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电子商情》2022年第一季度(1~3月)电子元器件采购调查结果出炉!(本报告仅代表参与过采购调查的样本情况)
回顾2022年一季度,全球经济经历短暂复苏后重陷跌势。扰动因素包括疫情全球扩散、刺激政策降温、宏观经济周期错位这三类,同时俄乌冲突升级、多次强烈地震、城市封控管理等突发事件,都令刚有回暖迹象的全球经济遭到当头一棒。zoLesmc
具体到电子制造产业,历时两年的复苏进程并未达到预期,供应链紧张仍是主要压力;叠加3月至今防疫措施进一步收紧而导致多地工厂停工停产,制造业生产经营压力激增——该如何应对和调整,成为本季度调查的聚焦点。zoLesmc
与全球经济走势同步的是,全球电子制造产业在Q1也经历了先涨后跌的过山车式行情。zoLesmc
1月,随着新一年钟声敲响,多家手机厂商陆续发布年度新品,人们的消费欲望触底反弹,消费类电子市场有所回暖,推动了电子制造产业的良好开局。2月上半月,北京冬奥会取得巨大成功,不仅赢得来自世界各地的称赞,还让全球看到中国科技的进步与机遇,有望给世界经济复苏带来新动力。zoLesmc
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数据显示,2022年1至2月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连续2个月稳定在枯荣线以上,均值为54.8%,较去年同期略低0.2个百分点,表明经济复苏平稳,存在较大增长空间。至于作为全球制造工厂的中国,1至2月市场需求整体回升,企业生产保持上升,多数行业增速回升,企业对后市预期较为乐观。zoLesmc
然而2月下半月以来,变故频发,全球电子制造产业回暖进程一落千丈。zoLesmc
国际上,俄乌冲突升级,迅速发展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欧洲最大规模战争;由于乌克兰是氖气(芯片原材料之一)的重要出口国,俄乌冲突也会对芯片和汽车产业链产生扰动。同时,美国打压俄罗斯,再次精准打击了全球半导体供应秩序。日本频传地震,多家半导体厂商受此影响。3月全球制造业PMI显示,亚洲、欧洲、美洲和非洲制造业PMI较2月均有不同程度下降,欧洲制造业PMI降幅最为明显,如俄罗斯3月PMI环比下降4.5个百分点。zoLesmc
中国方面,3月台湾地区地震、停电纷至沓来;内地与香港特区仍然未能正常通关;大陆多地发生本土聚集性疫情,导致个别地区不得不短暂停工停产;以及长时间的缺货下,紧缺料号诈骗案件层出不穷……整个3月国内制造业供应链受阻,生产秩序受到影响,整体需求尤其是消费品需求转为疲弱。从数据看,3月中国PMI录得48.1,降至2020年初首轮疫情防控以来最低水平。zoLesmc
由于调查时间有限,本季度调查样本均来自中国本土OEM、ODM、EMS等厂商,以此观察,疫情“回马枪”之下中国电子制造业的应对之策。zoLesmc
因防疫措施进一步收紧,有64%的受访企业表示,Q1期间工厂曾被迫停工停产,对企业生产经营造成明显冲击。(图1)尤其是深圳、上海作为中国电子制造业的两大重镇,先后正面遭遇奥秘克戎的重击,是本季度停工停产的高发地。zoLesmc
所幸的是,大部分的工厂仅是短暂停工停产,3月底已经恢复生产经营;仅有7%的工厂仍在停工停产。《国际电子商情》特意联系了这7%受访企业,他们集中在吉林、天津、河北、上海等防疫严峻的地区。zoLesmc
zoLesmc
上述结果说明,疫情扩散所导致的停工停产对制造工厂带来了实际性的打击。具体打击有多大呢?可以从整个季度的出货量和采购量来分析。zoLesmc
如图2-3显示,除去未停工停产的企业样本,半数以上的受访企业均在今年Q1同比下调了出货量和采购量。其中,超过三分之二的企业降低了出货量,超过二分之一的企业减少了采购量。zoLesmc
不难看出,疫情导致停工停产必然影响工厂出货量表现,而工厂采购量的调整相对有滞后性,需要观察下个季度数据。虽然出货量和采购量均有减少,但减少的幅度不算大,集中在10%-20%左右。zoLesmc
zoLesmc
值得关注的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是世界贸易一个中转港,由于疫情防控等因素,中国本土与香港特区仍然未能正常通关,这对本土制造工厂同样造成不少困扰。如图4显示,近八成受访企业表示工厂有受此负面影响,其中最大的影响是“港口关闭或堵塞,货物进不来”占了54%,其次是运输成本上升、人员流通未能回复正常、物料成本上升等。zoLesmc
zoLesmc
除了疫情防控、停工提产、港口堵塞等压力以外,“缺芯”阴霾依然笼罩着整个电子产业链。图5所示,紧缺度前六的元器件品牌是:TI(17%)、ST(14%)、Infineon(10%)、NXP(9%)、onsemi(9%)和ADI(6%)。zoLesmc
