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5G为何玩不转工业市场?(附通信模组厂商盘点)

工业互联网被称为“互联网的下半场”,是目前“新基建”的七大发展方向之一,它是传统行业实现“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的有力支撑。工业互联网前期以连接为基础,后期将以应用和服务来获取更多的价值。

5G为何在工业市场占比较低?

今年4月,国家发改委明确了“新基建”的范围。作为新基建七大关键组成部分之一,工业互联网是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推手。jr7esmc

在“2020工业互联网大会”上,中国信通院发布信息显示,2019年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经济规模达2.1万亿元,同比增长47.3%,预计2020年中国工业互联网产业经济规模约为3.1万亿元,同比实际增长47.9%。jr7esmc

在多数受访者看来,随着工业与互联网的融合发展,依托5G信息技术,结合大数据、AI、云计算等技术,将是传统企业实现智能化、信息化、自动化及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关键。jr7esmc

不过目前的现状是,5G对工业互联网的促进日渐凸显但5G技术在工业市场的占比远不及其它无线传输技术,诸如4G LTE、NB-IoT、ZigBee、LoRa和Cat.1等。jr7esmc

在部分受访者看来,尽管中国是制造大国,但距离“智造”强国还有一定距离。当前,大部分中小型传统制造业的设备联网率低,工业无线技术体系主要是基于低速率、局域网的无线短距离通信,针对高速率、广覆盖、大流量的工业无线网络技术标准尚不明确。jr7esmc

我们看到,工业互联网对5G带动的数字化转型存在刚需,但因“对通信技术专业理解有限、改造成本高、规范化难度大”等因素,企业原生动力不足,改革顾虑犹在,需要生态体系发挥创造力,降低企业启动和试错的门槛。相比而言,4G和一些局域网技术比较成熟且成本更适合规模化使用。jr7esmc

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国人口红利的消失以及人工成本的上升,广和通5G生态链商业拓展总监陶曦强调亟需进行产业升级,5G作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具备了超大带宽、毫秒级时延、百万终端连接的能力,能够赋能随时随地的工业通信、实时数据处理,满足全网数字化、智能化的工业互联。5G在工业市场普及的前提条件是网络的部署、支持5G的终端设备以及设备之间的通信协议的统一。jr7esmc

jr7esmc

谈及5G工业占比不及其他无线传输技术的原因,芯讯通副总经理骆小燕认为,首先是5G开始应用的时间不长,目前网络建设和产业上下游的完善都在进行当中,在这之前的很多底层工业设备都不具备连网能力,无法直接跨越到5G,还需要一段时间的建设,其次目前5G成本仍然偏高。jr7esmc

5G在工业市场普及的前提条件一是5G技术要成熟,二是网络要稳定,三是成本有竞争力。5G高传输低时延的特性,可以满足工业应用对速率的要求,但工业生产涉及的面巨大,对安全性要求极高,目前的无线传输难以满足工业运作的需求。随着5G网络的大规模建设和日益成熟,可以预见不久将在工业市场普及开来。jr7esmc

5G将终结通信协议“不通”难题

众所周知,工业场景下私有通信协议多达数百种且大多是不同厂家在不同技术阶段定制的私有封闭协议,使得工业环节间天然的具有屏障,而这导致约80%以上的工厂设备无法真正联网,严重制约了工业互联网的发展进程。jr7esmc

在陶曦看来,5G作为广域网技术,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各环节之间通信底层打通,从而促进上层协议和应用的拉通一致。jr7esmc

众所周知,5G三大特点能够很好地满足不同的工业应用场景,如:eMBB增强移动宽带,可支持4K/8K高清质量检测等大流量移动宽带业务;uRLLC超高可靠超低时延通信,满足AGV无人驾驶自动小车在工厂内的实时移动通信要求和碰撞预警;mMTC百万终端级的连接,随着NB-IoT纳入5G标准,针对大规模物联网业务,满足设备对于通信性能的要求,在支撑“大连接”的同时提供超低功耗、增强覆盖等能力。jr7esmc

我们看到,传统的工业企业数据不仅在企业与企业间产生割据状态,同一企业的生产、设计、研发、管理、运营等环节都存在割据的状态,数据无法连接。要想改变这种现状,需要从底层开始对设备进行更新,使设备之间能实现通讯,从工业设计、工艺、生产、管理、服务等涉及企业从创立到结束的全生命周期串联起来,需要一个漫长的建设革新过程。jr7esmc

