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5G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随着5G标准的持续演进,许多应用痛点将有望解决。智能手机只是众多5G应用中的一环,预计在未来,5G厂商将提交出更全面的解决方案。
就算行业花了很多的精力来渲染5G,将它作为当代技术发展的热点来推动,但直到现在,普罗大众对5G的感知也并不强烈。qgbesmc
距离消费类用户最近的5G技术可能当属5G手机。但至少到目前为止,大部分5G手机用户在升级5G后,也未能感知到它在体验层面的质变。甚至还有一些用户为了省电,在日常使用手机时会特别关闭5G通信功能。qgbesmc
同时,大家也都知道,5G不仅只与智能手机有关。安森美中国区通讯与服务器市场应用工程总监蒋怀刚在接受《国际电子商情》的采访时说:“手机只是众多5G应用中的一个终端应用,其实与消费类的手机应用相比,远程医疗手术/智能工厂/大型赛事活动/大型救灾救援等工业应用,特别是智能电动汽车等新兴行业,它们的蓬勃发展更需要5G技术的支撑。”qgbesmc
现阶段,非个人用户的5G垂直行业用例并不少见,比如,对电网而言,4G的带宽和时延较难经济地满足视频监控、机器人巡线、差动保护、三遥(遥测、遥信、遥控)的需求,而5G藉由独立切片非常适用于这类场景。qgbesmc
一位不愿具名的5G垂直行业技术参与者告诉《国际电子商情》,5G对于部分场景的适配,已经到了无可比拟的程度,而且这绝非市场参与者制造出的噱头。他以5G专线为例表示,虽然5G专线现在的客户不多,但是它的前景巨大。比如,银行的大量分散网点要与总行通信,以往的解决方案复杂且成本高昂,而5G专线的一路切片就足以解决问题。qgbesmc
也许大家会好奇, 5G真正的威力是否已经施展?其发展潜力真的有传说中的那么神吗?到如今,5G又发展到了哪个阶段?qgbesmc
讨论5G的发展阶段,需要诸多数据来做支撑——还需以基站数量、5G连接数为依据。先来看一些相对抽象的数据:技术分析公司CCS Insight在今年年中预计称,2022年5G的连接数会超过10亿,相比于去年翻了一番。该机构还预计,到2026年全球5G网络连接数约占所有网络连接数的三分之一,连接总数将为45亿。qgbesmc
5G在商用落地后没多久,就遭遇了COVID-19的影响,这给5G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带来了巨大的打击。CCS Insight高级分析师James Manning Smith指出:“虽然5G在立足之年遭遇了COVID-19的冲击,但在如今5G市场的发展已经趋于强劲。2022年,全球宏观经济和地缘政治环境仍不乐观,同时还面临着供应链方面的困境,但5G网络移动用户的增长正呈现不错的势头。具体来看,5G连接数预计在今年会翻番,到年末将达到12亿。”qgbesmc
另外,在建设进度上还有基建相关的数据可供参考。例如,根据中国工信部今年年初的一个数据:预期到2022年底,中国的5G基站数量会超过200万。同时,工信部在《“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中设定了目标——到2025年底,力争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达到26个。据悉,在2020年,中国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仅有5个。qgbesmc
英国市场研究公司IDTechEx则给出了一组阶段性数据:2021年,在全球运行的5G商用服务中,有56%是在Sub-6 GHz的频谱范围内,几乎所有Sub-6 GHz频谱的基站都位于城市中。另外,大约有10%是在毫米波(>24GHz)频谱范围内。这组数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全球5G发展还比较初级,不过这些数据还是不够具体。qgbesmc
CCS Insight还提到,在2022年的5G连接数中,有99%的连接来自智能手机、支持蜂窝数据连接的平板、笔记本和其他类似的设备。2022年售出的手机设备中,又有44%的手机支持5G连接,手机终端仍占较大的比重,也从侧面显示了5G的发展阶段仍然较早。qgbesmc
从更细分的5G连接项目来看,今年5G固定无线访问(业务节点是固定用户终端)的连接数或将达到700万,同比增长160%。北美供应商也在积极地提供5G高速家用宽带,不过连接数暂时还比不上光纤/有线宽带。qgbesmc
