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采购意向的排名看,第一梯队的MCU品牌集中在意法半导体、恩智浦、德州仪器三个品牌,它们的投票占比分别超过10%。第二梯队是投票占比在5%至9%区间的品牌,共六个,依序是微芯科技、兆易创新、瑞萨电子、ADI、英飞凌、新唐科技。第三梯队里……
2020年第四季度至今,芯片缺货涨价潮席卷全产业链,打乱了各行各业原有的步调。尤其是下游制造企业,他们作为芯片的主要消费群体,冲击颇大。从品类来看,MCU的紧俏程度排在前列,其影响已传导至汽车、家电、安防等产业,引起广泛关注。那么MCU的市场供需现况究竟如何?未来走势怎样?《国际电子商情》通过行业问卷调查和企业走访的方式,为业界剖析2021年第一季度MCU采购行情。iZ3esmc
微控制器(又称微控制单元、MCU)是一种针对特定应用的控制处理而设计的微处理器芯片,其工作频率(1MHz到200MHz)和功耗普遍低于PC、手机的CPU/MPU,广泛应用在消费类电子、PC外围、汽车电子、家电、机器手臂等诸多领域。iZ3esmc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本次调查的样本情况。从企业的业务性质来看,共有93%的投票样本来自MCU采购端,其中涵盖了下游的ODM/EMS/OEM制造商、终端品牌厂商、方案/系统设计公司、科研院所,以及中游的元器件分销商,基本符合此次调查MCU采购端的初衷。(见图1)iZ3esmc
iZ3esmc
调查统计了终端企业在2020年的MCU采购量。2020全年,有70%的受访企业全年MCU采购量在100万颗以下,20%的企业采购量在100至1000万颗,剩下10%的企业采购量均大于1000万颗。这说明中小规模的采购端仍是MCU消费主力。(见图2)iZ3esmc
iZ3esmc
2020年终端企业采购的MCU主要应用在哪些领域呢?根据调查结果,采购量较多的有四个领域,分别是工业控制(29%)、消费电子及电脑周边(19%)、家用电器/智能家居(15%)、汽车电子(14%)。(见图3)iZ3esmc
值得一提的是,对比以往的MCU市场应用规模结构,汽车类MCU应占总规模的三分之一左右;但2020年受访者里只有14%的企业主要采购汽车类MCU,难道是MCU市场应用规模发生了改变?iZ3esmc
《国际电子商情》分析认为,汽车类MCU采购量占比下降,主要是缺货所致。一是芯片原厂低估了2020年汽车市场需求量,并未做过多的产能计划;二是晶圆厂将更多产能转向需求更为旺盛的PC、平板电脑、小家电等宅经济,导致汽车MCU出现大缺口。因此,并非是汽车类MCU的应用领域缩小,或采购汽车MCU的终端企业减少。iZ3esmc
而芯片缺货危机目前仍在威胁汽车产业,据美国伯恩斯坦研究公司预计,2021年全球范围内的汽车芯片短缺将造成多达450万辆汽车产量的损失。iZ3esmc
iZ3esmc
从MCU行业竞争格局看,全球供应商以国际厂商为主,行业集中度相对较高。欧洲有恩智浦、意法半导体等,美系主要有微芯科技、德州仪器等,日韩系有瑞萨电子、三星电子等,台系主要有新唐科技、盛群半导体等,大陆厂商有兆易创新、中颖电子等。iZ3esmc
在此次调查中,当问及“贵公司主要采购哪些品牌MCU”时,73%的企业选择海外品牌(即欧美日韩系MCU);而选择大陆品牌的意向明显高于台系品牌,占16%。这说明全球MCU市场环境仍高度集中,不过大陆厂商未来增长空间很大。iZ3esmc
