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年总体可谓显示行业的顺风局,然好景不长。去年底,我们撰文提到了LCD面板价格进入快速下行通道。这是显示行业当前的一个缩影。2021上半年LCD面板价格上涨程度之甚,也已经在某些层面创下了记录...
去年底,我们撰文提到了LCD面板价格进入快速下行通道。这是显示行业当前的一个缩影。2021上半年LCD面板价格上涨程度之甚,也已经在某些层面创下了记录。这其实可作为行业发展的分水岭事件来看。5iGesmc
综合整个显示行业,2020、2021这两年都可谓顺风顺水、形势大好。大方向的产品出货在增,价格在涨,以卖方市场为主、技术迭代促成成本降低、毛利率也稳步提升。但同时作为周期性产业,供需关系的周期性波动,也导致市场有高位就有低位。2022年可能将成为,或已经成为显示行业这波行情的新低谷;而且现在的情况正变得越来越糟糕。5iGesmc
5iGesmc
DSCC(Display Supply Chain)首席执行官Ross Young最近发表主题演讲,从总体上概括了这两年显示行业的变化并做了未来趋势的预测。从大方向来看,市场的供过于求在今年已经成为主旋律。5iGesmc
实际从技术角度来看,LCD、OLED两个大的类别还在快速发展——所以行业周期性的变化、大方向上扬的趋势一时半会儿还不会变。LCD(液晶显示器)方面,miniLED的强劲势头是人所共知的,包括miniLED背光对于画面对比度、亮度的提升,以及在厚度、功耗方面的缩减进化。LCD本身在游戏应用的高刷新率、响应时间、可变刷新、功耗、厚度、边框宽度等方面都有持续进步。5iGesmc
OLED技术创新点仍然主要围绕成本缩减。OLED相关的技术进步方向,当前包括串联式RGB OLED、磷光蓝色OLED emitter、COE(color filter on encapsulation)、MLA(multi-lens arrays)、辅助电极、可变刷新——这些技术都能更大幅度降低功耗。另外面板供应商对G8.5-G8.7代基板的采用,高迁移率、低掩膜数量的IGZO背板,以及非传统硬式+薄膜封装(rigid + TFE)都有缩减面板厚度与重量,持续降低成本的作用。虽然其中的不少技术到2024年才会大规模上市。5iGesmc
2020-2021年总体可谓显示行业的顺风局。2021年行业总体营收达到1640亿美元,同比增长31%。这波涨势与新冠疫情有很大关系,尤其是在家办公、上网课之类的需求,在2年时间内推升了笔记本PC产品销量;需求侧短时间内暴涨。2020年加上2021年上半年,显示行业的产能利用率是在强势推升的——实际上如果显示面板所需组件没有缺失的话,产能利用率还会更高。5iGesmc
供给侧在2020年未能快速跟上市场变化,玻璃涨价、DDIC短缺还在一段时间内出现了持续。这还导致了面板制造商一段时间内专注于产出更高利润率的产品。这就使得整个行业的毛利率推升到了新的高度。5iGesmc
这两年显示行业发生强势增长的子项主要有两个:IT面板,其营收2021年占到整体市场营收的29%——2010年的这个值还在20%左右,营收占比增长的关键因素包括价格的上调以及miniLED的采用;电视,营收占比达到了28%,除了面板涨价外,电视面板的面积这么多年来也在提升。而长久占据显示行业最大份额的手机,已经从此前的38%下调到了30%——这对近期唱衰智能手机行业的主旋律来说,大概又是个不怎么好的信号。5iGesmc
5iGesmc
2019-2021年,显示面积总体也在变大,平均所有门类的产品显示屏对角线长度这3年增幅7%;其中显示器(monitor)的该值增长5%,平均来到了25英寸;电视显示屏对角线变长8%,达到47英寸。从面积的角度来看,电视仍然是整个行业占比最大的类别,2021年占到整个行业显示面积的69%。5iGesmc
DSCC的数据显示,此前因为LCD持续了1年的涨价,把京东方(BOE)送上了面板供应商营收第一的宝座,其营收增幅达到73%,在全行业的营收占比拉高至19.1%。三星(Samsung Display)则滑落到了第2的位置,紧随其后的是LG(LG Display)。LCD领域内,前8的供应商2021年营收都有两位数增长。可见LCD的一波涨价潮给多少企业造成了市场机遇。京东方、LG、友达、群创、华星都是其中的典型。5iGesmc
实际上如我们此前报道的,由于LCD的长时间涨价,某些原本已经在逐渐关闭LCD制造厂的企业(如LG)也短期内扩张了一波产能,延迟了关厂动作。5iGesmc