M2M(Machine-to-machine,机器到机器)和IoT应用方面,5G连接数到今年底预计将达900万——增长率虽然相当高,但是基数相对较低,未来这一市场会有很大的成长空间。qgbesmc
还有另外一个观察角度——基于3GPP发布的标准来看。 4G、5G并不是一种固定的技术,它们在随着时间的发展而向前演进。最早的5G标准是3GPP在2018年6月发布的Release 15,它是5G商用部署的基础。此后,5G标准经过了多次更新,Release 16、Release 17相继冻结,直到去年12月,3GPP正式确认了Release 18的内容。qgbesmc
3GPP标准出台的速度很快,但标准真正的商用落地,则需耗费一些时间。联发科在今年的天玑9000发布会上才开始强调,其新一代手机的Modem(调制解调器)支持部分Release 16的新特性,其中包括载波聚合提升速率、新节能特性等等。也正是在这一时期, NSA(非独立组网)和SA(独立组网)在持续转变。qgbesmc
全球各国的运营商都在加快5G SA网络的部署,以更大程度达成对5G能力的支持。从SA网络的部署中能看出5G发展的一些情况,从GSA(全球移动供应商协会)今年1月公布的数据来看:全球有50个国家的99家运营商正在以试运行、规划或者实际部署的方式投入到5G SA网络建设中。其中,16个国家的20家运营商发布了5G SA网络服务,包括中国移动、Vodafone(沃达丰)、SoftBank(软银)、T-Mobile US、SingTel(新加坡电信)、Saudi Arabia Telecom Company(沙特阿拉伯电信公司)、Rogers(罗杰斯)、Rain和DirecTV等;有5家运营商已经布局了5G SA技术,但尚未正式发布相关服务;有25家运营商宣布对5G SA进行试用,22家运营商已进入到评估测试阶段。qgbesmc
截至2022年1月,GSA报告了663款支持5G SA的终端设备,与2020年底相比增长了138%。在2019年底,支持5G SA的设备仅占总的5G设备的35.6%,到2020年底该占比提升到了49.7%,2021年底则达到了54.6%。qgbesmc
qgbesmc
图1:支持5G SA的不同设备的百分比 图片来源:GSAqgbesmc
图1列举了支持5G SA的终端设备数据,其中手机占50.3%,FWA CPE(固定无线访问设备)和模组均占20%。qgbesmc
中国在5G SA建设普及率方面拔得头筹,这与我国城市人口众多、人口密度大有很大关系,运营商也因此有更大的建设驱动力。LitePoint的业务开发总监Rox Chen说:“中国比美国有更多的FR1频谱部署,这就让5G SA更值得投入。”qgbesmc
但总的来说,全球5G SA网络的部署速度仍然很慢。国外不少分析师都认为,在运营商的5G建设规划列表中,让网络变得更加密集,以及更多地启用C-Band频谱,才是当务之急。这需要耗费它们不少精力和资源,5G SA网络则属于下一个阶段的建设工作。qgbesmc
从目前可观察的各项数据来看,全球的5G网络建设都处在初期阶段。除此之外,6G建设也是一个重要的观察角度,根据3GPP的时间表,预计到2025年左右,6G开始标准化。行业普遍认为,6G技术的商用时间至少要到2030年,在这期间,5G还有较久的发展时间。qgbesmc
不同版本的5G标准规范,可明确反映出5G在各阶段所能达成的不同能力。以联发科天玑9000芯片为例,该芯片支持下行载波聚合3CC最高300MHz频宽(3x100MHz)、7Gbps,上行则支持R16 UL增强型。另外,天玑9000具备节电特性,在连接模式下该芯片的功耗最多可降低32%。这个例子说明,5G手机还有相当大的进化空间。qgbesmc
随着5G技术和标准的演进,很多前期应用的遭遇的痛点也可能得以解决。智能手机这类端侧设备只是其中一环,5G不同环节的市场参与者也在尝试解决问题。比如,在5G基础设施方面,蒋怀刚指出:“5G单站功耗是4G单站的2-3倍。有源天线单元(AAU)功耗增加,是造成5G功耗激增的主要原因。由此也导致了运营商的电费直线上升。”qgbesmc
如果单论每bit能耗,5G NR要比之前的移动技术有更大的能效优势。但更稠密的布局、大规模MIMO(多输入多输出)、大带宽以及对更多频带的支持,给5G网络带来了更大的能耗。在5G网络的运营成本中,能耗成本已占到相当大的一部分。qgbesmc
