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末,《国际电子商情》成功展开了“第一季度电子元器件采购行为调查”给电子产业链企业提供了一些发展指引。6月底,2020年第二季度(4-6月)电子元器件采购调查报告正式出炉,相比Q1有哪些新的变化呢?下面一起来看。
首先,从参与调研企业的地域分布(图1)来看,90%的企业来自中国大陆,5%的企业来自欧美,来自中国香港地区和台湾地区的企业占比均为2%,亚太其它地区企业占比为1%。整体仍以中国大陆企业为主。ZRhesmc
ZRhesmc
ZRhesmc
从参与调研企业的业务性质分类(图2)来看,电子元器件分销商占比35%,品牌制造商(OEM)占比29%,电子制造服务商(EMS)占比18%,原始设计制造商(ODM)占比8%,方案系统设计公司(IDH)7%以及科研院所占3%。ZRhesmc
ZRhesmc
综合以上数据,90%的参与者为代理商/分销商和终端制造厂商,符合此次元器件采购变化趋势调研的初衷。ZRhesmc
在半导体行业低迷、贸易摩擦和新冠疫情的多重打击下,2020年Q2来自需求端的影响远大于供给端。ZRhesmc
在需求端,特别是3-4月,随着疫情在欧美、东南亚等海外市场爆发,服装、纺织、玩具、消费电子等多个行业受到重创,直接冲击了终端制造业对中上游的采购需求。ZRhesmc
供给端(主要指海外)同样受到复工率低、工厂停产/减产的影响,芯片和元器件价格出现波动,交期不断拉长。ZRhesmc
有现货库存的代理商和分销商,十分受益这一波行情,尤其是Q1,很多终端客户因看不明朗未来的供货趋势而提前大量下单囤货,让元器件市场出现了短暂的“盛景”,而这一“盛景”在Q2明显减退,少数企业Q2业绩甚至出现腰斩,从图4企业采购金额的增长变化(29%的企业出现采购额负增长0%-50%)情况可见一斑。ZRhesmc
ZRhesmc
根据调研结果(图3),Q2采购金额最大占比的是500万元-1000万元(20%),其次是100万元-500万元(19%),100万元以下和1000万元-5000万元的分别占18%,5000万元-1亿元占比5%,1亿元到3亿元占比13%,3亿元以上的采购额加起来共计7%。ZRhesmc
综合来看,5000万元以下的采购金额,共计75%,一来说明分销商和终端制造厂商在Q2受到大环境影响较大,采购额度并不令人惊喜;二来跟参与调研企业的规模有关,可能中小规模的企业居多。因此,不以此作为评判Q2整体采购金额是否理想的完整依据。ZRhesmc
ZRhesmc
上图中《国际电子商情》特别设置了Q2和Q1采购金额对比项,首先来看负增长的情况,30%的企业采购额出现负增长,其中采购额减少10%至50%的企业占比最大,达22%,减少0%至10%的企业占比7%,减少50%至100%的比例较小,仅1%。ZRhesmc
再来看采购额正增长的情况, 70%的企业采购额出现正增长,其中,增加10%到50%是最为普遍的现象,高达41%,增加0%-10%的企业也达到21%,而增长50%-100%的企业仍有8%。综合说明Q2终端制造业及分销业务进展较为平稳。ZRhesmc
为何仍有70%的分销商和终端制造企业采购额明显增加?主要是因为中国疫情得到完全控制,产业链上下游全面复工复产,国家出台新政策拉动消费力升级,以国内业务为主导的企业,业绩出现增长乃情理之中,还一部分企业受益于全球防疫物资紧缺的机遇,如额温枪、测温仪、呼吸机等,其对上游元器件的采购额出现了历史性新高。ZRhesmc
