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思卡尔:谋定而战“中国年”

飞思卡尔半导体销售及市场副总裁兼亚太区总经理汪凯博士在接受本刊专访时表示。对于飞思卡尔来说,今年将会是一个“中国年”,那么该公司又将在这个关键的战场上投入哪些力量呢?

  计算机科学家Alan Kay曾说:“预测未来的最佳方式就是开创未来。”对于飞思卡尔来说,深耕中国市场就是该公司当下最想要积极开创的一个未来。“以中国市场为主导的亚太区市场,是飞思卡尔全球增长最快的市场,也是最重要的市场。这是我们应该要赢取也必须赢取的一个市场。”SkAesmc

问:去年飞思卡尔进行了业务重组,能否谈谈重组以来最新的发展状况?SkAesmc

  答:通用MCU、汽车MCU、模拟、RF和数字网络五个事业部中,MCU是今后将努力发展的重点。这是因为首先,现在32位的MCU应用越来越多,广受关注的互联网、物联网等都离不开MCU,以及智能城市、智能电表等领域MCU也是不可或缺的。出于对中国市场的重视,飞思卡尔的近一半研发投入在中国,研发也逐见成效,同时市场占用率也在逐步上升。在RF产品领域,飞思卡尔的产品有近60%的市占率,随着下一代Airfast系列产品的投产还将继续提升。而汽车MCU部门是飞思卡尔的根基,在中国也是成长最快的一个部门。这个市场由于此前营收已经很高了,所用器件与通用器件要求不同,需要高可靠性、零失效要求,因此单独列出。随着智能手机的爆发,采用的传感器产品也越来越多,预计模拟/传感事业部今年的营收也会更好。SkAesmc

  而将遇到更多挑战的是在网络应用方面,例如竞争者推出了更多多核产品,在这一领域飞思卡尔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尤其是在大客户方面。但相信我们新一代Layerscape产品出来以后,这一市场会慢慢恢复。SkAesmc

问:最近在MCU市场上发生了一些有趣的事件,您对该市场有何见解?SkAesmc

  答:以前很多家电类、简单的控制应用等都是8位传统MCU产品。随着控制的需求和速度提升,市场逐渐转向32位。飞思卡尔现在推出的新产品都是32位,同时对8位MCU的客户也会继续支持。SkAesmc

  从MC U 内核演变来看,此前的MIPS内核、ARM内核、x86内核甚至PowerPC内核等各自占有一定市场份额。但是现在通用、小型的MCU都逐渐转移到ARM架构了,飞思卡尔也是如此。这样一来,要实现MCU产品的差异化就需要通过自己的IP让产品更低功耗、更多外设、更多解决方案等来实现。但飞思卡尔同时也还会开发自己架构的MCU产品,而软件层对不同架构的MCU产品都是兼容的,这也为客户提供了更多样化的选择。SkAesmc

  此外,最近MCU市场也发生了一些收购、退出事件。以汽车MCU为例来说,这是一个成熟期很长的市场,在所有产品中,汽车需要花费最长时间去实现design-in,然后经过调试才能量产,尤其又涉及人身安全,所以这个市场进入门槛很高。SkAesmc

  这些收购、退出(三星MCU)等事件,也充分说明MCU在本土市场上竞争的激烈。ARM逐渐成为通用架构后,MCU市场进入壁垒降低,但更难的是如何能提供一套完整的方案,高性价比也很重要。SkAesmc

问:您提到亚洲、特别是中国成为飞思卡尔必须赢取的一个市场,能否谈谈在这一市场上飞思卡尔将会有哪些作为?SkAesmc

  答:首先不久前我们宣布了计划新开设覆盖中国重点地区的10个销售办事处,增加近100名销售人员。截止到2014年,我们的办事处预计将延伸至全国9个省份和4个直辖市,覆盖国内绝大部分客户群体,这将进一步提升我们服务于中国更广泛的客户群体的能力,特别是广大的中小型客户。这一举措是希望飞思卡尔的员工能更深入到二线城市与更多客户沟通,从而使更多客户能了解我们的产品。与此同时,飞思卡尔也将与更多分销商接触,以极大地推动客户数量增长。SkAesmc

  在市场拓展方面,飞思卡尔亦不断进行创新性变革,其中加强与国内独立设计公司(IDH)的战略合作,便是重要战略举措之一。在合作共赢的战略思路下,飞思卡尔先后与本土嵌入式领域的周立功单片机和利尔达科技成为战略合作伙伴,致力于以强强携手、优势互补的合作模式,共同拓展国内更广阔市场。SkAesmc

  另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已经举办了很多届的FTF,今年将采取不同的形式,在更多不同城市举行约25场研讨会,以使不同的客户群更了解我们的产品,同时让他们真正理解飞思卡尔产品的优势和所能为他们带来的价值。这样改变带来的另一个好处是能将我们与合作伙伴的一些新的方案更快地推广到客户,让他们真正地得到帮助并更快将产品上市。SkAesmc

