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5G还处于开发和部署阶段,现在规划新一代无线通信技术似乎还为时过早。实现无处不在的6G在技术、监管、地域和教育等方面还有重重挑战。然而,考虑到当前一代技术设定的宏伟目标,现在就开始准备应对这些挑战并非操之过急。
这种新一代无线技术有望实现更快的速度、更低的时延和更大的带宽,从而通过分散的智能网络即时向更多设备传输海量数据。wMmesmc
根据以往的经验,在开发新行业标准时,技术研究一般需要提前10到15年启动。6G与5G一样,既包括演进也包括革新。从整体来讲,我们可以预见技术能力将呈阶梯式发展。wMmesmc
6G将加速推进经济和社会的数字化转型,让世界向着真正的全球化和数字化社区迈出关键一步。根据6G的设想,到2030年,我们将身处一个由数据驱动的世界,体验近乎即时、没有限制的无线连通性。6G将在5G的能力基础之上进一步扩展,有望为依赖连通性的医疗保健、制造、能源、交通和公共安全等垂直行业提供他们所需的能力。这种能力将不再是新奇或特别的使用场景,而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wMmesmc
使用场景涵盖包含非视听信息的全息通信、更加复杂和彻底的数字孪生,以及通过机器学习(ML)和其他形式的人工智能改变我们利用数据的方式等等。6G将为建立复杂的应急和灾难管理体系奠定基础。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它会推动移动通信更密切地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开车上班、教育孩子、做饭、医疗保健,购物以及办理银行业务。wMmesmc
6G带来的机会数不胜数,但要让6G成为现实,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为了兑现6G的承诺,企业、政府和创新者必须首先集中全力实现以下关键性突破:wMmesmc
虽然5G是一项全球标准,但是要在所有无线网络(从蓝牙到5G)、有线网络(从LAN到WAN)乃至非地面网络之间实现无缝集成仍然遥不可及。6G需要新一代无线技术能够根据位置和需求灵活、无缝地使用这些系统。人工智能虽已广泛应用于当今的工业应用,但我们仍需要将人工智能融入到6G网络体系结构中,从而动态优化复杂6G网络的性能、效率和灵活性。最后,物联网、增强型移动宽带和超高可靠性通信等领域中的持续创新是奠定6G基础的关键。wMmesmc
适用于各行各业和所有地区的单一全球标准将确保6G部署的一致性和规模经济性。现在谈具体细节还为时过早,但我们必须为6G的演进和革新搭建框架。wMmesmc
我们必须齐心协力,通过开展联合项目、试验和演示来评估5G标准以及推动5G标准的演进,从而预测6G的需求。6G旗舰计划是一个为5G推广和6G创新而建立的全球性研究和共创生态系统,此类创新举措已着手将行业利益相关者聚集到一起,共同开发6G所需的基础技术。wMmesmc
每一代移动无线新技术都必须应对双重网络安全挑战:1) 解决上一代技术的固有漏洞;2) 解决新一代技术扩大的威胁面所造成的新漏洞。5G比4G具有更好的加密和安全性体系结构,但应用范围也会更广,连接的设备更多。6G的愿景是打造一套更精细的使用模型,因此对基于软件的动态网络威胁来说是一个更大的目标。随着物联网应用的蓬勃发展,遍布网络的数十亿个互联设备每一个都有可能成为攻击者的侵入点。wMmesmc
所有6G参与者――从移动运营商、供应商及其客户到顶层(OTT)应用开发商――都需要实施和采用新的安全、测试和培训标准。此外,他们还需要将网络安全纳入软件体系结构的设计和开发生命周期中,使用内置保护功能来识别漏洞,帮助网络在遇到入侵时快速恢复,从而降低整个生态系统的6G开发和运营风险。wMmesmc
从现在开始,政策制定者有机会为6G奠定监管基础。他们需要与行业领导者合作制定政策,为行业提供支持并在自动驾驶汽车、医疗保健、军事、智慧城市等任务关键型应用中保护人员和数据安全。wMmesmc
我们看到,是否能够上网导致人与人之间在经济条件、教育水平和社会地位等方面的不平等日益加剧。欧洲 Hexa-X 项目设定的6G早期愿景旨在缩小这一数字鸿沟,但是,要让农村或低收入地区的人也能够享受到6G的惠益,需要私营企业与公共部门通力合作。wMmesmc
为了让6G成为现实,我们需要培养下一代研究人员、科学家、物理学家和工程师。涉及数字、无线电和半导体等领域的电气工程以及同样涉及诸多领域的计算机科学将继续在这个领域发挥重要作用。解决未来连通性问题的工程师们需要接受全面的多学科教育,才能进入技术多元化的职业。企业和教育机构应当齐心协力,通过提高学生对STEM学科的兴趣,增强他们的相关技能,以及大力宣扬如何利用这个独特而有益的机会创造未来无线技术,最终实现缩小技能差距的目的。wMmesmc
虽然6G当前还处于研究阶段,但突破重重技术难关需要时间。随着5G逐步推广,现在开始规划6G恰逢其时。私营企业和公共部门的领导者必须齐心协力开发基础设施、新技术和新标准,并以此为基础实现6G赋能的无数创新。当下行动正当其时,我们必须一方面保持5G的发展势头,另一方面为6G铺平道路。wMmesmc
微信扫一扫,一键转发
关注“国际电子商情” 微信公众号
可让人与AI和AR的互动,不太引人注目。
国际电子商情13日讯 据媒体报道,在全球NAND闪存市场供过于求的背景下,三星电子决定将其最大的NAND生产基地——位于中国西安工厂在现有的基础上减产10%……
国际电子商情13日讯 据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SIA)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11月全球半导体销售额达到了578亿美元,环比增长1.6%,连续第八个月实现月度增长,并创下历史新高。然而,在这一整体增长的背景下,不同地区的市场表现却呈现出显著的差异...
