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下摄像头技术真的成熟了吗?本文盘点了已经商用的屏下摄像头方案,并对屏下摄像头技术进行了分析...
早在5-6年前,全面屏手机的概念就已经被大家所熟知,当时迫于屏下摄像头技术尚不能商用,为实现更高的屏占比,厂家有尝试侧滑屏、下滑屏、升降摄像头方案。这类方案虽提升了屏占比,但也增加了手机的厚度、重量和能耗,无法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极致要求。pDGesmc
2017年10月,努比亚智能手机总经理倪飞预测,未来两到三年内一定会有能完美兼顾镜头100%全面屏方案的出现。当时,苹果公司刚刚发布刘海屏手机iPhone X,带来了人脸识别的同时又取消了“下巴”;pDGesmc
2020年11月,OPPO副总裁、中国大陆事业部总裁沈义人预测,2021年屏下摄像头大概率依然不会在旗舰机上“大规模量产销售”,技术距离成熟还是需要不少时间;pDGesmc
2020年12月,小米集团副总裁、中国区总裁、红米Redmi品牌总经理卢伟冰表示,在不牺牲空间的情况下,要达到真正全面屏效果,还面临很多技术上的困难;pDGesmc
2021年8月,荣耀CEO赵明公开表态称,屏下摄像头透光率是前置相机的巨大挑战和障碍,在一些逆光的情况下很多影像效果“不可接受”……pDGesmc
继苹果iPhone X之后,各类刘海屏、水滴屏、挖孔屏、滑盖屏、升降摄像头在安卓系手机中一度爆红,配合侧面指纹识别、背面指纹识别、屏下指纹识别等方案大大提升了手机屏占比。此背景下,中兴在2020年9月推出了业界首款屏下摄像头量产机型Axon 20 5G。pDGesmc
如果说2020年是屏下摄像头技术商用的元年,那么2021年则是该技术开始爆发的年份。2021年下半年,中兴推出了新一代Axon 30 5G,小米、三星分别推出了MIX4、Galaxy Z Fold 3,OPPO、vivo屏下摄像头手机也将在年内推出,多款新品的发布似乎预示着该技术进入了产业爆发阶段。pDGesmc
屏下摄像头技术大规模商用,需解决透光率、全屏显示一致、屏幕寿命等痛点,市面上的各个方案商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下文仅针对屏下摄像头技术来分析,不针对智能手机的其他功能。)pDGesmc
屏下摄像头技术至少需满足两个条件:第一,亮屏时前摄上方屏幕(副屏)与周边屏幕(主屏)不存在差异;第二,使用前摄时可清晰拍摄照片。pDGesmc
屏幕像素密度越大,其PPI就越高,显示的效果也越好。但像素密度过大,会导致透光率低,影响下方摄像头的拍摄效果。所以厂家的像素排列、驱动电路优化、材料选择、摄像头器件选型等,都围绕“加大进光量”来展开。简单地说,屏下摄像头的技术难点在于——如何巧妙地平衡显示效果和拍照效果。pDGesmc
pDGesmc
图1 屏下摄像头手机发布信息pDGesmc
当前,市面上共计上市了4款屏下摄像头手机,分别采用了来自维信诺、华星光电、三星的方案。其中,中兴Axon 20 5G是去年发布的机型,到现在已经积累了一批消费者。中兴Axon 20 5G采用的是维信诺InV seeTM屏下解决方案。在该机型的使用反馈中,消费者表示在亮屏状态下有明显的“纱窗效应”。pDGesmc
对此,维信诺屏下摄像技术总工楼均辉解释说,在屏下摄像头方案中,前摄上方的副屏和周边区域的主屏是两块屏幕,它们在设计、结构和驱动方式上都存在差异,但主副屏不能采用两套驱动,不然会太复杂、成本太高,而一起驱动两块屏的技术难度非常大。pDGesmc
OLED的像素结构可简单表述为:由一个阳极、一个阴极、一个中间发光层组成。阳极占据了副屏的大部分区域,具备透明、反射率高的特点,但其透过率非常低。如果要让整块副屏透明,必须要解决阳极的透明度问题。pDGesmc
pDGesmc
图2 不同屏下摄像头方案pDGesmc
去年推出的InV seeTM屏下解决方案采用了像素衰减模式,去掉了部分阳极或像素,以此来增加光线透过率、提升透明度,再通过提升剩余像素的亮度,来维持与主屏一致的显示效果。不过,该方案的缺点也显而易见——减少像素数量会降低分辨率,副屏区域存在较明显的颗粒感。pDGesmc
2021年,维信诺推出了InV seeTM Pro屏下解决方案。新方案不减少像素数量,而是缩小了像素面积,使副屏区域的像素高达400PPI。为进一步提升透光率,副屏区使用了透明材质的驱动线路,分布在前摄区域周围,并缩减了走线宽度,尽量降低衍射。目前,该方案应用在中兴Axon X30 5G手机上。为了保持显示的一致性,Axon X30 5G的主副屏采用了两套独立算法,基于UDC Pro独立驱动IC提升主副屏视效。pDGesmc
