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而言,一款车载MCU需要2至3年才能完成车规认证并打进整车厂供应链,可一旦进入整车供应链,就可能拥有长达5-10年的供货周期,这是很多已打入车企供应链的MCU厂商的福音。
智能汽车已成必然发展方向,带动微处理器(MCU)用量提速。据iSuppli报告显示,MCU约占据一辆汽车半导体器件总量中的30%。另据IC Insights预测,车用MCU销售额将于2020年逼近65亿美元,其中“智能座舱”是贡献MCU销量的主力军!rYSesmc
在探讨智能座舱对MCU的需求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国产车载MCU的发展现状。整体来看,在全球65亿美元的车载MCU销售额中,国产MCU占比相对较小,尤其是前装市场,极少有国产MCU厂商能占据一席之地。rYSesmc
作为国内车载MCU的代表企业,上海芯旺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芯旺微电子”)VP丁丁表示,目前,全球车载MCU市场仍以国外厂商为主导,虽然芯旺微电子(ChipON)是国内最早进入汽车电子领域的MCU芯片厂商,车规级MCU也已成功进入国际知名车企供应链,但因车载MCU具备“门槛高、周期长、安全性强、中国厂商入局晚”等特点,导致包括ChipON在内的大部分国内MCU厂商在车载前装市场占比都很少。rYSesmc
rYSesmc
上海芯旺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VP丁丁rYSesmc
据《国际电子商情》了解,汽车电子市场一直是ChipON的主攻方向,在坐稳8位车规级MCU市场后,ChipON又开始向难度更大的32位车规级MCU 跃进,目前已推向市场的32位MCU,分别应用于工业、汽车、AIOT、医疗和通信等领域。其中,ChipON对车用MCU的研发和投入已达公司整体资源的50%以上。rYSesmc
除了ChipON之外,国内另一家知名汽车MCU厂商——合肥杰发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杰发科技”)在2018年就已推出车规级MCU,并于当年底量产出货。其深圳分公司行销业务部总监童强华表示,杰发科技实现了跨越式进展,但仍面临一个问题——前装车规级新项目的评测和导入周期普遍较长,从开始评测到正式量产至少要1至2年时间。杰发科技的MCU虽广受欢迎,服务也细致周到,但也一直到2019年Q2才开始在前装量产出货,更多前装的项目仍在车厂和Tier1持续研发之中。rYSesmc
rYSesmc
合肥杰发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行销业务部总监童强华rYSesmc
对此,杰发科技有自己的发展规划,即在车载前装市场持续推广经营的同时,逐步发力后装和准前装精品市场,力求快速抢占市场以形成规模效应。据悉,其在2019年顺利达成数百万颗车用MCU的出货目标。rYSesmc
国内车载MCU新锐——安徽赛腾微电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赛腾微电子”)截至目前累计MCU出货量已达数百万颗,主要应用在智能车灯控制、智能车窗控制、车载音箱、蓝牙导航、车载净化器、雨量控制等领域。rYSesmc
赛腾微电子总经理黄继颇坦言,公司在全球汽车MCU的市场占比微小,未来,赛腾会继续围绕汽车电子应用开发“更高集成度、更高性能、更高可靠性”的MCU以及相关配套的模拟电源类芯片。在应用方面,公司会继续深耕单车智能化领域,重点放在新增的智能化应用上,同时兼顾国产化应用市场。rYSesmc
笙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笙泉科技”)市场营销部副处长廖崇荣也坦称公司在车载MCU的比例不高,但已同多家前后装车厂有合作计划,且2018年已量产改装车使用的酷炫仪表板MCU。笙泉MCU的主要卖点是“高质量”,除了出色的MCU设计外,其晶圆代工、封测伙伴都是业界的龙头,这成为未来笙泉车用MCU比重不断提升的保障。rYSesmc
同大多数国产MCU厂商一样,雅特力科技(重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雅特力”)目前在车载MCU的销售额还不多,主要在后装市场,已量产的有电动车充电桩、360环视监控器、24GHz毫米波脚踢尾门及倒车影像辅助控制等应用。雅特力目前正在搭建40nm工艺平台,为开发更高性能需求的智能座舱MCU做好准备。rYSesmc
