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几年里,全球半导体供应链遭遇了极大的挑战——新冠疫情的爆发和国际贸易争端冲击了全球供应链,也暴露出各国供应链端存在的弊端。各国政府开始聚焦“内循环”,一场以“修炼内功”为主的半导体竞赛正在拉开序幕。
2021年上半年,美、韩、日、欧盟陆续公布了半导体战略。中国的半导体计划正在筹备中,据称或将投资1万亿美元。初步统计,未来5-10年内,至少有1.5万亿美元资金投入半导体领域。此背景下,“国产替代”的热度提升到了新的高度。VeCesmc
随着2021年Q2,各国/地区相继公布全新半导体战略,进一步彰显了大家在半导体供应链上的野心。此前,半导体行业一直很重视全球分工合作,但最近“全球半导体竞赛”的主要参与者,纷纷宣布加大力度建设半导体全产业链,这透露出一个相当严峻的信息——即半导体供应链正在“逆”全球化。VeCesmc
作为国内半导体行业从业者,大家如何理解半导体的“逆”全球化趋势?所有受访者均向《国际电子商情》分析师表示,“逆”全球化并非最优选择。VeCesmc
VeCesmc
江苏润石副总经理董晨VeCesmc
江苏润石副总经理董晨解释说,从国家信息化产业安全及企业供应链安全方面来看,发力半导体全产业链建设是迫不得已的选择。伴随美国不可靠实体清单越来越长,来自该国的制裁及长臂管理,将是悬挂在中国企业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也许,将来半导体产业会像粮食产业一样,既是经济技术问题又是安全问题。VeCesmc
董晨还感叹说:“有的国家把半导体当作一种制裁手段,以为会产生四两拨千斤的影响。中兴、华为事件打开了‘潘多拉魔盒’,促使半导体产业不能只考虑效率和经济问题。正如我国领导人所说的‘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未来,国家将集中力量解决一系列卡脖子技术,作为半导体领域的从业者,我非常感谢时代赋予我们的机遇,对此我深感责任重大!”VeCesmc
VeCesmc
曦华科技联合创始人兼CMO王洁VeCesmc
据曦华科技联合创始人兼CMO王洁判断,半导体行业的“逆”全球化趋势或将持续一段时间。“我国有足够的实力来建设完整的产业链,在满足自给自足的情况下,会维持一定的对外输出能力,这是‘发展与合作并行’,对内要突破核心技术,对外要保持合作。相信经过一定时间的调整之后,我国将成为半导体领域的主导国。”VeCesmc
VeCesmc
方寸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叶智辉VeCesmc
方寸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叶智辉说:“全球化在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国际分工、促进经济结构优化、促进多极化发展等方面的价值更为明显,中国持续扩大对外开放,体现了对经济全球化的积极态度。我们拥有最大的半导体消费市场,还要健全的工业产业链,面对‘逆’全球化趋势,我们更应该持续优化结构、补齐短板,实现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VeCesmc
VeCesmc
川土微电子深圳分公司总经理王峰VeCesmc
半导体“逆”全球化趋势,不可避免会造成全球产业资源的浪费。川土微电子深圳分公司总经理王峰称,“半导体产业各环节,从半材料、设备、EDA软件、制造工艺到封测加工,都是需要沉淀多年的基础技术。大部分国家很难支撑全产业建设,‘逆’全球化让各国投入基础研究,较之潜心专研各自擅长的技术,反而减缓了行业的发展。”VeCesmc
VeCesmc
易凯达市场总监唐海南VeCesmc
易凯达市场总监唐海南说,全球供应链一体化仍旧是半导体产业的特征,中国是受国际政治因素干扰,而加大了自主研发的投入。目前,国内半导体企业仍在学习阶段,必须向欧美先进企业学习,做到与国际接轨,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VeCesmc