除此,元器件供应在Q2中国疫情得到缓解后有了很大改善,3月初中国复工率已经实现70%以上,很多国际半导体厂商的产能也开始向中国大陆倾斜,中国的封装制造产能全线开满,以满足客户的需求。这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采购端“一货难求”的危机,促进了采购额的正向增长。ZRhesmc
Q2调研企业主要面临的挑战来自多个方面,前五大挑战依次是:(1)终端需求疲软;(2)原厂缺货涨价,供货不稳定;(3)原厂产能开出不足;(4)没有建立安全库存;(5)国际物流交通受阻。(见图5)ZRhesmc
ZRhesmc
首先,最大的挑战来自需求端的疲软。欧美是全球非常重要的消费市场,随着疫情蔓延到这些国家,服装、纺织、玩具、电子等产品销路受阻,客户订单陆续取消,迫使一些刚刚复工的中国制造业受到二次冲击,不得不再次停工休假或减产,少数企业还出现了倒闭。ZRhesmc
其次,Q2原厂开工不足主要出现在东南亚国家。3月中旬开始,疫情开始席卷制造业同样密集的东南亚国家,很多国际半导体大厂如TI、ADI、Intel、NXP、Infenon等的后端封测厂聚集于此,不得不受到冲击,由此带来的芯片/元器件缺货涨价、交期拉长成为常态。ZRhesmc
不过客观来看,因Q2需求端也陷入低迷,供需矛盾相比Q1得到了缓和,除了医疗设备所需的元器件之外,其它元器件的缺货涨价程度已不及Q1明显。除此,很多受访企业表示,因疫情突发,企业对安全库存建立的诉求愈发强烈,同时,因疫情造成的国际物流受阻、报关流程增加等也成为了严重阻碍。ZRhesmc
ZRhesmc
ZRhesmc
如何应对?(图6)首先,针对来自供应端的“缺货涨价、交期拉长”的挑战,让相关企业在应对策略上朝着“寻找替代物料”“采用多品牌、多供应商策略”“加强供应商关系”等方向倾斜。ZRhesmc
与此同时,很多厂商表示,通过交易平台数据加强对客户需求的判断力、替换有综合实力的分销商、选择生产资源好的供应商、建立安全库存等,都是企业必须随时具备的硬实力。ZRhesmc
通过这次疫情,很多分销商和终端制造厂商深知“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危害性,多供应商策略成为它们新的共识。ZRhesmc
受半导体原厂产能开出有限的影响,Q2部分元器件延续了Q1缺货和涨价的趋势,但也有明显的不同。ZRhesmc
ZRhesmc
ZRhesmc
根据Q1调查结果,元器件缺货/涨价幅度及交期ToP5依次是:MLCC(26%)、芯片电阻(18%)、存储器(12%)、MCU(9%)、红外温度传感器和MOSFET(7%)。ZRhesmc
相比之下,(图7)Q2紧缺元器件/涨价幅度及交期TOP5依次是:MCU(19%)、MLCC(17%)、功率器件(17%)、芯片电阻(14%)和存储(10%)。ZRhesmc
与Q1相比,Q2最大的差别是,用于额温枪、测温仪的红外温度传感器产品紧缺程度已明显得到缓解,但因呼吸机需求量大增,MCU的需求量水涨船高,成为Q2最为紧缺的产品。MLCC、功率器件、芯片电阻及存储等的紧缺,主要受到马拉西亚、新加坡、菲律宾、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封国”“封城”的影响,村田、太诱、TDK、三星电机等被动元器件厂商,以及TI、ADI、NXP、Onsemi、Infenion等功率器件厂商的产能无法开足所致。ZRhesmc
