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电子商情》2022年第一季度(1~3月)电子元器件采购调查结果出炉!(本报告仅代表参与过采购调查的样本情况)
回顾2022年一季度,全球经济经历短暂复苏后重陷跌势。扰动因素包括疫情全球扩散、刺激政策降温、宏观经济周期错位这三类,同时俄乌冲突升级、多次强烈地震、城市封控管理等突发事件,都令刚有回暖迹象的全球经济遭到当头一棒。7H8esmc
具体到电子制造产业,历时两年的复苏进程并未达到预期,供应链紧张仍是主要压力;叠加3月至今防疫措施进一步收紧而导致多地工厂停工停产,制造业生产经营压力激增——该如何应对和调整,成为本季度调查的聚焦点。7H8esmc
与全球经济走势同步的是,全球电子制造产业在Q1也经历了先涨后跌的过山车式行情。7H8esmc
1月,随着新一年钟声敲响,多家手机厂商陆续发布年度新品,人们的消费欲望触底反弹,消费类电子市场有所回暖,推动了电子制造产业的良好开局。2月上半月,北京冬奥会取得巨大成功,不仅赢得来自世界各地的称赞,还让全球看到中国科技的进步与机遇,有望给世界经济复苏带来新动力。7H8esmc
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数据显示,2022年1至2月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连续2个月稳定在枯荣线以上,均值为54.8%,较去年同期略低0.2个百分点,表明经济复苏平稳,存在较大增长空间。至于作为全球制造工厂的中国,1至2月市场需求整体回升,企业生产保持上升,多数行业增速回升,企业对后市预期较为乐观。7H8esmc
然而2月下半月以来,变故频发,全球电子制造产业回暖进程一落千丈。7H8esmc
国际上,俄乌冲突升级,迅速发展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欧洲最大规模战争;由于乌克兰是氖气(芯片原材料之一)的重要出口国,俄乌冲突也会对芯片和汽车产业链产生扰动。同时,美国举起“制裁之刃”对准俄罗斯,再次精准打击了全球半导体供应秩序。日本频传地震,多家半导体厂商受此影响。3月全球制造业PMI显示,亚洲、欧洲、美洲和非洲制造业PMI较2月均有不同程度下降,欧洲制造业PMI降幅最为明显,如俄罗斯3月PMI环比下降4.5个百分点。7H8esmc
中国方面,3月台湾地区地震、停电纷至沓来;内地与香港特区仍然未能正常通关;大陆多地发生本土聚集性疫情,导致个别地区不得不短暂停工停产;以及长时间的缺货下,紧缺料号诈骗案件层出不穷……整个3月国内制造业供应链受阻,生产秩序受到影响,整体需求尤其是消费品需求转为疲弱。从数据看,3月中国PMI录得48.1,降至2020年初首轮疫情防控以来最低水平。7H8esmc
由于调查时间有限,本季度调查样本均来自中国本土OEM、ODM、EMS等厂商,以此观察,疫情“回马枪”之下中国电子制造业的应对之策。7H8esmc
因防疫措施进一步收紧,有64%的受访企业表示,Q1期间工厂曾被迫停工停产,对企业生产经营造成明显冲击。(图1)尤其是深圳、上海作为中国电子制造业的两大重镇,先后正面遭遇奥秘克戎的重击,是本季度停工停产的高发地。7H8esmc
所幸的是,大部分的工厂仅是短暂停工停产,3月底已经恢复生产经营;仅有7%的工厂仍在停工停产。《国际电子商情》特意联系了这7%受访企业,他们集中在吉林、天津、河北、上海等防疫严峻的地区。7H8esmc
7H8esmc
上述结果说明,疫情扩散所导致的停工停产对制造工厂带来了实际性的打击。具体打击有多大呢?可以从整个季度的出货量和采购量来分析。7H8esmc
如图2-3显示,除去未停工停产的企业样本,半数以上的受访企业均在今年Q1同比下调了出货量和采购量。其中,超过三分之二的企业降低了出货量,超过二分之一的企业减少了采购量。7H8esmc
不难看出,疫情导致停工停产必然影响工厂出货量表现,而工厂采购量的调整相对有滞后性,需要观察下个季度数据。虽然出货量和采购量均有减少,但减少的幅度不算大,集中在10%-20%左右。7H8esmc
7H8esmc
值得关注的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是世界贸易一个中转港,由于疫情防控等因素,中国本土与香港特区仍然未能正常通关,这对本土制造工厂同样造成不少困扰。如图4显示,近八成受访企业表示工厂有受此负面影响,其中最大的影响是“港口关闭或堵塞,货物进不来”占了54%,其次是运输成本上升、人员流通未能回复正常、物料成本上升等。7H8esmc
