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王传福:新能源的春天到了

随着各国对能源耗尽、环境保护、气候变化等问题的日益重视,清洁环保的新能源利用将成为各国政府的重要发展策略。比亚迪总裁王传福认为,技术应为战略服务,未来比亚迪将围绕新能源战略这个核心,以电动车、太阳能、储能三大方向来推动新能源的普及与发展。日前,本刊对王传福进行了专访。

  从电池行业到汽车制造, 再到太阳能、电动车,比亚迪的跨度似乎越来越大,而这每一个领域都意味着难以克服的技术难关。然而仔细观察我们不难发现,比亚迪的发展一直紧紧围绕着“能源”来做文章,不管在哪个领域,比亚迪始终坚持自己研发,掌握核心专利技术。在“技术狂人”王传福的领导下,比亚迪的新能源之路能够走多远?OC3esmc

问:比亚迪为什么会将“新能源”作为公司的战略方向?OC3esmc

  答:在新能源领域我们也坚持很久了,现在来看春天应该到了。其实我想企业家要定战略、把方向,要抓住市场的脉搏,企业才能更好更快地成长。那么战略怎么定?我们的技术应该首先为战略服务。OC3esmc

  能源的结构、环境的保护、气候的变化这几个问题是必须要解决的。比如我们说能源安全,中国按现在的人口数量发展下去,传统能源是真的不够用的。现在我们国家的汽车保有量才1.3亿部,家庭用车量才0.7亿部,全球的汽车保有量也就是5~6亿部。如果我们要像美国一样每个家庭1部车,光烧汽油就烧不起。OC3esmc

  另外是环境保护,即使有这么多汽油,环境也支撑不了。现在大量的尾气排放造成的雾霾问题已经很严重了。在中国,节能减排里面交通的排放差不多占了45%;而在发达国家比如说美国,交通排放可能占到60%。交通排放不做贡献的话,节能减排就成了空话。OC3esmc

  这几个难题要解决,唯一的突破点就是新能源。新能源也必将成为一个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OC3esmc

问:为什么比亚迪始终坚持自主研发,掌握核心专利技术?OC3esmc

  答:比亚迪研发汽车已经10年了,我们几乎掌握了汽车几乎所有核心的技术。这些核心技术再加上我们电池、电机、电控技术,迸发在一起,就组合成了我们现在这些产品。OC3esmc

  比亚迪研发是全球第一家推出双模混动车的厂商,2008年就推出了F3DM。做双模车有六个门槛。其中三个门槛是电池、电机、电控,还有三个门槛是发动机的电喷(软件)、自动变速箱的硬件和软件。这个不是所有的厂商会做,国际大品牌也有很多没有掌握。OC3esmc

  现在大家都推崇专业化分工,这是提高管理效率的方法。因为这样,很多企业把很多东西都外包,比如底盘、电喷、自动变速箱都外包,这样做的效果更好、质量更好。但是假如这个行业要发生变革的时候,情况又不一样,因为产业链涉及环节太多了,速度就会很慢。当传统产业真正要发生变革的时候,领导者一定是技术的整合者,比亚迪在各种整合的道路上做得很彻底。OC3esmc

问:能否介绍一下比亚迪的电动车战略?OC3esmc

  答:我们的电动车战略可以分为7加4,7个领域是城市交通工具,4个领域是专用车。首先7个领域是针对于城市,比如说公交、出租车、私家车、城间巴士、环卫车、两种物流车。物流车里面又分为运送普通商品的物流车和运送建筑材料(比如混凝土、渣土)的城市建设用车。OC3esmc

  另外4个领域是行业专用车,包括:机场、港口、矿车、仓库。比如电动叉车,现在的叉车,虽然也有电动的,但是电池寿命不行,叉车在仓库内充电也不安全。我们规划未来三到五年,电动叉车的市场要做到100亿元人民币。OC3esmc

  私家车发展也不错。我们在2014年年底推出“唐”,2015年推出“汉”,到今年比亚迪所有新开发的产品都是双模版本,不再只推燃油车。针对现有的电动车型会有燃油版本的改款。我们可以算一笔经济账,三度电是1块8毛钱,一升油是7块5毛钱。比亚迪的目标就是用三度电来代替一升油,两者的效率是一样的。OC3esmc

问:您很早就曾经提到过比亚迪的三大梦想,电动车我们已经比较熟悉,能否介绍一下太阳能和储能?OC3esmc

  答:人类唯一能依赖的可持续使用的能源就是太阳能。如果把全球一个小时的太阳能总量收集起来,可以供全球使用一年;如果我们把中国沙漠1%的面积布上太阳能,全国所有的电站都可以关门了。当然,现在太阳能行业的发展进入了低谷,但是我们没有放弃。行业转型的时候需要有能力的公司来制定标准,带领行业往前走。OC3esmc

