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Q2开始,新冠疫情在东南亚、南美、欧洲等国家凶猛反扑,让本有望在Q2持续快速修复的电子产业链再次蒙上阴影,部分半导体原厂对芯片的再次提价也加剧了供需紧张气氛。今日,《国际电子商情》“2021年第二季度电子元器件采购调查”正式出炉,希望为大家复盘Q2芯片市场供需提供一些参考。(注:80%标本为大陆企业)。
从Q2开始,新冠疫情在东南亚、南美、欧洲等国家凶猛反扑,让本有望在Q2持续快速修复的电子产业链再次蒙上阴影,部分半导体原厂对芯片的再次提价也加剧了供需紧张气氛(延伸阅读:2021年Q2-Q3厂商涨价信息一览)。今日,《国际电子商情》“2021年第二季度电子元器件采购调查”正式出炉,希望为大家复盘Q2芯片市场供需提供一些参考。(注:80%标本为大陆企业)。 hIuesmc
第二季度全球半导体产业复苏的快慢,依然取决于疫情的有效控制、疫苗接种的速度和各国财政、货币政策的稳健程度。Q2巴西、哥伦比亚、英国、阿根廷、印度、印尼、俄罗斯、南非等国家和地区疫情反扑形势严峻,本寄希望于Q2快速反弹的半导体产业又出现变数,主要体现在半导体原材料运输、芯片产能不足、交期延长等问题。hIuesmc
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是衡量全球经济稳健与否的风向标。综合国家统计局、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数据显示(表1),除少数国家外,大部分欧美国家制造业活动在Q2明显回暖,亚太国家除印度6月份有显著下滑外,其余国家大多处于稳定态势。hIuesmc
先看欧美。虽然欧洲的疫苗接种进展慢,且政府重新升级了对人口流动的管控,但该地区PMI仍创下历史新高。再看美国,制造业投资加大、疫情好转、财政刺激措施到位以及终端需求恢复是拉动PMI爬升的主要因素。可见,下半年全球经济活动能否恢复正常,仍取决于疫苗接种的进展和各项隔离措施的解除,以及各国财政激励政策的推行。hIuesmc
hIuesmc
最后看中国的PMI情况(图1)。在上游价格过度上涨带来的短期“扭曲供需”效应下,Q2中国制造业PMI出现连续3个月下滑。hIuesmc
hIuesmc
2021年4月中国制造业PMI为51.1%,比上月回落0.8%;5月中国制造业PMI指数为51.0%,比上月微落0.1%;6月中国制造业PMI指数为50.9%,比上月回落0.1。尽管如此,中国制造业PMI一直位于荣枯线(50%)以上,表明我国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总体稳步增长。同时,中国对疫情的严格管控和夯实的制造业基础,使其具备强劲的反弹动力。hIuesmc
从采购金额来看(图2),今年Q2同去年Q2相比走势较为一致,但也有几个较大的变化:一是500万元-1000万元区间的采购金额在今年的Q2有了较为明显的提升,二是1亿元-5亿元区间的采购金额也明显高于去年同期,但去年5亿元、10亿元以上采购金额的企业要比今年多出很多。hIuesmc
hIuesmc
整体而言,采购金额在5000万元以下的企业仍占据了主导,占比高达70%以上(2021年Q2为71%,2020年Q2为75%),说明参与此次调研的中小企业居多。(注:因不同季度参与调研的企业样本不同,Q1和Q2数据对比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hIuesmc
hIuesmc
从今年Q2和Q1采购金额的变化幅度来看(图3),采购额呈正向增长的占比分别达到79%和78%,几乎无明显变化,但Q2采购金额增长10%以上的企业(占比60%)占比较Q1(占比53%)明显增多。Q2采购金额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需求端(如5G、AIoT、大数据、新能源汽车、工业互联网等)的增长,但不排除终端“超额下单、重复下单”的情况发生。hIuesmc
