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份以来,市场端陆续传出半导体供应链“大幅砍单”的消息,涉及到苹果、三星、戴尔、惠普、AMD、英伟达、台积电等头部大厂,覆盖了驱动IC、TDDI、PMIC、CIS、MCU、SoC、MOSFET等关键芯片/元件。
如果说“缺货、涨价”行情是困扰半导体人足足两年的魔咒,那么2022年急速大反转的“砍单、降价”行情又将成为产业的另一个梦魇。7月份以来,市场端陆续传出半导体供应链“大幅砍单”的消息,涉及到苹果、三星、戴尔、惠普、AMD、英伟达、台积电等头部大厂,覆盖了驱动IC、TDDI、PMIC、CIS、MCU、SoC、MOSFET等关键芯片/元件,使得整个产业链悲观情绪再起。kRXesmc
但事实上,据笔者观察,早在3、4月份就开始有一小波砍单传闻,只是当时砍单的幅度较小、且覆盖的芯片类别有限,就没有引起大范围的关注。来到7月,市场消息称半导体芯片砍单、降价的风暴再次扩大,主要涉及的标的是MCU,尤其是以消费型应用价格下降幅度最大,甚至还传出“全球五大MCU厂价格腰斩”等未经证实的消息——要知道,MCU在前两年的“缺芯涨价潮”中处于风口浪尖的位置——如今行情大反转,“砍单”“降价”应声而至,着实令人费解。kRXesmc
需要强调的是,本次半导体“砍单潮”主要集中在消费电子领域。这意味着并不是整个半导体大砍单,汽车和工控领域的半导体需求依旧饱满,业者需要以多维的视角去客观看待和评估。kRXesmc
(1)谁在砍单?kRXesmc
半导体局部“砍单风暴”由消费电子品牌厂商打响第一枪。kRXesmc
笔者搜集整理了2022年以来有关“砍单”的半导体新闻报道和坊间消息(表1)发现,最早传出有砍单动作的企业是三星,同时它也是砍单最频繁的,全年已有三次砍单举措,并已多次下修全年出货目标。无独有偶,与三星同为消费电子领域的苹果、小米、OPPO、vivo等厂商,也疑似有“砍单”动作。kRXesmc
接着是PC领域,戴尔被传出为了避免存货跌价,整个PC产品线将砍单50%;全球第二PC厂商惠普也正在评估(行情),这恐让在第三季度的PC市场“旺季不旺”。此外,家电厂商也有砍单迹象,如三星、LG电子等。kRXesmc
需要强调的是,上述“砍单”消息均为未获得相关企业的证实,笔者只是按目前现状提供有关信息,并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供读者参考。kRXesmc
(2)谁被砍单?kRXesmc
消费电子品牌厂商的砍单,已经传导到供应链上游,最快体现的是晶圆代工、面板环节,随后是部分类别的芯片和元器件。kRXesmc
据笔者观察,本次砍单行情是下游终端品牌厂商率先行动,目的是应对需求端疲软行情,消化库存。一些大型的终端品牌厂商会与大型代工厂直接合作,所以下游砍单行情会较快传导到晶圆代工环节。随后终端品牌厂商会取消一些关键芯片的订单,这些芯片厂商遭砍单后,再次向上游反馈到晶圆代工厂,使得晶圆代工环节遭到“两面夹击”。kRXesmc
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调查,晶圆代工厂浮现砍单浪潮,首波订单修正来自大尺寸驱动IC及TDDI,两者主流制程分别为0.1Xμm及55nm。预计下半年走向,砍单现象可能发生在八英寸及十二英寸厂,制程包含0.1Xμm、90/55nm、40/28nm、甚至先进制程7/6nm亦难以幸免。kRXesmc
值得一提的是,连晶圆代工龙头台积电也被传为砍单对象,客户包括苹果、AMD、英伟达等半导体巨头。对此,台积电相关部门回复称,不评论市场臆测或传闻。kRXesmc
