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ADI赵传禹:科技赋能全球零碳转型

“极端天气给我们带来的挑战,已经影响到我们生活的每一天。”ADI中国区销售副总裁赵传禹今天在由AspenCore主办的2022国际集成电路展览会暨研讨会(IIC)上,发表题为《零碳转型路上的创新与责任》的主题演讲时如是说。

“我的家在上海,进入今年夏天以来,手机上常常会收到高温橙色/红色预警提示。但如果放眼全国,气温高于40°C的上海还经常排不进高温地区前十的城市行列。可见这种极端天气给我们带来的挑战,已经影响到我们生活的每一天。”ADI中国区销售副总裁赵传禹今天在由AspenCore主办的2022国际集成电路展览会暨研讨会(IIC)上,发表题为《零碳转型路上的创新与责任》的主题演讲时如是说。jW1esmc

jW1esmc

ADI中国区销售副总裁赵传禹jW1esmc

应对气候变化,刻不容缓

了解气候变化的人士对《巴黎协定》(The Paris Agreement)应该不会感到陌生。这是由全世界178个缔约方共同签署的气候变化协定,是对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做出的统一安排,于2016年11月4日起正式实施。《巴黎协定》的长期目标是将全球平均气温较前工业化时期上升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并努力将温度上升幅度限制在1.5摄氏度以内。jW1esmc

赵传禹希望大家不要忽视“2摄氏度”带来的危害。“按照测算,如果按照目前的气温上升速度,到2050年,全球会有两亿人成为气候难民。”他援引毕马威对中国CEO群体的调查数据指出,未来十年内,气候风险将成为企业经营风险当中排行前三位的因素,甚至高于供应链的风险。jW1esmc

“危中会有机”。当前,在政府的主导之下,越来越多的资金、人才开始涌入到节能减碳、绿色环保的相关行业之中,绿色发展不但带来了大量的相关投资,更是成为了全社会的共识,实现《巴黎协定》所设定的目标,对我们来说不再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jW1esmc

作为全球最知名的高性能模拟芯片厂商,ADI最主要的工作是通过运用在测量、解读、连接方面的先进技术来感知、采集和传送数据,并最终在数字化浪潮中搭建起连接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的桥梁。因此,如何利用公司在连接模拟和数字世界方面的专业知识,减缓气候带来的影响,构建一个更具可持续性的未来,始终是ADI的核心重点。 jW1esmc

构建可持续发展框架

2021年5月,ADI公司宣布了自己的气候战略,承诺到2030年实现碳中和,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这也使得ADI成为较早提出碳中和与净零排放战略规划的半导体公司之一。同时,作为实现公司净零排放发展规划的一部分,ADI还加入了联合国“企业雄心助力1.5°C限温目标行动”(Business Ambition for 1.5°C),并承诺设定符合科学碳目标倡议(SBTi)的减排目标。jW1esmc

以下三方面构成了ADI可持续发展框架的核心要点:jW1esmc

  • 优化

主要包括优化运营、制定和执行与气候挑战相关的战略目标、确定公司如何实现节能减碳等一系列内容。ADI方面希望能够通过以身作则,为同业与客户树立榜样,并在此基础上集结更多人的努力,一起去应对全球气候挑战。jW1esmc

jW1esmc

赵传禹也通过一系列数字与案例为我们展示了ADI为此付出的巨大努力,例如:jW1esmc

  • ADI承诺会在2025年实现100%的可再生能源应用于制造工厂,到2021年年末,该目标已经实现了39%。
  • 到2030年,ADI承诺实现所有的生产废弃物零垃圾填埋,到2021年年末,该目标已经实现82%。
  • 水资源利用方面,ADI的目标是到2025年实现50%的水循环利用。而截止2021年末,已经实现该目标的23%。

“透过这些数字,大家可以看到,ADI为自己定立的目标并非遥不可及。每一年,我们都在迈着坚定的步伐,一步一步的靠近这个目标。”但赵传禹同时也坦承,对于企业而言,如何“在自身业务成长与减少碳足迹”的矛盾间找到平衡,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jW1esmc

众所周知,ADI在2021年实现了与美信的合并,加之为满足半导体产业大幅增长的产品需求,公司扩大了自身的产能,这些都对实现既定的碳足迹承诺构成了挑战。但压力之下,ADI依然坚守住了自己的时间线——如果按照每单位销售额所产生的碳排放(即碳排放强度)来计算,相比于去年,2022年预计可以降低18%。jW1esmc

  • 引领

即通过投资创新的半导体技术,使更多的应用在技术上成为可能。如何让大规模数据中心的节电变得更加容易?如何通过精密的电池检测技术,缓解驾驶者的“里程焦虑”?就是最好的例证。jW1esmc