7H8esmc
除了疫情防控、停工提产、港口堵塞等压力以外,“缺芯”阴霾依然笼罩着整个电子产业链。图5所示,紧缺度前六的元器件品牌是:TI(17%)、ST(14%)、Infineon(10%)、NXP(9%)、onsemi(9%)和ADI(6%)。7H8esmc
环比去年Q4,Q1有6个品牌紧缺程度上升,7个品牌的紧缺程度下降,10个品牌保持不变。其中上升部分,onsemi上升两个百分点,ST、Infineon、Renesas、TDK、KIOXIA均上升一个百分点。此外也有受访企业表示Microchip、Realtek、Cypress等海外品牌在Q1有紧缺表现。7H8esmc
7H8esmc
品类方面(图6),紧缺度高的元器件品类依次是:电源管理芯片(18%)、MCU(18%)、模拟芯片(13%)、MOSFET(9%)、CPU/GPU(6%)、存储器(6%)、FPGA(5%)、IGBT(5%)、显示/显示驱动器(5%)。7H8esmc
环比去年Q4,Q1紧缺的元器件品类变化不大,FPGA、MCU、IGBT、显示/显示驱动芯片、电阻这5类的紧缺度有上升,其余趋于稳定。值得一提是,CPU/GPU紧缺程度明显下降,从去年Q4的10%下降到今年Q1的6%,我们认为是消费类电子产品需求不旺所致。7H8esmc
7H8esmc
在如此市场压力下,工厂采购端会不会考虑选用中国本土品牌来保障生产?调查结果显示,情况并不乐观。(图7)7H8esmc
数量上,主要采购海外品牌器件的企业占多数,约占总样本数的55%;其次是采购中国本土品牌的工厂,占总数的32%;采购海内外品牌一样多的工厂仅有8%;全部采购海外品牌的工厂有3%,完全采购中国本土品牌的工厂有2%。这组数据说明,尽管国产替代热潮不减,但出于综合考虑,国内工厂采购端仍然以海外品牌为主,国产替代任重而道远。7H8esmc
采购费用上,受访企业在海外品牌器件的支出上远高于中国本土品牌。这一方面源于中国本土品牌多数为中低端、成熟的产品线,性价比优势强,采购费用低;另一方面海外品牌集中在中高端、车规领域,器件单价高,货期较长,还有可能叠加运输成本压力,导致整个采购成本偏高。所以从工厂采购端的成本考虑,国产替代一定是大势所趋。7H8esmc
另外,加价采购也成为企业在万不得已时的应对举措。如图8所示,加价采购元器件的现象在去年Q3凸显,Q4有所缓解,但今年Q1又开始反弹。7H8esmc
至于超额下单现象也有反弹。图9所示,2021上半年有将近三分之二的受访企业会通过超额下单、重复下单,以此来保障能拿到货;下半年由于缺货情况有部分缓解,超额下单的现象明显减少,来到Q4已有半数的企业不会超额下单。然而,眼看着逐步恢复向好,2022年Q1却又回到去年Q3水平,将近55%的工厂采购端有超额下单情况。7H8esmc
7H8esmc
从深圳和上海的复工复产经验来看,数字化、智能化在工厂维持生产运行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线上办公、远程操作、柔性生产带来的效果极其明显。7H8esmc
一位要求匿名的深圳制造工厂负责人表示:“尽管深圳封控一周,工厂机器都停了下来,但影响最大的是港口货运,其他部门居家办公的效率并没有降低。因为公司主营家庭娱乐类的消费产品,一季度订单额明显上升,工厂复工后开足马力,迅速进入忙建设、抢进度的状态。”7H8esmc
另外在流通环节,作为中国重要的电子元器件交易集散地,深圳华强北商圈自深圳“0215”疫情以来遭遇多次短暂歇业。所幸歇业的影响,最多只可能是延后发货而已,并不会影响公司实际运作,商户会通过线上办公来接单。7H8esmc
与此同时,更多企业早已做了充足的准备,例如储备口罩、消毒用品等相关医疗物品,登记人员/货物流动信息,以及准备居家办公/封闭管理的条件和设备等等,积极配合政府后续的防疫工作安排,生产防疫两不误。7H8esmc
事实上,去年底业界对2022年的研判相对乐观,本以为一切已经好转,但又被打回原点,各项数据均让人有一种“梦回2020”的感觉。不过《国际电子商情》认为,今年是新冠疫情大流行第三年,业界上下游企业已有意识地开展系统级防疫工作,随时为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做好准备,目前的低迷状态很可能是暂时的,并深信很快将回归正轨。7H8esmc
微信扫一扫,一键转发
关注“国际电子商情” 微信公众号
国际电子商情26日讯 有消息称,安森美日前就暂时上海全球配送中心向上海经信委提出复工申请,并得到了批准...
