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非常特殊的一年,电子产业经历了几大风险事件,最典型的就是疫情和出口管制。这些事件的发生,彻底扰乱了原有的电子供应链运行秩序,让电子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都面临不同的挑战。如何应对这些挑战?有哪些经验总结可以防患于未然?
在11月6日,由ASPENCORE主办的“2020年全球分销与供应链峰会”的圆桌论坛环节,7位重量级嘉宾分享了观点。SOCesmc
缺货涨价,其实是供应链风险一种很直观的表现形式。事实上,从2016年底日系被动元器件厂商的调价开始,这几年MLCC、芯片电阻、存储等一直处于价格振荡期,2019年第四季度库存水位刚接近正常水平,却又遭遇2020年初的新冠疫情。SOCesmc
根据《国际电子商情》Q3采购调查报告显示,缺货已由年初的少量种类发展到Q3多品种、多型号普涨的现象,截至目前个别MCU型号已经涨价10-15倍,交期12-24周。SOCesmc
那么,缺货涨价背后的逻辑是什么?如何应对?博思达科技(香港)有限公司总裁袁怡认为供不应求必然出现涨价,今年缺货涨价的原因更多是“供货”的问题,当上游当产能跟需求不匹配时就会出现涨价。SOCesmc
SOCesmc
博思达科技(香港)有限公司总裁 袁怡SOCesmc
那么如何避免紧缺难题?袁怡表示有几个应对措施:“一是对终端客户来说,需要更早地准备多个供应商的产品均衡;二是对分销商来说,需要准备更多的产线代理,给客户提供更多的产品互补或替代选择等。”SOCesmc
同时,袁怡认为分销商都要积极对市场做预测,而不是被动的仅仅给客户备货、拿货。这次的疫情警示了大家,在整个供应链上,大家一定要相互配合,就算是在没有问题发生的时候,也能够更早地做好准备,以防万一。SOCesmc
他还强调,缺货本身对市场就有“恐慌”效应,实际上有些需求可能不是真实的,而是因恐慌产生的。作为分销商,一定要跟原厂共同去判断恐慌产生了多大不实需求,然后才能满足客户真实的需求。SOCesmc
2019年全球半导体产值为4200亿美金,2019年中国集成点路进口总额3000多亿美金,可见全球大部分的集成电路都被中国购买了。SOCesmc
元器件供应链顾问、中国信息产业商会元器件应用与供应链分会副理事长吴振洲表示,2020年元器件的缺货涨价很大部分因素是疫情和中美贸易战引起的。SOCesmc
SOCesmc
元器件供应链顾问、中国信息产业商会元器件应用与供应链分会副理事长 吴振洲SOCesmc
吴振洲认为中国产能需求量非常大,在这样的情况下,只要电子制造的终端产品需求还在,供应肯定会持续不断,所以缺货是暂时的,只要坚持本土化旺盛的产能,坚持开放和内外的循环,停产、断档、缺货应该是正常的周期性变化,不会很漫长。SOCesmc
北京京北通宇电子元件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国枝认为缺货或涨价有两个有利因素特别带动:一是新基建,二是中国高效控制住了疫情,需求快速恢复,而应对缺货的策略是提前预测需求和备货。SOCesmc
SOCesmc
北京京北通宇电子元件有限公司董事长 刘国枝SOCesmc
“今年公司代理的几条产品线都有不同程度的紧缺,尤其是高容MLCC中的某两个型号非常紧缺。”华信科副总经理杨世方表示,缺货的原因有二:一是某国产品牌担心受到制裁提前拉货,消化了一部分产能;二是疫情“宅经济”产品强劲的需求拉动。此外,尽管今年手机出货量没有明显增加,但MTK平台上某些单机需求量增加明显。SOCesmc
华信科副总经理 杨世方SOCesmc
云汉芯城总裁刘云锋认为缺货是不可预测的,数据只是监测客户行为的一种客观的表现而已,不要迷信盲信数据。SOCesmc
“等缺货了,数据只会告诉你,的确缺货了,你能干什么?你只能抢货。所以未来数据能为缺货做什么?仅仅能让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价格振幅变小一点。比如我们将来对接的是生产厂商和用户,用户通过平台看到厂商的产能库存,厂商通过平台看到用户搜索的行为,代表它的需求,可以把这个缺货的周期变得短一点。对我们来说,数据更多是反映上游甚至材料商的信息,可以帮助行业降低缺货时引起的混乱。”刘云锋表示。SOCesmc