智能座舱是车载应用市场较为特殊的一个板块。多数受访人认为,智能座舱主要凸显智能化,如全液晶仪表、车联网、车载信息娱乐系统、高级驾驶辅助系统、语音识别、手势识别、AR、AI、全息、氛围灯、智能座椅等特性。rYSesmc
因智能座舱所采用的大量的传感器、AI算法、云端交互都需要MCU来支撑,这倒逼MCU算力不断升级,全球芯片巨头也纷纷推出具备AI算力的MCU。rYSesmc
“为满足更高级别智能座舱的应用,算力达标非常关键,”深圳市航顺芯片技术研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航顺”)生产运营部总经理刘涛表示,这需要多路CAN总线有更多与其他系统交互的接口,要求MCU将深度学习、传感器和环绕视觉相结合,以此改变驾驶体验。rYSesmc
rYSesmc
深圳市航顺芯片技术研发有限公司生产运营部总经理刘涛rYSesmc
雅特力市场经理林金海同样表示,为满足智能汽车更快的响应速度和更复杂的算法,MCU正加速迈向更先进的工艺及更高计算力的CPU内核。rYSesmc
雅特力提供AT32系列55nm先进工艺的高可靠和高性能240MHz Cortex-M4 MCU,可满足智能座舱所需边缘计算对算力的需求。雅特力MCU与国内算法公司合作开发的语音识别模块,充分发挥了Cortex-M4 MCU的“大内存、高速度、内建DSP及硬件浮点”等优异性能,可用于智能座舱的语音控制,或实现对智能家居的远程控制。rYSesmc
除了对MCU算力和工艺制程的高要求外,智能座舱对MCU的用量也有大的提升。在传统燃油汽车应用中,MCU的价值量其实很小。赛腾黄继颇认为,传统汽车的MCU(功能芯片)仅适用于发动机控制、电池管理、娱乐控制等局部功能,但随着汽车“新四化”的发展,汽车领域MCU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从车载信息娱乐产品,进入到雨刷、车窗、电动座椅等车身控制。rYSesmc
据统计,在单辆车装备的所有半导体器件中,MCU大概占比三成,平均下来每辆车要使用70颗以上的MCU芯片,这一数字在高端豪华车上还要高出一倍多。rYSesmc
刘涛表示赞同:“传统燃油汽车用的MCU价值量高达23%,但却无法满足高数据量的智能座舱相关运算,纯电动汽车MCU的用量占比约11%,仅次于功率器件。”rYSesmc
据《国际电子商情》了解,航顺HK32F103家族、HK32F030家族MCU已经批量用于导航车机、OBD汽车诊断、智能雨刮、智能车窗升降等汽车前装和后装市场,月销售额约达到200万人民币。rYSesmc
可见,智能座舱对MCU的需求主要有两点,一是使用量的提升,二是算力和工艺制程的提升。对后者来说,推出具备AI计算能力的MCU,是当前国产MCU厂商共同努力的方向。rYSesmc
众所周知,车规级芯片因“研发周期长、设计门槛高、资金投入大”等高门槛特性,致使国内厂商对车规级MCU望而却步。rYSesmc
据了解,车规级MCU对“功能、可靠性、工作温度”等指标的要求非常严苛,仅次于航空航天、兵器、军用特种车辆、舰船领域的军工级芯片,超高的技术门槛使得起步较晚的国产MCU芯片大幅落后于国外大厂。rYSesmc
赛腾微电子黄继颇和航顺刘涛都强调,要进入汽车市场,AEC-Q100和ISO16949这两大认证就是必过的坎!而且验证与测试周期很长、很复杂,比如AEC-Q100 Grade1等级,在满足-40℃~125℃工作温度范围的同时,还要具备高可靠性、强抗干扰能力,以及可抵抗各式噪声干扰,如电源噪声、RF干扰、电源波动等。rYSesmc
rYSesmc
安徽赛腾微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黄继颇rYSesmc
“即便是一些通用的技术要求,也很考验芯片的设计技术、芯片生产管控、封装测试管控及所使用的材料。只有通过大规模的量产验证,才能保证每颗芯片有很好的一致性和几乎0ppm的失效率。”黄继颇说。rYSesmc
据了解,一款车用MCU芯片从设计、投片生产、封装测试到方案开发、调试、再到上车调试、认证要耗费三年左右的时间,其中为满足汽车级应用所做的各项可靠性测试(老化测试、EMC测试以及带电温循测试等)就长达近一年时间。rYSesmc
杰发科技、芯旺微电子等国内车载MCU厂商代表都认为其“可靠性”排在第一位。杰发科技MCU是国内第一颗也是目前唯一一颗32位车规级MCU,相比8位车规 MCU 复杂度更高、挑战更大。“要提升‘可靠性’,需要厂商在芯片设计、生产制造、封装测试等环节拥有强大的研发能力和长时间的经验积累。”杰发科技童强华说。rYSesmc