因此,在标准层面,3GPP在Release 18通过了一项网络节能的研究——这项研究旨在定义基站的网络能耗模型,开发一种新的评估方法技术,发现关键性能指标,并研究在目标部署场景下达成节能的技术。qgbesmc
蒋怀刚从安森美的5G基础设施相关产品层面出发谈到,“5G电源模块设计上面临的挑战,主要包括效率、功率密度、散热等,这需要解决高功耗、提升功率密度等问题。所以安森美的一揽子智能电源解决方案,有高压和中低压硅基MOSFET、谷底导通模式的正/反激变换器控制器、PFC/LLC控制器、各种辅助电源等,还有针对5G通讯基带的大电流解决方案,就属于提升系统效率的组成部分。qgbesmc
蒋怀刚表示,随着5G基站的大规模普及,电源方案还需要更新换代。安森美正围绕第三代半导体方面做布局,涵盖了从基板衬底到最终产品以及封装相关的技术。qgbesmc
TI(德州仪器)也表达了相同的态度:“5G基站的部署量正在高速增长。在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5G基站也会更小、更轻、更加绿色。电源方案的功耗、效率以及面积是重要影响因素。电源部分就有很大的优化空间。”TI介绍说,其既有产品就有基站电源的核心数字控制器,期望能够助力电源方案,在效率、功率密度、动态、成本及可靠性上的全方位提升。qgbesmc
比如,已投产器件中的某款降压转换器,可以做到单颗40A且支持多颗并联,覆盖了大电流的应用场景。将来TI会基于结合封装和工艺的研究,在相同或者更小的体积下实现更大的电流。这款产品还带有PMBUS接口,可通过实时调压来进一步处理芯片的功耗。qgbesmc
以上这些案例虽然过于碎片化,但是它能体现出5G通信不同环节的市场参与者,都在尝试解决问题,也包括标准本身的演进,体现了5G技术巨大的发展潜力。qgbesmc
要理解5G的演进之路,最好从最高抽象层级的标准入手。去年12月确定的Release 18就是一次较大的跨步演进,所以又被称作5G Advanced的首个Release版本。图2展现了3GPP从5G到5G Advanced的演进路线。qgbesmc
qgbesmc
图2:从5G到5G Advanced 图片来源:Xingqin Lin, Ericsson, An Overview of 5G Advanced Evolution in 3GPP Releaseqgbesmc
在最早的Release 15上,3GPP明确了5G NR(New Radio,新空口),旨在处理从eMBB(增强移动宽带)到URLLC(超可靠低延迟通信),再到mMTC(大规模机器通信)的使用场景。qgbesmc
Release 16引入了多项重要更新,不仅有对现有功能的增强,也增加了新用例和部署场景。其中,关键提升有:对MIMO和Beam Forming(波束成形)的加强,对于DSS(动态频谱共享)、DC(双连接)和CA(载波聚合)、UE(用户设备)节能等的持续强化。qgbesmc
Release 16的新用例和部署场景,则包括了对于IIoT(工业物联网)与URLLC的加强支持以及未授权频谱工作,V2X(车用无线通信技术)通信、定位服务、IAB(集成接入回传)等等。qgbesmc
Release 17对MIMO、DSS、UE节能、覆盖、定位、URLLC等做了持续加强。这个标准的新增用例和部署场景包括52GHz之外的频带工作、MBS(多播与广播服务)、NTN(非地面网络)等。《国际电子商情》认为,Release 17格外值得关注的是上行覆盖,这原本是商用部署常见的瓶颈,所以这一版标准里新增了针对PUSCH(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上行共享通道)和PUCCH(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上行控制通道)扩展上行覆盖的技术。qgbesmc
现阶段,真正值得期待的应该是Release 18——或者说未来的5G Advanced。qgbesmc
Release 18是5G Advanced的首个标准,它的内容涵盖了XR(扩展现实)和媒体服务、边缘计算、基于AI的服务、网络自动化等。根据3GPP的后续工作计划,Release 18的第三阶段将于2023年末冻结。而5G Advanced网络的商用部署,预计将在2024、2025年开始。qgbesmc
今年,中国三大运营商、基础设施提供商、手机OEM厂商、互联网企业、芯片企业共同发布了《5G Advanced网络技术演进白皮书2.0》,该白皮书中提到目前5G网络各方面的能力都相当不足——即使现在基于网络切片、边缘计算、非公有网络来服务行业完全可行,但只有这些还远远不够。qgbesmc