“数据采集是工业互联网的基础,”骆小燕认为,随着5G技术的成熟,5G技术与工业PON、MEC(移动边缘计算技术)等相结合,能够降低工业场景协议转换和设备接入难度,提升工业互联网异构数据接入能力,有效解决“数据孤岛”的问题,破解工业互联网设备“互联互通”难题,助力工业物联网发展。jr7esmc

工业物联网的数据量巨大,同时对连接的稳定性和时延性要求极高。为了保证工厂设备的正常工作,过去只能采用有线连接,数据线复杂。随着5G技术的成熟,将能提高无线传输的安全性,促进工业互联。jr7esmc

可见,5G技术可以有效打破工业应用的各种弊端,三大应用场景可以很好的突破其它无线传输技术难以突破的挑战。尽管目前5G在工业市场占比不高但大势所趋且必定会终结通信协议之间“不通”的难题。jr7esmc

如何破解工控“安全漏洞”?

近年来,工业互联网安全事故呈高发趋势,仅今年上半年,全球就发生了十余起攻击工业控制系统的事件。那么,工业互联网安全事故高发的原因何在?如何从芯片/模组和系统平台出发保障工业互联网安全?jr7esmc

骆小燕分析了工业互联网安全事故高发的主要原因:一是互联网和工业的深度融合“互联互通”的实现,在提升了传统制造转型升级的同时,也打破了传统工业相对封闭的生产环境,导致攻击变得容易;二是攻击结果高危,让破环性的攻击泛化。jr7esmc

他建议芯片/模组厂商应该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保障工业互联网安全:(1)模组提供TrustZone,使得敏感信息保存在TrustZone区域。(2)模组提供SecureBoot,保护模组固件不被升级和破环。(3)模组提供TLS加密技术,使得传输过程安全。jr7esmc

对此陶曦分析称,工业联网发展迅速,但目前工业数据安全责任体系建设还是空白,技术上无法有效防护工业数据安全,进而导致工业信息安全防护能力滞后于工业融合发展进程。当前广和通推出的FG150(W)/FM150(W)5G系列模组均预留了eSIM位置,方便客户实现认证、鉴权、加解密等安全措施。同时,广和通率先实现Open CPU解决方案,助力客户基于通信模组进行定制化安全算法等。jr7esmc

与此同时,面向工业互联网复杂多变的环境,模组往往需要在恶劣的室内外工业现场运行。广和通在国内率先制定了苛刻的5G工规级标准,尤其是在高温高湿、盐雾、防高压静电(15kv)、震动等标准上一路领先。jr7esmc

广和通工业级FG150(W)、FM150(W)、FG650 5G模组系列产品通过严苛的可靠性测试、兼容多平台操作系统、完美适配行业主流AP,同时拥有17项工业级设计开发专利,为客户提供全球领先的工业级5G模组服务,为实现工厂的互联互通、预测性维护、自动化生产提供高速稳定的无线连接。jr7esmc

平台方如何应对“被淘汰”危机?

一个工业互联网平台包括“感知、控制、决策、执行”四大关键环节。有观点指出,其精髓不在于连接而在于计算,即操作系统、平台、数据和应用才是最关键的部分。jr7esmc

骆小燕认为,工业互联网将智能机器、人、高级分析连接起来,构建了一个智能化的体系。其中,“云计算+边缘计算”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分析能力。云计算聚焦非实时、长周期数据的大数据分析,支撑周期性维护以及业务决策,边缘计算聚焦实时、短周期数据分析,支撑本地业务的实时智能化处理与执行。jr7esmc

据了解,芯讯通推出了一系列智能模组诸如SIM8950LH、 SIM8980、SIM8905X、SIM8050等,支持边缘计算和人脸识别等,具有很强大的处理器,是高性价比的产品解决方案。jr7esmc

连接从来都是工业互联网的瓶颈,“感知、控制、决策、执行”四大关键环节都离不开高可靠、低时延的通信系统做支撑,尤其某些工业场景如智能电网、智慧矿山、智慧工厂,要求通信系统同时具备大连接、高可靠、低时延的能力。陶曦表示在该领域,通信设备商大有可为。jr7esmc

目前,广和通推出了智能化模组系列,同时兼具高速通信和计算能力,打破终端侧计算与连接的边界,让计算更敏捷、连接更智慧,可以根据不同的细分市场满足客户差异化的需要。jr7esmc

根据Gartner预测,到2023年,将有超过30%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供应商将会被淘汰,这对平台供应商来说是巨大的挑战。jr7esmc

在骆小燕看来,创新和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动力。与此同时,雄厚的资金力量也是工业互联网公司前进路上必不可缺的实力。目前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正处于摸索发展阶段,利润有限,需要大量的储备资金支持,很多公司就是因为资金链断裂难以继续生存下去。jr7esmc