据了解,车厂除要求可靠性、车规温度再提高标准之外,还要求MCU厂商提供更多的FEMA防护机制来确保安全性,比如笙泉的MCU就有提供MCD(Missing Clock Detection)功能,当外部振荡器失效时可及时启动内振来维持MCU运作。除此,笙泉MCU全系列都有提供硬件CRC来侦测MCU数据状态与信息传送的正确性,以达到车用MCU对FEMA的要求。rYSesmc
“因涉及人身安全问题,汽车对芯片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也提出了高要求,一般要求设计寿命为15年或20万公里。此外,长供货周期、与中下游零部件厂商及整车厂长久的合作关系等,都是国产MCU厂商必须攻克的难题。”刘涛补充道。rYSesmc
总的来看,尽管车规级MCU的设计门槛仅次于军工级别,但长周期的严格认证带来的是丰厚的回报!一般而言,一款车载MCU需要2至3年才能完成车规认证并打进整车厂供应链,可一旦进入整车供应链,就可能拥有长达5-10年的供货周期,这是很多已打入车企供应链的MCU厂商的福音。rYSesmc
智能座舱更细分的应用,包括全液晶仪表、车联网、车载信息娱乐系统、高级驾驶辅助系统、语音识别、手势识别、智能座椅、氛围灯等等。这些细分应用对MCU的技术指标不尽相同,带给厂商不小的挑战。rYSesmc
童强华坦言,不同的产品应用对MCU的技术需求确实差异很大,因此MCU厂商需要提供丰富的产品系列,以满足不同等级MCU客户的选择。杰发科技第一代MCU AC781X有多达26种不同型号,第二代MCU AC7801X有20种不同型号,提供了不同的内存大小、接口数量、温度等级的MCU,可适配各种不同复杂度的应用。rYSesmc
芯旺微电子丁丁同样认为,每个具体应用的解决方案,要看具体的需求,比如雨刷、车窗等属于车身控制ECU单元,需要接入汽车控制总线网络,且具备一定的安全性要求,而座椅和车载娱乐信息系统在考虑安全可靠的前提下,更侧重于舒适性和便利性,在满足基本功能的同时,需要更多考虑如何增加汽车本身的附加值。rYSesmc
以芯旺微电子的MCU产品为例,目前,其量产的8位车规级MCU-KF8A和32位车规级MCU-KF32A都有应用到车身控制ECU单元中去,包括座椅、车窗、灯光控制、水泵、雨刷、空调面板及多功能方向盘等。其中,KF32A因其“低功耗、高运算处理能力、多达6个CAN接口”等优势,广泛应用于汽车BCM、仪表盘控制、T-BOX等车载方案上。据悉,今年下半年,ChipON还会针对该市场量产CAN-FD等产品,以便更好的应用于智能座舱的实时通信、功耗控制以及车身控制连接及主控单元。rYSesmc
哪些细分应用门槛更低?“从座舱的分级应用需求来看,相比汽车的底盘控制、引擎控制等应用,雨刷、车窗、座椅、车载娱乐信息系统的MCU应用安全等级相对较低,风险也较小,进入门槛较低,也是目前国产MCU首先突破的汽车电子应用领域。”黄继颇说。rYSesmc
rYSesmc
雅特力科技(重庆)有限公司市场经理林金海rYSesmc
林金海则认为车载娱乐作为中控主要部分,从技术上看是最为复杂的一个环节。车联网的发展和5G的应用,都离不开车载娱乐信息系统这个重要的终端入口,未来会朝着“功能集成化”和“模块化”的趋势发展。雨刷、车窗、电动座椅等通常只需要8-bit MCU或者32-bit入门款M0就可满足要求。rYSesmc
“娱乐信息系统会随着车用传感器增加与人工智能的加持发展出对MCU性能的新要求。”廖崇荣表示,更高的Flash/RAM容量是可预期的。随着信息量的增加,MCU的运算能力、CAN Bus与SPI/UART等运算速度都会同时被要求提升。rYSesmc
笙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市场营销部副处长廖崇荣rYSesmc
展望未来,林金海表示,自动驾驶涉及车控的安全域功能,项目落地需突破自动驾驶这一全新领域系统级别较大的挑战,还需要整车相对应的配套升级。而智能座舱落地难度相对较小,有望迎来快速增长期。MCU厂商只有找准智能座舱垂直细分市场,做好自身的定位,方能跟上产品增长的步伐!rYSesmc
微信扫一扫,一键转发
关注“国际电子商情” 微信公众号
国际电子商情31日讯 近日意法半导体公布2023年第二季度财务业绩。数据显示,意法半导体第二季度净收入43.3亿美元,同比增长12.7%,毛利率49%,营业利润率26.5%,净利润10亿美元;上半年净收入85.7亿美元,同比增长16.1%,毛利率49.3%,净利润20.5亿美元。
中企赴印投资建厂的热潮似乎有所放缓……
根据芯片大厂的财报数据,在过去几个季度以来,大家的业绩集体“跳水”。半导体行业景气度翻越高峰之后,正在经历漫长的下行期,新的上升周期在下半年能到来吗?