在未来三到五年内,我们将看到数字供应链技术以及改善人类决策的技术的采用率有所增加。
Dan Lachica是SEIPI的总裁,也是其董事会成员。在接受 EETimes Asia记者的采访时,Lachica谈到去年菲律宾半导体和电子行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及主要趋势和增长动力。他就半导体持续短缺表明了自己观点,并分享了SEIPI的年度计划。
国际电子商情24日讯,据外媒彭博社报道,美东时间4月20日,特斯拉公布了最新财报。根据财报显示,公司第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大增658%,但特斯拉也表示,电动汽车产量仍受供应链的限制。与此同时,特斯拉CEO Elon Musk预计,2022年特斯拉汽车产量将超过150万辆。
《国际电子商情》从“海关发布”获悉,2021年,我国市场采购出口9303.9亿元,同比增长32.1%。市场采购贸易方式是国务院大力推广的有效拓展外贸增长空间、联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外贸新业态,实实在在解决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难以通过一般贸易方式出口的难题。
犹记得,在2021年Q2,美国、韩国、欧盟、日本相继公布了半导体战略。当时,我们针对涉及到的投资金额做过初步统计——预计未来五至十年内,全球或将有1.5万亿美元资金投向半导体领域。到今年2月,美、欧、日、韩的芯片相关的法案有了新的进展,其中的5200亿美元投资有了具体去向。由此可见,全球半导体供应链步入新的阶段,当然,这不一定是积极、开放的阶段。
国际电子商情讯 13日下午,文晔科技在官网宣布收购世健科技以强化产品提供与市场扩展,将通过100%持有的子公司WT Semiconductor Pte. Ltd.,以每股1.93元新加坡币现金与总金额约2.322亿元(约10.84亿人民币)新加坡币,取得世健科技100%股权。
主要在前十大 EMS 制造商中——富士康、和硕、纬创资通、捷普、伟创力、比亚迪电子、环旭电子、Sanmina、新金宝集团和天弘——增长率在 –1.8%(伟创力)至 35.5%(比亚迪集团)。
国际电子商情8日从外媒获悉,当地时间7日,美国众议院和参议院立法者表示,经过数月的讨论,他们已选定谈判代表们就一项为半导体生产提供520亿美元政府补贴的法案达成协议...
制造业是数字化趋势的主要受益者。数字化也称作工业4.0,它可对购买、销售、设计、制造行为,或使用电子元器件及设备的制造商和专业人士产生巨大影响。
日前,《国际电子商情》姊妹网站EPSNews,在“2021年分销情况调查”中表示,近三分之一的全球顶级分销商认为,他们去年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供应短缺、分配困难和交期延长。预计在2022年,推出新产品将是元器件分销行业的最大驱动力。
无可否认,谈及电子系统设计时,大多数人关注的是集成电路,而配套的无源元器件(被动元器件)往往鲜有人问津。然而,无源器件的价值不应该被低估。
未来的芯片和系统将通过光而不是电信号连接。
智能电表设备怎么支撑一家芯片公司上市?作者:六千4月26日,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委员会召开2022年第32次上
厦门信达、欧普照明、晶盛机电、浩洋股份、隆利科技
在半导体的制造、销售方面,头部企业的优势越来越大。
“存储器产业变动性减少,呈现持续增长趋势”——4月27日,SK海力士发布截至2022年3月31日的2022财年第一季度财
国际电子商情讯 近日,总价值5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53.51亿元)的半导体并购案迎来新的进展。
华为表示没有自建芯片厂计划。台积电今年全球代工份额将达到56%。俄气将停止对波兰和保加利亚的天然气供应
图形芯片价格急剧下降可能预示着全球芯片紧缩的意外快速结束,这场危机已经削弱了从智能手机到汽车的制造业,而
华为不只求生!
国际电子商情26人讯 4月22日,华润微披露了2021年年报及2022年一季度报告,2021年全年业绩表现亮眼,该公司实现营
国际电子商情讯 4月25日晚间,三安光电发布2021年年度报告,显示公司在2021年实现营收125.72亿元,首次突破百亿元
今年以来,疫情反复,面对严峻的市场环境,半导体产业联盟四起,各方共同携手抵御风险,提升自身实力
"安森美认为下一代能源网络将主要基于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并结合能源储存的能力。此外,我们认为能耗必
作为国内首颗获得高级别国际认证、专为移动设备打造的嵌入式安全芯片,汇顶科技eSE芯片将为基于智能手机、可
WSTS(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组织)的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大幅增长25.6%,达到创纪录的5530亿美元
后摩智能创立于2020年底,是国内首家基于存算一体技术的大算力AI芯片研发企业。
该项目预计将在2024年投产。
过去的40年中,人们一直在二维的平面上观察事物,比如电脑屏幕或者手机屏幕。VR技术的横向及纵向发展一直比较缓
芯原股份正式加入UCIe产业联盟,将加速芯原Chiplet项目的产业化落地,成为全球主要的商用Chiplet提供商。
国际电子商情29日讯 灵动微电子日前宣布,全球知名半导体MCU领域专家Geoff Lees于近日正式加入灵动,担任战略和
自正式商用以来,5G在全球的规模化部署持续加快。特别是在中国,5G建设渐入“无人区”。工信部数据显示,中国的5G
主流的3D Touch的实现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电容触控+force sensor”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电容触控负责XY量
2022年,原艾睿电子中国区总经理苏欣正式加入深圳华秋电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秋电子),担任华秋电子副总经理。
2022年,数据中心将会因为新的内存和存储体系而经历一场革命。在数据中心基础设施面临压力的情况下,各类不断创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
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