SOCesmc
云汉芯城总裁 刘云锋SOCesmc
Sourceability亚太区执行总经理王震旻表示要避免缺货有两个方式:SOCesmc
一是通过数据和信息的分享,比如说今年AKM的缺货,在中国开始缺的时候,在美国和欧洲还没有缺,从区域性的数据差别,就可以稍微减少一下风险。SOCesmc
二是让工程师在做设计的时候,不要单独选那些原厂不赚钱的产品,或者是一些比较老的产品。原厂某些型号为什么会缺?因为它本身不赚钱,所以也不是很乐意多做,因为做了也赚不到钱。如果是在设计端就有足够的信息,能够帮助这些工程师多挑选或者多批准一些产品,就能够避免缺货,数据的作用是信息更透明,可以帮助客户迅速掌握这些信息。SOCesmc
SOCesmc
Sourceability亚太区执行总经理王震旻(Kevin Wang)SOCesmc
开步电子总经理陈童认为,如果把握好了信息流,就可以大幅度地降低缺货风险。他进一步解释称,每家公司都有很多供应商,同时也有大量的客户。“你能不能第一时间获得客户需求的信息?能不能快速给到供应商,供应商再给到它的供应商?这里面有一个能力,就是这家公司不管是销售采购还是技术人员,可以链接到多少家供应商和客户。很多时候,代理商跟上下游来做信息交换是有代价的,第一要成本,第二有信息安全问题,第三要看怎么交换。”SOCesmc
SOCesmc
开步电子总经理陈童SOCesmc
“出口管制”是2020年除了疫情之外另一个影响供应链安全的大事件,而且这极有可能是常态化且具备最多不确定性因素的挑战。那么,国产化能多大程度应对“出口管制”的挑战?SOCesmc
吴振洲认为中国的国产化一定是“早做比晚做好”,他表示,《中国出口管制法》将于12月1日正式颁布实施,这是中国第一部有关出口技术的法规。虽然以“国产化芯片”来应对它国对中国的出口管制还有很长的距离,但早做比晚做好,目前某国对华为的供货有所松动,其实就是不愿意看到中国把国产化做起来,最后不买它们的芯片。SOCesmc
除此,吴总还对国产半导体原厂提出了几个建议:“一是国产半导体原厂芯片型号的命名规则一定要符合国际化的标准,二是国产芯片原厂要注重供应链和代理制。”SOCesmc
谈及国产替代,开步电子陈童表示,终端OEM/ODM/EMS一定是对高价值的可以实现成本替代的芯片和元器件高度重视,而这一类芯片和元器件往往很难替代。SOCesmc
那么,缺货会是国产替代的好时机吗?陈童并不这么认为,他说:“真正出现缺货的时候,替代已经来不及了,而缺货过了也就没必要替代了,即便是替代完了,可能还面临质量风险。事实上,很多工程师都很保守,不太愿意做替代。”在他看来,这是国产芯片为何如此难实现替代的原因。SOCesmc
相比之下,刘国枝乐观地表示,未来10到20年,中国国产芯片不仅仅会实现替代,还会走向国际化。“作为分销商,我们应该先有全球思维,帮助中国的产品走到海外去,但怎么做好需要时间,目前技术差距仍然不小。我们需要付出努力的是,技术选型要实现标准化,技术支持和提供解决方案都是做好国产替代非常必要的基础。”SOCesmc
因目前国际大环境的不确定性因素太多,“出口管制”很可能是一个长期将面临的挑战,企业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至于国产替代,这几年国产芯片在外部环境的刺激下开始被国内终端客户接受,逐渐打开局面,但一定要正视差距的存在,在前端材料、先进半导体设备、高端技术工艺等方面潜心研发、逐步突破。SOCesmc
挑战很大,但机遇更大。袁怡对明年整个市场的增长非常乐观。“从今年开始,包括手机在内的5G终端已经起来了,明年成长比例会增加更多。从应用市场来讲,我们看好5G终端、基站、IoT、安防、IPC及TWS耳机等智能终端产品,我们有信心跟着市场一起成长!”SOCesmc
吴振洲提出“民以食为天,工以芯为地”的主旨——工业是以芯片为自己的地基。他认为要建立一个以芯片为主的安全的供应链,必定要走国产化道路,但前提是必须建立在安全的供应链过程中,而非一味地追求本地化。SOCesmc
他强调要构建好安全的供应链,一定要做好产品的品控和一致性,能达到厂家的精密制造标准,否则大量的次品和返修率,客户依然不会认可。SOCesmc