如图4所示,2021年Q2采购面临的挑战包括:缺货涨价(36%)、未建立安全库存(15%)、供应商没有规模支持能力(12%)、物流受阻(8%)、分销服务灵活性差(10%)、物料采购过于集中(7%)、产品质量问题(2%)。hIuesmc
hIuesmc
毋庸置疑,挑战仍来自于上游供应不足。相比Q1面临的挑战,Q2有三项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一是缺货涨价的占比由Q1的45%下滑到Q2的36%,这说明业界对缺货涨价的现实接受程度提升;二是“供应商没有规模支持能力”、“分销服务灵活性差”这两项的比重显然比Q1高,这说明在缺货涨价的大前提下,采购端对上游原厂和分销商的稳定供货能力和综合服务格外看重,对它们提出了相比以往更高的要求。hIuesmc
可以看到,这波缺货涨价让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进入了新的考察期,以往稳定的合作关系如今可能变得动荡和不确定,因此该阶段也是供应链关系重建的关键时期,有供货实力和综合服务能力的原厂和分销商会迎来新客户机遇。与此同时,现货市场的信任机制也在发生变化,“按小时报价”的规则可能伤及原有的稳定合作关系,信用危机一触即发。hIuesmc
hIuesmc
采购端应对挑战的方法(图5)跟前几个季度并无大的不同,但“寻找替代料”、“多供应商策略”、“加强国产化”选项比重显著提升,共占据了51%的份额,这反映出当下采购端最为真实的状态——寻找替代。hIuesmc
据《国际电子商情》观察,除了国际品牌料号之间形成替代之外,本土化发展势头迅猛,这对本土半导体原厂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契机。hIuesmc
作为中间“桥梁”的分销商应对挑战的方法,当务之急是利用自身的资源,联动上游原厂为下游客户做风险性备货,建立安全库存,同时提升公司存货周转率和资金利用率。hIuesmc
在这一波缺货潮中,头部分销企业因具备更多获取上游资源的优势,获得下游新客户的几率大大增加,艾睿电子、安富利、大联大、富昌等ToP级别的代理商凭借丰富的上游资源和综合服务能力获得良性发展,同时这些企业正在加快数字化供应链的搭建,以领先的AI技术等手段主推供应链良性发展。hIuesmc
本土分销商也在发生变化,深圳华强在2021年Q1末的存货比2020年末增加了32.22%,中电港丰富的库存和供应链服务也获得了诸多新客户青睐,力源信息开始加速本土MCU的技术开发和替代进程,成为分销行业的新气象。hIuesmc
我们看到,“供不应求”的市场行情让中上游企业获益颇丰。除原厂获益外,以力源信息、商络电子、深圳华强为代表的本土分销商企业在Q1、Q2迎来了非常可观的业绩增长。但另一方面,对分销商而言,备货也存在很大的风险,如何精准备货让库存一直处于安全水平,很考验分销商的综合实力。hIuesmc
如图6所示,Q2最为缺货的品牌依次是ST(15%)、TI(14%)、NXP(11%)、Infineon(8%)、Onsemi(7%)和Renesas(5%),这几大品牌在Q2的缺货程度都比Q1要高出1%-3%。hIuesmc
分析原因可得出,这些ToT级品牌的IC和元器件产品多集中在模拟器件,一部分跟新能源汽车对模拟元器件的需求增加有关,另一部分跟消费类产品对模拟IC的需求保持旺盛有关,外加这些半导体原厂的后段工厂多集中在越南、马拉西亚等疫情反扑严重的东南亚国家,原料运输、产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hIuesmc
hIuesmc
据《国际电子商情》的报道,截至6月29日,马来西亚一周内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超过5000例,截至6月27日,仅6.4%的人口疫苗接种完成两剂疫苗接种。对此,马来西亚决定无限期延长全国封锁措施(延伸阅读: 日增超5000例!马来西亚宣布无限期封锁,恐加剧缺芯危机 ),半导体原材料及芯片进出口通关速度及运输时间都会受到影响,其次疫情的严重必将影响工厂的开工率和产能输出能力,进而影响产品交期。hIuesmc
hIuesmc
