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提升背后折射出的,是大算力AI芯片开发理念的巨大转变,意味着自动驾驶正逐步由数据驱动替代传统基于规则的计算。目前主流的自动驾驶方案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广义感知、地图融合、规划和控制...
作为国内首款实现前装量产的百TOPS大算力AI芯片,地平线“征程5”芯片从2019年Q1开始立项研发,2021年2月-5月间在台积电顺利tapeout,15小时内完成了全部的核心功能测试,并一次性流片成功。同年7月,“征程5”系列正式发布,开启了中国大算力芯片具备里程碑意义的新时代。Mw7esmc
2022年4月,“征程5”在实车环境下完成了城区复杂场景自动驾驶的闭环验证;6月,多家软件生态伙伴开始陆续推出基于“征程5”开发的高等级自动驾驶方案与原型Demo。根据后续规划,年内,“征程5”将在完成全部车规可靠性测试与全面功能安全认证工作后,达到量产成熟水平,基于“征程5”芯片的首个量产项目也会在年底正式量产(SOP)。Mw7esmc
“如果把这场大算力自动驾驶的比赛比喻为世界杯,那么地平线与英伟达已经率先进入百TOPS芯片前装量产的阶段,并提前锁定了决赛席位。”但地平线高级市场总监陈遥指出,这不是一场不战而胜的比赛,量产决赛前的每一个环节——AI算力、安全可靠性、开发环境、算法验证、生态支持、直至量产,都充满了挑战。Mw7esmc
地平线联合创始人&CTO黄畅日前在“征程5技术开放日”上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提升有效算力这条路是没有止境的。”当前,自动/智能驾驶领域行业的基础算力需求是:L2级,10TOPS左右;L2+,几十TOPS;L3,100TOPS以上;L4,1000TOPS以上。Mw7esmc
“地平线关注峰值算力的持续提升,但本质上更加关注有效算力的提升。就我个人看来,L2+级最好就能达到百TOPS量级。因为随着全场景自动驾驶的复杂度越来越高,没有足够有效的算力进行处理,将很难满足实际需求。“ Mw7esmc
Mw7esmc
地平线联合创始人&CTO黄畅(左)、地平线智能驾驶产品规划与市场高级总监吕鹏(右)接受媒体采访Mw7esmc
最新数据显示,在硬件架构和算法都没有改变的情况下,征程5的AI计算效能从最初发布时的1283FPS提升到了当前的1531FPS。黄畅将这种AI计算性能“可持续成长”现象的幕后推手,归结为软件架构的改变。Mw7esmc
Mw7esmc
“我们认为评估一颗AI芯片效能最合理的指标就是FPS/Watt或FPS/$,也就是芯片为了达成AI处理性能所付出的功耗和成本。”黄畅说,地平线的理念始终是能让软件做的事情尽可能让软件做,硬件做简单、极致、高效且容易被软件灵活调用的功能。Mw7esmc
他将FPS/Watt或FPS/$指标拆解成三个部分,如下图所示,左边一列的TOPS/Watt & TOPS/$数值由硬件架构决定,通过芯片架构和制程工艺的演进可以持续改善;右边一列的FPS(Frames Per Second),即为实现单位有效算力时的算法处理速度,更能够反映AI芯片的真实计算性能。FPS由算法架构决定,也被称之为算法领域的新摩尔定律,大约会在9-14个月的时间内将AI任务需要的计算次数和复杂度降低一半。Mw7esmc
中间一列的Utilization则属于是软件架构,也是征程5性能提升的关键。在黄畅看来,算法是一个客观大趋势,不随计算平台公司的意志而转移,只可能去预判、去识别,但很难改变。所以当芯片公司将架构和算法锁定之后,就需要编译器持续的对算法进行编译、拆解、重组、部署、运行和调度,反复优化,提升性能。Mw7esmc
Mw7esmc
依照这个评估标准,在典型分类模型下,征程5在处理单帧输入的百万像素大图时,其性能达英伟达Xavier的 6.2倍;针对高效模型(EfficientNet)更接近自动驾驶场景的物体检测,同精度下,征程5的性能是Xavier的9倍多,Orin的近3倍;能效比方面,在达到更高性能的条件下,征程5的能效比接近Orin的9倍。Mw7esmc
Mw7esmc
Mw7esmc
数据提升背后折射出的,是大算力AI芯片开发理念的巨大转变,意味着自动驾驶正逐步由数据驱动替代传统基于规则的计算。Mw7esmc
目前主流的自动驾驶方案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广义感知、地图融合、规划和控制。每个阶段的任务在软件1.0时代实现用规则,即我们对世界的理解变成以规则描述的计算,然后在不同程度上过渡到用数据驱动的软件2.0,也就是用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的方式训练得到一个非常复杂的模型,去替代人手工设定的规则,达成相应的任务目标。Mw7esmc