1. 储能系统 jW1esmc

智能电网中的储能系统(ESS)是一个与风能、光伏发电同步倍增发展的行业。众所周知,储能系统(ESS)相当于电能领域的油罐或煤炭仓库,通过捕获并储存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和太阳能)来保持现代电网稳定,这样就可以用“削峰填谷”的方式,随时向所有用户和应用供电,包括为电动汽车(EV)充电及为楼宇、医院和学校供电。ESS不仅可以支持高峰时段运行的电网,还可以保持现有电网基础设施,而不存在电网过载和崩溃的风险。在该领域,ADI通过自己的精密信号链系统为储能系统提供了更好的缓冲。jW1esmc

jW1esmc

2. 智能出行jW1esmc

尽管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当前汽车行业最重要的发展趋势之一,但消费者对其续航里程、安全性,乃至后期电池回收利用状况的顾虑,一直是阻碍新能源汽车取得更快发展的原因所在。jW1esmc

如果我们能够搭建一个可以实时监测的数据收集分析平台,以及支持数据实时收集的电池管理系统(BMS),通过实时监测并分析电池运行的温度、电压和电流等关键数据的变化特性,对自燃风险进行提前预警,或是对二手车电池进行残值评估,上述两大问题将有望得到解决。jW1esmc

赵传禹表示,ADI在14年前就率先开始投资BMS技术,通过四代产品的持续迭代,目前已经实现了业界的最高精度,应用也最为广泛。数据显示,2021年,配备ADI BMS技术的车辆已经减少了将近1亿吨的碳排放,相当于保护了1.2亿英亩的森林。jW1esmc

jW1esmc

3. 生产制造jW1esmc

ADI通过精密检测和驱动技术大幅降低了电机能耗,使得现代化工厂的能耗平均值降幅高达30%,使工厂更加智能,更加绿色。jW1esmc

4. 无线通讯jW1esmc

以5G Massive MIMO为例,尽管5G极大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但Massive MIMO技术仍旧极大依赖半导体技术的创新,如何在提高发射功率的同时降低功耗、减轻重量,让部署变得更加容易,是每一家电信设备商和运营商最为头痛的问题之一。jW1esmc

通过与主要合作伙伴的密切配合,ADI提供的从信号链到电源的创新技术,加速了整个5G Massive MIMO的技术成熟度。统计数字表明,仅在减碳这一项上,到2030年,ADI收发器技术就可减少约5亿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jW1esmc

5. 数据中心。jW1esmc

数据中心已经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电力消费设备之一,仅仅是在中国,数据中心一年的耗电量就已经超过了整个三峡工程所能提供的供电能力。通过创新的电源管理技术,ADI帮助降低了整个数据中心耗电量的0.5%-1%,这几乎是中国一座小型城市所有居民一年的生活用电量。jW1esmc

  • 合作

“单丝不成线,孤木不成林”,赵传禹用锂电池的故事,为我们讲述了ADI是如何通过与价值链和生态系统合作伙伴携手,共同谋求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jW1esmc

目前,电动车电池占电动车价值的30%以上,尽管今天电动车在中国的渗透率还不算特别高,但预计也将在今年年底突破500万辆规模。到2025年,这一数字将增加到1000万辆。假如按10年使用寿命来计算,到2035年,将会产生1000万个废电池,堆在一起的重量会超过一座埃及金字塔。幸运的是,通过电池梯次利用技术,ADI与合作伙伴一起使电池的使用寿命又延长了6-30年,有效助力了循环经济的发展,对锂电池全价值链做出了贡献。jW1esmc

基于ADI无线电池管理系统的技术和平台方案,用户通过全程无线实时的电池数据监测,可以做到全生命周期的电池安全和性能监测。目前,ADI为该项目提供了独立开发的电池全生命周期端云结合管理平台演示系统,可以实现电池从制造过程(分容化成)、仓储、电池运输、车辆生产、道路行驶、维护,到二手车交易及电池梯次利用在内的完整生命周期的监测和管理。jW1esmc

jW1esmc

而基于云平台的电芯级别全程无线监控,无疑将无线电池管理系统的优势进一步外延,不仅在汽车制造上实现降低成本,更加灵活的电池布局让电动车工业设计更加灵活,同时能够在电池生产、仓储、运输整个流程中全程实现数据实时采集和基于云平台的监测分析。jW1esmc

结语

其实,无论是碳中和,还是净零排放,都是极为艰巨的挑战,需要具有超前意识的政府、行业协会和龙头企业一起研讨相关的策略和路径。企业自身也需要围绕低碳电力、能效提升和净零技术,分阶段制定切实可行的“净零排放”目标,并针对上述议题形成顶层思路和路径设计。jW1esmc