而面板的终端应用产品大多数是消费电子产品,所以当三星、戴尔等头部厂商突然暂停采购,面板厂商也会深受打击。据业者分析,目前受砍单影响的包括京东方、LGD、友达、群创、华星光电、夏普等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和韩国的面板厂。kRXesmc
芯片方面,最开始遭到砍单的类别是大尺寸驱动IC及TDDI,因为这两类芯片直接应用于面板应用;紧接是消费级PMIC、CIS及MCU、SoC砍单潮已浮现;同时,MOSFET、低端逻辑IC等消费电子IC的封装需求显著下降,并可能持续至2023年第一季度末。kRXesmc
(3)汽车、工控等高紧缺的行业仍处“缺芯潮”。kRXesmc
需要客观看待的是,从当前市场供需变化来看,半导体并非全线陷入砍单潮。尽管面向消费电子的芯片供应已经松动,部分产品价格有所回落,但汽车、工业控制、数据中心、新基建、医疗等热门领域的需求仍处高位。kRXesmc
以MCU为例,MCU在6月前的价格仍旧非常坚挺,龙头厂商还纷纷延长货期(普遍在50周),海外大厂还开启了多轮涨价,国内厂商也跟随涨价趋势。但步入7月,消费类MCU呈现供过于求的景象,价格明显下降(比如STM32F103C8T6目前已经拦腰降价,STM32F103RCT6从百元高位跌回两位数价格);反观车规芯片、工控芯片、医疗芯片依然紧缺,特别是32位高价MCU。kRXesmc
又以TI芯片为例,专用于DDR存储器的电源管理IC(TPS51200DRCR)已经从高价时市场价2位数下降至如今的个位数;反观车规料从常态价涨至数百元左右,可谓是“冰火两重天”。kRXesmc
由此评估认为,部分砍单应该是真的,尤其是消费电子领域。但砍单的影响程度仍然在可控范围里;同时在缺芯潮收尾以后,行业进入新的下行通道是必然,业者暂时无需谈“砍单”色变、谈“降价”色变。kRXesmc
本轮砍单潮的根本因素是需求端降温。kRXesmc
随着宅经济效应减弱,加上疫情、俄乌战争、全球通货膨胀等事件连番冲击供应链,消费电子的市场需求在短期内被抑制,包括PC、NB、手机等消费性电子需求明显降温。面对消费需求下跌、现有库存过高的两重压力,下游终端客户不得不以砍单来适度降低运营压力。kRXesmc
从手机到电视,从笔记本电脑到平板电脑再到台式机,几乎所有消费电子产品在2022年的出货量都在下滑。kRXesmc
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数据,2022年1-6月,国内市场手机总体出货量累计1.36亿部,同比下降21.7%。其中,5G手机出货量1.09亿部,同比下降14.5%。kRXesmc
手机摄像模组供应商舜宇光学在机构调研时表示,该公司预测2022年全球手机销量12.2亿部,同比下滑7.9%;中国手机销量2.6亿部,同比下滑16.9%;欧洲市场销量1.7亿台,同比下滑15%;其他地区7.9亿台,同比下滑2.6%。kRXesmc
电视市场也不容乐观。Omdia在5月份预测,今年全球电视出货量估计为2.12亿台,为2010年以来出货量的最低点,比去年减少约189万台。一季度,北美、欧洲和中国市场的需求比一年前大幅下降20%左右。kRXesmc
PC方面,市场研究机构Gartner的预测显示,2022年全球PC出货量将大幅下滑9.5%。其中,2022年企业对PC的需求预计将同比下降7.2%,而个人消费者对PC的需求下降更为明显,将下降13.1%。kRXesmc
本轮砍单潮的第二个因素,来自于供应端。kRXesmc
自2020年以来,全球代工厂和国际IDM接连宣布了扩产消息,比如台积电、联电、英特尔、三星、力积电、中芯国际、美光、意法半导体、华虹、格芯、士兰微、比亚迪半导体等。虽然这并不意味着随着建厂的完成,产能就能迅速转化为产量,但终端厂商或多或少地减少了重复下单和恐慌下单的行为——从重复下单到正常下单,订单量减少的现况也被视为“砍单”。kRXesmc