Mw7esmc
但在实际应用中,包括地平线和特斯拉在内的企业,都比较激进的将这四个阶段的pipeline融合,把更多的信息融合在一起。这样做的好处,一方面能够大幅提升整个自动驾驶系统的精度、鲁棒性、适用度,另一方面则是可以大幅改进算法迭代的速度。Mw7esmc
黄畅认为,在未来,广义感知几乎百分之百都是靠数据驱动的,而在规划和控制阶段80%~90%也是靠数据驱动完成的,如必要的交通规则,包括人为专门制定的一些规范性要求,只需要极少量的规则。所以面向未来的自动驾驶算法,支持数据驱动、神经网络模型推理计算的专用芯片占比会显著增加,而CPU这样的处理器的需求量则不会显著增加。Mw7esmc
他为此提出了这样的观点,即,“加速高等级自动驾驶落地的根本途径,是范式级的智能算法和支持这种算法的硬件体系相结合,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软硬结合。”通过软硬协同优化的方式,在首重效能的情况下,地平线打造出兼顾灵活的新一代AI计算架构。Mw7esmc
Mw7esmc
被命名为“贝叶斯”的地平线第三代架构BPU(Brain Processing Unit)是实现软硬结合理念的载体,最大特点是高性能、低延迟、低能耗。地平线通过聚焦最新的神经网络架构来服务真实的自动驾驶场景,坚持高度软硬件的并行化和近存计算等举措,最大程度优化内存占有与访存,灵活访问高带宽的存储,确保BPU在非常灵活的条件下提供足够好的算力密度和能效比。Mw7esmc
Mw7esmc
黄畅特别强调称,“软硬结合与软硬解耦不矛盾”。软硬结合是在计算平台的设计阶段将软件和硬件架构结合起来,更加高效地去支持未来的算法发展趋势;软硬解耦是在计算平台开发出来后,把硬件和软件给到开发者去使用的时候,是要支持软硬解耦的。换言之,是算法、应用开发和计算平台的解耦。Mw7esmc
从自动驾驶芯片本身的评估来看,符合ASIL-B产品认证标准的征程5可以称之为是“全面满足高等级自动驾驶量产需求”一款芯片。它具有强大的深度学习计算能力,多样化计算组合、丰富的传感器接口和通讯能力,完全针对自动驾驶场景,满足全车电子电气架构的需求,领先的自动驾驶算法闭环验证。Mw7esmc
Mw7esmc
但地平线智能驾驶产品规划与市场高级总监吕鹏更强调开发平台的“完整性”和“成熟度”。Mw7esmc
“智能驾驶行业当前的核心矛盾是什么?是汽车智能化从开发到交付全流程的效率低下。“吕鹏说,如果没有操作系统和开发工具链支持,一颗空有算力的AI芯片其实与一块砖头无异,不但无法运行,也无法直接降低整体的开发效率。Mw7esmc
而为了能跟车企达成前装量产的合作,支撑车企各类车型的量产落地,自动驾驶芯片设计者还必须考虑能效比、算力和效率、芯片适配性、灵活性和全面性、开发便捷性、安全认证等多项关键评估指标。Mw7esmc
于是,地平线提供了从最下层的开发套件与参考设计,到基础操作系统、应用中间件,再到各类算法、AI芯片及软件栈的一整套丰富、成熟、完善的系统工具,希望能够帮助用户大幅降低在地平线芯片平台上的开发难度、花费的时间、投入的成本,提升开发效率。Mw7esmc
Mw7esmc
例如在AI开发套件阵营中,除了征程5芯片,还包括了征程5 EVM开发版、征程5 SOM、PCIe形式的集群加速卡、Matrix 5整车智能计算参考平台。其中,Matrix 5是更接近于量产级的参考设计,包括单颗/双颗/4颗征程5硬件方案,对应算力从128TOPS到最高512TOPS,而且这些硬件方案都提供了相应的原理图参考设计,可以加快整个行业使用它快速地设计好自身的产品。Mw7esmc
Mw7esmc
在开发工具方面,地平线有天工开物平台和艾迪平台。其中天工开物的AI工具链可以提供非常高效的自动化环节,帮助客户以最小的精度损失实现量化的过程;AI的艾迪开发工具平台是地平线面向软件2.0趋势的一个背后引擎,它是一个能进行高效AI训练、测试和管理的工具平台。Mw7esmc
吕鹏表示,生态建设不是一朝一夕,地平线花了很多年的时间一直建设自己的软件生态,工具链有了上百家合作伙伴的赋能经验,他们在使用中给地平线提供了很多反馈和输入,促使开发人员不断进行迭代,逐渐形成非常多的参考样例、参考算法,从而帮助客户能够更加更加快速便捷地使用工具链。Mw7esmc
Mw7esmc
