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充电市场方兴未艾

作为一项新兴技术,无线充电一直被广泛关注。消费者希望在不使用AC适配器和专用连接器的情况下,为移动设备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充电。近两年无线充电技术发展迅速,但市场始终没有获得大规模商用普及。标准、成本、技术……哪些因素阻碍了无线充电的发展?无线充电市场规模商用是否将在今年引爆?本期我们特别邀请到IDT公司企业营销副总裁 Graham Robertson先生,就以上问题分享见解。

问:无线充电市场未来的发展前景和市场规模如何?Y0Qesmc

  答: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分析,无线充电市场在未来几年会有快速的成长。现在已经很难看到一个市场的复合成长率超过25%,而无线充电就属于这类市场。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使用者们常常需要随时充电,而原来的有线充电模式常常需要找寻合适的场所和环境来充电,带来诸多不便。整个无线充电技术开发系统需要做的就是,在诸如家具或者交通工具等载体上提供充电服务。目前,已经有一些公司在陆续开发类似的产品。在2013年5月左右,部分新推出的高端车型将采用无线充电技术,这代表无线充电已经融入我们的生活。Y0Qesmc

  中国智能手机厂商过去几个月中,在无线充电领域的进展速度非常快。甚至运营商也很感兴趣,他们会推动手机厂商来加入这个生态系统。因此我们预估,今年年终各大手机厂商推出的旗舰机型都会配备无线充电功能。Y0Qesmc

问:IDT已推出了针对WPC的无线电源发射器解决方案,为何又选择了加入A4WP同盟?Y0Qesmc

  答:去年底,我们推出了针对无线充电联盟(WPC) Tx-A5、Tx-A6和Tx-A11线圈,业界集成性最高的无线电源发射器解决方案IDTP9035和IDTP9036。新产品是针对单线圈5V输入和三线圈12V输入应用的,其进一步扩充了IDT满足WPC Qi标准的磁感应发送端系列产品。满足Qi标准的无线充电解决方案在众多应用领域获得青睐,包括充电板、汽车、工业和其他消费电子产品应用。Y0Qesmc

  同时,我们在去年9月宣布加入A4WP同盟,该同盟是一个由全球无线电源技术行业领军者组成的独立运作机构,专注于全新的无线电源传输技术,其具备空间自由度,能为车内和台式电气设备充电,以及多个设备同时充电。Y0Qesmc

  越来越多的全球行业领军者加入这个全新的无线电源生态系统,我们希望能够成功应对下一代无线电源传输技术带来的种种挑战,因此也加入成为该组织成员。近期我们相继与英特尔和高通公司合作开发的无线充电解决方案,就可以无空间限制地为包括手机和其他充电电池/地功率直充设备在内的消费电子提供充电。Y0Qesmc

问:现在市场上的产品以MI和MR两种无线充电解决方案为主,您认为哪种技术有更大的市场潜力?Y0Qesmc

  答:这个需要消费者来判断,我们的任务是尽量支持更多的标准,因为只有这样,不管消费者最终选择哪个都没关系,我们都可以从中受益。Y0Qesmc

  实现无线充电主要通过三种方式,即电磁感应(MI)、无线电波和电磁共振(MR)作用。目前最为常见的充电解决方案就采用了电磁感应方式,比如Qi标准。MI方式是通过初级和次级线圈感应产生电流,从而将能量从传输端转移到接收端。需要一对一进行短距离充电,而且充电设备需要对准线圈,能量转换效率比较高。MR方式目前只能在较短距离内采用,不适合长距离传输电能,可以同时给多个设备同时充电,对设备的摆放位置也无特定要求,但能量转换效率相对会低些。Y0Qesmc

  可以说MI与MR方式各有其优缺点,到底哪个解决方案会更有市场前景,这是鸡和蛋的问题,目前无法知晓。不过,IDT在两方面都有投入。Y0Qesmc

问:在市场拓展时,无线充电是否面临成本压力?如何平衡无线充电技术效率和成本之间的矛盾?Y0Qesmc

  答:目前无线充电方案的主要成本是线圈、IC和谐振电容,整套普通的无线充电方案成本大概20美元左右。这样的价格,在如今竞争日趋白热化的智能终端中,估计也只有为数不多的高端机型才能消受得起。尽管如此,无线充电技术还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Y0Qesmc

