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初,TechInsights在Blog上发了这样一篇文章,谈台积电和三星这两家foundry厂在4nm工艺上“造假”的事实...
前年10月,我在知乎回答了一个问题“如果Intel用14nm做出的CPU宣称是10nm的工艺,会有人发现吗?”当时觉得这个问题有趣,就试答了一下。我们认为,这么做大概率不行;从研究机构、用户和foundry/fab厂自身三个角度,都很难把这件事情圆过去。7bYesmc
不过今年8月初,TechInsights在Blog上发了这样一篇文章,谈台积电和三星这两家foundry厂在4nm工艺上“造假”的事实。主要是基于TechInsight对于4nm工艺的剖析和拆解,认为台积电和三星所谓的4nm,和5nm工艺基本没有区别,却和客户一起对外宣称用上了4nm工艺...7bYesmc
这件事在我们看来似乎有其合理性,又相当荒诞。不过此事也某种程度表现出,尖端制造工艺再不似往日那般迭代神速,连半代工艺更新(或BKM更新)都如此缓步。前几天“手机晶片达人”在微博发布消息甚至提到“TSMC内部决定放弃N3工艺,因为客户都不用,转2023下半年量产降本的N3E工艺;N3成本高,design的window又很critical;连Apple都放弃N3工艺。”7bYesmc
且不论信息可靠性如何,联合TechInsights所说“假的”4nm一事,都可知尖端工艺领域,技术推进有多不易。要知道此前我们多番报道过3nm工艺已经延后了半年。如果初代N3节点真的被放弃,那么台积电这边的3nm工艺大规模量产实际的延后时间就将近1年了;Intel直呼内行。7bYesmc
7bYesmc
TechInsights在博文中提到,首款采用台积电N4工艺的芯片是联发科天玑9000;而TechInsights对这款手机芯片做了分析,发现“关键工艺尺寸和台积电更早的N5产品完全一致”,所以“台积电宣称的4nm产品是假的(sham),也包括联发科宣称其为4nm处理器”。7bYesmc
三星这边的情况则更窘:三星自家的Exynos 2200芯片采用4nm工艺,高通骁龙8 Gen 1也采用三星4nm工艺。但TechInsights认为,骁龙8 Gen 1用的分明就是5nm工艺。“为了避免用户选择竞品(lusting for one processor over the other),这两家公司决定将骁龙8 Gen 1作为4nm工艺来发布”。7bYesmc
此前似乎有消息说骁龙8 Gen 1采用的乃是一种名为4LPX的工艺——而不是三星公开宣传中的4LPE。TechInsights认为4LPX在物理尺寸上(physically)和5LPE是没有区别的,所以三星也撒了谎。7bYesmc
但这其中还有个细节,就是三星Exynos 2200还真的应用了4LPE工艺——这算是名副其实的4nm工艺了吧。只是悲惨的是Exynos 2200作为当代唯一“真正的”4nm芯片,在良率、能效等各方面的表现上都颇为糟糕,“尤其是其全新的图形引擎”——这一点我们在此前的分析文章里也谈过。三星4LPE实则比不上台积电N5。7bYesmc
TechInsights表示,预计真正的台积电4nm将出现于今年9月将陆续上市的高通骁龙8+ Gen 1,以及苹果A16,即N4P工艺。7bYesmc
至于这两家foundry厂为什么要这么做,TechInsights在博文中说,三星和台积电一直在工艺技术上赛跑;尤其是三星,虽然在工艺技术上略逊于台积电,却一直期望实现赶超。此前三星说要在2021年推4nm工艺——也就是比5nm问世时间大约晚一年。台积电原计划是要在5nm上市的2年以后再上4nm的,但听到三星这么一说,就决定把N4节点的时间“提前(pull in)”2个季度。7bYesmc
但我们知道,尖端制造工艺可不是市场决定提前2个季度,技术就能立马跟上的,所以才有了这样一幕奇特的局面。7bYesmc
因为TechInsights针对骁龙8 Gen 1、天玑9000的剖析报告售价都非常高,我们一时半会儿也看不到针对台积电和三星“假”的4nm工艺的分析结果。不过实际上,这个问题就又回到了工艺节点的命名问题上。7bYesmc