责编:Lefeng
邵乐峰
ASPENCORE中国区首席分析师。
  • 微信扫一扫,一键转发

  • 关注“国际电子商情” 微信公众号

  • 产业格局持续生变,半导体供应链进一步分化

    根据现在各国(地区)已经明确的法案:在未来10年内,至少有约3250亿美元的资金流向半导体行业。随着各地区半导体战略的进一步确定,全球半导体产业链进一步分化。

  • 差价VS服务?芯片供应模式探讨 ​​​​​​​

    2022年11月11日,在AspenCore主办的“IIC国际集成电路展览会暨研讨会”同期的高峰论坛“全球分销与供应链领袖峰会”上,元器件供应链资深顾问、中国信息产业商会元器件应用与供应链分会ECAS副理事长吴振洲围绕“芯片供应模式”主题做了精彩的分享。

  • 芯片超人姜蕾:一场由半导体推动的能源革命机遇正到来

    过去三年,全球芯片市场从严重短缺进入到产能过剩的寒冬,让行业感受到渐浓的寒意。与此同时,在整体产能过剩的大背景下,汽车芯片等少数应用领域缺芯成为芯片厂商以及分销商关注的重点。在2022国际集成电路展览会暨研讨会(IIC2022)全球分销与供应链领袖峰会上,芯片超人创始人&CEO姜蕾以“芯芯之火,正在燎原”为主题,对过去三年全球芯片市场发展作了重点回顾,且对未来芯片市场发展趋势作了预测分析。

  • 半导体分销商如何构建全球化数字系统?

    在企业的数字化道路上,不仅仅面临着这种转型或升级,同时面临着高额成本的问题。按照传统的市场行情,一套ERP系统可能需要投入几百万甚至更多,还仅仅是一套信息化系统而已。不过,今天这种局面已经改变了。面对这种数字化的转型与升级,Oracle NetSuite提出了朝着四个目标进行建设的思路。

  • 安博电子:百年变局下的供应链安全

    2022年11月11日,在2022国际集成电路展览会暨研讨会(IIC Shenzhen)的全球分销与供应链领袖峰会上,安博电子合伙人陈汝明先生为我们带来“百年变局下的供应链安全”主题

  • 康博电子:不忘初心——混合型分销商的发展之路

    2022年11月11日,在2022国际集成电路展览会暨研讨会(IIC Shenzhen)的全球分销与供应链领袖峰会上,福建康博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王秀梅女士带来了“不忘初心——混合型分销商的发展之路”的主题演讲。

  • Smith:半导体采购 使命必达

    回顾这两年,供应链多次中断、面临挑战。为保障供应,OEM和其他电子领域制造商必须创新并且物色强有力的供应链合作伙伴,成功创新。作为独立电子元件分销商的佼佼者,Smith从五个角度去全面合作……

  • 踔厉奋发,探索新前沿 国际集成电路展览会暨研讨会(IIC 

    “全球电子元器件分销商卓越表现奖”隆重揭晓

  • 谁应该为供应链安全负责?

    瑞凡微电子副总经理江涛在2022国际集成电路展览会暨研讨会(IIC Shenzhen)的同期峰会“全球分销与供应链领袖峰会”上,援引罗振宇在跨年演讲中曾经说过一句话,“你想论证中国经济的好或者不好,都能找到一堆的理由和事实。”来引出自己的观点——“你想论证供应链是否安全,也可以找到一堆的理由和事实。”是企业的老板?企业的采购?供应商?上游原厂?还是漂亮国的BOSS?

  • 富昌电子:重塑供应链安全,需要自主、透明、灵活

    “今天我们讲供应链安全,也是希望大家能在众多不确定的环境中寻找确定性、增强自足可控。”

  • 开步电子精密电阻十年开发史大揭秘

    “熟悉开步的人都知道,我们以前是一家贸易商。还记得十几年前,我去德国参加慕尼黑电子展,参展期间在吃饭的时候,一个深圳的哥们儿坐在我的隔壁桌,他问我,‘兄弟,你是做什么的?’我说,‘我是卖电阻的’。突然间,我感觉到他不是特别愿意和我再聊下去了,我从他的眼神中看到一丝‘这个哥们儿太‘low’了’的意味。”

  • 微软管震:数字孪生与工业元宇宙

    数字孪生、工业4.0、智慧工厂,这些都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但“元宇宙”概念自去年中期爆火以来,“工业元宇宙”率先开启庞大市场,各行业领域、相关产业方纷纷布局并探索工业元宇宙的落地路径。

近期热点

广告
广告

EE直播间

更多>>

在线研讨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