  由于消费电子产品成本比较敏感,具备无线充电功能的产品并不是很多。不过就在最近几个月,已经有多家终端厂商向我们寻求合作。Y0Qesmc

  效率和成本之间的矛盾是永恒的话题。因此当前的效率水平只能维持在一定范围内。目前无线充电的效率主要在70-75%左右。Y0Qesmc

  • 微信扫一扫,一键转发

  • 关注“国际电子商情” 微信公众号

  • 大脑-小脑-传感-关节-通信-应用,全方位为具身智慧机器

    圆桌嘉宾(从左到右):乌镇智库理事长 张晓东;乐聚(深圳)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算法总监 何治成;爱芯元智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副总裁 刘建伟;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IC设计分会副理事长,芯原股份创始人、董事长兼CEO 戴伟民;上海昱感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CEO 蒋宏;上海先楫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嵌入式专家及产品总监 费振东;鹏瞰集成电路(杭州)有限公司首席市场营销官 江晓峰。

  • 2025年关税争端下,中国半导体还出海吗?

    关税围堵下,中国半导体为何仍敢勇闯东南亚、硬闯“美国后院”?

  • 关税挑战下,为构建安全供应链“支真招儿”

    在全球电子信息产业高速发展与逆全球化趋势并行的双重背景下,半导体产业链正经历系统性重构的历史性变革。面对技术封锁与贸易壁垒,中国半导体企业如何开辟安全通道?如何实现本土化布局与全球资源的战略协同?更关键的是,如何把握供应链安全与协同的平衡点?

  • 卷技术、拼生态、忙出海,小小传感器做出大市场!

    如果说CPU是电子设备的大脑、电源是心脏、内存是记忆中枢,那传感器就是“神经元”。它是数据采集的源头,无论是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智慧医疗,还是智能设备和大数据分析,再庞大的智能系统,都要从传感器的针尖上开始。

  • 谈荣锡:电子元器件分销商的追梦之路

    3月28日,在IIC Shanghai 2025期间举办的《国际电子商情》创刊40周年领袖沙龙上,中国信息产业商会电子元器件应用与供应链分会(ECAS)副理事长谈荣锡回顾了行业变迁与未来方向。

  • 中电港:做强做优生产性服务,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3月28日,在IIC Shanghai 2025期间举办的《国际电子商情》创刊40周年领袖沙龙上,中电港副总经理叶建斐分享了题为“做强做优生产性服务,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主题报告。

  • 《国际电子商情》创刊40周年领袖沙龙:元器件分销,追梦未

    1985年到2025年,我们见证了中国电子产业从短缺到丰盈、从低端到高端,从模仿到创新,从"追随者"到"领跑者"。在中国电子产业的崛起之路上,电子元器件分销商始终是隐形护航者——他们架起信息交汇的桥梁,疏通产业升级的血脉,在每一次"卡脖子"危机中寻找破局密钥。

  • 思特威电子:高性能CMOS图像传感器驱动成像技术革新

    3月27日,在国际集成电路展览会暨研讨会(IIC Shanghai 2025)期间举办的“2025中国IC领袖峰会”上,思特威工业和新兴芯片部副总裁金方其发表了“高性能CMOS图像传感器驱动成像技术革新”主题演讲。他深入浅出地分析了全球图像传感器市场情况,介绍了思特威在安防监控、终端手机、车载、工业等领域的多元化市场发展策略,并且分享了未来CIS的市场应用和发展趋势。

  • 拍明芯城供应链金融服务:解锁中小微企业增长潜力

    近日,拍明芯城联合创始人兼首席运营官刘端蓉在接受《国际电子商情》独家专访时表示,供应链金融服务是公司的一个服务延伸,它有效地提高了中小微企业的资金流转效率,促进平台、金融机构与客户之间的良性互动,实现共赢发展。

  • 中国分销引擎:驱动本土创新,引领全球进步

    最后,请用一句话寄语“国际电子商情40周年”。

  • 当元器件供应链遇上AI,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2024年被视为人工智能(AI)和大模型应用的爆发之年。金融、交通、制造业、医疗、教育等多个行业已积极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模型去推动其数字化转型,这不仅标志着AI技术的成熟,也预示着AI将更深度地融入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为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便利和效率。

  • 安霸半导体: GenAI’s Move to the Edge

    11月5日,在IIC Shenzhen - 2024国际集成电路展览会暨研讨会同期举办的2024全球CEO峰会上,安霸半导体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冯羽涛发表了题为“GenAI’s Move to the Edge”的演讲,深入探讨了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在边缘计算领域的发展趋势和AGI可能对人类智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近期热点

广告

EE直播间

更多>>

在线研讨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