从采购意向的排名看,第一梯队的MCU品牌集中在意法半导体、恩智浦、德州仪器三个品牌,它们的投票占比分别超过10%。第二梯队是投票占比在5%至9%区间的品牌,共六个,依序是微芯科技、兆易创新、瑞萨电子、ADI、英飞凌、新唐科技。第三梯队里,大陆品牌的数量最多,拥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见图4)iZ3esmc
iZ3esmc
回顾2020年MCU市场,“涨价”是出现最频繁的关键词之一。iZ3esmc
2020年对MCU有强力拉动并抢占产能是PC、平板电脑、小家电等宅经济市场,还有因防疫需求爆发的额温枪、血氧仪等;但多数厂商对全年预测较为悲观,固备货消极。叠加上半年海外疫情加剧,部分海外原厂、代工厂出于防疫需求多次短暂停工停产,导致全球产能压力倍增。而下半年,受益于部分国家的经济强势复苏,下游厂商一起冲业绩,但整个产业链都没能积极备货,市场就进入了大缺货时期。iZ3esmc
时至2021年Q1,MCU市场供需失衡情况愈加严重。有渠道数据显示,国际MCU大厂的8位MCU价格基本全线上调;国内MCU价格波动幅度较小,但也偶尔传出提价消息。而MCU现货市场方面,炒货行为已存在一段时间,价格基本翻几倍。iZ3esmc
根据《国际电子商情》调查结果显示,超过80%的终端企业表示2021年Q1的MCU采购总金额环比2020年Q4有明显增长。其中总金额涨幅在10%至50%的情况最多,占46%,说明MCU价格上涨是普遍现象。(见图5)iZ3esmc
当然,终端企业采购MCU总金额普遍增长,也可能是增加实际库存量所致。这表明了MCU市场波动程度之大,足以令终端企业改变原本的库存策略。iZ3esmc
iZ3esmc
面对MCU采购成本增加,下游制造企业一般通过上调产品价格,把成本压力转嫁至消费端,这是最常见且有效的手段之一。iZ3esmc
但事实上,仅有36%的受访企业表示已经对个别产品进行调价。更多的企业选择了扛住压力、坚决不涨价,占比达37%。还有27%的企业选择观望,视后续情况而定。(见图6)iZ3esmc
这也说明,MCU的涨价已经挤压了下游制造企业的部分利润。但MCU的价值高、价格低,MCU成本占整机成本的比例约在3%至5%,这也许是更多终端企业暂时不调价的原因之一。iZ3esmc
iZ3esmc
另外,增加实际库存,也是终端企业应对涨价的常用手段之一。但由于缺货行情一直严峻,近半年来都是“僧多粥少”的状态,不能保证每家终端企业都能做到紧急备货,这是非常考验下游采购端与上中游供应商的沟通和协调能力。iZ3esmc
实际上,“涨价”给下游采购端带来的冲击不是最可怕的,因为它可以被预估、被消化。最令下游采购端措手不及的行情是“缺货”。iZ3esmc
从市场渠道获悉,8位和32位MCU的海外原厂交期均超过了16周,普遍上升到24周,有的甚至已经超过38周。如果按照4周1个月来计算的话,加上货运渠道、进出口检疫等外在因素,很多采购端在下单MCU半年后才能拿到货。(见表1)iZ3esmc
iZ3esmc
众所周知,8位MCU多应用于小家电、键盘等快消类电子设备,而32位MCU多应用于手机、数字相机、智能家居等消费类电子产品。这两类市场的主要特点是短平快,消费者肯定不愿意下单之后等半年才到货。这就成为下游制造企业对芯片半年货期叫苦不迭的原因之一。iZ3esmc
从本次调查结果看,97%的受访企业表示2021年Q1仍然存在MCU缺货的情况。(见图7)iZ3esmc
一方面,有36%的企业认为,当下交期在可接受范围内。这可能与MCU型号有关。通过查询某线上商城的库存信息得知,以市面上当前最紧俏的ST MCU为例,确实大部分型号都是库存为零的状态,但像其32位MCU目前的库存还算健康。此外,国内MCU供需相对稳定,暂无货期拉长的消息传出,这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部分MCU型号、应用的货期压力。iZ3esmc