环比去年Q4,Q1有6个品牌紧缺程度上升,7个品牌的紧缺程度下降,10个品牌保持不变。其中上升部分,onsemi上升两个百分点,ST、Infineon、Renesas、TDK、KIOXIA均上升一个百分点。此外也有受访企业表示Microchip、Realtek、Cypress等海外品牌在Q1有紧缺表现。zoLesmc
zoLesmc
品类方面(图6),紧缺度高的元器件品类依次是:电源管理芯片(18%)、MCU(18%)、模拟芯片(13%)、MOSFET(9%)、CPU/GPU(6%)、存储器(6%)、FPGA(5%)、IGBT(5%)、显示/显示驱动器(5%)。zoLesmc
环比去年Q4,Q1紧缺的元器件品类变化不大,FPGA、MCU、IGBT、显示/显示驱动芯片、电阻这5类的紧缺度有上升,其余趋于稳定。值得一提是,CPU/GPU紧缺程度明显下降,从去年Q4的10%下降到今年Q1的6%,我们认为是消费类电子产品需求不旺所致。zoLesmc
zoLesmc
在如此市场压力下,工厂采购端会不会考虑选用中国本土品牌来保障生产?调查结果显示,情况并不乐观。(图7)zoLesmc
数量上,主要采购海外品牌器件的企业占多数,约占总样本数的55%;其次是采购中国本土品牌的工厂,占总数的32%;采购海内外品牌一样多的工厂仅有8%;全部采购海外品牌的工厂有3%,完全采购中国本土品牌的工厂有2%。这组数据说明,尽管本土化热潮不减,但出于综合考虑,国内工厂采购端仍然以海外品牌为主,本土化任重而道远。zoLesmc
采购费用上,受访企业在海外品牌器件的支出上远高于中国本土品牌。这一方面源于中国本土品牌多数为中低端、成熟的产品线,性价比优势强,采购费用低;另一方面海外品牌集中在中高端、车规领域,器件单价高,货期较长,还有可能叠加运输成本压力,导致整个采购成本偏高。所以从工厂采购端的成本考虑,本土化一定是大势所趋。zoLesmc
另外,加价采购也成为企业在万不得已时的应对举措。如图8所示,加价采购元器件的现象在去年Q3凸显,Q4有所缓解,但今年Q1又开始反弹。zoLesmc
至于超额下单现象也有反弹。图9所示,2021上半年有将近三分之二的受访企业会通过超额下单、重复下单,以此来保障能拿到货;下半年由于缺货情况有部分缓解,超额下单的现象明显减少,来到Q4已有半数的企业不会超额下单。然而,眼看着逐步恢复向好,2022年Q1却又回到去年Q3水平,将近55%的工厂采购端有超额下单情况。zoLesmc
zoLesmc
从深圳和上海的复工复产经验来看,数字化、智能化在工厂维持生产运行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线上办公、远程操作、柔性生产带来的效果极其明显。zoLesmc
一位要求匿名的深圳制造工厂负责人表示:“尽管深圳封控一周,工厂机器都停了下来,但影响最大的是港口货运,其他部门居家办公的效率并没有降低。因为公司主营家庭娱乐类的消费产品,一季度订单额明显上升,工厂复工后开足马力,迅速进入忙建设、抢进度的状态。”zoLesmc
另外在流通环节,作为中国重要的电子元器件交易集散地,深圳华强北商圈自深圳“0215”疫情以来遭遇多次短暂歇业。所幸歇业的影响,最多只可能是延后发货而已,并不会影响公司实际运作,商户会通过线上办公来接单。zoLesmc
与此同时,更多企业早已做了充足的准备,例如储备口罩、消毒用品等相关医疗物品,登记人员/货物流动信息,以及准备居家办公/封闭管理的条件和设备等等,积极配合政府后续的防疫工作安排,生产防疫两不误。zoLesmc
事实上,去年底业界对2022年的研判相对乐观,本以为一切已经好转,但又被打回原点,各项数据均让人有一种“梦回2020”的感觉。不过《国际电子商情》认为,今年是新冠疫情大流行第三年,业界上下游企业已有意识地开展系统级防疫工作,随时为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做好准备,目前的低迷状态很可能是暂时的,并深信很快将回归正轨。zoLesmc
微信扫一扫,一键转发
关注“国际电子商情” 微信公众号
国际电子商情12日讯 近日,2023年《财富》中国上市公司500强排行榜发布,排行标准是全球范围内最大的中国上市企业在过去一年的业绩和成就。
业界普遍存在一种误解,当某个元器件停产时,未经授权或灰色市场是该过时元器件的唯一采购来源。
国际电子商情10日讯 进入7月份,A股市场迎来了中报季。目前在A股上市的14家电子元器件分销商中,中电港于7月7日率先披露半年报,带来业界首个2023年上半年业绩预告。
这一比例创历史新高,高于 2022 年的 19%
国际电子商情29日讯 日本和欧盟将开始共享政府的半导体支援政策信息,以有效分配资源,避免供应过剩。
一些美国芯片公司正与欧盟联手,在欧洲投资新的制造基地和设计中心。其中,爱尔兰因人才充足、研究中心众多、税收环境友好,成为美国芯片落户欧洲的首选地区
打破技术垄断,推进企业级SSD本土化进程。
监督供应链运营涉及方方面面,如果负责管理库存和货物的运输,就要从原材料到生产、再到成品的交付和销售,每个环节都要面面俱到。
2023年5月,DMASS报告称:据DMASS成员报告,第一季度总销售额增长15.2%,达到59亿欧元。其中,半导体在第一季度增长22.9%,达到40.8亿欧元;而互连、无源和机电组件的销售数字出人意料地强劲,超过了去年(2022)的纪录,增长0.9%,达到18.2亿欧元。