在中间环节,很多现货商之前预定的芯片陆续到货,这些都是前期高价囤的货,疫情反复导致很多货出不去,使得大量库存砸在手里,叠加下游需求不振等多重因素,现在他们不得不降价抛货,降低损失。而终端厂商观望情绪有所增加,就算明明芯片库存都快无法满足生产需求了,但一直迟疑不提货,等着自己所需领域的芯片降价。kRXesmc
尽管现况如此,但仍有同仁积极预测,俄乌战争、疫情终会过去,随着疫情和战争的影响趋弱、复工复产情绪升温以及消费刺激政策等因素的带动下,市场需求会逐步回暖、释放,而当前产能增长是低于预期的。kRXesmc
国产替代有进展,芯片进口量同比减少。kRXesmc
国产替代的发展,也在这波降价潮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一方面是国内芯片厂商加速进入芯片领域,实现芯片自主研发制造,降低对进口芯的依赖;另一方面是部分进口芯片价格飙涨,很多终端厂商买不起,便开始调整方案,寻找国产替代,国产芯片也因此顺利流向了下游终端工厂。kRXesmc
有数据显示,今年1至4月,中企对进口芯片的采购量已减少240亿片;1至5月该数值上升至283亿片,相当于平均每月减少进口芯片56亿片。kRXesmc
但是就车用、工业芯片而言,国外技术成熟,替代性门槛还是较高,国内半导体长期来看依然会呈现追赶势头。以ST为例,ST部分型号价格依然坚挺,主要集中在国产不容易替代的中高端芯片,比如STM32F7、STM32F4、STM32H系列现在依然极为短缺。kRXesmc
(1)设备、材料环节kRXesmc
首先,凡是和终端需求关系密切的产业链环节,表现均不及预期;而偏上游的材料、设备环节则保持了较为稳定的增长。kRXesmc
综合A股半导体公司业绩指引、经营情况以及机构调研和分析师研判来看,半导体“砍单潮”并未波及设备、材料两大上游环节。kRXesmc
设备环节方面,多家公司已给出上半年订单金额/业绩预告,甚至有企业新增订单额已超过去年全年营收,还有不少厂商在接受调研时透露“订单充足”。例如:至纯科技上半年新增订单额已超过去年全年营收;中微公司订单额也与去年营收相当;新莱应材上半年预告归母净利润已接近去年全年水平,公司半导体业务在手订单饱满。kRXesmc
另外,未预告业绩的公司中,多家订单需求也颇为乐观,例如:芯源微Q2新签订单依旧高速增长,前道产品已获士兰微、华润微等公司导入;华海清科的部分产品需求甚至“比公司自己测算更乐观”。而北方华创、盛美上海、拓荆科技等设备商,无一例外都明确表示,在手订单充足。kRXesmc
材料企业方面,在下游晶圆厂大跨步式的扩产进度下,该环节需求有望激增,部分厂商在2022年全年四个季度,都将呈现出订单持续环比增长的态势。例如:立昂微上半年净利同比预增132.09%-146.44%;鼎龙股份预计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77亿元-1.98亿元,同比增长93%-116%,接近去年全年净利润(2.14亿元);安集科技透露,上半年公司销售未受疫情影响,同时随着客户技术不断迭代升级,公司产品用量也将持续增长。kRXesmc
(2)晶圆代工环节kRXesmc
至于受砍单潮影响较大的环节,首当其冲是上游晶圆代工厂,例如台积电。但晶圆代工厂的实际产能仍保持满载。kRXesmc
7月初消息,由于终端消费性电子需求开始降温,导致库存水位过高,市场传出台积电遭到三大客户苹果、AMD和英伟达砍订单,台积电股价7月1日终场收453.5元、大跌22.5元,跌幅高达逾4.7%,市值跌破12兆元关卡。kRXesmc
而台积电董事长刘德音(Mark Liu)此前也曾经坦言,智能手机和个人电脑等消费电子产品的芯片需求有所减弱。但同时他也乐观表示,对台积电而言,得益于车用与高性能计算产品芯片的强劲需求,今年产能仍将持续保持满载,主要是车用与高性能运算用芯片需求稳健。kRXesmc
