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中芯国际或遭制裁,中企如何应对美方频繁“拉黑”?

据路透社等媒体上周报道,美国政府有关部门正在考虑将中国大陆最大的芯片制造商中芯国际(SMIC)列入贸易黑名单。该消息一经传出后便引起轩然大波,对此中芯国际在北京时间9月5日晚间发布相关澄清声明,并强调公司“严格遵守相关国际和地区的法律法规,并在此基础上一直合法依规经营”……

中芯国际回应:震惊和不解

上周,据路透社引述美国官员原话,“美方正考虑将中国晶片制造商中芯国际列入制裁黑名单”。这与美方对中国电信设备制造商华为采取的举措相同,倘若事成,美国供应商向中芯国际发货前,需先取得目前难以申请的特别许可证。7fYesmc

至于制裁中芯国际的具体原因,该官员并没有透露。但报道引述消息指出,美方正评估中芯国际涉军的关系。7fYesmc

资料显示,成立于2000年的中芯国际是全球领先的集成电路晶圆代工企业之一,也是中国大陆技术最先进、规模最大、配套服务最完善、跨国经营的专业晶圆代工企业,主要为客户提供0.35微米至14纳米多种技术节点、不同工艺平台的集成电路晶圆代工及配套服务。7fYesmc

由于晶圆代工是连接上游设计和下游应用的“中枢”,中芯国际的代工能力提升意味着大陆整体的半导体行业水平提高。有业内人士表示,倘若美方继续加大对晶圆代工中企的制裁,这将对中国大陆如火如荼的“国产化”进程带来巨大打击。7fYesmc

对此消息,中芯国际于9月5日晚间公开发布澄清声明,主要说明两点:一是公司经营合法合规,二是涉军报道不实。7fYesmc

7fYesmc

截屏自中芯国际官方微信7fYesmc

7fYesmc

尽管中芯国际已经以最快的速度回应不实消息,但本周一(9月7日)AH股价双双大幅低开,表现低迷。截至午间收盘,中芯国际A股股价跌9.20%,报60.18元;港股方面,截止11点30分,股价下跌逾19%。如果按照 A股和港股市值来分开计算,7日半天时间,中芯国际AH股合计损失约355亿元(人民币)。7fYesmc

树大招风?其实早有提防!

雪上加霜的是,中芯国际的声明反过来又在中国互联网招致大量批评,很多网民认为中芯国际的回应太软了。7fYesmc

事实上,中芯国际是一家2000年于开曼群岛注册成立的有限公司,总部位于中国上海。其股东的背景非常复杂,包括中资和一些境外资本。2004年,中芯国际首次实现盈利并于香港交易所与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2020年7月16日,中芯国际登陆科创板,IPO募资约525亿元,投向12英寸芯片SN1项目、先进及成熟工艺研发项目储备资金等,其中12英寸芯片SN1项目是中国大陆第一条14纳米及以下先进工艺生产线,规划月产能为3.5万片。7fYesmc

其实,针对国际贸易的风险,中芯国际早有提防。据《国际电子商情》查询公司招股书了解,从下游应用层面来看,中芯国际主要为客户提供基于多种技术节点、不同工艺平台的集成电路晶圆代工及配套服务,下游应用领域广泛,产品及服务覆盖了包括消费电子、信息通讯、计算机、汽车及工业在内的多个重要经济领域。7fYesmc

此外,针对极端情况(例如被列入美国出口管制“实体名单”等),中芯国际早在招股书中曾予以披露:未来,如果公司的重要原材料或者核心设备发生供应短缺、价格大幅上涨,或者供应商所处的国家和地区与中国发生贸易摩擦、外交冲突、战争等进而影响到相应原材料及设备的出口许可,且公司未能及时形成有效的替代方案,将会对公司生产经营及持续发展产生不利影响。7fYesmc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声明已非中芯国际首次强调合法合规原则。在2020Q1财报会上,中芯国际联合首席执行官赵海军就曾指出:“中芯国际是国际化公司。在过去20年中,我们与供应商和美国商务部保持着良好沟通,并且我们遵守规则,完全合规,自成立初就承诺不涉军业务,目前也是一样。”7fYesmc

综上所述,本次中芯国际的澄清声明并不是一次“低头认怂”,而是向客户、供应商传递持续经营的信心。正如环球时报呼吁道,“企业首先要服务于客户,而不是取悦公众;这些关系我们(中国网民)都需理性加以厘清”。7fYesmc

同时需要强调的是,尽管中芯国际对于国产芯片制造环节具有重要意义,但面对即将到来的战略打压,绝不是中芯国际一家公司全部承担的,背后还有许多供应商和客户的共同承压。因此,给“中国芯”全产业链多一点时间,给中芯国际多一点支持,这将是“国产替代”崛起的必由之路。7fYesmc

美方频繁“拉黑”,中企如何应对?