在过去几十年里,作为供应链“中间人”的分销商,并未受到汽车公司太多的关注。但现在汽车公司开始意识到分销商的价值所在,整车厂和一级供应商(Tier1)开始将分销整合到全球供应链中,并在自动驾驶汽车(AV)等电子密集型系统中来协助自己的设计。
日前,在大联大控股集团“驶向未来:预约下一个十五•五驰骋世界”车用技术应用路演深圳站上,《国际电子商情》联访大联大控股旗下四家子公司——世平集团产品行销长何享洲、品佳集团产品行销长文国伟、诠鼎集团中国区营运副总林明勋、友尚集团执行长特别助理陈威光,我们围绕大联大控股集团车用领域业务的布局,分销商与整车厂、Tier-1角色的转变,以及车用供应链中分销商地位的提升等问题展开了讨论。
国际电子商情22日讯 日前,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依法对美光公司在华销售产品进行了网络安全审查。按照《网络安全法》等法律法规,中国国内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应停止采购美光公司产品。
7月13日,兆驰股份发布2023上半年业绩预告。
7月13日消息,据sammobile报道,三星现已在韩国推出了98英寸8KNeoQLED电视,型号为QNC990,售价为4990万韩元(当前约2
近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实施先进制造业“2023突破提升年”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
受惠于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市场的成长,在各云端运算供应商与IC设计公司发展人工智能芯片的情况下,台积电相关订
7月12日,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在全国高校科技创新暨优秀科研成果奖表彰大会上表示,将针对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
7月13日,华为在其2023创新和知识产权论坛上公布了三项专利许可收费标准,分别为手机、Wi-Fi和物联网。
美国零售联合会(NRF,National Retail Federation)发布按2022财年零售量排序的2023年度“美国零售百强”榜(20
一年的结束通常是回顾和反思的时候。
近日半导体行业动态频频,一批半导体项目先后签约、竣工、投产,涵盖了半导体设计、材料、制造、设备等多个领域
【招银研究|宏观点评】企业贷款边际修复——2023年6月金融数据点评
根据外媒报导,英特尔(Intel)已经证实,将停止对NUC(Next Unit of Compute,下一代计算单元)业务的直接投资,并转变策略
当地时间7月11日,欧洲议会通过了一项通过促进生产和创新确保欧盟芯片供应的计划,并制定了应对芯片短缺的紧急
2023年7月11日,矽典微发布新一代智能毫米波传感器SoC ICL1112、ICL1122两款芯片。提升了超低功耗检测和极远
传感解决方案释放AIoT和数字化全部潜力,实现“万物互联和AI无处不在”。
新能源转型浪潮下,整个汽车行业的供应链体系正在发生着意义深远的变化。
本次在中国举办3地巡回论坛,就是为了向国内RISC-V产业圈布道自身在RISC-V领域的能力图谱,并重磅宣布SiFive亲
报告显示,消费者期望了解车辆材料和零部件的来源和可持续性水平,并获得汽车制造过程中端到端的可见性。
集成电路(IC)作为电子信息产业的基石,是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而IC设计是
2023年7月4日,业内知名的数字前端EDA供应商思尔芯(S2C),发布了最新一代原型验证解决方案——芯神瞳逻辑系统S8-4
贸泽电子 (Mouser Electronics)宣布将于7月11日-13日重磅亮相2023慕尼黑上海电子展。届时,贸泽电子将携手国
WhisperExtractor依靠一项颠覆性技术,解决了希望实现语音用户互动或声音分类的电池供电设备的主要挑战之一,即
人类在面对重大自然灾害、事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应急通信保障必不可少,有这么一家公司,通过将无人机与小型
近日, 2023中国独角兽企业大会在苏州举办,亿铸科技荣登 “2022中国潜在独角兽企业榜“。
Cirrus Logic 助专业音频产品制造商轻松集成和定制其产品,音频体验不受转换器影响
点击查看更多
北京科能广告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
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