这就需要Release 18和后续更强化的5G版本。我们认为,5G的价值能真正体现在行业数字化方面,有工业互联网、能源互联网、采矿业、港口、医疗健康、运输等行业,它们都需要5G网络来提供差异化的业务体验。比如,智能电网需要高精度的时钟同步、高度隔离和高安全性;医疗远程诊断则需要超低时延来实现信息实时同步……qgbesmc
5G Advanced需要考虑的问题比较多样,包括针对不同行业采用公网、本地私网、各种混合网络模式,来达成行业的业务隔离和数据安全需求,以及在网络架构、方案等方面满足多样化和复杂的业务环境。qgbesmc
5G概念在行业刚盛行时,其实很多人并不太相信运营商吹嘘的5G可适用的很多行业应用。也许现在大家对5G还是保持着谨慎的态度,但市场参与者通过技术的进化,让大家看到了他们的决心。qgbesmc
5G-Advanced有三大特性:AI(人工智能)、Convergence(聚合)、Enablement(赋能)。qgbesmc
首先是AI。5G的应用和服务在不同行业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就导致相关的网络功能、管理和用户行为变得多样和复杂。随着网络规模持续增长,就不大可能采用重手动配置的方案,AI能够在各层级提供技术支持。qgbesmc
其实AI相关的条目不止一个,比如说针对NG-RAN(NG Radio Access Network,无线接入网)的AI/ML(人工智能/机器学习)——似乎在Release 17版本时期就加入了这方面的研究。还有以AI技术提升空口功能、加强性能或者减少复杂性和开销。3GPP Release 18做这方面的研究,具体会建立一个通用的AI/ML框架,发现提升空口功能的位置、研究如何描述和定制AI/ML模型、评估AI/ML技术来理解其实际收益和复杂性、评估标准化影响等。qgbesmc
而聚合是指不同访问模式、网络的聚合。在5G时代之前,各行各业构建自己的网络,有不同的终端、访问模式、传输方法。这样的发展路径导致出现了高成本、技术迭代难、发展慢的问题,因此,下一代网络就是要做聚合。qgbesmc
赋能则是指在各行各业应用,5G网络的能力持续提升,从一项基础设施演变为使能服务,最终为各行各业提供定制化网络。qgbesmc
Release 18本身着重关键技术阐释,比如节能、网络覆盖、迁移支持、MIMO加强、频谱弹性化使用,还有5G设备多样化问题——包括特别加入的XR设备以及云游戏设备、低复杂性用户设备、无人机等等。qgbesmc
当前,5G还在持续发展和进化,新标准仍在不停对现有技术做优化、并引入新的特性。5G Advanced网络会为5G演进定义新的目标和能力,通过技术进步达成更好的社会与经济价值。或许5G技术那些尚未成真的演示和应用,总有机会大规模普及。qgbesmc
本文为《国际电子商情》2022年11月刊杂志文章,版权所有,禁止转载。免费杂志订阅申请点击这里qgbesmc
微信扫一扫,一键转发
关注“国际电子商情” 微信公众号
Canalys最新报告指出,2022年第三季度,中国大陆可穿戴腕带市场仍持续疲软,整体出货1210万台,同比下滑7.0%。
2022 年第三季度,中国大陆的云基础设施服务支出同比增长 8%,达到 78 亿美元,占全球云支出总额的 12%。年增长率连续三个季度放缓,目前首次跌破10%。
国际电子商情13日讯 近日,电子元器件和集成电路国际交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创立大会于深圳召开。该公司是“电子元器件和集成电路国际交易中心”的建设主体。
一个有趣的数据,人的一生有90%的时间是在建筑和室内度过的。
2022年中国PC市场经历了大盘,行业,渠道,产品,价格等多方面的波动,在变化中不断调整前行。
3D打印和增材制造的潜力如此巨大,以至于它可能会颠覆我们所知的制造业。最明显的变化将是本地化生产,这可能会接替或取代传统的分布式制造。另一个重大变化是个性化定制的能力。
你能想象到吗?外卖骑手的来电不是手机打出的,而是通过小哥头上的“头盔”打出的。
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研究,受惠于iPhone新机备货需求带动苹果系供应链拉货动能,推升第三季前十大晶圆代工业者产值达到352.1亿美元,环比增长6%。
国际电子商情8日讯 市调机构最新发布数据显示,第三季度中国个人电脑(包括台式机、笔记本电脑和工作站)出货量下降了13%,而平板电脑则同比下降 3%...