  另一个梦想是储能,我们现在主要采用的储能方式是抽水储能。这种方式效率很低,而且不是所有地区可以建设水库,所以我们认为电池储能才是最有效的储能解决办法。原因有三点:第一,电池效能可以达到90%以上;第二,电池反应速度快,从储能到取电反应速度可达到二十毫秒,抽水储能则至少5分钟;第三,电池储能是分布式的,体积可以做很小,也可以做得很大,随心所欲,把汽车当成储能也可以。OC3esmc

  • 微信扫一扫,一键转发

  • 关注“国际电子商情” 微信公众号

  • 大脑-小脑-传感-关节-通信-应用,全方位为具身智慧机器

    圆桌嘉宾(从左到右):乌镇智库理事长 张晓东;乐聚(深圳)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算法总监 何治成;爱芯元智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副总裁 刘建伟;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IC设计分会副理事长,芯原股份创始人、董事长兼CEO 戴伟民;上海昱感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CEO 蒋宏;上海先楫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嵌入式专家及产品总监 费振东;鹏瞰集成电路(杭州)有限公司首席市场营销官 江晓峰。

  • 2025年关税争端下,中国半导体还出海吗?

    关税围堵下,中国半导体为何仍敢勇闯东南亚、硬闯“美国后院”?

  • 关税挑战下,为构建安全供应链“支真招儿”

    在全球电子信息产业高速发展与逆全球化趋势并行的双重背景下,半导体产业链正经历系统性重构的历史性变革。面对技术封锁与贸易壁垒,中国半导体企业如何开辟安全通道?如何实现本土化布局与全球资源的战略协同?更关键的是,如何把握供应链安全与协同的平衡点?

  • 卷技术、拼生态、忙出海,小小传感器做出大市场!

    如果说CPU是电子设备的大脑、电源是心脏、内存是记忆中枢,那传感器就是“神经元”。它是数据采集的源头,无论是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智慧医疗,还是智能设备和大数据分析,再庞大的智能系统,都要从传感器的针尖上开始。

  • 谈荣锡:电子元器件分销商的追梦之路

    3月28日,在IIC Shanghai 2025期间举办的《国际电子商情》创刊40周年领袖沙龙上,中国信息产业商会电子元器件应用与供应链分会(ECAS)副理事长谈荣锡回顾了行业变迁与未来方向。

  • 中电港:做强做优生产性服务,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3月28日,在IIC Shanghai 2025期间举办的《国际电子商情》创刊40周年领袖沙龙上,中电港副总经理叶建斐分享了题为“做强做优生产性服务,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主题报告。

  • 《国际电子商情》创刊40周年领袖沙龙:元器件分销,追梦未

    1985年到2025年,我们见证了中国电子产业从短缺到丰盈、从低端到高端,从模仿到创新,从"追随者"到"领跑者"。在中国电子产业的崛起之路上,电子元器件分销商始终是隐形护航者——他们架起信息交汇的桥梁,疏通产业升级的血脉,在每一次"卡脖子"危机中寻找破局密钥。

  • 思特威电子:高性能CMOS图像传感器驱动成像技术革新

    3月27日,在国际集成电路展览会暨研讨会(IIC Shanghai 2025)期间举办的“2025中国IC领袖峰会”上,思特威工业和新兴芯片部副总裁金方其发表了“高性能CMOS图像传感器驱动成像技术革新”主题演讲。他深入浅出地分析了全球图像传感器市场情况,介绍了思特威在安防监控、终端手机、车载、工业等领域的多元化市场发展策略,并且分享了未来CIS的市场应用和发展趋势。

  • 拍明芯城供应链金融服务:解锁中小微企业增长潜力

    近日,拍明芯城联合创始人兼首席运营官刘端蓉在接受《国际电子商情》独家专访时表示,供应链金融服务是公司的一个服务延伸,它有效地提高了中小微企业的资金流转效率,促进平台、金融机构与客户之间的良性互动,实现共赢发展。

  • 中国分销引擎:驱动本土创新,引领全球进步

    最后,请用一句话寄语“国际电子商情40周年”。

  • 当元器件供应链遇上AI,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2024年被视为人工智能(AI)和大模型应用的爆发之年。金融、交通、制造业、医疗、教育等多个行业已积极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模型去推动其数字化转型,这不仅标志着AI技术的成熟,也预示着AI将更深度地融入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为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便利和效率。

  • 安霸半导体: GenAI’s Move to the Edge

    11月5日,在IIC Shenzhen - 2024国际集成电路展览会暨研讨会同期举办的2024全球CEO峰会上,安霸半导体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冯羽涛发表了题为“GenAI’s Move to the Edge”的演讲,深入探讨了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在边缘计算领域的发展趋势和AGI可能对人类智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近期热点

广告

EE直播间

更多>>

在线研讨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