主板各5家。首批主板注册制公司正式上市,这标志着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全面落地,这是中国资本市场改革发展又一个重要里程碑。

  • 日本加强对半导体制造设备出口管制 外交部回应

    国际电子商情4日讯 日本上周决定,将从7月份开始对23种芯片制造设备施加限制。对此,中国外交部回应……

  • 数据中心及其供应链正面临能源危机

    能源危机把电力和其他能源的价格推升到了100年来的最高水平。数据中心企业的运营成本都在上升,降低功耗、提高可持续性成为明确的业务需求。

  • 中国存储企业破局之道:打造国产化产业链,推动本土存储生

    “从2014年至今,我们打造了全国产化存储器供应链,在SLC NAND上做出了成绩,为客户提供全线列产品,进行了车规级存储应用的布局,助力实现存储产品的国产替代。”从成立到现在不到十年,东芯股份已经在打磨产品,完善存储生态方面做出了新成绩。

  • 日本将从7月份开始对23种芯片制造设备施加限制

    国际电子商情31日获悉,日本政府周五表示,计划限制23种半导体制造设备的出口,以配合美国遏制中国制造先进芯片能力的举措。

  • 芯查查:元器件供应链需要数智化转型

    “当一批批数字化应用走进现实,无需刻意感受,数字经济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我们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 3月30日,在AspenCore举办的2023国际集成电路展览会暨研讨会(IIC Shanghai)重要论坛活动——2023中国IC领袖峰会上,中电港芯查查负责人冼广升先生发表精彩演讲。

近期热点

广告
广告

EE直播间

更多>>

在线研讨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