除了维信诺的屏下摄像头方案之外,华星光电、三星屏下摄像头方案也已经商用。与维信诺新一代屏下摄像头方案的思路类似,华星光电借助微钻排列、透明引线以及改良电路设计来实现屏下摄像头的应用,其副屏的像素也高达400 PPI。通过减小副屏像素点的大小,提升了该区域的亮度,保证了摄像头透光率,还确保了主副屏显示一致。小米MIX4采用的是华星光电屏下摄像头方案,该手机在电路布局设计上也有巧思,将其TFT线路移出副屏区域,在主副屏之间增加了过度,配合DDIC调教算法和色彩调教策略,让光线顺利穿过像素间隙,来统一主副屏区域的视觉效果。pDGesmc
即将发布的OPPO屏下摄像头新机,采用京东方新一代的柔性OLED FDC屏下摄像头技术。据8月中旬的“OPPO未来影像技术发布会”资料显示,京东方柔性OLED FDC屏下摄像头方案采用了1个像素电路驱动1个OLED像素单元设计,其种每一个像素可以被单独控制,让主副屏区域分辨率都达到400PPI。OPPO屏下摄像头新机中的显示算法补偿,将全屏的色度差和亮度差控制在2%以内,让屏下区域和周边显示屏更一致。pDGesmc
三星Under-Display Camera屏幕的官方信息还较少,三星显示的UPC技术通过提高面板透光率的“Eco OLED”和优化像素孔径技术来实现,与以往的面板相比,Eco OLED透光率提升了33%以上。pDGesmc
2021年7月下旬,中兴通讯终端事业部总裁倪飞在媒体群访时表示,目前屏下技术有两个方向——一个是硬屏的方向,一个柔屏的方向。柔屏方向存在拍照发黄以及进光量不足等问题,中兴通讯现在主要做硬屏方向。pDGesmc
《国际电子商情》记者也发现,除了中兴Axon 20 5G/Axon 30 5G使用硬屏之外,小米MIX4、三星Galaxy Z Fold3以及即将发布的OPPO屏下摄像头新机都采用柔屏。柔屏是当前国产高端旗舰机型的标配,它自身轻薄、柔软的特点可满足不同形状终端的应用。值得注意的是,当像素变小之后,副屏要维持和主屏一样的亮度需更高的能量,这样会造成副屏像素老化的速度更快。再加上,柔性屏本身就存在像素老化问题,因此理论上屏下摄像头上方的副屏部分的老化速度会更快。pDGesmc
楼均辉解释说,如今柔性AMOLED面板使用PI(聚酰亚胺浆料, Polyimide Varnish)做基板,该材料的透光率相对较低,且经过高温工艺之后会发黄,不利于摄像头的成像效果。业内一直都有针对透明PI的研发,需要相关的材料商改进材料特性、面板厂调整工艺制程来适应新材料,产业的成熟还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pDGesmc
即便如此,小米、三星、OPPO的屏下摄像头新机均采用了柔屏。据了解,OPPO通过单像素电路和算法调优对屏下区域进行补偿,使整个屏幕的使用寿命提升了50%。相信随着国内显示屏企业,比如维信诺、华星光电、京东方等厂家的进一步研发和投入,更加成熟的屏下摄像头技术会尽快商用。pDGesmc
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客观来说,屏下摄像头技术还处于探索阶段,一些技术痛点仍待进一步解决。现在的屏下摄像头手机,也并非任何时候都有完美表现,比如在高亮环境下仍有“纱窗效应”;即使用了补偿算法,前摄成像效果也缺乏一些细节,对手机有超高要求的用户可能会在意这些问题。pDGesmc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今年新推出的几款新机,是各品牌在屏下摄像头技术上的试水。虽然已经有一批厂商开始商用,但距离产业真正爆发还需要一些时间。预计接下来,随着该技术进一步成熟,将有更多厂商涌入屏下摄像头赛道。另外,华为、vivo等手机厂商也有计划推出自己的屏下摄像头手机,不过官方尚未公布具体的进度和细节,所以也不清楚这些厂商将采用哪家供应商的方案。未来几年内,国内屏下摄像头市场将更红火,同时也期待下一代屏下摄像头技术的升级。pDGesmc
微信扫一扫,一键转发
关注“国际电子商情” 微信公众号
暂时没有任何迹象表明需求会上升,预计未来几个月还将出现萎缩。
过去几年,因受到新冠疫情影响及政治地缘关系的挑战,欧洲曾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芯片短缺现象,对欧洲汽车、能源、通信、卫生以及安全等领域造成很大的威胁。在此背景下,欧盟进一步将芯片视为重要战略资源,推出了相关芯片产业扶持政策以加强芯片供应链自主。
国际电子商情7日讯 研究机构在当地时间周三(5日)发布报告结果显示,ABF载板行业在2023年一季度进入低谷,衰退明显。但预计在2023年下半年在PC、笔记本、服务器的带动下,ABF载板行业有希望走出下降趋势,看到需求的复苏。
预算受到抑制、成本增加和生产力下降正在挤压 CMO 的消费能力
欧盟机器人2022年销售量增长 6%
IPC发布6月经济展望报告
美国一直所说的“去全球化”、“去风险化”,其实是想在全球化的情况下将中国一脚踢开。因此,对中国来说,现在面临的最基本也是最严峻的问题,就是芯片问题。
三季度即将开启,是否预示消费电子需求将触底反弹?