权威数据显示,东南亚在全球芯片封测业市占率近27%,而占其中13%份额的马来西亚作为全球最重要的半导体封测基地之一,同时也是全球七大半导体出口中心之一。据悉,马来西亚在2019年仅半导体封测业务收入就高达287.6亿美元(约人民币约1857.8亿元 *6月29日汇率)。hIuesmc
hIuesmc
如图7所示,Q2元器件紧缺程度ToP5依次是:MCU(23%)、电源管理(18%)、MOSFET(8%)、显示/驱动IC(8%)和存储(7%)。hIuesmc
从调查结果可看出,变化比较显著的是MCU和电源管理IC,相比Q1紧缺程度仍有加大,MCU由Q1的19%上升到Q2的23%,电源管理IC由13%上升到18%。hIuesmc
值得一提的是,受到主动芯片紧缺的影响,MLCC和芯片电阻等被动元器件的需求受到抑制,分别由Q1的7%、6%下降到Q2的3%和2%。hIuesmc
正如艾睿电子、富昌电子在近期市场行情报告中的陈述,当前大多数制造商都面临着某种程度上的货期延长。无论其原因是对某些产品类型单纯的需求提升、或是出于原材料的缺乏,抑或是由于物流方面的挑战,预计货期的延长将会加速并持续。这些代理商认为,目前所经历的行情至少将持续到今年第四季度。hIuesmc
第二季度采购端面临的压力仍在升级,采购的实际拉货量仍不达预期,备货周期依然高达6个月及以上,重复下单、超额下单现象尚存。hIuesmc
hIuesmc
如图8所示,相比Q1, Q2采购端实际的拉货量在总需求量中的占比主要集中在10%-70%这个区间,且该区间明显较Q1高出不少;70%-90%区间明显比Q1要低出不少;90%-100%区间Q2有些许的反弹。整体来看,Q2采购的实际拉货量依然不够理想,绝大部分企业没有达到采购预期,供需矛盾依然尖锐。hIuesmc
hIuesmc
在疫情依然严峻的形势下,采购端的备货周期(图9)依然长达6个月(占比37%,占主导),其次是3个月(21%)和9个月(18%),这说明采购端对未来供需走势依然信心不足,提前备货、建立安全库存依然是首选之策。hIuesmc
hIuesmc
众所周知,采购超额下单对原厂来说是一个危险信号,非真实需求可能导致原厂盲目扩产,以致于在供需大反转到来之时变得被动并造成损失,但Q2“超额下单”(图10)依然占据67%的比重,值得行业警醒。hIuesmc
最后来看交期,据调查结果显示,相比Q1,Q2紧缺元器件的交期并未有太大的改变,如部分型号的MCU、模拟IC、MOSFET和分立器件交期最长仍高达50周,DRAM交期在14-28周不等。在被动元器件方面,受到主动件紧缺的抑制作用,Q2紧缺程度有所缓和,没再出现大的价格抬升现象,交期普遍在16-30周。hIuesmc
在第一季度的调查中我们已经做了预测,诸多中小OEM/ODM/EMS企业因没有原厂合约价和供货保证而境况堪忧,这些企业因芯片紧缺而导致实际拉货量占据采购需求总量的比例非常低,未来减产、停产的风险很大。hIuesmc
事实证明,Q2这一态势正在形成并有继续恶化的可能,已有不少知名终端品牌释放出可能涨价的消息(延伸阅读:外媒:芯片涨价效应已传导至下游消费端!)。hIuesmc
hIuesmc
根据调查结果(图11),若缺货涨价在短时间内难以缓解,制造业面临的危机按照权重大小可依次排列为:(1)资金链断裂,中小企业陷入倒闭潮;(2)停止新项目开发,或砍掉部分老项目;(3)同供应商(包括原厂和分销商)的稳固合作关系生变;(4)采购/供应链管理人员因压力倍增转行或跳槽;(5)将成本压力转嫁给最终消费者。hIuesmc
整体而言,未来全球经济的复苏仍将取决于各国疫情发展、疫苗接种情况、地缘政治以及各国财政/货币政策的刺激力度。半导体产业的恢复必须是基于该前景之下的复苏和反弹。hIuesmc
目前,东南亚、欧美、南非疫情仍存在变数,如果缺货涨价现象短时间内仍难以缓解,终端制造业必将减少需求或抬价以缓解压力,而当该“牛鞭效应”反向传导至供应端,恐又将加剧供应端产能调配和需求预判的困扰,供应链修复的周期恐怕再次拉长。正如某业界人士所说,这一轮脱离供需基本面的上涨产生的不利影响后劲会很大,伴随后续短期效应消退、生产重回匹配需求节奏,价格上涨对供给的抑制若会逐步显现,“虚火”的供给侧会面临更大幅度的调整风险,值得行业警醒。hIuesmc
2021年第一季度电子元器件采购调查报告出炉!hIuesmc