随着中、德、美、日相继发布工业互联网战略,工业互联网平台当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状态。从全球竞争格局来看,工业巨头GE、西门子、ABB,以及国内如阿里、海尔、富士康等都推出了自己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这些平台该如何应对严峻的生存危机挑战?jr7esmc

陶曦认为,随着工业互联网的深入发展,当前多家平台一定会由单打独斗发展为以联盟或生态圈的形式进行合并,相当一部分平台会消失或融合进其他平台。所以平台方最大的挑战是生态圈的建立和推广,进而形成可以执行的标准,而且现阶段工业平台的价值需要时间来证明。jr7esmc

本文为《国际电子商情》2020年12月刊杂志文章,版权所有,禁止转载。免费杂志订阅申请点击 这里jr7esmc

本文为国际电子商情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请尊重知识产权,违者本司保留追究责任的权利。
王琼芳
有着十多年半导体行业工作经验,主要负责《国际电子商情》杂志/网站/微信等平台的内容运营,擅长行业深度报道与产业趋势分析,重点关注半导体IC及分销与供应链。
  • 微信扫一扫,一键转发

  • 关注“国际电子商情” 微信公众号

  • 美国通过芯片等法案回流的投资到底有多少?

    由于各方原因,有消息指出,最近台积电可能会放弃补贴申请,三星和SK海力士在上个月也表示,如果申请美国的芯片法案补贴,会影响他们的全球营收。 未来,美国芯片法案实施的效果究竟会怎么样,还有待观察。

  • 力积电:部分市场需求已有回温迹象

    国际电子商情18日综合台媒报道,晶圆代工厂力积电总经理谢再居在今(18)日法说会上透露,第一、二季应是营运谷底,坦言近期客户下单虽然仍相对保守,但也积极议价,显示部分市场出现回温迹象。

  • 去库存近尾声?存储市场现状如何

    截至今年Q1,存储市场有了更多的动态,伴随存储技术、互连标准的发展,存储应用市场的发展出现新的趋势。本文通过整理分析最近的存储行情,总结了最新的行业发展现状。

  • 传成熟制程代工降价一成,三星开启“抢单”模式

    国际电子商情18日讯 据台媒报道,三星晶圆代工业务同时面临出货萎缩与客户下单减量的压力,不得不降价与其他晶圆厂抢单。

  • 德国正在检查其5G网络中的中国组件

    国际电子商情17日讯 外媒消息称,德国正在检查已经安装在该国5G网络中的所有中国组件,并重新评估其与最大贸易伙伴中国的关系。

  • 芯片、PC需求疲弱 台湾科技业3月营收跌幅创十年新低

    国际电子商情14日讯 据日经亚洲评论,中国台湾领先的科技公司3月的收入出现了至少十年来的最大跌幅,这表明对芯片和其他电子产品的需求即将下滑,并将对全球产生深远影响。

  • 全球银行业危机预示着经济波动和衰退迹象

    IPC 发布 3 月份经济展望报告

  • MMI公布2022年EMS供应商50强

    2023 年 4 月 9 日,加利福尼亚州内华达城 - Manufacturing Market Insider ( MMI ) 宣布全球前 50 家 EMS 公司的收入超过 4570 亿美元。

  • 美国制造业活动创近3年低点

    随着美国3月份制造业指数降至近3年来的最低水平,今年经济尽早复苏的希望正在消退。有工厂正在裁员和“调整规模”,为2023年大部分时间的需求低迷做准备。

  • 英飞凌科技:把握低碳化和数字化机遇,争做汽车生态圈的“

    智能化、低碳化与数字化是汽车产业发展重要趋势。英飞凌作为全球汽车电子、功率系统、IoT等多个领域的领导者,对未来汽车产业趋势做出研判。来自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也从不同角度出发对产业走向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主要观点包括:高速导航辅助驾驶及自助泊车功能体验将在2023年迎来全面升级;2023可以定义为智能座舱的软件年;末端物流自动配送在商超快递等场景将迎来爆发,形成可持续性商业化闭环。

  • 各关一间5代面板厂?友达、群创这样回应……

    国际电子商情11日讯 有消息称,中国台湾面板制造商群创和友达计划在2023年底前关闭部分LCD工厂。

  • PCB产业2023年陷入衰退,IC载板成长率先降后升

    作为电子产品之母,PCB产业同样因终端市况不佳而出现市场规模的小幅度衰退。所幸的是,2024年起PCB市场规模将恢复逐年成长,其中IC载板作为集成电路先进封装的关键基材,今后五年的成长率将领衔上升。

近期热点

广告
广告

EE直播间

更多>>

在线研讨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