2023年上半年已经过去,过去几个月电子供应链的信号一直令人沮丧。ECIA 5月份零部件销售信心指数较4月份预期大幅下降70多个点。美国5月份PMI连续第七个月收缩,没有需求上升的迹象。电子产品订单反弹的希望已被推迟到第三季度。
从供应链角色的变化中可看出,车企一方面在尝试绕过中间环节,直接与元器件供应商进行合作,另一方面也在增加更多供货渠道,在供应链中纳入了分销商这一角色。其实,无论是哪一种合作模式,都是为打造更稳固的供应链。
所有电子工程毕业生都会接受一些射频课程,但射频工程师却异常罕见,为什么?
数据存储主控芯片是存储器的大脑,负责调配存储芯片的存储空间与速率,在存储器中与存储芯片搭配使用。因此,存储主控芯片品质优劣和厂商技术实力,直接影响到存储产品的品质和性能。
7月13日,兆驰股份发布2023上半年业绩预告。
7月13日消息,据sammobile报道,三星现已在韩国推出了98英寸8KNeoQLED电视,型号为QNC990,售价为4990万韩元(当前约2
近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实施先进制造业“2023突破提升年”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
受惠于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市场的成长,在各云端运算供应商与IC设计公司发展人工智能芯片的情况下,台积电相关订
7月12日,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在全国高校科技创新暨优秀科研成果奖表彰大会上表示,将针对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
7月13日,华为在其2023创新和知识产权论坛上公布了三项专利许可收费标准,分别为手机、Wi-Fi和物联网。
美国零售联合会(NRF,National Retail Federation)发布按2022财年零售量排序的2023年度“美国零售百强”榜(20
一年的结束通常是回顾和反思的时候。
近日半导体行业动态频频,一批半导体项目先后签约、竣工、投产,涵盖了半导体设计、材料、制造、设备等多个领域
【招银研究|宏观点评】企业贷款边际修复——2023年6月金融数据点评
根据外媒报导,英特尔(Intel)已经证实,将停止对NUC(Next Unit of Compute,下一代计算单元)业务的直接投资,并转变策略
当地时间7月11日,欧洲议会通过了一项通过促进生产和创新确保欧盟芯片供应的计划,并制定了应对芯片短缺的紧急
2023年7月11日,矽典微发布新一代智能毫米波传感器SoC ICL1112、ICL1122两款芯片。提升了超低功耗检测和极远
传感解决方案释放AIoT和数字化全部潜力,实现“万物互联和AI无处不在”。
新能源转型浪潮下,整个汽车行业的供应链体系正在发生着意义深远的变化。
本次在中国举办3地巡回论坛,就是为了向国内RISC-V产业圈布道自身在RISC-V领域的能力图谱,并重磅宣布SiFive亲
报告显示,消费者期望了解车辆材料和零部件的来源和可持续性水平,并获得汽车制造过程中端到端的可见性。
集成电路(IC)作为电子信息产业的基石,是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而IC设计是
2023年7月4日,业内知名的数字前端EDA供应商思尔芯(S2C),发布了最新一代原型验证解决方案——芯神瞳逻辑系统S8-4
贸泽电子 (Mouser Electronics)宣布将于7月11日-13日重磅亮相2023慕尼黑上海电子展。届时,贸泽电子将携手国
WhisperExtractor依靠一项颠覆性技术,解决了希望实现语音用户互动或声音分类的电池供电设备的主要挑战之一,即
人类在面对重大自然灾害、事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应急通信保障必不可少,有这么一家公司,通过将无人机与小型
近日, 2023中国独角兽企业大会在苏州举办,亿铸科技荣登 “2022中国潜在独角兽企业榜“。
Cirrus Logic 助专业音频产品制造商轻松集成和定制其产品,音频体验不受转换器影响
点击查看更多
北京科能广告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
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