目前,已有包括大陆集团、东软睿驰、立讯集团、联成开拓在内的10家合作伙伴推出了基于Matrix 5相关参考设计的域控产品;近期,地平线还官方授权了3家硬件IDH合作伙伴:映驰科技、金脉、天准;还有多家合作伙伴在行业中拿到了车型的定点,面向相关的量产项目去进行相关的开发和交付。Mw7esmc
总体来看,地平线的定位还是Tier2,希望通过芯片+工具链和平台打造开放共赢的合作模式,希望围绕地平线的芯片平台,有越来越多的生态合作伙伴和资源,从而支持Tier1和OEM完成他们的量产和交付。Mw7esmc
而之所以说大算力芯片已经进入“决赛”阶段,吕鹏认为,这是由芯片软硬件体系成熟度、量产能力和生态壁垒三大核心要素共同决定的。百万级的出货、处理问题的方法论、体系流程的建设、对自动驾驶理解的Know-How,构成了决赛选手非常强的隐性竞争力,“对新玩家来说,进入的挑战非常大。”Mw7esmc
微信扫一扫,一键转发
关注“国际电子商情” 微信公众号
7月13日,兆驰股份发布2023上半年业绩预告。
7月13日消息,据sammobile报道,三星现已在韩国推出了98英寸8KNeoQLED电视,型号为QNC990,售价为4990万韩元(当前约2
近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实施先进制造业“2023突破提升年”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
受惠于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市场的成长,在各云端运算供应商与IC设计公司发展人工智能芯片的情况下,台积电相关订
7月12日,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在全国高校科技创新暨优秀科研成果奖表彰大会上表示,将针对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
7月13日,华为在其2023创新和知识产权论坛上公布了三项专利许可收费标准,分别为手机、Wi-Fi和物联网。
美国零售联合会(NRF,National Retail Federation)发布按2022财年零售量排序的2023年度“美国零售百强”榜(20
一年的结束通常是回顾和反思的时候。
近日半导体行业动态频频,一批半导体项目先后签约、竣工、投产,涵盖了半导体设计、材料、制造、设备等多个领域
【招银研究|宏观点评】企业贷款边际修复——2023年6月金融数据点评
根据外媒报导,英特尔(Intel)已经证实,将停止对NUC(Next Unit of Compute,下一代计算单元)业务的直接投资,并转变策略
当地时间7月11日,欧洲议会通过了一项通过促进生产和创新确保欧盟芯片供应的计划,并制定了应对芯片短缺的紧急
2023年7月11日,矽典微发布新一代智能毫米波传感器SoC ICL1112、ICL1122两款芯片。提升了超低功耗检测和极远
传感解决方案释放AIoT和数字化全部潜力,实现“万物互联和AI无处不在”。
新能源转型浪潮下,整个汽车行业的供应链体系正在发生着意义深远的变化。
本次在中国举办3地巡回论坛,就是为了向国内RISC-V产业圈布道自身在RISC-V领域的能力图谱,并重磅宣布SiFive亲
报告显示,消费者期望了解车辆材料和零部件的来源和可持续性水平,并获得汽车制造过程中端到端的可见性。
集成电路(IC)作为电子信息产业的基石,是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而IC设计是
2023年7月4日,业内知名的数字前端EDA供应商思尔芯(S2C),发布了最新一代原型验证解决方案——芯神瞳逻辑系统S8-4
贸泽电子 (Mouser Electronics)宣布将于7月11日-13日重磅亮相2023慕尼黑上海电子展。届时,贸泽电子将携手国
WhisperExtractor依靠一项颠覆性技术,解决了希望实现语音用户互动或声音分类的电池供电设备的主要挑战之一,即
人类在面对重大自然灾害、事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应急通信保障必不可少,有这么一家公司,通过将无人机与小型
近日, 2023中国独角兽企业大会在苏州举办,亿铸科技荣登 “2022中国潜在独角兽企业榜“。
Cirrus Logic 助专业音频产品制造商轻松集成和定制其产品,音频体验不受转换器影响
点击查看更多
北京科能广告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
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