另一方面,有9%的企业选择“缺货严重,加钱也买不到”,估计主要源于海外MCU大品牌。在产能有限的情况下,海外品牌必须保证原有大客户的稳定供应,便无可奈何地取消小额订单,从而更加剧了小客户缺货。iZ3esmc
iZ3esmc
为应对MCU交期延长,受访的下游采购端主要采取四种措施:尝试国产品牌替代(29%)、寻求其它器件替代MCU(25%)、增加实际库存(23%)、更换整个方案(16%)。(见图8)iZ3esmc
iZ3esmc
即使没有新冠疫情、行情波动的冲击,MCU本土化早已被提上日程。iZ3esmc
首先,重要战略性产业要实现完全的自主可控,国家层面大力扶持芯片产业发展, MCU就是其中之一。其次,国内汽车、家电、电脑、平板类电子产品的景气度持续回暖,再加上安全供应的风险意识提高,本土芯片必须真正匹配上实际需求,无论是设计上、工艺上还是产能上统统需要升级。此外,在海外疫情暂未明朗的情况下,来自欧美的生产量正在减少,中国MCU企业拥有先发机会,抓供应链重构下的机遇。iZ3esmc
当然,国产MCU产品目前仍存在一些短板。参与调查的终端企业认为,目前短板主要有五个:①产品型号及方案不够丰富,②品质管理体系待完善,③上游产能紧张、无法稳定供货或频繁涨价,④品牌知名度不够,⑤缺乏完善的生态链。(见图9)iZ3esmc
iZ3esmc
针对如何补齐上述短板,分析师走访了数家MCU厂家,更多内容敬请关注《国际电子商情》2021年4月刊“封面故事”栏目。iZ3esmc
调查最后,我们对今后MCU采购行情做了预测。七成以上的受访企业认为,此轮缺货涨价潮将在2021年内结束;剩下三成的企业认为会延续到2022年及以后。(见图10)iZ3esmc
iZ3esmc
在上海3月18日即将举办的2021年中国IC领袖峰会上,中国IC设计界技术专家、企业管理精英,以及海内外EDA/IP、晶圆代工和封装测试领域的代表将集中亮相。其中知名本土MCU企业兆易创新、极海半导体、晟矽微、峰岹科技、中微半导体、华润微电子、国民技术等都将出席峰会,欢迎业内人到现场交流沟通。iZ3esmc
峰会同期还将举办SoC设计论坛、中国芯片新品发布会、2021中国IC设计成就奖颁奖典礼、2021中国IC设计调查等精彩活动,点击这里或下图均可报名参与。iZ3esmc
iZ3esmc
微信扫一扫,一键转发
关注“国际电子商情” 微信公众号
2023年7月21日,由AspenCore主办的“2023全球MCU生态发展大会”在深圳罗湖君悦酒店隆重举行。本次大会由一个MCU主峰会、两个MCU分论坛、同期的电机论坛和展览区组成,现场邀请了国际和本土知名MCU厂商的技术和应用专家,为来自消费电子、家电、工业控制、通信网络、新能源汽车和物联网领域的OEM厂商和方案集成商代表带来MCU领域的最新技术趋势和应用解决方案。
公告指出,华虹人民币股份发行募集资金(包括大基金二期认购事项募集资金)拟用于「华虹制造(无锡)项目」、「8英寸厂优化升级项目」、「特色工艺技术创新研发项目」及补充营运资金。
如果大家回顾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历程,一定会注意到GD32在MCU市场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从2013年兆易创新首次推出GD32微控制器,经过了十年的发展,现已量产41个32位通用MCU系列, 500余款型号,出货量累计超13亿颗,全面覆盖低、中、高端应用,分销网络遍布中国本土、亚太和欧美市场。而当前,GD32在全球AIoT生态中的地位又如何?