“我们在中国的销售团队对明年的预测都比较乐观,对东南亚比较悲观。对欧美也特别乐观,因为他们知道今年是多么地低。整体来说,只要中国市场仍保持现有的增速,2021年会比2020年多上15%到20%的成长。”王震旻说。SOCesmc
刘云锋用“开放与合作”的愿景做了展望:“开放,在开放中共享机遇;合作,通过合作来解决开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不开放、不合作现在就挂掉,开放了、合作了,至少可以先瓜分那些挂掉人的份额!”SOCesmc
陈童同样很看好2021年的市场机遇,他从两个角度做了展望:一是最完整的供应链真的是在中国;二是,疫情是不可控因素,考虑到供应链的安全性,上游至少会有一部分产能和需求会放在中国市场,而且中国市场本身也在不断地扩大,明年的机遇很大。SOCesmc
刘国枝非常看好中国未来30年的发展,她表示中国正处于由数量到质量的转型关键期,而这个时间周期大约就是30年!她的发展愿景是“紧紧抓住客户需求,合作好原厂、渠道商以及与友商做好竞合、互通、共享。”SOCesmc
杨世方很看好5G市场未来的发展,他表示:“通过近两年市场的培育,5G基站这一块就已经很完善了,明年5G终端应该会有一个大的爆发。我们也是在做好客户的服务工作,希望能够抓住这个机会!”SOCesmc
微信扫一扫,一键转发
关注“国际电子商情” 微信公众号
过去三年,全球芯片市场从严重短缺进入到产能过剩的寒冬,让行业感受到渐浓的寒意。与此同时,在整体产能过剩的大背景下,汽车芯片等少数应用领域缺芯成为芯片厂商以及分销商关注的重点。在2022国际集成电路展览会暨研讨会(IIC2022)全球分销与供应链领袖峰会上,芯片超人创始人&CEO姜蕾以“芯芯之火,正在燎原”为主题,对过去三年全球芯片市场发展作了重点回顾,且对未来芯片市场发展趋势作了预测分析。
2022年11月11日,在2022国际集成电路展览会暨研讨会(IIC Shenzhen)的全球分销与供应链领袖峰会上,安博电子合伙人陈汝明先生为我们带来“百年变局下的供应链安全”主题
2022年11月11日,在2022国际集成电路展览会暨研讨会(IIC Shenzhen)的全球分销与供应链领袖峰会上,福建康博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王秀梅女士带来了“不忘初心——混合型分销商的发展之路”的主题演讲。
在过去,OEM厂商和元器件分销商之间的良好关系,多体现为定期相约共进午餐。对于双方,一段良好的合作关系,将有助于年度议价时取得一定的降本比例。当然了,以管理严苛出名的苹果供应链,不会发生以上情况。
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不断增长的客户需求,以及外界的多重监管要求,和供应链中断的潜在风险,都在推动企业采用创新的技术,来构建符合自身发展的供应链模型。
10个选择题共计2分钟可完成。
2018~2022年的7nm及更先进制程产能年复合成长率(CAGR)高达70%
随着半导体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加速转型”成为电子元器件分销商的共识。但根据企业自身的能力、产品线、客户群体的不同,转型方向的选择也千差万别,例如技术分销、独立分销、电商平台、供应链服务等等。成立于1997年的首科电子有限公司,选择了“技术分销”这一热门赛道。
半导体供应链的紧缩问题,对OEM厂商来说一直很艰难。随着交期一次次被拉长,且该趋势在短期内难以缓解,在这种情况下,创造力、对行业的深度了解以及正确的人际关系,就成为了维持企业正常运营的重要条件。
在未来三到五年内,我们将看到数字供应链技术以及改善人类决策的技术的采用率有所增加。
Dan Lachica是SEIPI的总裁,也是其董事会成员。在接受 EETimes Asia记者的采访时,Lachica谈到去年菲律宾半导体和电子行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及主要趋势和增长动力。他就半导体持续短缺表明了自己观点,并分享了SEIPI的年度计划。