ZRhesmc
ZRhesmc
值得一提的是,在Q1并未紧缺的功率器件产品,在Q2的紧缺程度突然上升到第三位,主要是因为受疫情影响,包括Infineon、ST、TI、NXP、Onsemi、ADI、Renesas等在内的功率器件IDM原厂,不得不暂停在东南亚国家的制造和封测进程,导致部分产品交期高达24周到30周。ZRhesmc
据《国际电子商情》了解,功率器件虽然缺货但价格涨幅并未到警戒线,原因在于终端需求也同步下滑,缓冲了紧缺程度和价格涨幅。不过,截至6月底,这些国家疫情已得到明显控制,产能已逐渐恢复。ZRhesmc
从Q2分销商和终端制造厂商的营收增长情况(图9)来看,57%的企业出现正增长,其中18%的企业表示Q2营收增长0%-10%,36%的企业表示Q2营收增长10%-50%,3%的企业表示Q2营收增长50%-100%。ZRhesmc
综合而言,超过半数的企业营收呈正增长,依然是很乐观的现象,这主要得益于中国市场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制造和消费市场,中国疫情得到控制、产业链企业迅速复工复产,是企业营收最有力的保障。ZRhesmc
ZRhesmc
ZRhesmc
另外43%的企业营收出现负增长,其中负增长0%-10%的企业占比17%,负增长10%-50%的企业占比23%,负增长50%-100%的企业占比3%。ZRhesmc
这部分企业营收出现负增长,主要是因为它们以海外订单为主,叠加关税增加的影响,这部分企业面临较大挑战,甚至面临生存危机。ZRhesmc
对分销商来说,在客户订单减少和国际半导体原厂拿货渠道封闭、交期延长的夹击之下,现金流也开始出现问题。因此,从Q2开始,很多分销商开始跟国产半导体原厂寻求合作,试图在国产化面寻找一些商机。ZRhesmc
ZRhesmc
先前,业界将2020年疫情后半导体行业的反弹轨迹用四种曲线来描述(图10),一是V型(7%),指快速触底后反弹;二是L型(30%),指下滑后长期处于低迷状态;三是U型(34%),指是先下滑,度过一段低迷期后再反弹;最后是W型(29%),波浪式反弹。ZRhesmc
除了V型反弹这种极端的趋势占比7%之外,后面三种曲线占比相差无几,这方向说明,业界对未来半导体产业的走势仍无明确把握。ZRhesmc
截至7月初,全球疫情确诊人数已经超过1280万例,印尼、巴西等国家的疫情愈演愈烈进入高峰期,外加国际贸易形势变幻莫测,关税贸易政策风云多变,部分国家对他国巨头企业实施半导体禁运制裁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整个行业的走势。可见,2020年全年半导体行业走势,还难以在Q2看得清楚,智能静观其变。ZRhesmc
微信扫一扫,一键转发
关注“国际电子商情” 微信公众号
国际电子商情31日讯 近日意法半导体公布2023年第二季度财务业绩。数据显示,意法半导体第二季度净收入43.3亿美元,同比增长12.7%,毛利率49%,营业利润率26.5%,净利润10亿美元;上半年净收入85.7亿美元,同比增长16.1%,毛利率49.3%,净利润20.5亿美元。
中企赴印投资建厂的热潮似乎有所放缓……
根据芯片大厂的财报数据,在过去几个季度以来,大家的业绩集体“跳水”。半导体行业景气度翻越高峰之后,正在经历漫长的下行期,新的上升周期在下半年能到来吗?