对于全年的营收预测,台积电表示其今年的营收将增长约30%,而去年的增幅为24.9%(以美元计算);这与该公司4月份的预测一致。高管们在近期的公司年度股东大会上称,这个数字高于整个晶圆制造行业20%的预期增幅。kRXesmc
(3)终端和消费环节kRXesmc
对终端厂商来说,砍单只是权宜之策,依赖砍单会造成市场创新不足,形成恶性循环。kRXesmc
以智能手机为例,众所周知,现在的手机产品设计就算将快充、影像等周边配置堆料到了极致,只要使用体验没有迎来质变,那就很难激起用户购买欲望。甚至可以说,智能手机已经陷入创新瓶颈,换代快、创新少,使得普通消费者的换机时间在逐步延长,换机热情大打折扣。kRXesmc
如今砍单潮起,看似是“壮士断臂”,实则可能制约自身的换代周期,导致消费者的可选择范围越来越小,消费市场持续萎靡不振。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数据,2022年1-6月,国内上市新机型累计201款,同比下降5.6%。kRXesmc
(4)分销环节kRXesmc
最后谈谈作为产业链中间环节的元器件分销商,他们对砍单潮的看法。笔者随机调查了十位分销商代表,他们均表示“砍单潮已经带来直接影响”。其中最坏的影响是下游终端客户不提货。kRXesmc
“有些货是高价时拿的,如今砍单降价,要么止损抛出,要么坚守利润,两种做法对企业来说都是压力。”一位匿名受访者表示,“所以,无论是缺货涨价的行情,还是砍单降价的现况,分销商的价值不能仅体现于进销存、配单、账期这些传统服务,如今的分销商被要求做到‘十项全能’,需要为客户提供更多具有专业性、一站式的增值服务。”kRXesmc
微信扫一扫,一键转发
关注“国际电子商情” 微信公众号
一项研究显示,制造商正在积极推进数字化改革,以管理2022年及以后的供应链中断,但对他们目前的技术能否应对这些挑战没有信心。
2018~2022年的7nm及更先进制程产能年复合成长率(CAGR)高达70%
本月将推荐9款海外芯片厂商的新出产品。值得注意的是,海外厂商除了针对不同应用领域推出性能升级的器件以外,还提供该器件的全新开发板、开发系统、解决方案等工具,以帮助下游客户/工程师快速实现产品设计。
随着半导体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加速转型”成为电子元器件分销商的共识。但根据企业自身的能力、产品线、客户群体的不同,转型方向的选择也千差万别,例如技术分销、独立分销、电商平台、供应链服务等等。成立于1997年的首科电子有限公司,选择了“技术分销”这一热门赛道。
市场研究公司Gartner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芯片代工行业的营收增加了31%,达到了1002亿美元,带动了整个半导体行业的增长。该机构还表示,因为缺乏相应的半导体生产设备,导致晶圆厂的扩张受到限制,所以8英寸晶圆的短缺或将持续“很长时间”……
近期,电子元器件分销商的收购动作频频。4月13日,文晔科技宣布拟全资收购世健科技,旨在优势互补、深度协同,成为业界热议的焦点。5月16日晚间,中国上市分销商——雅创电子披露收购方案,公司拟以现金收购深圳欧创芯半导体有限公司60%股权,作价2.4亿元人民币。
半导体供应链的紧缩问题,对OEM厂商来说一直很艰难。随着交期一次次被拉长,且该趋势在短期内难以缓解,在这种情况下,创造力、对行业的深度了解以及正确的人际关系,就成为了维持企业正常运营的重要条件。
国际电子商情26日讯 有消息称,安森美日前就暂时上海全球配送中心向上海经信委提出复工申请,并得到了批准...