有关尖端工艺节点的命名问题,我们此前也特别撰文谈过。总结一句话就是:当代的尖端制造工艺,“nm”前面的这个数字本质上并不代表任何实际的晶体管或器件物理尺寸。从250nm节点以后,几纳米数字就不再指代常规意义上的栅极长度(gate length),而只有技术迭代的象征意义。7bYesmc
那么行业里有没有一个规范,来要求不同foundry厂统一节点迭代后的命名称谓呢?还真的就没有。所以理论上,foundry厂想把自家新工艺叫任何名字都可以——当然这其中还存在行业、道德、竞品的各种客观约束,但这就不是技术层面要讨论的重点了。7bYesmc
所以我们此前曾花大篇幅去细谈过,台积电和三星的5nm虽然都叫5nm,但它们技术层面的差别还是比较大的;而且这两家foundry厂的5nm在其各自技术更新路线图上所处的位置还大相径庭。7bYesmc
从这个层面来看,foundry厂给自家技术节点起什么名字,那都是人家的自由。连Intel都能给已经量产的工艺节点改名,台积电和三星为什么就不行呢?(虽然Intel节点的改名,也是对台积电和三星感到万般无奈的结果)“我说它是4nm,那就是4nm,你管得着吗”这类表达...7bYesmc
有关工艺命名,还有另一个常见(但也并不成文的)规则。由于半导体制造工艺技术进步比以前慢了很多,所以foundry厂和芯片设计厂商才会大力宣传同代节点的演进(如N5→N5P/N4),因为工艺完整升级(如N5→N3)中间间隔时间相比从前久了很多。在22nm节点以前,foundry厂几乎是不大宣传这样的小幅工艺改进的。7bYesmc
N4就属于N5→N3的过渡工艺节点。它远远说不上是N5和N3之间的中间态,明确应为N5的改良工艺,而与N3相去甚远。通过观察同代工艺演进,还不难发现一个事实:一般同代工艺内的器件尺寸(晶体管)间距不会发生变化,而仅在标准单元、部分工艺流程、材料方面会有改进。7bYesmc
所以一般同代工艺演进很难带来大幅度的晶体管密度提升,以及性能、功耗方面的显著革新。不过我们依然会发现,比如台积电说N4相比于N5能够实现6%的die面积缩减。这种芯片面积小幅缩减,或晶体管密度小幅提升,主要是由单元(cell)结构变化带来的,而不是晶体管层面的尺寸缩减。7bYesmc
当然,基于当前半导体制造尖端技术难度和成本陡增,这种工艺改良也不简单。改良版工艺有时还能实现降本增效;对于foundry厂而言,还能成为其下一代完整节点更新的技术积累;也是两代完整工艺节点之间的缓冲,不仅是技术的缓冲,更是市场的缓冲。7bYesmc
基于同代工艺演进这种规则,器件层面没有尺寸缩减实属正常;行业甚至存在Intel这种,为进一步提升性能,同代工艺演进(+++)平均“晶体管密度”变低的状况。7bYesmc
7bYesmc
不过同代工艺技术演进,也存在晶体管密度大幅攀升的情况。比如说三星5LPE工艺,它在三星路线图上并不属于7LPP的完整迭代,而是7LPP同代工艺演进(这也是三星5nm与台积电5nm定位差异的一个体现)。5LPE在器件尺寸方面相比7LPP几乎没有变化,但仍然实现了“晶体管密度”的大幅攀升;这主要是通过引入新型的UHD单元库达成的。7bYesmc
而三星4LPE工艺,起码在三星路线图上看来,是7LPP以后的一次完整迭代(虽然其性能、功耗方面的改进幅度相比5LPE相当小)。这令三星4LPE扮演的角色与台积电N4又很不一样。如果抛开“几纳米”主流话语权在台积电手上这件事,4LPE在三星foundry内部的地位应当也是很重要的,因为两家foundry厂的技术演进节奏是不一样的。7bYesmc
基于5LPE仅为7LPP的同代工艺改良,4LPE才是7LPP的完整迭代;而N5是N7的完整迭代,N4仅为N5的同代工艺改良——理论上市场就不应该期待4LPE和N4同时到来。这也更好理解为什么在原计划的路线图里,台积电N4当晚于三星4LPE到来。不过市场竞争似乎不大理这一套,如文首提及TechInsights的猜测那般。7bYesmc
4LPE在Exynos 2200之上的如约而至因此就很好解释了。只不过三星在4LPE节点上表现仍然拉垮。《三星面临的大麻烦,又岂止是3nm工艺落后》一文就提到了高通并没有选择4LPE工艺,而是一种名为4LPX的5nm改良款工艺,密度稍逊于4LPE——这则消息同样来自TechInsights。7bYesmc