正如前文大家所讨论的,半导体的产业链条非常复杂且长,单一国家或地区很难拥有完整的产业链,一旦全球分工合作模式被打破,势必会出现竞争格局的改变。而中国半导体在新的市场格局中有望突出重围。VeCesmc
董晨对此表示赞同。他列举了四个例子:第一,之前很多客户害怕承担试错风险,不愿意采用国产芯片,如今大家考虑到供应链安全和产能问题,更愿意尝试国产芯片;第二,政府也在扶持一些产业的国产化,如信创市场,这是国产半导体企业发展的好时代;第三,为保证半导体人才的稳定输出,国家制定了长远的人才培养规划,包括成立集成电路大学、高校微电子专业扩招等;第四,内循环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需求,为半导体芯片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VeCesmc
“内循环是实现自主可控的必要条件,当我国突破产业链的关键点之后,双循环发展动力将会更足。”王洁指出,单一国家或地区建设完整产业链确实有难度,在某些环节一定会遭遇“卡脖子”现象。正因为全球分工模式被打破,大国开始重视发展产业链。不管是从国家战略层面来思考,还是地方政策和企业自身来考量,我国都在积极建设半导体全产业链,尤其是产业链中相对尖端的领域。“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会做得更好。”VeCesmc
VeCesmc
创易栈创始人程东海VeCesmc
创易栈创始人程东海从芯片的设计、生产、封测流程来切入:“在芯片封测环节,我国封测企业颇具优势。去年的全球TOP 10封测企业中,中国(含台湾)企业占了8席,市场份额高达65%;在晶圆制造环节,28nm以下(含14nm、7nm)芯片的制造工艺,仍是制约我国半导体行业发展的瓶颈,它所必需的光刻机技术、应用软件,因采用了美国的自主知识产权,受到该国政府的约束;在芯片设计环节,国内高端芯片的设计能力较强。不过,该环节约70%的工作量来自芯片验证,目前芯片验证平台巨头主要来自美国,这代表中国的自研芯片也受制于别国。此外,半导体腐蚀材料也是短板之一。以上环节都是短期内无法跨越的坎,需要我们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来取得关键性技术的突破。”VeCesmc
各国针对半导体产业链的布局,是综合国力的竞争缩影。半导体产业链的核心要素有技术、人才、资本、市场等,我们相信,只要在核心要素上持续发力,未来中国将跻身为尖端半导体器件的主要生产国。VeCesmc
近年来,中美贸易关系持续恶化,整个半导体行业都在呼吁“国产化替代”。因中美经贸关系不稳定,一些企业不太敢用外国品牌,但又担忧国产品牌性能的稳定性。国内半导体厂商是如何看待这些问题?VeCesmc
创易栈程东海总结说,客户出现顾虑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原厂和客户的信息不对称。国内半导体品牌琳琅满目,缺乏合适的平台把“能否稳定持续供货”“品质是否有保障”“有哪些应用案例”等信息对称化;第二,技术服务跟不上,产品落地应用难。大家用惯了国外芯片,对国内芯片的操作不熟悉,这是国产替代的一大障碍。VeCesmc
董晨坦言:“这种情况已经比前几年好了很多。首先是国内半导体的确在快速成长,给了客户越来越多的信心;其次是供应链安全及国产化趋势,使得客户愿意给国内原厂更多机会。”VeCesmc
在他看来,国内原厂得从三个方面来着手——针对产品品质,严格把控流程。从研发阶段,到批量生产,到应用测试,各个环节重重把控;针对产品性能,不断追赶指标。加强研发的投入,建立校企合作,为打造高性能产品提供支持。针对客户合作,追求双赢。之前很多芯片专为欧美大客户设计,无法很好的满足国内客户的需求,原厂要走进客户的产品设计,更好的服务客户。VeCesmc
在2019年,国际贸易冲突升级后,大家的思维有了转变。由于进口产品的供应链风险较高,一些代表性企业开始尝试国产品牌,让行业形成了良性向上的趋势。王洁表明,这要求国产品牌保证创新性,能通过“秀肌肉”来消除的客户的疑虑。VeCesmc