TrendForce集邦咨询研究显示,第三季全球智能手机总产量达2.89亿支,环比减少0.9%,同比减少11%,打破历年来第三季旺季正成长的规律,显示市况极为萎靡。
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液晶分会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显示行业产值约5868亿元,较10年前增长近8倍;显示面板出货面积约1.6亿平方米,较10年前增长7倍以上;产业规模与显示面板出货面积在全球市场的占比分别提升到36.9%和63.3%,成为全球第一。
根据CINNO Research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第三季度全球Top10 PCB企业PCB产品营收规模约为77.7亿美元,同比增长约6.9%,环比增长约14%。
我国一些沿海省份也推出了类似的政策计划,力图利用ICT技术促进海洋经济发展,同时保持环境的可持续性。
2022年第三季度,中国大陆可穿戴腕带市场仍持续疲软,整体出货1210万台,同比下滑7.0%。
微软、苹果、惠普、联想、IBM、佳能等26家计算机软件信息服务企业2022年第三季度业绩。
大众旗下品牌斯柯达考虑退出中国市场。微软已经收购了Lumenisity Limited。爱立信与苹果签署全球专利许可协
LED大厂富采2022年以来受到景气衰退及消费型电子产品需求减弱影响,业绩不如预期,初估第四季营收可能低于上季
近日,多个半导体产业项目迎来新进展,涉及项目包括浙江丽水中欣晶圆12英寸硅片外延项目、西安第三代化合物半导
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组织(WSTS)统计的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半导体存储器市场规模约为1538亿美元。目前,存储市场长
众所周知,经过多年的发展布局,中国已经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集成电路市场之一。面对中国庞大的市场需求,近年来,一
上汽、比亚迪、北汽、长城、长安、蔚来等中国18家汽车企业2022年三季度财报汇总
台积电、三星、英特尔、高通、阿斯麦、中芯国际等34家半导体企业2022年第三季度财报汇总。
【招银研究|宏观点评】CPI通胀延续回落,PPI通胀低位企稳——2022年11月物价数据点评。
【招商银行|2023年展望④】资本市场:迎接转折之年
领先于智能电源和智能感知技术的安森美,12月9日宣布获ASPENCORE多个奖项,包括VE-Trac™ Direct SiC 获2022之
2022年12月9日,航顺芯片在深圳罗湖区的新总部,举办了HK32MCU 2022新品发布会暨航顺芯片大厦乔迁仪式。这家20
2022年12月7日,以通过与海洋栖息地和平共处,应对海岸侵蚀问题为使命的CCell公司,昨晚在伦敦力压群雄,从13个竞争
Qorvo与联发科协作设计支持 5G、Wi-Fi 6、Wi-Fi 6E 和 Wi-Fi 7……
对于愈加重视健康的现代人而言,抬腕看表,已远不止于看时间:运动时,实时监测心率和燃脂水平;起床后,查看整夜血氧监
2022年7月,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发布第二季度《全国招聘大于求职“最缺工”的100个职业排行》 ,“焊工”赫然
2022年,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相互交织,“寒冬论”席卷而来,断裂性变化在各个领域全面爆发,产业链发展引擎更换顺势
据行业研究机构IDC预测,中国物联网市场规模将在2025年超过3000亿美元,占比全球约26.1%。安防行业作为物联网的
2022年11月11日,在2022国际集成电路展览会暨研讨会(IIC Shenzhen)的全球分销与供应链领袖峰会上,泰滔电子驻华
2022年11月15日,由芯师爷主办、慕尼黑华南电子展协办、深圳市半导体行业协会支持的“第四届硬核中国芯领袖峰
安森美与梅赛德斯-奔驰战略合作的一部分,是为这家汽车制造商提供高能效碳化硅(SiC)功率模块,以增加其VISION EQX
全球领先的综合电子元器件制造商村田中国(以下简称“村田”)在第十八届国际物联网展(IOTE)展出了针对工业级和消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
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