TechInsights在对骁龙8 Gen 1的拆解中发现,4LPX工艺中很难找到4nm特性(hardly found '4nm' features)。SemiAnalysis此前撰文称,三星foundry近两代工艺的parametric yield良率糟糕,且从Exynos 2200的表现来推测,高通最终没有选择4LPE是在情理之中的。7bYesmc
至于特供的“4LPX”究竟是不是原版5LPE,那就只有三星和高通知道了。这里涉及到一个问题,就是既然“4nm”不存在一个基准,那么怎么理解4LPX和N4是不是4nm的问题呢?我们认为,这主要取决于foundry厂做出来的成品是否与其前期宣传中提到的参数提升一致。如果一致,就可以认为该技术是4nm;如果打了折扣则可认为存在“造假”的可能性。7bYesmc
只是一方面我们也不清楚TechInsights针对工艺研究达到怎样的深度。原本如果只是器件和单元层面的尺寸测量测试,还是很难反映工艺是否有改良或迭代。不过三星自己的路线图都明确了4nm是一次器件尺寸缩减的完整工艺升级,所以4LPX的存在的确有些说不过去。所以4LPX更像是个市场动作。7bYesmc
至于台积电,N4不做尺寸缩减说不说得过去?那就有更大的商榷余地了。毕竟N4真的就只是N5的改良款。只不过从TechInsights的措辞来看,天玑9000的N4大约也未能达成此前台积电宣传中的die面积缩减。加上台积电“提前”N4工艺亮相时间,大概率是为了赶上三星4LPE发布时间点,其相比于N5改良的多少也的确值得怀疑。7bYesmc
N4是否是“真正”的4nm这个问题原本是没有标准答案的。但很快N4P的问世,将有助于我们了解N4究竟是台积电4nm的如约而至,还是台积电的一次市场动作。有趣的是,英伟达在今年的GTC Spring上提到自家新款GPU将基于台积电4N工艺——据说是台积电为英伟达定制的4nm工艺,那么对所谓“4N”工艺的分析大概又会很有趣。7bYesmc
7bYesmc
随着半导体尖端制造工艺技术成本的持续跃升,foundry厂市场竞争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持续吞噬对手的市场,否则只能被迫降低投入、减缓技术迭代速度,并在竞争中失去优势。因为成本增速已经快于行业本身的增速。未来尖端制造工艺或许还会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尤其是当器件结构步入GAAFET之后,而4nm节点的这一市场现状不过是个前菜罢了。7bYesmc
微信扫一扫,一键转发
关注“国际电子商情” 微信公众号
暂时没有任何迹象表明需求会上升,预计未来几个月还将出现萎缩。
国际电子商情14日讯 半导体需求持续低迷,拖累韩国上半年ICT出口额大减3成,存储芯片呈现腰斩。
总体体现了意在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创新的“呵护式”监管思路。
国际电子商情13日讯 当地时间周三(7月12日),美国科技大亨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在社交媒体上宣布,他领导的团队正式成立xAI公司。目前xAI的官网还很简单,除了几段文字和团队成员介绍,暂时没有太多信息。xAI定于周五在线上举办活动,该团队将在线回答提问。
国际电子商情12日讯 近日,2023年《财富》中国上市公司500强排行榜发布,排行标准是全球范围内最大的中国上市企业在过去一年的业绩和成就。
国际电子商情12日讯 外媒消息称,博通以610亿美元收购云计算公司VMware 的计划有望于本周获得欧盟有条件的通过。
根据闻泰科技此前在公告中的披露,经上述股东自查,本次调查涉及其可能在以前年度与某自然人股东是否存在 一致行动关系的事项。调查事项与张学政在公司的董事长、总裁履职无关,张学 政本人仍在正常履职。本次调查及相关事项不会对该公司的日常运营造成重大影响。
越来越多企业决策者意识到:电子元器件制造商们在风险管理和推动供应链流程改革上能力不足,企业必须制定相应的灵活策略以应对各种白犀牛或黑天鹅事件,进而保障生产线的稳定运转和业务的持续发展。
看似一手好牌,奇点汽车却始终无法实现电动车的量产。
RISC-V架构在2022年就已实现100亿颗的出货量。根据RISC-V主要发明人、SiFive共同创办人兼首席架构师Krste Asanovi保守预估,截止2025年RISC-V处理器核的出货量将达到800亿颗。