如果单纯看OLED面板类别,2021年三星仍然以59%的份额统治着这个门类的市场。但排位第二的LG拉近了与三星之间的距离,目前LG的OLED市场份额达到了23%。京东方2021年有个显著增长,iPhone 12/13、华为与荣耀智能手表都是其OLED市场增长的显著动力。5iGesmc
但2021年下半年,市场就开始发生变化了。其实从供需周期性变化的角度来看,这也是必然。供不应求时,诸多厂商看到市场机会,就开始加大马力生产,价格还在涨;加上半导体与显示行业的供应链很长,末端需求侧已经饱和之时,上游的感知往往还要慢上几拍,最终会达成供过于求的局面;行业就会开始进入下行期,生产出现收缩...并在一段时间后进入新一轮的供不应求。5iGesmc
但这两年的市场变数却比往常都还要多样,典型的比如宏观经济大环境已经不怎么理想。宏观经济大环境的不利、产能的持续推进、价格的上涨,都在随后造成了电视、平板、手机需求量的下降。5iGesmc
2021年几乎每个季度,产能都有2位数增长,销售价格因此开始滑坡。2020与2021上半年,价格涨幅最高达成172%,于是下半年跌幅最高达到54%,且这一趋势还在持续。Ross Young此处并未区分LCD和OLED,跌价主体显然还是LCD。2021 Q4已经成为FPD(平面显示面板)历史上LCD价格跌幅(环比32%)最大的一个季度。到今年Q1,LCD电视各类面板均价相比于OLED低了大约6倍。接下来的Q2 LCD跌价还会持续,虽然3月份的跌幅已经达到非常平缓的状态。5iGesmc
5iGesmc
2018年1月-2022年6月不同尺寸的电视面板每平方米价格变化走势,来源:DSCC5iGesmc
需求端实际也没有有效响应供给端的价格下调,需求端疲软是主因。实际上,即便是OLED,市场需求情况也并不见得有多好。DSCC最新发布的OLED出货报告提到,今年一季度OLED面板出货量将发生4%的同比下滑,面板营收则将相对持平。即便汽车、显示器、笔记本PC、智能手表、平板市场对OLED面板需求量正在飙升,智能手机、电视的需求显著下滑趋势仍然无法抵挡,尤其手机应用占到OLED市场营收的78%左右。而且还有苹果MacBook去掉touch bar设计等个体事件的不良影响。5iGesmc
DSCC总结需求端疲软的主要原因包括:(1)各种原因促成的通胀,包括新冠、美国货币政策调整;(2)俄乌冲突,对需求侧的直接影响,以及各方制裁措施致能源价格暴涨;(3)中国受到新冠再度冲击,封控策略影响到了供应链;(4)消费市场上IT与电视应用趋于饱和;(5)可自由支配开支减少,源于油价、交通成本、生活成本等的变高;(6)更多政府政策的影响,比如美国加息;(7)消费开支从硬件更多转向服务。5iGesmc
最终从各国GDP目标下调就能看出宏观经济受到的冲击。与此同时,诸多因素也更直接的导致显示设备供应商正面临成本增长的问题,比如说能源问题导致的运输成本提升;PI(聚酰亚胺)、CPI(透明聚酰亚胺)、PET(聚酯)等材料成本也受到油价影响;乌克兰氖气停供,短期内本身就对生产制造产生了影响。5iGesmc
当然回到根本,供需关系的周期性变化,仍是LCD这类产品产能大规模扩张(比分析机构预期中扩张得还要多很多)、价格下跌、供过于求的内因。DSCC尤其提到了IT应用(包括显示器、笔记本、平板等设备)的投资,许多面板供应商此前认为IT市场必将持续上涨。但实际上IT市场于2021年达到了需求顶峰。不少扩充的产能,当前也只能分配给汽车等其他领域。OLED、miniLED(LCD)持续降低成本,实际在IT市场正是一展身手、替换传统LCD的大好时机。可惜需求量降低,随即将要面临的价格战可能正在到来。5iGesmc
市场参与者对于电视、IT等品类的过分乐观,致产能利用率并未在短期内下调,供给侧以及面板价格压力今年下半年都不会小。DSCC因此在4月份的报告中进一步下调了行业2022营收预测数据(-9%→-13%,142亿美元),如前文所述IT与电视应用会有两位数的跌幅;从显示面积的角度,DSCC的预期则从5%的增幅缩减至3%。5iGesmc
强周期产业的特点是涨有时、跌有时。跌完了自然就要开始涨了,尤其在技术迭代尚未完成的当下。DSCC预期显示行业的产能利用率将于2022 Q3达到最低谷(艰难期部分fab厂可能会关闭或转卖);且随着2023年更少的CapEx投入,行业缓步回暖(电视面板价格反弹),2024年将再度达到上行顶峰期。5iGesmc