国际电子商情12日讯 据新浪科技报道,智能手机制造商OPPO宣布将终止其芯片公司ZEKU(哲库)的业务。
尽管电子元器件的销售情绪在4月份有所下滑,但关键终端市场的强劲需求有望在5月份有所改善。
这些据点涉及半导体制造、芯片设计、知识产权和芯片设计软件供应商、半导体材料和制造设备厂商以及高校科研院所等。
4月6日,中国工信部刊文指出,全国集成电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集成电路标委会”)成立大会暨一届一次全体委员会议在京召开。 报道称,会议指出开展集成
据外媒报道,有数据显示,半导体行业交货时间已连续9个月缩短,显示此前因新冠疫情引发的大约两年的“缺芯”危机已经过去……
继HPM6700、HPM6400和HPM6300系列之后,成立于2020年8月的先楫半导体日前再度推出了“为精准控制而生”的第四款系列产品HPM6200,进一步完善了公司在新能源、储能、电动汽车和工业自动化等应用领域的布局。
国际电子商情7日讯,有媒体报道称,美国芯片大厂Microchip拟在今年3月再次涨价。消息一出,引发市场高度关注。国际电子商情小编第一时间与Microchip方面人士求证消息,得到的回应如下...
受汽车和工业需求强劲的推动,意法半导体2022财年收入增长26.4%,至161.3亿美元,其营业利润率从2021财年的19.0%增长至27.5%。
过去的2022年中,尽管半导体行业历经疫情、高通膨、市场需求萎靡多重因素影响,产业迈入下行周期,厂商们也相继采取减产,缩减支出以应对,但仍浇灭不了企业对于并购的热情。本文盘点了2022年半导体产业总价值累计超1280亿美元的10宗并购大案(含进行中和已完成)...
继美光6月底发布2023财年第三季度财报数据后,近日,三星和SK海力士两大存储器厂商也各自发布了其最新财报。
2022年被视为SiC碳化硅的爆发元年:大额订单的签署、大规模的扩产、广而深的上下游合作、持续增加的功率半导
近日,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吴红表示,集成电路产量逆势增长,随着多个集成电路重大制造项目的建
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调研数据,2023年7月下旬,电视各尺寸面板价格延续上涨趋势,部分显示器、笔记本面板价格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了《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该办法自2023年12月1
2023年第二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同比下滑5%至6430万部。
【招银研究|宏观点评】降幅收窄,修复提速——2023年1-6月工业企业利润点评
7月25日,据中国台媒工商时报消息,因先进封装产能供不应求,台积电计划斥资900亿元新台币(约合人民币205.84亿元)设
尽管MicroLED技术仍在发展路途中,但其超高显示综合性能,早已被显示厂商、汽车厂商看中,用于研发下一代高清智能
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研究显示,2023年第二季高刷新率面板(100Hz(含)以上)出货量激增,季成长幅度高达62%,出货量高达
英国品牌评估机构“品牌金融”(BrandFinance)发布2023“全球互联网软件品牌价值15强”排行榜(INTERNET&SOFT
日前,三安光电在重庆再有新动作,快速推进SiC扩产项目的建设。
半导体是高技术壁垒、重资产和低回报的行业,显著的特点是产业链在全世界分布。
9月5日-6日, 2023 | 海南·海口
Arm 和我们的生态系统的关键信念之一是与开源社区合作,共创一个高度发达的 Arm 架构,使软件的落地更加稳定
航顺芯片经过多年发展后为更快速的人才集聚和弥补核心技术商业化,采取先投资,双方团队磨合后并购32位MCU研发
通过替换现有的Si MOSFET,可将器件体积减少约99%,功率损耗减少约55%
2023年7月20日,B2B电子元器件交易平台ICZOOM Group Inc.(纳斯达克股票代码:IZM)(“公司”或“ICZ
2023年7月15日顶讯科技华东区用户见面会圆满收官,感谢华东区客户朋友们对易宝软件的信任和给予顶讯团队的鼎
8月23日-24日, 2023 | 四川·广汉
1979年,在祖国万里疆土的华南沿海,一个小渔村——深圳成为了全国目光的焦点,中国经济自此逐渐开始
7月11日~13日,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业内领先的电子元器件独立分销商深圳创实技术有限公司(简称“创实技术”或“Cy
第十一届(2023年)中国电子专用设备工业协会半导体设备年会暨产业链合作论坛和第十一届(2023年)半导体设备材料
UDE2023第四届国际半导体显示博览会即将于7月17日至19日深圳福田会展中心拉开帷幕。在距离开展仅剩不到两周
点击查看更多
北京科能广告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
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