王峰认为,国产品牌可通过不断升级产品性能,来建立技术壁垒和核心优势,还要注重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从客户系统方案出发定义产品。他以川土微电子为例,从2020年下半年到现在,该公司推出了包括隔离器芯片、接口芯片在内的近10款新品。VeCesmc
叶智辉强调说,过去客户选用国外芯片看重产品性能和供应稳定,现在受地缘政治影响,国外厂商无法保证及时供应。国产芯片厂商想要得到客户的认可,一定要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按照国际一流大厂水平、高标准、严要求设计产品,确保产品的综合竞争力。VeCesmc
唐海南对“国产化替代”持理性的态度,他指出国内中低端产品替代比较强,但高端微处理器和存储器目前无法全部替代,尤其是汽车零部件,这类芯片的认证周期长,短期内很难有国产替代方案。VeCesmc
前文讨论了,半导体供应链的重要意义。受地缘政治影响,“逆”全球化趋势冒尖,“国产替代”渐成主流。在此背景下,国产品牌和器件还要做哪些努力?VeCesmc
董晨强调工艺。“现在,国内更关注数字芯片工艺,例如7nm、5nm等卡脖子技术,但较少关注模拟芯片工艺,其实国内外模拟芯片工艺的差距也很大。”VeCesmc
王洁认为是创新。“我们正处于从无到有的阶段,即国产替代阶段,需注重提升自研产品的各项标准,并在此基础上有一定的创新。”VeCesmc
程东海表示是市场营销。“当前,国产品牌商把精力投注在研发、设计上,但最缺乏相应的市场营销投入。正是品牌曝光度低,导致客户对品牌的认知度低。另外,国产品牌相对分散,传统的线下技术服务效率低、人力成本高。若让国产品牌快速实现替代,配套的技术服务必不可少。就技术服务层面而言,从线下转到线上是必然趋势。”VeCesmc
“2020年,中国半导体制造业的规模达到2560.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2.8%,这意味着,我国半导体产业结构正逐渐良性发展。”叶智辉引用了赛迪顾问的数据表示,这一波国产替代浪潮,促进了半导体行业的发展,国产品牌应把握时代机遇,持续技术突破,自研创新,做好人才储备和技术经验积累。VeCesmc
在王峰看来,国产器件在性能上已经能与欧美产品媲美,但在质量管理和芯片可靠性上还需继续投入,比如把产品不良率做到10PPM以内。此外,国产品牌还要考虑替代后的创新,实现从替代、微创新,到创新产品的转变。VeCesmc
唐海南的观点是,在全球缺芯潮的影响下,国产器件迎来了最佳爆发机遇。芯片产业是“十年树木”的行业,制约发展的痛点是关键设备和技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仍是与各国加强合作。VeCesmc
本文为《国际电子商情》2021年9月刊杂志文章,版权所有,禁止转载。免费杂志订阅申请点击 这里VeCesmc
微信扫一扫,一键转发
关注“国际电子商情” 微信公众号
无可否认,谈及电子系统设计时,大多数人关注的是集成电路,而配套的无源元器件(被动元器件)往往鲜有人问津。然而,无源器件的价值不应该被低估。
过去两年,供应链面临前所未有的风险——上游供应商、物流灾难、工厂火灾,当然还有全球新冠流行。
在抗疫需求的促进和各国政策的推动下,全球供应链加速数字化转型。有报告显示,85%的受访美国企业受疫情影响增加了线上采购,超九成表示将继续增加线上采购。另据美国高德纳咨询公司预测,到2025年,80%的销售互动将通过数字化渠道进行。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任何风雨总有到结束的一天。
在分销行情动荡的当下,自主备货型的混合分销商可以发挥其自身的灵活能力,为产业上下游提供多元化的服务。明嘉瑞科技总经理彭佳颖介绍称,在危机并存的2021年,公司营收和利润均实现正向增长,不仅得益于公司国际品牌+国产替代两手抓,满足客户的需求,更是公司早期的常规备货、协助客户应对缺芯难题的结果。
国际电子商情10日讯 有消息指出,困扰全球的缺芯市况预计继续在未来几年里持续,可能都不会得到缓解,因为芯片生产所需的晶圆所需的硅晶圆产能将持续供不应求...