另外2022-2026期间,显示产品出货量仍可达成3%的年复合增长率,主要是源于AR/VR、大面积的电子看板和标牌、汽车、智能手表的需求。DSCC仍然认为2026年IT市场显示屏的出货量仍低于2021年,不过显示面积会增长,比如说笔记本PC;汽车、电视、显示器等品类屏幕的面积也会变大。5iGesmc
5iGesmc
来源:DSCC5iGesmc
而在营收方面,这期间的年复合增长率大约在4%左右,主要由AR/VR产品驱动,虽然手机和电视仍会是最大的两个产品门类。与此同时,随着OLED、miniLED、microLED等技术的发展及其成本的降低,传统LCD市场也会呈逐年下降趋势。DSCC预计,2026年整个行业可回到2021年1640亿美元的营收水平。5iGesmc
微信扫一扫,一键转发
关注“国际电子商情” 微信公众号
国际电子商情23日讯 据市调机构最新数据显示,在今年Q1全球新能源车销量突破200万辆。纯电动车方面,特斯拉(Tesla)在Q1凭借20.5%市占率勇夺“销冠”...
造车是个烧钱的行当,极容易“翻车”。早有“为梦想窒息”的乐视汽车,今有烧光100亿仍未量产的绿驰汽车。虽然“蔚小理”已经成功实现毛利率转正,但是另一边的造车新势力却加速倒闭。
综合最新收到的多条行业信息,《国际电子商情》发现从3D NAND存储,到宽禁带半导体、PMIC晶圆,再到3nm/1nm先进制程工艺,全球半导体产业正在呈现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变化趋势。我们相信,这些共同趋势的出现绝非偶然,它们既是企业多年深耕的结果,也是科技、市场和应用发展的新要求。为此,本刊对这些热门领域的最新进展进行了详细梳理,以飨读者。
在上周五,《国际电子商情》发布了《2021年度全球电子元器件分销商营收TOP 50》,引发了业内的关注。除了全球TOP 50榜单之外,在本次的调研工作中,笔者也看到了一些有意思的现象,涉及到分销商的毛利率、北美和亚太分销商间的真实差距,以及库存水位等信息。
继“2021年度中国本土电子元器件分销商TOP25”发布之后,《国际电子商情》与姊妹媒体EPSNews 携手推出“2021年度全球电子元器件分销商TOP50”!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我们把排名拓展至全球,并增至50个席位。
对于买家来说,第二季度看起来很像第一季度,但价格更高。
华盛顿时间2022年5月12日,SIA(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发布了SIA主席兼首席执行官John Neuffer的声明,欢迎负责谈判最终竞争力立法的国会会议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议,以获得两院批准并由拜登总统签署成为法律。商业、科学和运输委员会主席玛丽亚-坎特维尔参议员(D-Wash.)将主持今天上午10点的会议。众议院科学、空间和技术委员会主席Eddie Bernice Johnson议员(D-Texas)将带领众议院代表团。
国际电子商情12日讯,近日苹果发布消息称,iPod touch库存有限,售完即止。随后“苹果宣布iPod产品线停更”冲上社交平台的热榜。
芯片短缺于2020年底从汽车行业开始蔓延到涉及半导体的各个领域,而今,一年多过去之后,汽车行业的芯片短缺仍然处于深水区。最近,据财联社报道,安森美深圳工厂内部人士称“车用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订单已满且不再接单,但不排除订单中存在一定比例的超额下单(overbooking)”,再次引发汽车业界特别是IGBT需求端的“芯片慌”。
机构预计,2022年至2026年间,半导体公司的研发总支出将以5.5%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增长至1086亿美元。
一年一度的《国际电子商情》“中国本土电子元器件分销商营收排名”正式出炉!这份报告基于我们对中国本土分销企业的观察和采访,分享了中国分销行业的现状与发展。2022年已经是第6年连续发布该排名。
国际电子商情10日讯 本月早些时候,市场调查机构发布报告数据显示,2022年第一季度全球硅晶圆出货量创下新高,强调硅晶圆供应紧张市况短时间内仍将持续...