虽然美国和欧盟都在加大投资力度,大力推行自己的芯片计划,但仅凭资本的注入并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
深圳市机器人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近年来蓬勃发展,成绩突出。得益于机器人上游核心零部件的广泛适配技术、系统和下游丰富的应用场景,“机器人+”正在加速赋能千行百业。
7月13日,兆驰股份发布2023上半年业绩预告。
7月13日消息,据sammobile报道,三星现已在韩国推出了98英寸8KNeoQLED电视,型号为QNC990,售价为4990万韩元(当前约2
近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实施先进制造业“2023突破提升年”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
受惠于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市场的成长,在各云端运算供应商与IC设计公司发展人工智能芯片的情况下,台积电相关订
7月12日,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在全国高校科技创新暨优秀科研成果奖表彰大会上表示,将针对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
7月13日,华为在其2023创新和知识产权论坛上公布了三项专利许可收费标准,分别为手机、Wi-Fi和物联网。
美国零售联合会(NRF,National Retail Federation)发布按2022财年零售量排序的2023年度“美国零售百强”榜(20
一年的结束通常是回顾和反思的时候。
近日半导体行业动态频频,一批半导体项目先后签约、竣工、投产,涵盖了半导体设计、材料、制造、设备等多个领域
【招银研究|宏观点评】企业贷款边际修复——2023年6月金融数据点评
根据外媒报导,英特尔(Intel)已经证实,将停止对NUC(Next Unit of Compute,下一代计算单元)业务的直接投资,并转变策略
当地时间7月11日,欧洲议会通过了一项通过促进生产和创新确保欧盟芯片供应的计划,并制定了应对芯片短缺的紧急
2023年7月11日,矽典微发布新一代智能毫米波传感器SoC ICL1112、ICL1122两款芯片。提升了超低功耗检测和极远
传感解决方案释放AIoT和数字化全部潜力,实现“万物互联和AI无处不在”。
新能源转型浪潮下,整个汽车行业的供应链体系正在发生着意义深远的变化。
本次在中国举办3地巡回论坛,就是为了向国内RISC-V产业圈布道自身在RISC-V领域的能力图谱,并重磅宣布SiFive亲
报告显示,消费者期望了解车辆材料和零部件的来源和可持续性水平,并获得汽车制造过程中端到端的可见性。
集成电路(IC)作为电子信息产业的基石,是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而IC设计是
2023年7月4日,业内知名的数字前端EDA供应商思尔芯(S2C),发布了最新一代原型验证解决方案——芯神瞳逻辑系统S8-4
贸泽电子 (Mouser Electronics)宣布将于7月11日-13日重磅亮相2023慕尼黑上海电子展。届时,贸泽电子将携手国
WhisperExtractor依靠一项颠覆性技术,解决了希望实现语音用户互动或声音分类的电池供电设备的主要挑战之一,即
人类在面对重大自然灾害、事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应急通信保障必不可少,有这么一家公司,通过将无人机与小型
近日, 2023中国独角兽企业大会在苏州举办,亿铸科技荣登 “2022中国潜在独角兽企业榜“。
Cirrus Logic 助专业音频产品制造商轻松集成和定制其产品,音频体验不受转换器影响
点击查看更多
北京科能广告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
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