  因此对于飞思卡尔来说,今年将会是一个“中国年”,我们将飞思卡尔所有的优势、关注的重点都放到中国市场上,这是我们应该要赢取,也必须赢取的一个市场。SkAesmc

问:为何选择周立功单片机和利尔达科技这两家企业?双方合作以来取得了哪些进展?SkAesmc

  答:开拓广泛的大众市场,携手国内的独立设计公司以更好地服务中小客户,是我们这一年里的重要举措之一。因此与周立功、利尔达的合作非常有意义,这也是一个双方选择的结果。对于飞思卡尔来说,要把产品真正地推到客户端,需要一个很好的生态系统,但是也不可能自己来完成所有的工作,所以必须选择业界一些非常知名的,有很好的客户基础的IDH来合作。另一个原因是,现在只提供芯片等硬件产品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因为客户需要完整的解决方案。飞思卡尔将持续与生态链中的众多合作伙伴一起提供更多完整解决方案,分层次满足他们的需求,以使客户能更快地将之用于产品中去。SkAesmc

  去年与周立功合作以来,因为产品设计周期通常在半年左右,所以到现在已有很多样片、应用已推到客户端,发展态势非常好。与利尔达的合作刚刚开始,相信通过飞思卡尔领先的MCU产品与利尔达快速的技术响应相结合,一定会为更多中小企业发展MCU应用提供更有力的支持。SkAesmc

  • 微信扫一扫,一键转发

  • 关注“国际电子商情” 微信公众号

  • 大脑-小脑-传感-关节-通信-应用,全方位为具身智慧机器

    圆桌嘉宾(从左到右):乌镇智库理事长 张晓东;乐聚(深圳)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算法总监 何治成;爱芯元智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副总裁 刘建伟;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IC设计分会副理事长,芯原股份创始人、董事长兼CEO 戴伟民;上海昱感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CEO 蒋宏;上海先楫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嵌入式专家及产品总监 费振东;鹏瞰集成电路(杭州)有限公司首席市场营销官 江晓峰。

  • 2025年关税争端下,中国半导体还出海吗?

    关税围堵下,中国半导体为何仍敢勇闯东南亚、硬闯“美国后院”?

  • 关税挑战下,为构建安全供应链“支真招儿”

    在全球电子信息产业高速发展与逆全球化趋势并行的双重背景下,半导体产业链正经历系统性重构的历史性变革。面对技术封锁与贸易壁垒,中国半导体企业如何开辟安全通道?如何实现本土化布局与全球资源的战略协同?更关键的是,如何把握供应链安全与协同的平衡点?

  • 卷技术、拼生态、忙出海,小小传感器做出大市场!

    如果说CPU是电子设备的大脑、电源是心脏、内存是记忆中枢,那传感器就是“神经元”。它是数据采集的源头,无论是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智慧医疗,还是智能设备和大数据分析,再庞大的智能系统,都要从传感器的针尖上开始。

  • 谈荣锡:电子元器件分销商的追梦之路

    3月28日,在IIC Shanghai 2025期间举办的《国际电子商情》创刊40周年领袖沙龙上,中国信息产业商会电子元器件应用与供应链分会(ECAS)副理事长谈荣锡回顾了行业变迁与未来方向。

  • 中电港:做强做优生产性服务,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3月28日,在IIC Shanghai 2025期间举办的《国际电子商情》创刊40周年领袖沙龙上,中电港副总经理叶建斐分享了题为“做强做优生产性服务,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主题报告。

  • 《国际电子商情》创刊40周年领袖沙龙:元器件分销,追梦未

    1985年到2025年,我们见证了中国电子产业从短缺到丰盈、从低端到高端,从模仿到创新,从"追随者"到"领跑者"。在中国电子产业的崛起之路上,电子元器件分销商始终是隐形护航者——他们架起信息交汇的桥梁,疏通产业升级的血脉,在每一次"卡脖子"危机中寻找破局密钥。

  • 思特威电子:高性能CMOS图像传感器驱动成像技术革新

    3月27日,在国际集成电路展览会暨研讨会(IIC Shanghai 2025)期间举办的“2025中国IC领袖峰会”上,思特威工业和新兴芯片部副总裁金方其发表了“高性能CMOS图像传感器驱动成像技术革新”主题演讲。他深入浅出地分析了全球图像传感器市场情况,介绍了思特威在安防监控、终端手机、车载、工业等领域的多元化市场发展策略,并且分享了未来CIS的市场应用和发展趋势。

  • 拍明芯城供应链金融服务:解锁中小微企业增长潜力

    近日,拍明芯城联合创始人兼首席运营官刘端蓉在接受《国际电子商情》独家专访时表示,供应链金融服务是公司的一个服务延伸,它有效地提高了中小微企业的资金流转效率,促进平台、金融机构与客户之间的良性互动,实现共赢发展。

  • 中国分销引擎:驱动本土创新,引领全球进步

    最后,请用一句话寄语“国际电子商情40周年”。

  • 当元器件供应链遇上AI,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2024年被视为人工智能(AI)和大模型应用的爆发之年。金融、交通、制造业、医疗、教育等多个行业已积极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模型去推动其数字化转型,这不仅标志着AI技术的成熟,也预示着AI将更深度地融入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为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便利和效率。

  • 安霸半导体: GenAI’s Move to the Edge

    11月5日,在IIC Shenzhen - 2024国际集成电路展览会暨研讨会同期举办的2024全球CEO峰会上,安霸半导体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冯羽涛发表了题为“GenAI’s Move to the Edge”的演讲,深入探讨了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在边缘计算领域的发展趋势和AGI可能对人类智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近期热点

广告

EE直播间

更多>>

在线研讨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