重磅!2020年度中国电子元器件分销商营收排名出炉!hIuesmc
全球首发!2020年度国际电子元器件分销商营收排名hIuesmc
2020年第四季度电子元器件采购调查报告出炉!hIuesmc
2020年第三季度电子元器件采购调查报告出炉!hIuesmc
2020年第二季度电子元器件采购调查报告出炉!hIuesmc
微信扫一扫,一键转发
关注“国际电子商情” 微信公众号
继美光6月底发布2023财年第三季度财报数据后,近日,三星和SK海力士两大存储器厂商也各自发布了其最新财报。
2022年被视为SiC碳化硅的爆发元年:大额订单的签署、大规模的扩产、广而深的上下游合作、持续增加的功率半导
近日,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吴红表示,集成电路产量逆势增长,随着多个集成电路重大制造项目的建
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调研数据,2023年7月下旬,电视各尺寸面板价格延续上涨趋势,部分显示器、笔记本面板价格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了《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该办法自2023年12月1
2023年第二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同比下滑5%至6430万部。
【招银研究|宏观点评】降幅收窄,修复提速——2023年1-6月工业企业利润点评
7月25日,据中国台媒工商时报消息,因先进封装产能供不应求,台积电计划斥资900亿元新台币(约合人民币205.84亿元)设
尽管MicroLED技术仍在发展路途中,但其超高显示综合性能,早已被显示厂商、汽车厂商看中,用于研发下一代高清智能
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研究显示,2023年第二季高刷新率面板(100Hz(含)以上)出货量激增,季成长幅度高达62%,出货量高达
英国品牌评估机构“品牌金融”(BrandFinance)发布2023“全球互联网软件品牌价值15强”排行榜(INTERNET&SOFT
日前,三安光电在重庆再有新动作,快速推进SiC扩产项目的建设。
9月5日-6日, 2023 | 海南·海口
Arm 和我们的生态系统的关键信念之一是与开源社区合作,共创一个高度发达的 Arm 架构,使软件的落地更加稳定
航顺芯片经过多年发展后为更快速的人才集聚和弥补核心技术商业化,采取先投资,双方团队磨合后并购32位MCU研发
通过替换现有的Si MOSFET,可将器件体积减少约99%,功率损耗减少约55%
2023年7月20日,B2B电子元器件交易平台ICZOOM Group Inc.(纳斯达克股票代码:IZM)(“公司”或“ICZ
2023年7月15日顶讯科技华东区用户见面会圆满收官,感谢华东区客户朋友们对易宝软件的信任和给予顶讯团队的鼎
8月23日-24日, 2023 | 四川·广汉
1979年,在祖国万里疆土的华南沿海,一个小渔村——深圳成为了全国目光的焦点,中国经济自此逐渐开始
7月11日~13日,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业内领先的电子元器件独立分销商深圳创实技术有限公司(简称“创实技术”或“Cy
第十一届(2023年)中国电子专用设备工业协会半导体设备年会暨产业链合作论坛和第十一届(2023年)半导体设备材料
UDE2023第四届国际半导体显示博览会即将于7月17日至19日深圳福田会展中心拉开帷幕。在距离开展仅剩不到两周
2023年7月11日,矽典微发布新一代智能毫米波传感器SoC ICL1112、ICL1122两款芯片。提升了超低功耗检测和极远
点击查看更多
北京科能广告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
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