过去几年,对能源电网现代化和数字化的投资未能跟上能源需求和要求的步伐。
AI芯片市场异常活跃,扰动业内的一池春水。
1月份销售前景最强劲的是机电/连接器类产品。
2025年具身智能机器人走向何方?
随着全球半导体需求的回暖,尤其是在内存芯片需求的持续推动下,韩国出口额实现连续15个月增长……
对全球供应链而言,2024年是极为动荡的一年——众多挑战交织在一起,对全球企业和政府的应对能力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以下简称“新基建”)一词首次出现在公众面前,是在2018年12月19日-21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会议明确了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定位。
国际电子商情30日讯 在全球汽车行业向电动化转型的大潮中,中国正迅速崛起为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的领头羊。多家知名投资银行与研究机构近日联合发布的最新预测显示,到2025年,中国电动车销量有望首次赶超传统燃油车,这一历史性拐点预计将比西方国家提前数年到来。
挑战依然存在,包括产能过剩、市场竞争以及供应链可能中断。
2024年第四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增长3%,达到3.3亿台。
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最新调查,2024年中国动力及储能电芯价格历经长期下跌后,至第四季跌幅收敛。
2024年,全球PC市场趋于稳定,并于2025年全盘复苏,进入商用市场更新周期。
预估含AI训练、AIGC解决方案在内的全球机器人大型语言模型(机器人LLM)市场,有望于2028年超越1,000亿美元。
2024年是企业拥抱变化、把握机遇的一年。
为了保持领先地位,行业领导者必须专注于创新功能、区域市场动态和战略差异化。
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面板出货量有望突破22.6亿片,同比增长8.7%,创下历史新高。主流手机品牌全球面板采购量(不包
生成式人工智能也许是去年讨论度最高的话题,而2025年将是新技术通过一系列移动产品接受“实地检验”的一年,从
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最新调查,2024年整体Server产值估约达3060亿美元,其中,AI Server成长动能优于一般型Ser
刚刚过去的2024年,存储市场上演了一出“冰与火之歌”:终端市场消费电子复苏迟缓,AI应用则继续强势突围。存储产
当前,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逐渐向好,但集成电路产业的人才发展仍面临着严峻挑战。
2025年AI Server需求仍将持续增长。
雅加达,印尼- 2025年1月14日 - 全球技术解决方案供应商艾睿电子(Arrow Electronics)与印尼初创协会合作(STARFIN
无畏挑战 共创未来祥龙回首留胜景,金蛇起舞贺新程。在2025年元旦新年之际,深圳市凯新达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
最新Wi-Fi HaLow片上系统(SoC)为物联网的性能、效率、安全性与多功能性设立新标准;
配套USB网关,轻松实现Wi-
随着与三安光电的碳化硅合资工厂落地重庆,2024年6月,意法半导体与重庆市彭水自治县同步启动了可持续发展合作
凯新达科技 自由之旅 征途同行
NVIDIA Jetson Orin™ Nano Super 开发者套件是一款尺寸小巧且性能强大的超级计算机,重新定义了小型边
德州仪器今日推出了全新的集成式汽车芯片,能够帮助各个价位车辆的驾乘人员,实现更安全、更具沉浸感的驾驶体验
广州飞虹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广州越秀区,诚信经营20多年。主要研发、生产、经营:场效应管、三极管等半
近日,半导体存储品牌企业江波龙与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中国赛宝实验室,以下简称“电子五所”)在江波龙
深圳迈巨微电子有限公司深耕锂电池管理芯片领域,围绕电池健康和安全,电池电量计算二个核心技术能力,提供完善的
专为下一代电动汽车基础设施而设计,为高能效车载充电和逆变器提供结构紧凑的单元件解决方案。
可实现电信、数据中心和专业音频/视频设备市场的无缝集成。
点击查看更多
北京科能广告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
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