北京时间2023年7月27日凌晨,美商MaxLinear Inc.(以下称“美商迈凌”)宣布,终止以3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72亿元)收购慧荣科技公司(Silicon Motion)的交易,因为“并购协议中规定的某些成交条件未得到满足且无法得到满足”。该消息一经发出引发了业内的热议。
国际电子商情28日讯 市调机构在最新预测中指出,2027年全球可折叠手机出货量将突破1亿部大关。
国际电子商情28日讯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日前印发《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智能网联汽车)(2023版)》,分阶段建立适应中国国情并与国际接轨的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
国际电子商情27日讯 据外媒报道,三星电子周四表示,全球存储芯片市场最糟糕的时期已经过去,但宣布计划延长减产。数据显示,这家韩国科技巨头今年上半年芯片业务蒙亏损8.9万亿韩元(约合70亿美元)。
国际电子商情27日讯 据官网消息,美国半导体协会(SIA)25 日研究发现,美国半导体行业到2030年将面临严重的人才短缺,缺口将达6.7万个。
MaxLinear终止收购慧荣科技交易,很大可能与中国国际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基于对经营集中反垄断审查,决定附加限制性条件举措有关。
国际电子商情26日从欧盟理事会官网获悉,当地时间7月25日,欧盟理事会批准了旨在加强欧洲半导体生态系统的法规,即《芯片法案》。
国际电子商情25日讯 汽车研究公司标普全球移动(S&P Global Mobility)周一 (24日) 发布的报告表示,得益于供应链问题改善和需求强劲,7月美国新车销量可望再度上升。
国际电子商情25日讯 外媒消息称,为确保关键零部件的供应,德国政府计划拨款200亿欧元用来支持半导体制造业…
继美光6月底发布2023财年第三季度财报数据后,近日,三星和SK海力士两大存储器厂商也各自发布了其最新财报。
2022年被视为SiC碳化硅的爆发元年:大额订单的签署、大规模的扩产、广而深的上下游合作、持续增加的功率半导
近日,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吴红表示,集成电路产量逆势增长,随着多个集成电路重大制造项目的建
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调研数据,2023年7月下旬,电视各尺寸面板价格延续上涨趋势,部分显示器、笔记本面板价格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了《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该办法自2023年12月1
2023年第二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同比下滑5%至6430万部。
【招银研究|宏观点评】降幅收窄,修复提速——2023年1-6月工业企业利润点评
7月25日,据中国台媒工商时报消息,因先进封装产能供不应求,台积电计划斥资900亿元新台币(约合人民币205.84亿元)设
尽管MicroLED技术仍在发展路途中,但其超高显示综合性能,早已被显示厂商、汽车厂商看中,用于研发下一代高清智能
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研究显示,2023年第二季高刷新率面板(100Hz(含)以上)出货量激增,季成长幅度高达62%,出货量高达
英国品牌评估机构“品牌金融”(BrandFinance)发布2023“全球互联网软件品牌价值15强”排行榜(INTERNET&SOFT
日前,三安光电在重庆再有新动作,快速推进SiC扩产项目的建设。
9月5日-6日, 2023 | 海南·海口
Arm 和我们的生态系统的关键信念之一是与开源社区合作,共创一个高度发达的 Arm 架构,使软件的落地更加稳定
航顺芯片经过多年发展后为更快速的人才集聚和弥补核心技术商业化,采取先投资,双方团队磨合后并购32位MCU研发
通过替换现有的Si MOSFET,可将器件体积减少约99%,功率损耗减少约55%
2023年7月20日,B2B电子元器件交易平台ICZOOM Group Inc.(纳斯达克股票代码:IZM)(“公司”或“ICZ
2023年7月15日顶讯科技华东区用户见面会圆满收官,感谢华东区客户朋友们对易宝软件的信任和给予顶讯团队的鼎
8月23日-24日, 2023 | 四川·广汉
1979年,在祖国万里疆土的华南沿海,一个小渔村——深圳成为了全国目光的焦点,中国经济自此逐渐开始
7月11日~13日,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业内领先的电子元器件独立分销商深圳创实技术有限公司(简称“创实技术”或“Cy
第十一届(2023年)中国电子专用设备工业协会半导体设备年会暨产业链合作论坛和第十一届(2023年)半导体设备材料
UDE2023第四届国际半导体显示博览会即将于7月17日至19日深圳福田会展中心拉开帷幕。在距离开展仅剩不到两周
2023年7月11日,矽典微发布新一代智能毫米波传感器SoC ICL1112、ICL1122两款芯片。提升了超低功耗检测和极远
点击查看更多
北京科能广告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
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