最近一年,整个电子行业最火的话题就是缺货,那么哪家原厂的器件最缺货呢?英特翎电子总经理张晓受访时表示,据观察,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一些日本原厂就发生了较严重的缺货。到2021年2月,意法半导体(ST)、恩智浦(NXP)、Realtek以及高通(Qualcomm)的产品开始缺货;到Q4英飞凌(Inf ineon)也进入紧缺行情,这几家原厂的产品从2020年下半年到2021年Q4一直是供不应求。
这两年,凯创电子正尝试持续“拓宽优势品牌,加强与上游供应链的合作。我们如今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些品牌优势,比如TI、ST、Microchip、赛灵思等。这是我们提升竞争力的方法。”
总体而言,当前阻碍企业进步的最大障碍是——缺乏官方的企业社会责任绩效目标与政策,这导致企业无法有效评估单个供应商以及衡量整体供应链的表现。
伴随着国产替代热潮的兴起,中国芯片产业及技术的发展备受关注。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以及国际市场的锤炼下,“国产替代”的趋势也日趋明显。
受全球芯片供应链紧缺的影响,2021年元器件呆料交易市场发生新的变化。
2021年上半年存储市场被“缺货”笼罩,“涨价”成为市场关键词。来到Q3,存储器价格触顶后开始下行,而Q4存储器价格呈现缓步下跌趋势,尤其以标准型DRAM跌幅首当其冲。譬如,DDR4主流产品一个月内跌势约达7%。
俄乌冲突引发了一系列影响汽车行业的问题: 进一步加速电动汽车的发展,半导体供应有轻微风险,镍替代金属和电池
受需求、产能迁移、疫情等多方面的影响,预计DDR3供给将会下滑,同时引起涨价行为。
2022年1月中国市场智能手机销量约3,087万部,同比增长0.4%,环比增长38.6%。前三分别是OPPO/vivo/荣耀。
当下,集成电路已经成为各国竞赛的首要环节。在今年的“两会”期间,多位人大代表们的提案均涉及了芯片相关议题
自“元宇宙”概念横空出世以来,海外芯片巨头不断加大其布局,其中就
正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未来一年的经济发展起
国际电子商情讯 据Fabricated Knowledge报道,半导体行业正在悄然发生巨变。一些理所应当的规则正在瓦解,打破
近日,紫光展锐、福特汽车、东芝公司宣布人事调动...
近期俄乌冲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这场被视为世界级大规模的行业盛会——2022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的举办...
截至2022年2月22日,LED芯片企业中,仅聚灿光电发布了2021年业绩报告。根据该报告,聚灿光电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20
有“通信行业奥斯卡”之称的GSMA全球移动通信大奖于3月2日揭晓了2022年的评选结果,其中最佳移动网络基础设施
国际电子商情讯,官方消息显示,Kioxia(铠侠)与WDC(西部数据)位于四日市(Yokkaichi)和北上市(Kitakami)的合资闪存制造设
此奖项凸显公司成功实践企业社会责任(CSR)
2022年3月1日,移动应用、基础设施与航空航天、国防应用中 RF 解决方案的领先供应商Qorvo®今天宣布其广受
2022年2月18日,上海讯——2022年冬奥会已经在北京正式拉开帷幕。从场馆设施、防疫手段、智能餐饮,到低碳交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国内累计建成并开通5G基站142.5万个,5G基站总量占全球60%以上,且5G网
检测、验证、测试和认证领域的全球领导者SGS选择无线连接测试专家Microwave Vision Group(MVG),为其亚太地区
艾睿电子公司第22次入选《财富》“全球最受尊敬的公司”名单。
参考设计重点展示了最近收购的 UNITEDSIC 产品与 QORVO 的可编程电源管理解决方案的首次集成
每一次神舟载人飞船和SpaceX卫星的发射升空,都能吸引众多人关注。对于这些神秘的航天飞信器,你知道它们的信息
为新型设计和现有产品再设计提供快速原型开发
2022年1月14日,北京—— 氮化镓 (GaN) 功率芯片的行业领导者 Navitas Semiconductor宣布开设新的电动汽
提高三频段 Wi-Fi 6E 功能,并为 CPE 企业级网关和接入点提供领先的吞吐量
全新的高分辨率77 GHz车载毫米波雷达传感器可探测物体的距离提升40%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
分享至朋友圈