随着5G无线传输的普及率持续上升,不仅直接驱动了高速传输的需求,包含PC电脑、NB笔电、电竞游戏机、云端服务器
国际电子商情24日从沈阳晚报获悉 在近20年间,芯源微、拓荆科技、富创精密、沈科仪等企业在沈阳快速发展,这些
国际电子商情讯近日,第19期福布斯全球企业2000强(Global2000)发布,榜单使用了截至2022年4月22日的过去12个月的
国际电子商情24日讯 据市调机构最新报告预测,2022年智能手机相机模组出货量将上调至50.2亿颗,年增5%。由于整
国际电子商情24日讯 尽管高通膨形势加剧,但今年第一季度北美智能手机出货不减反增,同比增长3.7%,达到3900万部.
全球资本在海外建芯片厂,要么独资,要么和客户、友商合资,要么与所在国中央政府合作。
随着美国总统乔·拜登访问日本和韩国,这三个国家正在世界舞台上找到了利益共同点——半导体。
编者按:自1956年中国将半导体作为国家重要的发展领域后,今年是第66个年头。回望66年的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
2022年第一季度中国市场乘用车批发销量同比增8.6%至544万辆,其中,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为119万辆,同比增155%,份
日立、西门子、GE、施耐德电气、ABB、卡特彼勒等46家工业电气机械企业2022年第一季度业绩。
功率半导体市场持续成长GaN最具爆发力全球电力设备数量与规格不断提升,带动功率半导体需求持续成长
据路透社报道,半导体设备巨头ASML正在着手研发价值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6.75亿元)的新旗舰光刻机,有望2023年上半
艾睿电子近日宣布新推出数据分析和网络创新(Data Analytics & Network Innovation)项目,简称”DANI“,旨在
后摩智能创始人兼CEO吴强博士表示,此次业内首款存算一体大算力AI芯片点亮,是对后摩技术和工程落地能力最好的
基于多年的战略布局和持续高研发投入,汇顶科技在安全、连接、感知等IoT关键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
可提供满足各类汽车安全完整性等级的芯片设计服务,扩大芯原在汽车电子领域的竞争优势
专用处理是以应用场景为依据,根据不同场景提供最适切的计算处理能力,这将改变软件开发者的常规工作方式,而Arm
做好品牌的逻辑是什么呢?品牌建设有好方法吗?
Flusso宣布在流量传感市场取得另一项突破:世界上最小的气流速度传感器FLS122,该传感器的封装足迹仅为 3.5 x 3
在本文中,Vishay公司钽电容器部产品营销高级经理Andrew Wilson和Vishay公司陶瓷电容器产品营销经理Florian
致力于赋能人才与促进创新生态发展
汇顶科技高级副总裁、安全BU总经理叶金春表示,“我们还将致力于安全应用生态的建设繁荣,助推NFC创新技术的丰
"安森美认为下一代能源网络将主要基于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并结合能源储存的能力。此外,我们认为能耗必
作为国内首颗获得高级别国际认证、专为移动设备打造的嵌入式安全芯片,汇顶科技eSE芯片将为基于智能手机、可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
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