在未来三到五年内,我们将看到数字供应链技术以及改善人类决策的技术的采用率有所增加。
Dan Lachica是SEIPI的总裁,也是其董事会成员。在接受 EETimes Asia记者的采访时,Lachica谈到去年菲律宾半导体和电子行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及主要趋势和增长动力。他就半导体持续短缺表明了自己观点,并分享了SEIPI的年度计划。
国际电子商情24日讯,据外媒彭博社报道,美东时间4月20日,特斯拉公布了最新财报。根据财报显示,公司第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大增658%,但特斯拉也表示,电动汽车产量仍受供应链的限制。与此同时,特斯拉CEO Elon Musk预计,2022年特斯拉汽车产量将超过150万辆。
《国际电子商情》从“海关发布”获悉,2021年,我国市场采购出口9303.9亿元,同比增长32.1%。市场采购贸易方式是国务院大力推广的有效拓展外贸增长空间、联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外贸新业态,实实在在解决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难以通过一般贸易方式出口的难题。
根据CINNO Research月度面板厂投产调研数据显示,2022年6月,国内液晶面板厂平均稼动率为75.6%,相比5月下滑9.3个
合肥京东方显示是京东方下属子公司,是京东方在合肥投建的全球首条第10.5代高世代TFT-LCD生产线的项目公司,而
专利摘要显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Micro LED芯片的转移方法、晶圆以及用于抓取芯片的转移头。
据台湾地区媒体报道,由于国内手机厂商多次下调出货,手机相关芯片降价去库存的现象至少将持续一个季度。
当下自主造芯已成为互联网大厂不可错过的发展路径。在字节跳动之前,BAT三巨头百度、阿里、腾讯早已下场造芯
2022年7月下旬,面板价格下降趋势持续,且部分在上一期中价格持平的面板,本期重新出现降价...
《2022年中国大陆集成电路设计人才需求报告》
报告基于工业产出、企业经营、科技创新投入三个维度,对各省市工业经济进行了总览性考察。总体来看,2021年工业
露营经济的爆火,能否成为照明企业又一个掘金点?
据韩国媒体报道,三星电机计划于第三季度开始在韩国量产用于服务器的FC-BGA。
7月18日,ASM International NV.(以下简称“ASM”)宣布,将收购位于意大利的碳化硅 (SiC) 和硅外延反应器制造商LP
时序进入2022下半年,终端品牌持续进行库存调节,不仅造成面板需求疲软,也导致面板报价持续下探。
此次战略收购提升了TE在高速增长的物联网市场的竞争力
飞行汽车、机器人管家……在一些未来畅想中,今天的人们已经拥有了各式“智慧”产品。如果运气不好的话,高智能
正所谓,“聪明人会说话,智者善于倾听。”而这同样适用在当今的楼宇建筑上。
据工信部数据显示,中国5G网络覆盖范围持续扩展,截至2022年3月底,全国已经累计开通了近156万个5G基站。5G网络的
艾睿电子于数年前开始为施密特研发半自主移动(Semi-Autonomous Mobility - SAM)技术,希望通过科技赋予身体残障
野蛮生长后的消沉和迷茫,华强北面临的挑战与危机,可能在背后隐藏着机会。
该解决方案支持高效功率放大器 (PA),减小了无线电的功率、重量和体积,使大规模 MIMO 无线电更加实用。
创新的VE Trac Direct SiC和VE-TracTM B2 SiC方案采用稳定可靠的平面SiC技术,结合烧结技术和压铸模封装
6月29日消息,国产工业软件服务商“赛美特”宣布,已于近期完成总额高达5.4亿元的A++轮和B轮融资,投资方包括中国
天玑9000+承袭了天玑9000的技术优势,助力旗舰终端拥有更优异的性能和能效表现。
2022年6月25日,深圳蛇口希尔顿南海酒店-海上世界厅,成都向您发来“英雄帖”,30家成都集成电路领先企业集结深圳
2022年6月18日相聚一起,九年风雨兼程,九年传承跨越。关注您所需,传播正能量,相信客户的力量,相信坚持的力量。【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
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