北京时间2023年7月27日凌晨,美商MaxLinear Inc.(以下称“美商迈凌”)宣布,终止以3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72亿元)收购慧荣科技公司(Silicon Motion)的交易,因为“并购协议中规定的某些成交条件未得到满足且无法得到满足”。该消息一经发出引发了业内的热议。
国际电子商情28日讯 市调机构在最新预测中指出,2027年全球可折叠手机出货量将突破1亿部大关。
国际电子商情28日讯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日前印发《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智能网联汽车)(2023版)》,分阶段建立适应中国国情并与国际接轨的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
国际电子商情27日讯 据外媒报道,三星电子周四表示,全球存储芯片市场最糟糕的时期已经过去,但宣布计划延长减产。数据显示,这家韩国科技巨头今年上半年芯片业务蒙亏损8.9万亿韩元(约合70亿美元)。
国际电子商情27日讯 据官网消息,美国半导体协会(SIA)25 日研究发现,美国半导体行业到2030年将面临严重的人才短缺,缺口将达6.7万个。
MaxLinear终止收购慧荣科技交易,很大可能与中国国际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基于对经营集中反垄断审查,决定附加限制性条件举措有关。
国际电子商情26日从欧盟理事会官网获悉,当地时间7月25日,欧盟理事会批准了旨在加强欧洲半导体生态系统的法规,即《芯片法案》。
国际电子商情25日讯 汽车研究公司标普全球移动(S&P Global Mobility)周一 (24日) 发布的报告表示,得益于供应链问题改善和需求强劲,7月美国新车销量可望再度上升。
国际电子商情25日讯 外媒消息称,为确保关键零部件的供应,德国政府计划拨款200亿欧元用来支持半导体制造业…
继美光6月底发布2023财年第三季度财报数据后,近日,三星和SK海力士两大存储器厂商也各自发布了其最新财报。
2022年被视为SiC碳化硅的爆发元年:大额订单的签署、大规模的扩产、广而深的上下游合作、持续增加的功率半导
近日,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吴红表示,集成电路产量逆势增长,随着多个集成电路重大制造项目的建
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调研数据,2023年7月下旬,电视各尺寸面板价格延续上涨趋势,部分显示器、笔记本面板价格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了《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该办法自2023年12月1
2023年第二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同比下滑5%至6430万部。
【招银研究|宏观点评】降幅收窄,修复提速——2023年1-6月工业企业利润点评
7月25日,据中国台媒工商时报消息,因先进封装产能供不应求,台积电计划斥资900亿元新台币(约合人民币205.84亿元)设
尽管MicroLED技术仍在发展路途中,但其超高显示综合性能,早已被显示厂商、汽车厂商看中,用于研发下一代高清智能
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研究显示,2023年第二季高刷新率面板(100Hz(含)以上)出货量激增,季成长幅度高达62%,出货量高达
英国品牌评估机构“品牌金融”(BrandFinance)发布2023“全球互联网软件品牌价值15强”排行榜(INTERNET&SOFT
日前,三安光电在重庆再有新动作,快速推进SiC扩产项目的建设。
9月5日-6日, 2023 | 海南·海口
Arm 和我们的生态系统的关键信念之一是与开源社区合作,共创一个高度发达的 Arm 架构,使软件的落地更加稳定
航顺芯片经过多年发展后为更快速的人才集聚和弥补核心技术商业化,采取先投资,双方团队磨合后并购32位MCU研发
通过替换现有的Si MOSFET,可将器件体积减少约99%,功率损耗减少约55%
2023年7月20日,B2B电子元器件交易平台ICZOOM Group Inc.(纳斯达克股票代码:IZM)(“公司”或“ICZ
2023年7月15日顶讯科技华东区用户见面会圆满收官,感谢华东区客户朋友们对易宝软件的信任和给予顶讯团队的鼎
8月23日-24日, 2023 | 四川·广汉
1979年,在祖国万里疆土的华南沿海,一个小渔村——深圳成为了全国目光的焦点,中国经济自此逐渐开始
7月11日~13日,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业内领先的电子元器件独立分销商深圳创实技术有限公司(简称“创实技术”或“Cy
第十一届(2023年)中国电子专用设备工业协会半导体设备年会暨产业链合作论坛和第十一届(2023年)半导体设备材料
UDE2023第四届国际半导体显示博览会即将于7月17日至19日深圳福田会展中心拉开帷幕。在距离开展仅剩不到两周
2023年7月11日,矽典微发布新一代智能毫米波传感器SoC ICL1112、ICL1122两款芯片。提升了超低功耗检测和极远
点击查看更多
北京科能广告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
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