回顾全球疫情爆发以来,美方实体限制名单日益扩大,极大加剧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危机感。在这张口就来的“拉黑”下,中国半导体企业该如何应对?7fYesmc

《国际电子商情》认为,首先,要时刻关注中美双方的战略动态,及时调整采购、供应策略。据观察,从最初的电信设备制造到无人机终端,再到安防监控产品和如今的晶片制造,美方对中国高科技企业的打击是全方位的、并紧盯“出头鸟”。对此,最好的解决手段就是提前重塑采购供应链,避免潜在风险。其次,要自主分析每一次美方打击中企的根本目的。若目的仅是转移该国内舆论焦点,那么中国产业链无需杯弓蛇影,按部就班即可。最后,产业链需要保持着好信心和动力。中美贸易纠纷将是持久战,企业制裁只能达到短平快的效果,长远来看是不可能完全执行。对于全球产业链来说,最大的潜在风险在于美国与相关国家签订联合禁华协议,但试问这可操作性又有多大呢?7fYesmc

综上所述,给“中国芯”全产业链多一点时间、多一些支持吧!7fYesmc

责任编辑:Momo7fYesmc

本文为国际电子商情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请尊重知识产权,违者本司保留追究责任的权利。
  • 微信扫一扫,一键转发

  • 关注“国际电子商情” 微信公众号

  • 中国云市场年增长率连续三个季度放缓 首次跌破10%

    2022 年第三季度,中国大陆的云基础设施服务支出同比增长 8%,达到 78 亿美元,占全球云支出总额的 12%。年增长率连续三个季度放缓,目前首次跌破10%。

  • Q3泰国、菲律宾、越南手机出货量差异明显,明年全球换机

    由于宏观经济增长趋弱和消费需求疲软,2023年全球智能手机行业面临增长压力,最新预测已从之前预测的2023年同比增长6%,下调至2%。预计到 2023 年上半年,行业表现将持续不佳,直到2023年第三季度才开始复苏。

  • Q3中国云服务支出达到78亿美元

    据市调机构Canalys报告显示,2022 年第三季度,中国大陆的云基础设施服务支出同比增长8%,达到 78 亿美元,占全球云支出的 12%。

  • 离你并不遥远的智慧楼宇

    一个有趣的数据,人的一生有90%的时间是在建筑和室内度过的。

  • 3D打印为什么能代表未来?

    3D打印和增材制造的潜力如此巨大,以至于它可能会颠覆我们所知的制造业。最明显的变化将是本地化生产,这可能会接替或取代传统的分布式制造。另一个重大变化是个性化定制的能力。

  • 经济放缓 Q3中国个人电脑出货量下降13%

    国际电子商情8日讯 市调机构最新发布数据显示,第三季度中国个人电脑(包括台式机、笔记本电脑和工作站)出货量下降了13%,而平板电脑则同比下降 3%...

  • 韩国面板巨头推出多指纹识别OLED屏 未来掌纹识别也可

    全屏指纹解锁是能满足人类对未来的想象重要技术之一。未来,全面屏幕指纹解锁的手机一定会科技感十足,而像科幻大片中使用掌纹解锁飞船的应用场景也值得期待...

  • 2021年中国民营企业发明专利授权量排名出炉!

    国际电子商情6日讯 知识产权是创新的重要法治保障,专利是知识产权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最能代表一个经济体科技创新能力的战略竞争要素。12月5日,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发布《中国民营企业发明专利授权量报告(2021)》。前三依次是华为、腾讯和OPPO...

  • Q3 EnterpriseSSD营收下滑至52.2亿美元,估Q4再跌20%

    据市调机构最新研究显示,尽管服务器因物料供应改善,使整机出货有所提升,但整体Enterprise SSD市场仍不敌NAND Flash跌价冲击,第三季营收下跌至52.2亿美元,环比下降28.7%...

  • 需求持续低迷,Q3东南亚智能手机出货量下降4%

    国际电子商情1日讯 市调机构在最新报告指出,消费者需求的持续低迷,已经让东南亚智能手机在2022年Q3出货量同比下降4%,创下该地区自2020年以来最低水平...

  • 1-10月中国出口集成电路同比下降10.8%,专家:造业下行压

    11月份,综合PMI产出指数为47.1%,比上月下降1.9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位于收缩区间,表明中国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总体继续放缓。构成综合PMI产出指数的制造业生产指数和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分别为47.8%和46.7%。

  • 第三季度半导体行业收入环比减少7%

    自2020年初开始的新冠疫情大流行期间,半导体市场收入连续增长。在此期间,整个行业实现了连续8个季度的创纪录增长。然而,市场在过去的两个季度出现萎缩,第三季度半导体行业收入为1470亿美元,比上一季度的1580亿美元下降7%。

近期热点

广告
广告

EE直播间

更多>>

在线研讨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