《国际电子商情》从“海关发布”获悉,2021年,我国市场采购出口9303.9亿元,同比增长32.1%。市场采购贸易方式是国务院大力推广的有效拓展外贸增长空间、联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外贸新业态,实实在在解决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难以通过一般贸易方式出口的难题。
我国一些沿海省份也推出了类似的政策计划,力图利用ICT技术促进海洋经济发展,同时保持环境的可持续性。
2022年第三季度,中国大陆可穿戴腕带市场仍持续疲软,整体出货1210万台,同比下滑7.0%。
微软、苹果、惠普、联想、IBM、佳能等26家计算机软件信息服务企业2022年第三季度业绩。
大众旗下品牌斯柯达考虑退出中国市场。微软已经收购了Lumenisity Limited。爱立信与苹果签署全球专利许可协
LED大厂富采2022年以来受到景气衰退及消费型电子产品需求减弱影响,业绩不如预期,初估第四季营收可能低于上季
近日,多个半导体产业项目迎来新进展,涉及项目包括浙江丽水中欣晶圆12英寸硅片外延项目、西安第三代化合物半导
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组织(WSTS)统计的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半导体存储器市场规模约为1538亿美元。目前,存储市场长
众所周知,经过多年的发展布局,中国已经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集成电路市场之一。面对中国庞大的市场需求,近年来,一
上汽、比亚迪、北汽、长城、长安、蔚来等中国18家汽车企业2022年三季度财报汇总
台积电、三星、英特尔、高通、阿斯麦、中芯国际等34家半导体企业2022年第三季度财报汇总。
【招银研究|宏观点评】CPI通胀延续回落,PPI通胀低位企稳——2022年11月物价数据点评。
【招商银行|2023年展望④】资本市场:迎接转折之年
领先于智能电源和智能感知技术的安森美,12月9日宣布获ASPENCORE多个奖项,包括VE-Trac™ Direct SiC 获2022之
2022年12月9日,航顺芯片在深圳罗湖区的新总部,举办了HK32MCU 2022新品发布会暨航顺芯片大厦乔迁仪式。这家20
2022年12月7日,以通过与海洋栖息地和平共处,应对海岸侵蚀问题为使命的CCell公司,昨晚在伦敦力压群雄,从13个竞争
Qorvo与联发科协作设计支持 5G、Wi-Fi 6、Wi-Fi 6E 和 Wi-Fi 7……
对于愈加重视健康的现代人而言,抬腕看表,已远不止于看时间:运动时,实时监测心率和燃脂水平;起床后,查看整夜血氧监
2022年7月,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发布第二季度《全国招聘大于求职“最缺工”的100个职业排行》 ,“焊工”赫然
2022年,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相互交织,“寒冬论”席卷而来,断裂性变化在各个领域全面爆发,产业链发展引擎更换顺势
据行业研究机构IDC预测,中国物联网市场规模将在2025年超过3000亿美元,占比全球约26.1%。安防行业作为物联网的
2022年11月11日,在2022国际集成电路展览会暨研讨会(IIC Shenzhen)的全球分销与供应链领袖峰会上,泰滔电子驻华
2022年11月15日,由芯师爷主办、慕尼黑华南电子展协办、深圳市半导体行业协会支持的“第四届硬核中国芯领袖峰
安森美与梅赛德斯-奔驰战略合作的一部分,是为这家汽车制造商提供高能效碳化硅(SiC)功率模块,以增加其VISION EQX
全球领先的综合电子元器件制造商村田中国(以下简称“村田”)在第十八届国际物联网展(IOTE)展出了针对工业级和消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
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